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新車是不少人的夢想和人生大事。新車買來當然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可今年4月,有一位車主剛買一輛別克商務新車,去車管所上牌就出了問題。民警發現這輛車根本就是一輛舊車,直接把車扣了……
新買的別克商務車出了問題今年4月27日,珠海一臺別克商務車到車管所辦理新車上牌業務。到了查驗環節時,查驗民警對車輛例行檢查時,車架號和發動機號雖然都對得上,民警順手摸了一下車架號,卻感到有一絲異樣,車架號的凹凸感不太對。▼
一般來說,新車上牌很少發現問題車,都是從4S店剛來的。如果新車要造假,你不但要對車做手腳,還要合格證、發票這些都要全套弄出來,這種造假成本比二手車高多了。所以新車發現問題的概率很低。
從表面看,這輛車有合格證等整套新車資料,確實像一輛從4S店拖來的新車。慎重起見,民警還是通過技術手段對車架號碼進行了處理,發現車架號有打磨重刻的痕跡。▼
民警找來車主王先生。王先生一聽車有問題,目瞪口呆。他說這車是表哥牽線找一位熟人買的,原價30萬,對方只要了16萬。新車便宜了10多萬,所以心動買下了。
一看王先生不知底細,車管所開始對車輛做更細緻的查驗,從車內隱蔽處發現了另一組車架號碼,這組新號碼對應的是一臺南京的車,車主是一家汽車租賃行。南京的租賃行說,這輛車前些年租了出去,可是租車的人又轉租給他人,層層轉租後,車輛不知去向,正發愁想報警呢!▼
看來這輛所謂的新車,真身是南京租賃行的舊車,可全套的新車資料又是哪來的呢?
車管所調查一番發現,南京租賃行租出去的別克商務車,經過層層轉租,到了王先生表哥朋友的手裡。這輛車看上去很新,於是這位朋友就動了歪腦筋,找人弄了一整套還沒有上牌的新車的資料,將舊車的車架號打磨成新車的號,將這套新車資料套在舊車上賣給王先生。▼
老實說,這輛車的造假技術並不是太高明,但能通過歪門邪道的辦法搞出一整套新車資料,然後主動把車送到車管所來查驗的,卻是第一次見。車,王先生自然是拿不回去了,已經被送去刑偵部門作進一步鑑定。
問題新車近幾年來逐漸增多新車有問題比例很低,可近三年來卻比以前多了。這種情況下,車管所就希望小編發文提醒下廣大車主,買新車也要當心。很多人可能認為,王某是託表哥找朋友買的車,只是遇人不淑而已。可是,還有車主就是在4S店買的,一樣出了問題。
今年4月,有輛新車到車管所辦理登記上牌,查驗民警一看是4月生產的,可安全帶、擋風玻璃等零配件又是2017年生產的。這款車型挺熱門的,作為暢銷車,生產出來的零件肯定很快就會裝配到新車上,不可能2017年產的配件到2020年才裝上來。▼
查驗民警於是拿著專業清洗劑到車架號上一噴,車漆脫落後,立刻顯現出了一組新的車架號。證實車輛有問題後,買車的車主自然是一頭霧水,連忙到4S店去理論。▼
沒想到4S店的人都同樣是摸不著頭腦,一頭霧水。車管所經過調查發現,是生產廠家的問題。原來每批車出來,工信部門都會規定有銷售時限,超過時限的車不能再銷售。而個別不良汽車廠商為了貪圖利益,把這種庫存車打磨新車架號後,重新推出市場,連4S店都蒙在鼓裡。▼
還有人辦新車上牌,查驗民警一看車,也覺得不太對,車是2018年上牌,但上面的電腦版和機腳架都是2016年的。民警又拿清洗劑一噴,發現了車架號貓膩。後來證實車是廠家的測試車,根本不能用於銷售。▼
車管所查出這些問題,自然也會通報工信部門作出處理。
查驗民警練成小強後又遇新花樣新車查出問題是近幾年才有的事。之前,車管所查驗崗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車都是二手車。要麼是過戶,要麼是轉入被查出問題。這些造假者跟車管所較量,一般都是拼技術。▼
最早的二手車造假手段比較低劣,基本上是打磨掉舊號碼覆蓋一層新號碼。打磨後處理得不夠乾淨,肉眼都能看得出來。▼
因為打磨後已經有痕跡,在原位置刻車架號很容易露出馬腳,於是造假者換個辦法,打磨後噴漆,然後換個位置再刻新的車架號。可是查驗民警因為查得車多,對每款車車架號、發動機號的位置都記得很清楚,你稍偏點位置,民警很快就會發現。
原位置打磨容易露馬腳,換個位置打磨又會被發現。那怎麼辦呢?有了。造假者把在整塊金屬板都拆下來,這樣根本不用打磨,在新的金屬板上相同位置刻上新的車架號碼,然後把金屬板重新焊接上去不就好了?
這種造假技術一進車管所,還是被發現了。因為重新焊接上去的焊接點位置不對,民警連各種品牌車的金屬板焊接點都能牢記。
於是造假者再升級,把車架號金屬板連著的那一大塊全部拆卸換掉,這樣連重新焊接都不用了。
可是,一看車架號民警還是能發現問題。因為車架號刻上去的字體、力度很難做到與原字體完全一樣。民警摸車架號,就和銀行工作人員摸紙幣一樣,字體色澤、凹凸感稍有差異,立刻就識別出來了。
造假者不死心,他們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有的車架號只改了兩個數字,其他的數字都是原車架號不變,完全沒有問題,只要那兩個數字民警看得不仔細,就矇混過去了。但最近幾年,有人升級了技術,採用電腦光刻技術,電腦的二進位算法,能做到字體、力度與原車架號完全一樣。
這種技術一上來,的確有的車架號很難看出來。可是民警查車並不只看車架號,他們還會看各種零部件、看銘牌,查電腦系統。有的零部件的生產時間和車輛出廠時間對不上,有的銘牌上字體也有問題,有的電腦系統中所蘊藏的數字與原車不一致。
這些交警都能看出來,即便車架號天衣無縫,整輛車依然可以在交警火眼金睛的掃描下,漏洞百出。
這些非法套牌車和車管所較量,雙方你來我往,幾度春秋。他們挖空心思,間接把車管所民警練成了打不死的小強。有的人在二手車上造假很難過關,於是又動歪腦筋:搞新車造假。
新車造假拼的不是技術,是在考交警的責任心,因為新車造假的少之又少。如果一萬輛車,一半都有問題,民警反而不怕,因為時刻能查出問題,時刻提醒你打起精神。但一萬輛車裡只有一輛有問題,想查出問題,你得在歲月的日漸消磨中不能打盹,在每天例牌枯燥的蕭規曹隨中,時刻保持清醒。▼
最安全的地方也許是最危險的地方高手較量,最後比拼的往往不是技術,而是內心。從查驗民警來看,新車造假對交警責任心、細心、耐心的考驗比技術比拼更有挑戰。
這一點,查驗民警深有體會。前兩年,有位女士到車管所辦繼承過戶。車是在丈夫名下,有一天丈夫醉駕開車撞樹,車幾乎報廢,丈夫人也沒了。後來家人把車拿去修好了,自然要到車管所辦理繼承過戶。
過戶要例行查驗。交警前後檢查一番,發現發動機號有打磨的痕跡,也沒往心裡去。因為這臺車之前被撞得很厲害,發動機大修、更換總成後可能更換了發動機號,沒到車管所辦理變更登記。繼承過戶都是家裡的車,只不過是換個名字而已,基本上從來沒查出過問題。▼
但車管所查驗組慎重起見,還是開了一會討論了下,有民警提出,既然有疑問,咱們還是再檢查一下吧。▼
於是大家再次檢查了下車架號,看到最後幾位數時猛然覺得有異樣,再仔細一看,這兩位數字竟然是打磨後新刻上去的,不是原車架號。
查驗組大吃一驚,開始對車輛進行全面調查。最後發現,這輛車因為已經撞到快報廢了,修理廠一看,要把車修好就得5萬。他們於是想了個辦法,找一輛同款二手車,翻修成和原車一樣,發動機號、車架號也都換的一樣,然後直接拿給這位女士。二手車買來也就1萬多,然後收5萬的維修費,既省事,利潤還高。
這位女士做夢都想不到,車進了一趟修理廠,就變成了另一臺車。這次問題被發現後,查驗組火線召開會議,認真總結這次查驗中暴露的問題,並提出了解決方案。
任何人做事都一樣,最大的敵人其實往往是自己。對查驗民警來說,只有制服自己,才能制服「對手」,也就是造假者。▼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做任何工作,練心,不容易吧。
6個人每年面對10多萬輛車珠海車管所查驗組的民警只有6個人,5人是黨員。隨著珠海新車上牌二手車交易過戶數量暴漲。他們每年的查驗量水漲船高。2019年,6個人一年查了多少車?12.5萬輛!▼
他們常年累月地面對各種車輛,每輛車進入查驗崗位,查驗後離開時,一啟動都要釋放尾氣(車輛啟動時,尾氣釋放最多),他們必須長時間在尾氣濃度比較高的環境中工作。▼
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車輛有疑問,要看車底部,得把身體趴下去看,這樣的動作看似很平常,但一天下來可能要做七八十次,然後一年有365天。▼
車輛開進來,剛熄火,機頭都是燙的。民警要查驗發動機號,得把臉貼得很近,每貼一次就相當於一次臉部烘烤,要是遇到高溫天氣,那滋味,絕對酸爽。▼
遇到車架號可能有問題,民警也有神器,可以利用特殊清洗劑噴一下。但這種清洗劑對皮膚有很大刺激性,每使用一次都要特別小心,不要傷到手,每使用一次都要洗手。他們洗手的次數有時候非常多。▼
不過以上這些都不是最難的,最難的還是上面說的,一方面查驗技術要與時俱進,不斷修煉,才能識別各種造假;另一方面要在日復一日的枯燥工作中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輕心。▼
很多查驗民警在這個崗位上都是一幹10多年。他們自己也說,在這個崗位上幹,對責任感特別有體會。
6個人把守著車輛入戶珠海的大門,擋住非法、放進合法。10多年如一日!
最後給一組他們的工作照結尾吧。▼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