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有規律的, 上帝把最簡單的道理交給物理學, 把最複雜的道理交給心理學。因此常常有人會誤解心理學,走進心理學的誤區。
接下來這篇文章將用專業的視角,帶各位看官解讀心理學的定義,走出心理學的誤區:
人們對心理學的誤解:
心理學等於讀心術:心理學並非人們常說的那麼神奇和神秘,懂得心理學的人並非能夠看清或者知道你心裡所想的是什麼即讀心術,但是可以存在微表情這一門比較偏的學科,這樣的知識主要由通過觀察人類或者動物的微小表情或者小小的舉動而得知此刻人的心理活動是怎麼樣的。所以心理學不等於讀心術。
心理學是心理諮詢:心理諮詢是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並企求解決問題的求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但是心理學是一門學科,因此方法絕對不等同於學科。
心理學只研究變態的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很廣泛,有社會上的人、學生、精神病人等,所以心理學不僅僅研究變態,也研究普通人民群眾的心理,因此心理學有眾多的分支,例如:犯罪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 決策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等等,研究的對象不同所需要學習的方向也不同。
心理學家都會催眠:首先催眠確實是屬於心理學的一項技能,但是心理學家都會催眠嗎?並非如此,催眠的定義為:對人或動物刺激視覺,聽覺或觸覺來引起睡眠狀態,對人還可以用言語的暗示引起(狹義)。對特殊的刺激產生的心理狀態的改變(廣義)。如若要對一個人或者動物進行催眠,首先就要使其放下原有的心理狀態或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但是催眠一般很難實現,而電視劇上的催眠僅僅是為了博取眼球,並非能夠真正的催眠。
上述就是人們對心理學的幾大誤區,那麼心理學到底是什麼?根據定義:心理學是研究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科學,在這裡行為自然不必我多說,但是心理過程又存在幾大分區:
(1) 認知過程: 認知過程,是指人們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像、思維。
(2) 情感過程:情感過程是人對待他所認識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態度體驗。它通常指的是人們的喜悅、憤怒、哀傷、恐懼等。
(3)意志過程:意志過程是指人在自己的活動中設置一定的目的,按計劃不斷地排除各種障礙,力圖達到該目的的心理過程。包括確定目的、制定計劃、採取行動。
所以心理學並非我們經常所誤解的那樣,能夠讀心、只研究變態、會催眠以及等同於心理諮詢。只有真正的走出心理學誤區,才能利用心理學解決一些該學科能夠解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