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股價跌跌跌,金龍魚為什麼成不了「油中茅臺」?

2020-12-16 億歐網
[億歐導讀]

那麼,金龍魚能否真的像貴州茅臺那般再次書寫A股造富的神話?3000億市值是否會成為金龍魚未來難以躍過的「龍門」?這一切還不好說。

文 / A股頻道

出品 / 節點財經


2018年6月28日,新加坡籍華人郭孔豐出席益海嘉裡(富裕)現代農業產業園奠基儀式,並獲得了齊齊哈爾市籤發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現場,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難掩內心喜悅,激動地表示:「我現在是真正的中國人了!」

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又被稱為「中國綠卡」,郭孔豐之所以能拿到這張含金量極高的居住憑證,源於其特殊的僑商身份——益海嘉裡集團董事長、豐益國際集團董事長兼CEO。而益海嘉裡集團還有一個更為矚目的標籤,那就是糧油巨頭金龍魚的母公司。

對於郭老闆來說,拿到綠卡意味著其在中國的出行、旅遊等有了更多的便利,但更深層的意義在於,綠卡解決了其國籍爭議的同時還讓金龍魚從一個純粹的東南亞公司變身地道的國內企業,為後者在A股道路上掃清了障礙。

10月15日,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金龍魚)頂著「創業板史上最大IPO」的光環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當日收盤,報56.00元/股,漲117.90%,總市值為3036億元,在創業板排第三。隨後股價快速收窄,截至27日收盤,報44.53元/股,總市值為2455.98億元。

與「醬茅」海天味業、「水茅」農夫山泉一樣,金龍魚也一直被稱為「油中茅臺」,憑藉佔據中國一小半的糧油市場份額,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油霸」。如今隨著上市的靴子成功落地,資本市場也給予其更多的期待。

那麼,金龍魚能否真的像貴州茅臺那般再次書寫A股造富的神話?3000億市值是否會成為金龍魚未來難以躍過的「龍門」?這一切還不好說。

01 名分之爭,外企家族的「陽謀」 

對於廣大中國消費者來說,益海嘉裡的名字可能比較陌生,但其旗下品牌金龍魚卻是家喻戶曉,長期霸屏央視的黃金檔,也頻繁出現於千家萬戶的飯桌上。除了金龍魚以外,這家公司還有歐麗薇蘭、胡姬花、香滿園、乳玉皇妃等中國知名品牌。

益海嘉裡金龍魚旗下產品(官網)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深耕中國市場30多年,本土味極重的糧油巨頭,其實是一家外資絕對控股的公司。根據招股書,金龍魚的控股股東為Bathos,持有前者99.99%的股份,新加坡上市公司豐益國際則又間接持有Bathos 100%的股權。

進一步揭開股權的面紗我們發現,益海嘉裡幕後真正的掌舵者其實是有著「亞洲糖王」之稱的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及其家族,文章開頭提到的郭孔豐即為郭鶴年侄子。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們熟知的香格裡拉酒店集團、北京國貿中心等,均來自於郭氏家族。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金龍魚的營收分別為1507.66億元,1607.73億元和1707.43億元。相比之下,貴州茅臺2019年的營收為888.54億元,蒙牛乳業營收為791.64億元,伊利股份收入為902.23億元。也就是說,單從營收看,金龍魚相當於兩個貴州茅臺抑或是蒙牛和伊利的總和。

數據來源:招股書,節點投研所

由此可見,作為郭氏家族旗下的公司,金龍魚登陸A股的目的並不只是為了獲得發展資金,而是為了尋求一個「名分」,真正擺脫「外資糧商」的標籤,讓自身品牌在中國大陸找到歸屬感和安全感。

一直以來,「米麵油」作為最基本的民生保障受到各國重視,對於人口超過14億的中國來說,糧油行業更是被納入國家戰略。金龍魚在中國處於絕對的寡頭地位,其市場佔有率高達近40%,但特殊的外資身份又為其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

據公開信息,益海嘉裡集團副董事長、營運長穆彥魁早前曾直言不諱,表示金龍魚要在中國國內上市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融資,而在於上市之後能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家「中國公司」,獲得同國內糧油企業平等競爭的機會。

事實上,早在2009年,豐益國際就試圖分拆中國業務並謀求登錄A股市場,但由於種種原因,該計劃最終不了了之。10年後的今天,益海嘉裡終於敲響了上市鐘聲,並且繞開A股主板市場直奔創業板,可見也是瞄準了相對寬鬆的準入條件。

02 毛利率低,糧油寡頭的「苦」生意

 所謂「民以食為天」,佔據了中國近40%的市場份額,金龍魚的規模體量自然不容小覷。招股書顯示,2019年該公司的營業收入為1707.43億元,大概相當於同時期茅臺的2倍,海天醬油的7倍。

但即便如此,金龍魚做的依然是一門苦生意,相比於亮眼的營業收入,報告期內,公司的淨利潤僅為52.84億元、55.17億元和55.64億元。要知道,在2019年,在貴州茅臺888.54億元的營收中,其中淨利潤就高達412.06億元,接近一半;而醬油巨頭海天味業,也從198億的營收中獲取了53億的利潤。

數據來源:招股書,節點投研所

歸根結底,金龍魚的毛利率太低了。從招股書來看,2016-2019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為11.07%、8.42%、10.21%和11.40%,低於同行上市公司同行西王食品(32.84%)、克明面業(24.59%)等,其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因此也遭受質疑。

數據來源:招股書,節點投研所

就產品類型來看,金龍魚主要有廚房食品(以米、面、油為主)和飼料原料(豆粕、豆皮、米糠等副產品);此外,公司憑藉自身掌握的加工技術,又拓展出油脂科技業務,該類產品主要是將棕櫚油等油脂加工成脂肪酸、皂粒、甘油等化工品。

就產品結構來看,2019年公司63.9%的營收是由廚房食品貢獻,飼料、科技業務佔了35.8%。而米、面、油作為居民生活的基礎剛需品,提價空間一直有限,不管是金龍魚還是對手中糧集團,其獲利方式主要是以市場規模取勝而非單品利潤。

但與此同時,大豆、小麥、水稻等卻會受市場環境的變化而產生巨大波動。自然災害、政策調控、貿易摩擦等等都可能造成金龍魚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進而影響著公司盈利水平。以金龍魚最主要的原材料大豆為例,受疫情及國際關係的影響,今年以來國產大豆漲幅劇烈,上半年一直處於上漲態勢,3月份更是屢創歷史新高,漲幅一度超過20%。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金龍魚產品原材料成本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分別為88.99%、89.08%和87.82%,佔比極高。這種嚴重依賴上遊原材料的重資產經營模式,註定了金龍魚的毛利率處於行業較低水平。

數據來源:招股書,節點投研所

並且,與白酒、醬油不同,糧油米麵關係到國民生計,從國家戰略層面而言,為了維護糧食安全穩定,大幅、頻繁提價自然也是不被允許的。歷史信息顯示,早在2010年底,國家發改委就曾召開座談會,用以限制金龍魚等食用油企業漲價。

囿於行業的特殊性,金龍魚要想在盈利方面有所突破,就必須轉變經營思路,不斷拓寬產品邊界。為此,它瞄準了毛利更高的調味品市場。2015年,公司引入臺灣老字號醬油品牌「丸莊」,2019年10月丸莊醬油產品正式上市。同年,金龍魚還收購了山西梁汾醋業有限公司,發力調味品業務非常明顯。

只不過,即便調味品毛利高的多,但作為千億級體量的糧油巨頭,金龍魚的利潤依然還是要靠米、面、油來拉動,而目前來看這一空間已經見頂。

03 增長見頂,千億巨頭遊向哪裡?

國金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金龍魚在小包裝食品油、大米和麵粉領域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38.4%、18.4%、26.7%,均處於市場第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7-2019年,金龍魚以上三個業務板塊的複合增長率分別只有4.55%、1.92%和2.32%,市場增長已經極為緩慢,寡頭壟斷進入瓶頸,金龍魚的未來成長性不免讓人揪心。

從營收增速看,報告期內,金龍魚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12.94%、10.82%和2.20%;同期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518.88%、4.42%、0.85%。可見,金龍魚近年來營收、利潤增速均出現了嚴重下滑,尤其是進入2019年,幾乎已經進入到「停滯不前」的狀態。

數據來源:招股書,節點投研所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金龍魚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53%、淨利潤同比增長99.57%,表現較為搶眼,不過這主要是由於非洲豬瘟影響減弱導致其飼料原料銷售增加,同時新冠疫情又帶來小包裝產品銷售增加,但顯然這些並不具有可持續性。

綜合看,儘管有巨大的規模優勢,但營收、淨利增速均持續放緩,而放眼整個糧油行業,其增速的天花板也已經見頂。在中國人口增長放緩、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糧油需求已經接近飽和的情況下,主要提供基礎糧油產品的金龍魚勢必面臨著市場難以外擴的被動局面。

此外,由於居民消費觀念轉變,低糖、低鹽、低脂越來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並形成一種新的飲食風尚。而金龍魚最主要的業務就是食用油,在這種情況之下,金龍魚要想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顯然更加困難。

據農村農業部發布的《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顯示,近年來,我國食用油產量緩慢提升但銷量卻呈下滑趨勢。2018/2019年度,我國食用油銷量為3338萬噸,而在2019/2020年度,我國食用油銷量已經出現下滑,為3289萬噸。

除了食用油,金龍魚所從事的米麵生意也是趨於飽和。2010-2019年,國內的大米消費一直穩定在1.4-1.45億噸的水平,長期未見增長;麵粉消耗方面,由2015年的6740萬噸增加至2019年的6880萬噸,複合年增長率僅為0.5%,增速同樣非常緩慢。

一方面,米麵油傳統業務市場已到天花板;另一方面,調料新業務領域已是巨頭林立,千億巨無霸金龍魚要想在A股的海洋裡「暢遊」無阻,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相關焦點

  • 金龍魚市值連創新高,創業板老二不配做「油茅」?
    來源:德林社文 | 張佳儒自古消費出牛股,這話不差,酒王茅臺又創歷史新高,茅臺的小弟們也表現不俗,前有「醬油茅臺」海天味業市值突破6000億元,今有「油中茅臺」金龍魚闖關5200億元。消費市場上,金龍魚是國內最大的糧油巨頭,年入1700億元,是茅臺的2倍,是海天味業的8倍。就是這樣的金龍魚,上市之後卻引發質疑,比如毛利率較低,和「油茅」稱號不匹配。上市兩個月,金龍魚不聲不響的股價翻倍,市值飆漲了2000多億元,它到底經歷了什麼?不配做「油茅」?
  • 金龍魚股價跌跌不休 「油中茅臺」受困不止於毛利率?
    金龍魚(300999.SZ)的上市本可以說是萬眾矚目,在1707.43億元營收的光環之下,市場甚至期待金龍魚能走出良品鋪子那樣連續十幾個漲停板的走勢。  但這種情況並沒有在金龍魚身上發生。上市第一天,金龍魚盤中最高觸及62.65元/股,收於56元/股,漲幅達117.90%,上市第二日股價便下跌,截至10月23日收盤,金龍魚報47.90元,市值2596.9億元。
  • 「油中茅臺」金龍魚的高估值還能維持多久?
    2020年10月15日,糧油巨頭金龍魚上市,首日上漲117.9%,股價56元,總市值達3036億元。上市後股價一路上漲,不到2個月,已經攀升至7000億大關。截至1月8日收盤,金龍魚股價為145元,市值達7861億元,市盈率高達115倍。短時間內,如此高的漲幅不免讓人驚訝,很多人把它稱為「油茅」。
  • 油中茅臺,金龍魚配嗎?
    金龍魚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在我國是家喻戶曉的糧油品牌。為什麼說金龍魚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海外公司呢?豐益國際是亞洲綜合實力排名最強的農業綜合集團,其股票於2006年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Wilmar。金龍魚這次登錄創業板屬於豐益集團核心資產的「二次上市」。
  • 又一家4000億消費巨頭誕生,或成「油茅」!
    在大市值個股中,除了海天味業這個細分領域的「醬茅」外,消費股中或又誕生一個「油茅」!金龍魚自周一起被納入深股通名單,短短三個交易日大漲17%,市值增幅達652億元。外資迅猛加倉成為近期金龍魚大漲的推手。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北向資金已持有金龍魚74.23萬股。
  • 巨無霸金龍魚IPO來了:營收等於兩個茅臺 背後千億產業帝國曝光
    按排行榜選基不靠譜?  貝瑞研究:科技股為何吸引到了巴菲特,後市怎麼看?原標題:「巨無霸」金龍魚IPO來了,營收等於兩個茅臺,背後千億產業帝國曝光丨時間線營收相當於2個茅臺 益海嘉裡IPO會成為消費板塊新龍頭嗎?
  • 又一家4000億消費巨頭誕生或成「油茅」!
    上市兩月股價翻兩倍金龍魚是國內糧油領域的巨無霸,主營分三塊:食用油板塊佔營收比重45%,國內市佔率穩居第一,市場份額達到34%;第二名是中糧,第三名是魯花,後兩者合計份額還不到23%。曾創下創業板史上最大IPO,募集金額高達139億,金龍魚今股10月15日登陸創業板,股價隨即扶搖直上。剛上市時,市場還在討論金龍魚能否支撐2000億市值,但現在市值早已突破4000億元。目前市值超過4390億,在二級市場,金龍魚估值開始在業內直接對標6300億的海天味業。
  • 「魚躍龍門」將超越茅臺?一年從中國賺1600億,背靠馬來西亞首富
    2019年2月28號,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接受上市輔導,計劃在A股獨立上市。郭鶴年本人也辭去了公司的一些重要職務。對於接班人問題,郭鶴年一直未表態。他解釋到:退休的目的不是不做事,希望接班人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華,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收益。
  • 「油茅」金龍魚市值狂奔:上市3個月暴漲440% 券商一路上調目標價
    1月8日早盤,金龍魚再度強勢上漲,截至發稿,漲近4%,報144.52元,總市值達7835億元,換手率2.26%。上市以來,金龍魚股價狂奔不可謂不「激進」。尤其是從2020年11月開始,金龍魚股價進入快速上行區間,2020年11月、12月,金龍魚股價漲幅分別達到51.71%、55.25%,進入2021年,金龍魚1月僅5個交易日便上漲超30%,股價最高時達145元/股。截至昨日收盤,相比3個月前,2020年10月15日上市發行價25.7元,股價漲幅高達441.36%。
  • 繼日本上市,金龍魚稻米油再成功登陸北美市場繼日本上市,金龍魚...
    上海的入冬比歷年平均早了兩天,金龍魚稻米油搶灘北美卻比預想早了兩年。黃浦江畔的金龍魚大廈在隆隆冬日裡卻顯得暖意濃濃。來自日本,美國、加拿大數國的經銷商共同期待金龍魚稻米油官宣出口北美這一刻的到來……為什麼這一次又是稻米油?
  • 7000億「油茅」突然閃崩近20%!「大自然的印鈔機」卻火了
    油茅金龍魚(300999)上演過山車。1月5日開盤隨即衝擊歷史新高139.9元,但隨即掉頭向下,一度翻綠大跌近5%,振幅達18.61%。半小時內,金龍魚市值波動達125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去年10月登陸創業板的新股,金龍魚目前流通盤並不多,3.57億股的流通盤只佔總股本6.58%。
  • 為啥已被監管點名,茅臺五糧液還在漲
    1月8日午後,白酒板塊走弱,洋河股份、五糧液跌超4%,貴州茅臺、瀘州老窖跌超3%。到1月11日,白酒股再次集體殺跌。五糧液下跌4.98%,山西汾酒下跌5.63%,洋河股份下跌5.87%,瀘州老窖下跌3.35%。市場有點不明白,茅臺五糧液們為啥被點名時還在上漲,之後才下跌?是否有幕後推手?白酒股價什麼時候能走下神壇?
  • 貴州茅臺新帥高衛東的挑戰:股市酒圈「茅臺信仰」齊動搖 飛天茅臺...
    中國網財經3月24日訊(記者 李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向被視為酒界「硬通貨」的飛天茅臺價格近日罕見的出現了下跌,其一批價(一級經銷商批發價)從春節前最高的2500元左右一瓶,跌至2000元左右,下跌幅度逾兩成。
  • 中國白酒2019:18家酒企賺820億,茅臺佔一半,股價全漲
    若把18家上市白酒企業當做一家企業,姑且稱之為「中國白酒」,那麼「中國白酒」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營業收入排名第31位。 18家白酒企業中,貴州茅臺和五糧液共實現營收1355.48億元,比其餘16家白酒企業總營收還要多一個洋河股份。 15家酒企2019年營收同比增長,其中今世緣漲幅最大,為30.35%。
  • 金龍魚大豆油成「問題油」 植物油抽檢近一成不合格(圖)
    金龍魚大豆油成「問題油」 植物油抽檢近一成不合格(圖)   重點提示植物油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餐料。它的衛生質量好壞對人的身體有著直接關係。昨天,衛生部通報了2004年植物油國家衛生監督抽檢情況,結果顯示,散裝植物油的衛生安全質量不容樂觀,北京兩家公司的散裝植物油被封存。另外福臨門、金象、金龍魚等品牌的一些大豆色拉油酸價超標。
  • ...師大呼:「買茅臺=買黃金」!貴州茅臺股價再創新高 盤中突破1350...
    貴州茅臺股價再創新高 盤中突破1350元!】今年以來,貴州茅臺股價累計已上漲13.65%,總市值為1.69萬億。不久前,中泰證券宏觀分析師梁中華更是在研報中直呼「買茅臺=買黃金」。此外,說到黃金,今天黃金TD創歷史新高,迎來金色星期一!
  • 新茅臺營銷公司是怎麼營銷茅臺股價的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報 記者 鄭淯心 5月5日,貴州茅臺集團營銷有限公司成立。5月6日開始,連續四天,與其同為茅臺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貴州茅臺(600519.SH)股價大跌。;「集團公司成立營銷公司,存在違反當初招股說明書中提及的控股股東和關聯股東的相關承諾,即不轉移利潤或從事其他損害股份公司和其他股東利益。」5月6日,前述小股東「茅臺900元真不算高」在微博發文稱實名向上交所公眾熱線發送了投訴信。
  • 業績變差 股價和指數還要跌?
    來源:基少成多昨天,上市公司三季度的財務數據全部出來了,在股價大幅下跌之後,企業的整體業績增速也出現下滑,特別是以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等為首的一批藍籌業績回落,讓很多人又陷入重重疑慮之中。業績增速下滑,A股是不是還要繼續跌呢?肯定很多網友說:這還用問?!君不見,茅臺在公布了業績增速下降的季報後,直接來了個跌停!但是如果具體到指數/所有個股,這個規律還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