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和妻子帶著四個月大的寶寶去早教機構做測試,這裡說明一下,不管以後我們是否去上早教課,這一趟都是沒有白跑的,因為我感覺還是收穫蠻多的。
負責測試的Jack老師細心講解了四月齡寶寶的關注點以及父母需要有意識去培養寶寶的內容。老師所講的內容,也幫我糾正了一些錯誤的做法和忽視的育兒知識點,同時也幫助我強化了一些育兒方面的正確認識。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這一趟學習到內容。
趴著的時間長短:四月齡的寶寶,正處於為爬行做準備的階段,這個階段需要讓寶寶多趴著。而對於這點,我之前一直擔心寶寶長時間趴著會太累,所以就沒有讓寶寶趴太多,後面這個需要有意識的去調整,但關鍵點還是要讓寶寶舒適愉快最重要。
腿部力量的練習:之前去社康做體檢的時候,護理醫生曾簡單的教過如何給孩子做被動訓練,當時我把被動訓練中的腿部力量練習的姿勢記錯了,一直搞成了,趴著時腳掌對腳掌了,而通過jack老師的講解,我學習到是應該小腿和大腿保持垂直,同時讓小腿與身體保持平行。其實仔細想一下,這樣的姿勢也確實容易發力,可自己之前卻一直讓寶寶做著錯誤的姿勢,實則不應該啊。
四月齡的寶寶自我意識尚未覺醒:關於這一點在之前聽李玫瑾老師的講座時,也有聽到過。小月齡的寶寶沒有自我意識,他們依然覺得自己和媽媽是一個整體,就是那種身體未分離的狀態。
這個時期的寶寶特別敏感,能夠隨時覺察到媽媽的心情狀態,是不是焦慮?是不是有壓力?是不是有情緒?此時,媽媽如果焦慮的話,也會影響寶寶的心情和狀態,所以要特別重視幫助媽媽減輕壓力和焦慮。而這點我自我覺察,感覺做的還非常不好,偶爾還時不時惹妻子不開心。
撫觸的重要性:話說之前我一直沒有怎麼重視撫觸的重要性,通過這次聆聽jack老師的講解,也讓我增強了對這一點的認知。
撫觸不僅可以幫助嬰兒皮膚降低敏感度,而且可以增強嬰兒與父母的交流,幫助嬰兒獲得安全感,發展對父母的信任感。有研究表明,撫觸可以刺激大腦產生後葉催產素,幫助嬰兒及其父母得到平和安靜的感覺。另有研究證明,給嬰兒進行系統的撫觸,有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增強免疫力,增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減少嬰兒哭鬧,增加睡眠。真是益處多多,只可惜天氣轉涼了,越來越不方便了。
加強與孩子的互動:之前看育兒方面的書,也有了解過嬰兒時期是孩子大腦生長速度最快最關鍵的時期,這個時期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生長的關鍵因素是愛、微笑、歌唱以及各種有趣的互動。同時,這個時期嬰兒最需要的是安全感,而安全感建立最有效的方式正是父母及時的互動和有效的回應。也就是說在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父母要及時響應,及時給予擁抱和愛撫。
大拇指的姿勢:我家寶寶經常的狀態就是拇指內扣,因為我大致記得初中生物課上講過這是一種基因差異,就和有無耳垂一樣,所以一直也沒有太在意。而這次聽jack老師的講解,我覺得也蠻有有道理。
他說拇指內扣更多是一種習慣,是需要糾正的一種習慣。對於嬰兒來說,無論是拇指內扣還是正常握手,他們都是無意識的。而在無意識的緊握手掌時,如果是拇指內扣的話,將不利於鍛鍊拇指靈活度。對於這種情況如果不加特別注意的話,可能會影響孩子後期手部力量的控制,比如會出現力量控制不足,不知輕重的情況,還有握筆力度過大的情況。所以他建議有意識的幫助孩子伸展手指,糾正拇指內扣的情況。
為進一步謹慎起見,我專門查了一下資料,有醫生說這是由於嬰兒前期手指肌張力不足導致的,後期月份大了,這種拇指內扣的情況就會自然消失,如果一直拇指內扣的話,最好的方式就是就醫檢查一下。話說兼聽則明,所以對於Jack老師這段說法,還是值得進一步觀察的。
以上就是我和妻子去一趟早教中心收穫的內容。畢竟這次是花時間專門拜訪了一家早教中心,所以也是考慮過後面是否和寶寶一起上早教課,為此我還專門了解了一下網上關於早教中心的評價。其中看到一個網友分享的觀點,感覺特別贊同,這裡也分享給大家,一起學習一下。
所謂的早教,就是指幼兒早期的教育。凡是能夠讓寶寶增進見聞、提高能力、助推成長的事兒,都可以劃入早教的大範疇。就是說,只要是在孩子早期進行互動式的學習,都可以稱之為早教。這就決定了早教不僅僅局限於課堂,而是無處不在的,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高不可攀。
不可否認,專業的早教機構有它的優勢,比如系統性和針對性以及專業豐富的老師,這可能會讓寶寶在接受引導時變得更容易,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另一個了解孩子和人際交往的平臺。然而目前國內的早教中心普遍都和金錢掛了鉤,很多早教中心的本職發生了改變,不再以孩子為中心,而是變成了以家長為中心,他們的研究課題變成了怎樣迎合家長。所以這樣的早教機構,不但不能給孩子的成長起到輔助作用,反而有害於孩子的心理發展。
同時相對於一對多的早教課,孩子最需要的是一對一的關注和引導。在花大量時間鼓勵、引導孩子做遊戲上,父母遠遠要比早教班老師更有優勢。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一定是父母的陪伴與配合以及言傳身教。
從這位網友的觀點中,我們可以看出,早教不等於上早教課,早教也不等於包教。早教課只是一種輔助和引導,而早教真正的關鍵還是在於父母與孩子的互動。對於早教,我們作為父母的不應該刻意為之,而是應該順其自然。順其自然就是家長懂得了如何與孩子進行互動,也做了平時該做的。有的孩子讓家長覺得很順利,很滿足;有的孩子家長則覺得明顯還是不行,覺得孩子完全不能讓自己滿意。
出現了這兩種情況的家長父母都不要大驚小怪,這都非常正常的。如果你去強求孩子,心裏面有一定的功利心,效果很大一部分會適得其反,即便家長現在看不出來,也是為孩子以後心理的扭曲埋下了伏筆。一定要記住,孩子會了就會了,不會也不勉強,一點關係都沒有,真的,切記。沒有什麼東西比孩子的心裡健康更重要!
撫育孩子很辛苦,但同樣可以很快樂。父母們要帶著一顆發現快樂、體味生命成長、覺察和感同身受的心去愛孩子,去和孩子互動,去和孩子玩耍,去和孩子一起快樂,而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早期教育。
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多多及時回應孩子,給予他們放鬆和安撫,幫助他們保持平靜和愉快。切記一點,不要太刻意,不要為了達到某些目的才做這些事,因為快樂才是我們的目的。一定要注意,孩子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我們的情緒,所以請我們放慢節奏。一句話,請為快樂做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