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曠的街道上,鑼鼓喧天,只見一群穿著古代服裝的人物出現,他們浩浩蕩蕩,在轎子的中間坐著一位慈祥的老人,他身穿前朝的衣服,正襟危坐。這個場景就是清朝的冊封儀式,在很多影視作品中經常看見,相信很多人並不會陌生。
而這個儀式卻每年都會在日本的衝繩縣中出現,甚至演變成為了一種傳統的模式,吸引了無數的遊客,那麼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何連中國本土都不保留的儀式,卻成為了日本的風俗呢?
現在日本的衝繩縣,其實就是歷史中的琉球,在明清兩朝的時候它是一個附屬國,就像以前的高麗一樣,它每一任的領主都,都必須要皇帝授權才能生效,在清朝的歷史當中,記錄著琉璃的領主是一個短命的人,在他去世以後,他的子孫就派遣使者來到中土,求見當時的皇帝嘉慶,要求即成為領主的地位,而在紀曉嵐的建議下,嘉慶頒發旨意,由兩名官員前往琉璃代表自己參加冊封的典禮,從此這個風俗就被保留了下來。
那麼,為何琉球現在是日本的領土?
在1853 年佩裡率領這強大的軍隊打開了琉球國的大門,逼迫大清徵服談判,當時琉球的軍事力量無法與列強對抗,於是派遣使者前往清朝求救,可是當時清朝一直在閉關鎖國期間,完全接收不到海外的求救信號。
在列強佔領了琉球以後,就委任了日本來管理,當時日本正處於工業時代,國力非常強大,於是就對琉球採取了日式的管理,要求他們接受日本的文化和文字,同時在其他方面慢慢的轉變。
而琉球的領主也想反抗日本的統治,卻遭到了很殘酷的鎮壓,導致琉球亡國,隨後日本就將琉球改名為衝繩縣,因為當時的的清政府懼怕當時日本的國力,於是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承認了這個事實。
歷史遺留問題,至今尚無定論
就算到了今天,關於琉球島的歸屬問題一直都有爭論,在二戰結束以後,日本答應放棄琉球島的主權,但當時我國正在內戰階段,於是美國就獨立的掌管了該島的管理權。在1972年,美國為了扶持日本政權,擴大自己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於是將琉球島劃分給了日本,但這一舉動並沒有得到中國的認可。
總結:琉球島的未來我不知道會如何?但關於國家領土主權的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有些歷史我們不應該忘記,人們應該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