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是我最膨脹的時候!
那時候流量便宜,付費購買流量簡直就是錢賺錢。投一百萬賺兩百萬,錢就是這麼好賺,而且當月回本。
很少有生意能夠做到當月回本還賺錢。
整個16年在付費流量上投放的廣告費都超過了兩千多萬,而且很多時候是拿著錢找不到投放渠道。
反正就是一句話,只要敢投,就鐵定賺錢。
那是一個最好的年份,賺錢到手軟,然後我就徹底膨脹了。
膨脹到什麼程度呢?
看到各種新媒體說網絡大電影和漫畫不錯,是個大風口,於是馬上拿一百萬投資了一家新公司,準備切入網絡大電影和漫畫市場。
租辦公室,也只租三百平以上的,地段和裝修都要非常不錯的。
等一切弄好之後,馬上又花兩百多萬買了一整套設備。
怎麼說呢?公司有一臺設備,全重慶就只有兩臺,拍電影沒任何問題。
東西買回來了就擱置了。因為沒有好的劇本,應該是沒有找到好的編劇。
這些設備,後來又增加了不少,直到抖音火爆起來才最終排上了用場。專門去製作抖音上面的廣告。
年前還為愛奇藝拍了一部網劇,總算有收回點成本!
一個人一旦膨脹了,就覺得啥都能幹!
我從小都有個美食夢,喜歡各種美食,我最高學歷就是讀的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
當時完全是衝著學習美食去的,高考填了志願,準備學中西餐。結果因為分數線不夠,被調劑到了旅遊管理。
我高考時離本科線差了20分,我想考個廚師應該沒問題吧?結果分數線居然不夠,被調劑了……
就這樣與美食家擦肩而過,但一顆美食心不死。
16年終於有錢了,內心這個欲望就一下子就釋放了出來:開個餐廳吧。
而且一定要把餐廳開在辦公室樓下,也解決了我自己每天上班吃飯的問題。當時就想的這麼簡單,根本就沒有去思考過餐飲行業的方方面面。
昨天杜總去考察指導我的教育公司,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們就聊到餐飲行業的問題。
從鄉村基到海底撈,再到西貝莜麵,在看其他一些餐飲品牌。
我們發現,真正能夠放大的,能夠被複製的,都是已經完全標準化作業的餐飲品牌,從品牌設計包裝,到從業人員的培訓,到菜品的標準工業化生產都做到了高度的統一,高度的可複製化。
所以這三家都經營的非常不錯,我們公司樓下有三家鄉村基,每天生意都是爆滿。
什麼原因呢?
第一、出菜足夠快。
第二、乾淨衛生明亮。
第三、菜品多,味道好,大品牌!
標準化流程,後堂作業sop的規劃,非常值得學習!
我在樹立自己公司的管理時就發現:缺乏了標準化流程,缺乏了作業sop,這樣對培養新員工就非常不利。
我開的是西北菜餐廳,主要做牛羊肉系列。
餐廳剛開的時候,生意還是不錯,我使用了一些網際網路的手段來做營銷。
有一些微創新,對剛開始的生意有很大的幫助。
也正是這些幫助,讓我更加覺得餐飲行業不錯,又連續投資了兩家西北菜,都是三百多平米以上。
結果虧得一塌糊塗,兩百多萬就丟進去了。
我做了哪些微創新呢?
首先,我包裝了一個很好地情懷故事:就是用紀錄片的手法,記錄我為什麼要開這麼一家西北菜餐廳,記錄我的食材從哪裡來,怎麼運輸到重慶,怎麼加工製作的,以及我對食材的嚴苛追求。
因為公司有拍電影的設備嘛,我就拍了大量的短視頻,還有一系列的美食故事。
同時把每一道菜,都拍攝成了非常精美的短視頻。
拍好短視頻後,我開通了大眾點評和美團,把餐廳頁面用電商賣貨的視角打造了一遍。
顧客進到大眾點評的餐廳頁面,一看就非常精美大氣,看著就像品牌餐廳。而且每一道菜都配了短視頻。
應該說,我的餐廳是重慶最早一批在大眾點評上為每道菜拍短視頻的。同時找了一些大眾點評的高級用戶來餐廳吃飯,讓我們給好評。
很長一段時間,我的店都排在所在區的美食榜第一名。這個排名吸引了非常多的食客過來用餐。
不僅拍菜品的短視頻,我還拍了個美食故事短劇,在各大視頻平臺都能夠看到。
其次,我找了重慶本地一家粉絲一百多萬的美食自媒體,做了一次深度報導。在報導餐廳的時候同時介紹了我和美食的故事。
因為美食IP塑造成功,被美食自媒體報導後的那一星期,生意天天爆滿。最好的那一天,賣光了所有的儲備食材。
而且很多人記住了我的故事。後面遇到不少的食客,都是衝著我的故事來餐廳用餐的。
這是我打造IP的思路。現在也在公司一直使用。
與此同時,我給店裡養了8部手機,統一用我的微信頭像。當時對店員有一個強制要求,想任何辦法,把每一位來餐廳用餐的客人加到私人微信上。
我因此還專門配了一個朋友圈專員,專門負責每天美食朋友圈的撰寫,塑造了一個美食達人,記錄了餐廳的食材來源與製作過程。
再者,公司專門招聘了一個美食編輯,開始在知乎上寫美食文章。
因為開了這個知乎號,還每天更新文章,回答美食類問題,個人微信加了很多美食好友。
有諮詢我美食做法的,有諮詢美食食材的,有諮詢美食項目加盟的。
後來我乾脆讓餐廳打造了一款外賣菜品,直接在微信上進行售賣,然後售賣到全國各地,將餐廳直接進行了邊際延生。
當時的一款小龍蝦,以及牛肉乾都在微信上賣成了爆款,還有整隻羊的出售,都逐漸積累了忠實客戶。
想法似乎都挺好的!關鍵整個過程,都運作的不錯。
但我依然失敗了!
失敗的原因也很簡單。
首先,外行跨界!
我不懂餐飲行業,完全外行!完全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其次,執行斷層!微創新不錯,但缺乏好的執行者,整個流程都是斷層的。
餐廳從管理者到服務員,都完全沒有這種網際網路意識。
如果很好的執行到位,僅僅是通過微信賣食材,都是一筆不錯的收入。確實剛開始受益不錯,後來居然就沒人執行了。
再者,管理不善!
我做好思路之後就撒手不管了,缺乏了對每一個環節的監督和管理。也主要是我沒有太多精力和時間,畢竟教育那塊才是我的重頭戲。
最後,盲信市場!我們沒有做任何市場調研。
重慶市場,只要過了三月份就不吃羊肉了,只有冬天是羊肉的消費季節,而我的主營則是從蘭州空運過來的羊肉。蘭州市一年四季吃羊肉,重慶只有冬天吃,而且很多人喜歡吃山羊,不吃綿羊,因為沒羶味。
雖然失敗了,但圓了一次美食夢,只是代價也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