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我創業路上失敗的那些項目。2016年-2017年,我投資了三個項目:
第一,南園北果的生鮮項目。
第二,《校園高手》網劇漫畫改編。
第三,甘涼道西北餐廳。
唯一的好消息是:《校園高手》漫畫自上線以來的第二個月,觀看人次就達到了20億,收藏人次達到100萬。
不好的消息是:南園北果因為供應鏈模式太重,導致徹底失敗。《校園高手》網劇宣布流拍,漫畫轉包給成都一家專業的漫畫公司,從而徹底的放棄了版權改編領域。
甘涼道餐廳的三家門店,也同時宣布關門。其實就是我快刀斬亂麻捨棄掉的。
這三個項目,至少虧進去500萬。而且這兩年拖累了我大量的精力,讓我沒有在個人成長方面得到精進。
事後對三個項目進行復盤的時候,我得出了兩條對我影響至深的教訓:
第一,投資過重的項目,不碰。
第二,不擅長的領域,不做!
南園北果項目,我們採用了比較新的運營模式,包裝了一個網紅,講了一個非常好的故事。當時的復購率能夠達到70%多,而且,經常會收到粉絲郵寄的禮物,網紅穿的衣服也經常被粉絲給瞄上……
原本一個小而美的項目,就因為想自己做供應鏈,結果發現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坑。我們根本就不懂生鮮,更不要說異常繁瑣的供應鏈環節。折中的方案是找當地的農戶直接發貨,結果又陷入契約反悔的陷阱。
農戶發給我們的樣品非常好,但是客戶收到的產品,卻是很差的產品。再加上物流過程中的摔傷,一度引發了粉絲的聲討。辛辛苦苦包裝出來的網紅形象就此崩塌,項目失敗告終!
事後想想,如果不是做水果生鮮,而是換做其他供應鏈很輕的項目,我們這一套網紅加講故事的打法,一定會做成功!
在創業前,我有十年的網絡文學從業經歷。由此就產生了版權改編的想法,籤約了星辰的成名作《校園高手》,當時這本書,長期霸佔3G書城的榜首,多次登上百度風雲榜,粉絲無數!
這是我們所有改編的基礎,在前期宣發時,就已經累積了大量的粉絲基礎。這也是《校園高手》漫畫能夠迅速火起來的原因。
但問題來了:我們根本就沒有開發漫畫的經驗。以前總覺得做漫畫很容易,真正自己做的時候就發現:這根本就不是業餘人士能夠玩好的事情。另外一個原因,也導致我們走向了失敗:人才的缺乏。我們招聘一個漫畫編輯的崗位,遲遲不能到位……
投資不擅長的領域,導致了我們最終以失敗告終!
做餐廳,來自於我對美食的摯愛和情懷。我是一個吃貨,並因此去拍了幾部美食微電影,這所有的基礎,構建了我要開自己餐廳的前提。
而且,同時開了三家餐廳。
情懷是好的,遠景也是美好的,甘涼道西北菜的風口也想去抓一下。然後,無情的打臉就啪啪的打了過來,讓我措手不及。
做事情,並不能只是靠情懷。這樣會死的很慘!
餐飲行業的投資不僅重,而且也是我不擅長的領域。走向失敗,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好了!
2018年1月10號,我在辦公室宣布了團隊解散,公司進入清算的決議。那一刻,滿心荒涼,我和合伙人老五坐在樓下的小餐館裡,默默地喝著酒。老五抬頭望著餐館的外面,迷惘而又傷心。
過完春節,不甘心就這樣失敗,我重新回到封存了兩個月的辦公室,打開所有的燈,搞完衛生,然後開始打電話。
第一個電話,打給老戚,我說:兄弟要重新開張了,來幫我一把吧。老戚來了,幫我撐起了整個公司的後勤,行政,財務。
我又給虎子打電話,說:公司缺個技術。虎子二話沒說,第二天趕到公司,然後就在公司的長條凳上住了一星期,將公司技術難題給承接了下來。這一年來,他撐起了公司所有最累的活。
第三個電話,打給雲龍。我說:有個項目……雲龍說:你不用講了,我明天來公司。嗯,公司有了最強大的後盾。
第四個電話,打給杜江。我說,阿杜,我還是不忍心就這樣敗了,想重新搞短視頻。阿杜是我16年創業時招的第一個員工,跟了我兩年多。團隊解散時,也是他最後一個盤點完公司的攝影器材,然後才離開公司的。我給他打電話的時候,他已經找到了新工作,工作環境不錯,而且薪資比我之前開給他的高多了。
他只說了一句話:西哥,給我一周時間,我辦理辭職,然後回歸公司。
第五個電話,打給老王。老王也是我16年帶出來的網絡推廣,跟著我兩年沒賺到錢。我給他打電話的時候,他說:西哥,我怕給你丟臉。但是你需要我,我義不容辭。我說,來吧,再幫我一把。老王來了,幫我搞定了流量系統。
一切就緒,我重新帶領著團隊往前衝。選賽道,做產品,還好,整個18年我們活了下來。而且,創造了非常好的一個局面。同時拿出一半的利潤,投資了三個項目。
第一個項目:短視頻生態實驗室。
短視頻和直播已經逐漸成為了我們日常獲取信息和娛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當年電視對報紙等媒體的衝擊一下,短視頻和直播也開始衝擊圖文信息流量。
尤其是5G時代到來,流量越來越便宜,網速越來越快的情況下,短視頻和直播,將會成為我們生活中最主流的媒體。
注意力在哪裡,流量就在哪裡,生意和財富就在哪裡!所以在各種盈利模式都不明朗的情況下,我讓杜江來負責短視頻生態實驗室,開始嘗試做短視頻和直播。
先說說短視頻板塊。
剛開始阿杜帶著團隊拍抖音內容,做了一些帳號矩陣,但一直找不到好的盈利模式。而且我們發現抖音的推薦機制,基本上半個月會推一波熱門內容,不會讓一個IP內容持久火下去。這種情況下,我們馬上調整戰略,開始做短視頻的廣告服務商。
之前網際網路廣告的呈現模式,基本上以圖文信息為主。隨著短視頻火爆,未來的廣告呈現形式,一定會以短視頻為主。從而衍生出非常大的一塊服務市場。我們切入的,就是這個細分板塊。
改變策略的第一個月,我們做了7000多營業額。然後第二個月,123600元,第三個月,260000多,純利潤。
廣告市場有多大,為廣告主提供短視頻拍攝服務的市場就有多大。我相信,未來這一塊,會呈現爆發式增長。我們也算是在短視頻領域,找到了盈利模式。
再說說直播。
我老婆之前開了一家大碼女裝店,雖然營業額還不錯,一年有一兩千萬的銷售額。但是一直不怎麼盈利。而且我們的模式非常重,從設計打板,到面料採購,到生產加工,銷售運營等所有的環節都是自己在做。這樣的情況下,導致公司人員臃腫,流程繁雜,做的非常辛苦。
後來我建議,把公司關了,只留下一個四人的小團隊。
因為之前做的有影響力,關門的時候,很多朋友都不理解:好好地公司,而且流水還可以,為啥要關了呢?
我沒辦法回答這些問題,但接下來的成績,卻給出了滿意的答案。
這四人的小團隊開始進入大碼直播領域,銷售公司關門後留下來的200萬庫存。然後,銷量就一直不錯。四個人每天直播兩小時,銷售額和之前四十人的大團隊銷售額基本上一致。
而且隨著直播經驗的豐富,我們開始嘗試賣其他產品。有一天順便推了一下火鍋底料,結果開播五分鐘後,火鍋底料被一搶而空……
從這件事後,我意識到了直播帶貨的廣大市場。
這個項目,是應對即將爆發的5G時代,提前切入,進行各種研究。
第二個項目:跨境醫療體檢,投資極早健康。
17年的5月,我去日本考察醫療體檢市場。在日本商事株式會社創始人大偉老師的帶領下,對日本體檢市場進行了全面的考察,並且參觀了幾家民宿。我發現,日本體檢的市場無比巨大。
18年11月,我再次帶團隊過去考察,這一次和日本的三家醫院達成了合作協議,籤訂了合同。同時委託大偉老師尋找合適的土地,準備建幾棟民宿。
這個項目看似很重,實則很輕。因為我只需要做一件事情:讓有日本體檢需求的用戶找到我。
做推廣,做流量我還是比較擅長的,讓用戶主動找我,是我最推崇的模式。我只需要幹好這一件事情就好。在日本的所有服務,則完全由大偉老師來提供。
對日本體檢有需求,或者有意在日本進行民俗投資,房產投資的朋友,可以找我勾兌。
第三個項目:星悅旅居養老項目。
18年3月份,我想送父母去泰國旅遊,但一直找不到靠譜的旅行社。因為我就是這個專業出身,而且也在這個行業待過,知道讓旅行社帶著父母旅遊,會發生什麼。
吃不好,休息不好,玩不好,購物店還會各種套路。這是旅行社普遍存在的問題,父母出去玩一次不容易,而且五六十歲了,高強度的行程根本就不現實。我看了好多家旅行社給我報的行程單,最後都一一否決。
直到星悅旅居出現在我面前:他們提供的旅居候鳥式養老模式,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
管家式服務,自建的旅居度假基地,完全為中老年人設計的旅遊產品,就這三個點,完全打動了我。當然,篇幅原因就不做廣告了,我改天會專門寫寫這款產品。
先是送父母去泰國玩了半個月,回來父母念叨了半年,說體驗填好了。18年12月份的時候,又送去了廣東巽寮灣度假基地,玩了十多天。
兩次極致的體驗後,我去找星悅創始人譚總,問:我能投點資嘛?養老市場是朝陽產業,未來市場巨大,帶著我一起發財唄。
譚總說好啊,正好可以輸入你的一些網際網路思維,助推星悅起飛。
然後,我們微布穀和星悅互換了股份,就這樣進行了深度的合作。
解刨一下:這個項目依然很輕,微布穀作為投資,和星悅養老強強聯合。星悅負責所有的養老設施的建立,旅居產品的開發,模式的打造。而微布穀則負責一件事:通過網絡做招商,吸引對養老行業看好的事業合作夥伴。
嗯,很輕!
這就是我的團隊,2019年投資的三個小而美項目。改天專門寫三篇文章,分別復盤下我為什麼會投資這三個項目,以及這三個項目未來的潛力!
把小事業做美,做自己擅長的,把不擅長的,交給擅長的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