人的心理是一個微妙的東西,很多人不理解人性心理時,很多事情看著就會像雲裡霧裡,很多人就會讓人捉摸不透。
古人說: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就道出了人千百年來的無奈。
而心理學是近代的學科,近百年來出了很多研究人類心理學的傑出人物,也出現很多不同的心理學流派,但歸根結底,不論是哪個流派的,所做出來的學術貢獻,對人類了解自己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雖然人心隔肚皮,但通過心理學知識,我們可以了解人的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成因。
例如:現在生活中,很多人認為戴眼鏡的人智力都比較高,這其實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之前有這樣的認為,是因為以前愛讀書認的人,的確會更容易近視,近視就要戴眼鏡,而知識豐富的人,相應的智慧也更多。
但如今是網際網路時代,電腦、手機作為智能產物給人帶來了極大便利同時,也因人們長時間的依賴及不科學的使用習慣,導致很多人視力下降,如近視、散光等,所以要戴眼鏡,而這就與智慧高低與否沒有直接關係了。
一些行為背後的心理並不簡單。
例如:
一個人如果很害怕另一個人,他反倒可能對那個人特別友善;
自己對新來的上司有所不滿,但也千方百計地加以掩飾,且表現出順從的姿態,
正在接受交通警察訓斥的違章司機,為了避免把事情搞得更糟往往「惱在心,笑在面」故作笑容。
以上這些則是心理學上的"反態行為"。
一對年輕男女,在戀愛期間受到彼此雙親的粗暴幹涉,無論兩人最後成婚與否,如果隨著幹涉的增加,反而會讓兩個人彼此相愛的心增強,幹涉越大越相愛,甚至會至死不渝,梁山伯與祝英臺就是典型的例子。這種情況在心理學裡指的是逆反心理的表現。
有一對夫妻在前一天晚上互相爭吵,甚至拳腳相加,似有什麼深仇大恨一樣,但是,第二天早上醒來兩人又你儂我儂,重歸於好,旁人看來覺得難以置信,但是,在心理學家眼裡看來,這對夫妻本質上是從這打鬧中獲得快感,這在心理學上是一種"退行行為"。
人快樂會笑,悽苦也會笑
人傷心會哭,開心感動也會哭
人恐懼時,會逃,但也會變得極其攻擊性。
這些看似具有兩面性的行為,隨著心理學的出現,我們就能通過心理學的知識,去了解我們各種看似矛盾行為背後的原因,當你了解得越多,對人性的理解就更透徹,人活著也更通透,我們能明白別人靈魂深處的渴求,能了解真實的自己,知道如何發掘自己的潛力。
人都是群居者,我們避免不了要與別人接觸與人合作,心理學知識讓我們能洞察別人的行為,了解一個人的真實樣子,了解其行為背後所隱藏的意義。這一切對於我們來說,掌握了更多的心理學知識,不論在職場裡,還是在社交中,亦或是在兩性關係裡,對我們如何獲得更多的主導權,有著極大的幫助。
每周持續更新心理學實用知識,也歡迎閱讀之前發布的文章,更歡迎點讚、轉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