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很貪吃,那麼對於釣魚人來說就好辦了……

2020-12-24 垂釣傳媒

只要掌握了一些有效的釣魚方法,就等於擁有了打開魚嘴之鎖的密碼。草魚對於釣魚人來說最大的優點就是食量大,它需要不停地吃。只要貪吃,就好辦了。

對於如何釣某種魚這個問題,總有人喜歡先問問如何打窩、如何用餌。

那麼,我也按照這個模式做粗略解讀。

關於窩料的問題。如果是自然水域,不存在偏口,那麼大家就別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我們在漁具店內能買到的那些窩料都可用,且好用。

夏季,青玉米到處都是,價格也便宜,既經濟又有效。不過,不是買對了窩料,扔進水裡就能把窩子做成。窩料該用多大的量,該怎麼打?這些才是問題的關鍵。

實際上,很多人在打窩這個環節上存在一個特別錯誤的觀念,那就是窩料多多益善,這種觀念是大錯特錯的。

窩料過量會直接導致死窩,比不打窩的危害大。但是,在水庫野釣可以多打一點,水庫畢竟很大,魚的密度不高,要想把草魚吸引至釣點,窩料太少很難起作用。

我說的是青玉米打窩,然後用面餌釣,這種釣法叫窩餌分家。青玉米對草魚的誘惑力本來就很強,加上它容易被消化——我專門觀察過,草魚吃過青玉米後一小時左右就會完成消化。所以,哪怕草魚吃青玉米吃到飽,過不了多久也會重新出現飢餓感。

另外,窩餌分家的目的是讓被窩料吸引過來的草魚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釣餌,而本文的重點是如何夜釣草魚,夜釣時不鬧小魚,所以能最大限度地讓面餌的作用發揮出來。

白天則不行,因小魚鬧鉤嚴重,面餌無法到底,即使窩內有草魚也無濟於事。所以,手竿夜釣草魚我首先推薦用青玉米打稍重的窩子,然後用面餌垂釣。

注意,我所說的"稍重的窩子"的量是一次性至多投入兩到三棒青玉米粒,再多就是死窩了。如果用青玉米打窩,用青玉米釣,打一棒我都嫌多。

試想,一棒玉米有500到700個玉米粒,1粒釣餌僅僅是窩料的七百到五百分之一,它被草魚吃到的概率有多大?很小很小。所以,我強調窩餌分家。

不過,假如真的用青玉米做窩,用青玉米釣,也並非無解,我們可以想辦法讓釣餌更容易被進窩的魚快速發現。

我的做法是,用手剝下青玉米粒(絕不是簡單粗暴地用刀削下來)打窩,然後將青玉米粒剝皮後掛鈎。

窩料沒破皮,但是釣餌破皮了,漿汁四溢,顯然更容易被魚發現。

可是,有的人把這個順序弄反了,用刀削的青玉米打窩,卻用帶皮的青玉米掛鈎,結果不盡如人意,他們沒搞清楚窩料和釣餌之間應該是什麼樣的關係。

要知道,窩料的目的是引誘,並不是給魚大快朵頤的,而釣餌要更容易被魚發現、更容易引起魚的注意才對。

再說說補窩的問題。打了窩子就能一勞永逸?不能。

打了一次窩子絕對做不到長盛不衰,窩子衰敗的過程有的時候能被我們感覺到,但大多數時候要靠我們的分析或猜測來判斷。

理論上說,魚情從魚口很好逐漸變得越來越稀,這就是窩子逐漸失效的一種表現。

不過,這隻存在於理論層面。釣草魚,尤其是野釣草魚時,魚的密度要大到何種程度才能讓我們如此明顯地感覺魚口變稀?魚的密度如果這麼大,還用得著打窩嗎?

因此,我們不能按照這個規律去補窩,而是應該從另外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和判斷。

第一個方面就是,有魚上鉤的時候,應不應該補窩?我的回答是應該補窩。很多人不贊同我的回答:有魚咬鉤幹嗎還要補窩?窩子裡有魚還需要補窩?再說了,補窩產生的聲響很可能驚走魚群……貌似有道理。

我主張補窩是有原因的:第一,誰能保證吃進釣餌的那條草魚是第一個進窩的?很可能在它之前已經有多條魚吃了窩料,並且走遠了,它們已經把窩料破壞得支離破碎了。第二,誰敢保證上鉤的那條草魚第一口吃的就是釣餌?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也就是說,它上鉤之前已經對窩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它的上鉤意味著應該補點窩料了。這是用吃鉤的魚做參照來確定補窩的時機。

當然,僅僅這樣做肯定不夠準確,假如半天都沒魚上鉤,就不需要補窩子了嗎?也不是。要知道,窩子不止是目標魚破壞掉的,很多非目標魚同樣會吃窩料、破壞窩子。

有一次,在一個面積不大的小水庫釣魚,我旁邊有兩個當地人不停地往裡大把大把地揚青玉米,臨走的時候很友好地讓我去釣他們的窩子。

我只是禮節性地答應了,他們走了很久我都沒動。朋友也勸我去釣他們的窩子,我的回答很簡單:他打的青玉米再多也沒用。

朋友問我原因,我告訴他:咱們還敢用青玉米作釣餌嗎?鉤上的一粒青玉米落水後,浮標會像觸電一樣被小鯉魚小鯽魚們拽得大起大落,幾分鐘之內要麼有小鯉魚或小鯽魚上鉤,要麼青玉米就只剩一層皮。

你想一想,他打進去的那些青玉米得招來多少貪吃的小傢伙?別看他揚了十幾棒青玉米,可是釣點內很可能什麼都剩不下,我敢保證他每揚一大把青玉米,十分鐘之內就會消失殆盡。所以別看打窩量不小,但作用絲毫不會有。這就是非目標魚對窩料的破壞。

說到這裡,很多釣友已經明白了:窩子的有效周期與該水域內目標魚和非目標魚的破壞力有關。

因為魚的密度、大小、食量不一樣,所以破壞力也不一樣,這就導致補窩所需時間不固定。若破壞力強,補窩的時間就要短一些,反之就長一些。

此外,選擇窩料一定要儘量避開非目標魚。像上面說的這種情況,用水泡發的老玉米就解決問題了。

還有一種情況,一定要打輕窩,比如小水面或者大水面中的一個小小的灣子裡,魚的活動空間小,發現窩料的概率大,這個時候幹嗎要打重窩呢?以玉米為例,可能幾十個玉米粒就能把草魚留住一段時間,這種情況即便不用窩餌分家的釣法,也能遭遇草魚,因為窩料本來就不多,草魚的食量還大,撿著撿著就可能撿到鉤上。

釣到一條魚後,再補上十到二十粒玉米粒就可以了,多了無益。

不過,這種窩子千萬不要做得太小,要覆蓋一定面積。通常情況下,我會把幾十粒玉米粒的窩料分散到大約1平方米的範圍內,這樣就等於給進窩的草魚進食製造了難度,它吃了這粒之後需要去尋找下一粒,而不是只管低頭吃就可以,這樣找著找著釣餌就會被吃到。

上面的案例說的是釣草魚,其實釣鯉魚同樣適用。就像用鯽魚餌同樣能釣到鯉魚一樣。下面我要說的這個辦法主要針對草魚。

很多釣友都聽過天黑後蘆葦蕩裡的草魚撕扯蘆葦葉時產生的稀裡譁啦的水花聲,這是草魚在吃草。在這種岸邊長滿蘆葦的水域,草魚通常整個夏天都捨不得離開蘆葦。

但是,有個問題是我們迴避不了的:蘆葦茂密的地方大多不能成為釣位,或者釣魚人足跡難以觸及。我的辦法很簡單,就是人為地做一個蘆葦窩子,把草魚誘到釣點內。

這樣做的條件比較苛刻,在夜裡才有效果。我們可以在其他的地方割一些蘆葦,蘆葦儘量長一些,天黑前把蘆葦插在岸邊的泥土裡,如果是石頭底,插不上,可以用石頭壓住,蘆葦葉要浸泡在水裡。

選長蘆葦是為了讓蘆葦葉儘量向遠處延伸一點,草魚的個體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過淺的水會讓它們缺乏安全感,遠一些、深一些會增加它們的安全感,更有利於誘魚。

插到岸邊或用石頭壓上是為了防止蘆葦葉被風吹散或被暗流帶走,還能使其更加貼近自然生長狀態,草魚如果真的來了,也不會輕易把窩子破壞掉。

之所以把這種窩子的使用時間定在夜裡,是因為安靜的夜裡草魚更愛靠近岸邊。

釣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用長竿子,把釣組拋在葦葉的前面,竿子平行於岸邊放置即可,總之人離得越遠越好。

南方釣友比較喜歡自動竿,人可以離得更遠,對魚的幹擾也最小,但是又不耽誤刺魚、遛魚。

用這種釣法時,一旦草魚咬鉤,浮標會傾斜向下,直接扎向深水中。由於水特別淺,刺魚的時候沒有什麼緩衝,很可能直接"拔河",具體怎麼選擇線組或者控制力道,大家應有所準備,反正我是掛了10米長的失手繩。

這種釣法比較適合釣草魚,但是也有可能招來其他草食性魚類,比如鯿魚,我就經常遇到。

做好的蘆葦窩子

當然,這並不是利用蘆葦釣草魚的唯一辦法。有很多水域天然生長著蘆葦,接近水面的葦葉被吃光了,蘆葦繼續往高長,草魚雖然夠不到蘆葦葉,但肯定會在附近出沒。

這時,我們只需人為地在蘆葦的根部撅一下——注意別撅斷,使嫩葦葉耷拉到水面就行,這樣比較集中地撅倒十到二十根蘆葦,蘆葦窩子也會做出來。

相關焦點

  • 它被釣魚人俗稱為「假草魚」一雙紅眼睛十分顯眼
    冬季,對於釣魚人實屬煎熬。一方面是魚兒都躲到較深水處過冬,儘量減少活動,以至於消耗過多的能量;另一方面,人對於寒冬的抗拒。然而,一方魚有一方脾性,一方釣友有一方「絕活」。此魚近看似草魚,中看像鯔魚,遠看像花骨魚,簡直是魚屆四不像。一雙紅色的眼睛十分惹人注目,源於眼的上緣有一顯著紅斑,地方俗稱紅眼魚、假草魚等等。它們喜歡生活在江河湖泊水流緩慢的水體環境中,食性雜,以水生植物為主,既吃野果,也食小蝦小魚。因為性情暴躁,遊動迅速,逃竄力大,所以深受釣魚人喜愛。垂釣此魚時,遛與要收線放線及時。否則很容易脫鉤跑魚。
  • 三句話教會你如何浮釣草魚!野釣坑釣通用,肯定比別人釣得多
    草魚個頭大、力氣足,味道也很不錯,所以一直深受釣魚人喜愛。夏季一般是草魚活動最旺盛的季節,也是最好釣草魚的季節。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現在時值金秋,卻也同樣是個釣草魚的好季節!為什麼這麼說?草魚也是這樣,不在秋天抓緊覓食囤積能量,這個冬天搞不好就過不去了!所以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再不抓緊時間去釣幾條大草魚,就得等來年了。今天不空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釣草魚最重要的三句話,吃透這三句話,不管是江河湖庫還是黑坑魚塘,只要有草魚,通通不在話下!第一句:釣草魚最重要的是溫度,溫度不及釣位來補。
  • 夏季草魚最活躍,喜歡釣草魚的朋友別忘了這些!
    草魚是中國的四大家魚之一,同樣由於其個體大、力量足,也是深受釣魚人喜愛的一種魚類。在夏季,草魚的活動尤為頻繁,正是釣草魚的好時機!那麼,夏季如何釣草魚呢,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你都知道嗎?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想釣好草魚,我們還得先從草魚的習性開始了解。草魚主要棲息於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於水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性活潑,遊泳迅速,常成群覓食。為典型的草食性魚類。草魚幼魚期則食幼蟲,藻類等,有時也吃一些葷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幹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
  • 釣上的這條魚以為是草魚,網友說它有鬍鬚,是鯉魚,不是草魚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鯉魚和草魚,很多人傻傻的分不清楚,包括我自己在內,如果不是因為釣魚,我還真的是分不清楚呢。不過說實話,鯉魚和草魚就很像,就像這名釣友,在野外一大江裡釣魚,釣上一條魚後,還以為是草魚呢,要不是網友說出來,自己都誤認為是草魚了。
  • 垂釣地點:為什麼釣魚人最常去的是水庫
    釣魚本就是修身養性,對於三點一線的上班族來說,釣個魚,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下班吃了有時候想去坐一下,每次都去河邊覺得沒什麼魚,然後就選擇了水庫。為什麼大部分的釣魚人選擇水庫?1:相對於其他釣魚塘水庫比較便宜,魚還不要錢(我們這裡一般是10元一個人,花白鰱不能釣)2:空氣環境等等都比坑塘安逸3:對於不常常出去玩的釣友來說,釣一次水庫會發現很多新大陸(每次看好一個釣位,去都要走一段新路)4:魚種比較多變,鯽魚鯉魚草魚青魚
  • 兩款自製餌料配方,專攻水庫大鯉魚,草魚也能釣!
    如今也是過了「冬至」這一節氣,很多地方的溫度都已經較低了,雖然自氣溫下降之後出門釣魚的難度也增加了不少,但是這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在這段時間裡也是魚兒最肥美的時候,也是我們釣大魚的好時節,尤其是在水庫垂釣大鯉魚大草魚。
  • 冬釣有喜:風雪交加,幾近放棄,一尾大草魚卻悄悄吞鉤了
    釣魚人不去討論如何釣好魚,卻去研究魚杆是怎麼做成的,就好比一人去買衣服專門去關注人家的衣服的材料是哪裡的材料、怎麼做成的一樣,乾脆大家別買衣服,都去幹裁縫得了。言歸正傳,我們繼續專注釣魚。今天天氣比昨天更冷,而且天空下著小雨,而且預報還要下雪,這樣糟糕的天氣我也不想出釣了。結果上午九點多了,星仔又跑來約釣了,問我在家閒著也不出去釣魚還是不是釣魚人?
  • 釣草魚方法解析!用對方法釣草魚一點也不難!
    草魚在我國各大水域均有分布,主要以水草為食。是我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大家魚的其中一種。我國的生存環境能使其快速生長,是釣魚人能釣獲的大型淡水對象魚的一種。釣草魚必須知道的一些前期必要條件習性我們釣草魚必須了解草魚的習性,才能收穫滿滿。草魚一般棲息於平原的江河、湖泊,生活在水的中下層和近岸水草區,個體大力量強,一般情況下成群結隊覓食。
  • 我們叫它「烏頭魚」,肉多刺少很受歡迎,各位釣魚人,你們那有嗎
    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水裡的魚兒才是我們所關注的重點,但由於地域環境的不同,有些魚種也只在局部地域分布。小編這邊地處南方,水資源相對豐富,因此水產資源也還過得去,而在我們這邊有一種魚,我們當地人都叫它「烏頭魚」。這種魚的肉多刺少,並且它們在水中的力量很大,因此深受我們釣魚人喜愛。
  • 刺竹堰傳統釣搶時小耍,突然遇到驚喜釣獲草魚
    時間:2019年07月21日 10:30天氣:雨釣場:刺竹堰(野塘)餌料:薯留香、藥膳誘、藍鯽、九一八、拉絲粉魚種:草魚陣雨就好,有機可乘。看看本地預報,「陣雨轉中雨」,「10分鐘左右會下小雨」,什麼呀?雨一直就沒停。幸運,真幸運,八點半左右雨神也睏倦了,雨漸漸小了,一會兒便停了下來。機會來了,又可野釣小耍一會兒了。
  • 2點原因道出了釣魚人的現狀
    其實對於這樣的一個稱呼,也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對於我專一釣一種魚的肯定,憂的是他們可能有一種調侃的意思,因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黃辣丁是比較好釣的魚種,有吃口都是死口,有時會將魚鉤吃進肚子裡去,所以他們認為釣黃辣丁不需要什麼技術技巧,不會釣魚的人都能釣到。
  • 太湖邊市民放生大量鱖魚、鱸魚,遭岸邊釣魚人阻止
    但很多時候一不小心就會把好事辦成壞事,放生雖好,但得講究科學合理。在江河邊,釣魚人和放生者,是最常出現的兩類群體。並且從表面上看,釣魚人能從放生者的行動受益——放生者是往河裡「放魚」,江河裡野生魚越來越多,生態越來越繁盛,肯定是有利於垂釣運動的。
  • 株洲釣魚人,湘江遭遇「紅眼魚群」,非常像軍魚
    草魚的體型、鱗片細膩光滑,魚鰭魚尾是罕見的紅色,這些魚乍一看,確實像是軍魚。 不過,這些魚都眼珠發紅——很顯然,軍魚是沒有這種特徵的。 這些「紅眼怪魚」,到底是什麼魚?
  • 軍魚體型並不驚人,為何被釣魚人稱為淡水之王?
    ——軍魚看起來極像是草魚。其實軍魚學名光倒刺䰾,又稱鰹魚、光魚等等,常見成年體型在2-3斤之間,極限個體可達7-8公斤。應該說,在我國江河裡,軍魚體型並不能算得上是如何「龐大」,為何卻會被稱為淡水之王?
  • 重慶釣魚人長江釣起怪魚,魚頭是三角形
    因此,長江裡垂釣,一旦釣起什麼外形「稀奇古怪」的怪魚,往往可能招來麻煩,比如下面這位重慶釣魚人……江裡釣起「三角頭怪魚」,帶回家擔心是保護動物黃鱗白肚、魚頭卻呈罕見的三角形(看起來有點像蛇頭),這條怪魚是重慶的釣魚愛好者王師傅在長江裡意外釣起來的。
  • 釣獲一條大青魚,這魚比草魚貴我們這賣12元一斤
    釣獲一條大青魚,這魚比草魚貴我們這賣12元一斤 原標題:釣獲一條大青魚,這魚比草魚貴我們這賣12
  • 釣魚人覺得很苦惱!
    釣魚人覺得很苦惱!說起有魚無魚了,有時候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有的地方小河裡面幾乎沒有什麼魚,想要帶小孩去玩玩水,捉捉魚或者休閒垂釣一下,卻找不到這樣的地方。有的地方,裡面的魚卻十分的猖狂,因為整個水域貌似都被他們侵入了,好像只有他們才是這個水域的主人一樣,根本不把其它魚,如鯽魚,鯉魚,草魚,烏魚等放在眼裡。有南方釣魚朋友訴苦到,自己太痛苦了,因為他家附近的小河裡面的羅非魚太多了。可以說他家附近的小河是被該魚實實在在地入侵了。
  • 實不相瞞,草魚按我這套方法釣,魚竿瞬間被拉彎,不信就試試看
    眾所周知,草魚又名皖魚,正因為從小有食草的習性,所以才被歸納為草食性魚類。不過要想在炎熱的夏季釣好這種魚,並不是鐵板釘釘的事,畢竟以下這套草魚釣法,不是每人都可以用,而且如果你害怕魚竿被魚拉斷,那就更加不宜嘗試了。
  • 鯽魚、草魚、鯪魚、黑魚、鯰魚的釣法解析,領悟透能秒殺一切水域
    釣魚圈內有一說法,學釣魚先學釣鯽魚,這幾乎是釣魚人的共識。那先從鯽魚入手,聊一聊鯽魚的習性以及釣法鯽魚習性鯽魚屬於底層魚種,一般情況下都是在底層覓食,水溫升高時也會到中上層進行活動,鯽魚喜歡群集而行。放水初期選水庫進水有草 淺水處,一放水的話,水庫水位下降,大水域周邊都露出一大節黃土,在大水域活動的草魚已吃不到岸邊的水草,而剛放水期間,進水口往往有一大片水草,這時水庫的草魚都要遊到進水口進食,草魚密度大集中,是釣草魚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