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之唇亡齒寒

2020-12-19 lcrybdh

唇亡齒寒典出春秋《左傳·僖公五年》:「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

(guó)之謂也。」 意思是沒有了嘴唇,牙齒就會感到寒冷。形容二者關係密切,相互依存。

春秋時期,晉獻公攻打虢(guó)國,要從虞國借道。晉獻公詢問大臣的意見。大夫荀息回答:「虞國的君主是個目光短淺、喜歡貪圖小利之人。只要我們送他價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他不會不答應借道的。」晉獻公有些不舍,並擔心虞公收了重禮還不肯借道。

荀息笑道:「虢國滅了,虞國也不能獨存,您的美玉寶馬不過是暫時存放在虞公那裡而已。」晉獻公最終聽從了他的建議。

虞國君主看到晉國送來的美玉和寶馬,心中很是歡喜,當下就答應了借道的事情。虞國大夫宮之奇聽說後,急忙勸阻說:「大王萬萬不可答應,虞國和虢國是唇齒相依的關係。我們兩個小國家相互依存,是要彼此幫助的。萬一虢國被晉國所滅,我們虞國也將自身難保了。俗語說:『唇亡齒寒。』沒有了嘴唇,牙齒也是保不住的。所以,大王千萬不要答應晉國借道的請求啊。」

虞國君主說:「人家晉國是大國,現在特意送來美玉寶馬和咱們交朋友,難道咱們借條道路讓他們走走都不行嗎?」宮之奇深知滅國的日子不遠了,於是就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最後,晉國借道滅掉虢國後,反過來又滅掉了虞國。由這個故事也誕生了另一個成語:假途滅虢。

相關焦點

  • 唇亡齒寒|成語故事NO. 10
    小平老師(ID:fangxiang-edu)中小學|教案|課件|試卷文 / 小平老師公號ID:fangxiang-edu各位爸爸媽媽和小朋友,晚上好,今天開始開設成語學習時間春秋時期,晉獻公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地盤,就找藉口說臨近的虢國經常侵犯晉國的邊境,想要派兵滅掉虢國。
  • 歷史上著名的成語典故假途滅虢,唇亡齒寒的來歷,晉獻公假虞滅虢
    獻公說:「虞國有個忠臣宮之奇,他一定會陽爛這件事。」荀息說:「宮之奇為人怯弱,不可能強力規勸。況且他從小在虞君身邊長大,虞君對他比較親暱,即使宮之奇勸阻,虞君也不會聽他的。」獻公於是派荀息到虞國去借道。荀息對虞公說:「冀國大逆不道,首先侵佔虞國的顛圖,再掠冥地。虞國奮起反抗,擊敗冀國,這完全依靠您的英明聖德啊!
  • 「唇亡齒寒」的典故背後,是晉獻公對抗周禮的完勝!
    「唇亡齒寒」典故來源於語文教材,故事梗概:大約是說晉國借道虞國進攻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勸諫虞公說,虞國和虢國就好像是牙齒和嘴唇,虢國亡了,虞國也不會有好日子過。虞公不聽,最終神死國滅。這是一個小學課本裡的成語故事,然而,這個成語的背後,是晉國對宗法制的挑戰的收尾之戰。
  • 山西學者廓清「唇亡齒寒」典故中古通道原貌
    新華網太原12月30日電(記者吳瓊 原碧霞)山西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靳生禾、謝鴻喜經文獻研究和實地考察,近日考證出「唇亡齒寒」之典故即「假虞伐虢」古戰場的關鍵古通道「顛軨坂」的確切位置,並發現了古鄍城等重要遺址。  春秋時期,地處今山西南部的晉國為打通向中原發展的通道,借道虞國去討伐虢國,虞國最終唇亡齒寒也落得滅國的悲慘下場。
  • 除了成語之都邯鄲,想不到還有這麼多地方盛產成語
    有意思的是,很多成語都有其產生的地區,比如我們都知道河北邯鄲被稱為成語典故之都,是全國各地區中產生成語最多的地方,「胡服騎射」、「邯鄲學步」、「黃粱美夢」、「負荊請罪」等一千五百餘條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都和邯鄲有密切關係。那麼,除了河北邯鄲那之外,還有哪些地區盛產成語呢?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 邯鄲之戰引出四個成語典故,戰場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
    於是,兩個對手把夾在戰場中間的魏韓兩國作為爭奪對象,最終,有戰國四君子之稱的趙國國相平原君憑藉自己的名聲,找到了兩個幫手,從而打敗了秦國,贏得了邯鄲之戰的勝利。關於邯鄲之戰趙國如何打敗秦國的細節,今天就不談了,這裡主要說說因為邯鄲之戰引出了四個成語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是哪幾個成語典故,又是怎麼引出來的?
  •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淮南:一千成語一座城
    「百川歸海、一葉知秋、草木皆兵、一寸光陰一寸金……」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都出自淮南。近日,淮南市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成語典故是最能體現漢語優點的一種語言結構,寥寥數語,蘊意無窮。
  • 曲沃被命名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鄉」
    2月19日,記者從曲沃縣委宣傳部獲悉,該縣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鄉」順利通過專家評審,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曲沃縣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鄉」,並成立「中國成語典故傳承基地」。  根據現有資料統計,《漢語成語大辭典》中收錄的5500多條成語,出自曲沃的有300多條,與曲沃有關聯的多達1500條以上。
  • 邯鄲成語典故之都街頭「快閃」秀成語故事
    如果說這是一個成語的場面,無需提示,人們一定能夠脫口而出:負荊請罪!13日下午,在「成語典故之都」河北邯鄲市,30名來自河北工程大學的大學生身著古代服飾,在邯鄲市文化藝術中心廣場上演了「完璧歸趙」、「黃粱美夢」、「胡服騎射」等12組成語造型,並與現場觀眾同時揮動手機,共同高喊口號「成語邯鄲搖一搖」。這是邯鄲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碩果金秋·品讀邯鄲」系列網絡宣傳活動中「魅影邯鄲」系列快閃的第二場。
  • 成語大全——成語之最、成語接龍、成語典故、含有動物的成語……
    成語從來都是寫作的殺手鐧,一篇好的文章總有幾個畫龍點睛的成語。小學開始,我們已經開始進行成語學習,但因為數量較多,總是容易忘記。下面列舉了小學階段我們常用的成語,基本囊括了全年級的,請學習掌握。成語我們平時用的很多,也讀起來朗朗上口,是小學中必須要掌握的一點,同學們在作文寫作中用幾個成語,那你的作文就不一樣了。下面小編老師給同學們分享一份成語大全(成語之最、成語接龍、成語典故、含有動物的成語等等),同學們一定要多讀多記,相信對同學們的語文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淮南,品讀楚漢風韻!
    淮南:六條旅遊線路帶您暢遊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重要的發源地之一。《語出〈淮南子〉》一書中收錄源自《淮南子》的成語349條,源於「淮南國」的成語29條,源於八公山的成語22條,成語主詞條合計400條,與主詞條同義或字序不同的有600餘條,累計逾千條。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地域傳統文化的發掘保護,以成語典故為媒,2018年成功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文化為魂,旅遊為體。
  • 唇亡齒寒典故的由來,為此竟付出了亡國的代價!
    唇亡齒寒典故的由來,為此竟付出了亡國的代價!每個人都有嘴,每個人也都有牙齒。嘴唇,包在牙齒的外面,保護著牙齒。沒有嘴唇的保護,牙齒就暴露在外,也就任人「侵犯」了。可就這麼漸顯的道理,竟還有人付出亡國的代價才明白呢!
  • 河北邯鄲真不愧為成語典故之都,邯鄲學步的典故起源於此
    邯鄲位於河北省南部,與山東省和河南省相鄰,這是河北省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同時還是我國的成語典故之都。據考證,直接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多達200餘條。這些成語典故,也是邯鄲歷史文化的標誌之一。在邯鄲老城區,有一座橋,叫做學步橋,這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邯鄲學步」這個成語,實際上這也是邯鄲學步這個故事的發生地。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燕國壽陵有個少年,聽說趙國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特別優美,於是不顧路途遙遠,來到邯鄲學習當地人走路的姿勢。
  • 安徽的「成語典故之城」——自駕探尋淮南美景美食
    在安徽,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黃山、九華山、西遞宏村等享譽海外,但是還有很多的特色景點藏在深閨人未識,比如說安徽就有這樣的一個城市,與這個城市相關聯的成語典故多達上千餘條,被授予「成語典故之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橘生淮南則為枳」的——淮南市。
  • 夸父逐日、紫氣東來、唇亡齒寒!這些都出自三門峽,你知道麼?
    這是一篇漲知識的文章,講述的幾個是在三門峽發生的成語故事。夸父逐日夸父,古代神話中的人物。逐日:追趕太陽。唇亡齒寒「假道伐虢」原是春秋時代的一個歷史事件。其中,「假」是借的意思;「道」,即道路、路途;「虢」是春秋時的一個諸侯國名,即三門峽。公元前658年,晉國準備吞併虞國和虢國。但因虞國與虢國的關係十分密切,只有打破兩國聯盟,採取各個擊破的手段,晉國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 「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的哪個成語最有名呢?至今沒有共識?
    邯鄲是一座擁有30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悠久的古城孕育了勤勞的人民和不朽的文明,湧現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被譽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都"。據專家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在邯鄲,你漫步街頭巷尾,隨處都能見到成語典故,每一個典故,都承載著一段歷史,或催人奮進,或引人深思。在邯鄲,有「路不拾遺」的風尚,有「完璧歸趙」的慷慨,更有「一枕黃粱」的春秋大夢。
  • 趙孝斌和「中國成語典故名城」
    2007年7月,退而不休的趙孝斌到「中國成語典故之都」河北邯鄲參觀考察,邯鄲作為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其聲名遠播的成語典故、濃鬱的成語文化氛圍深深吸引了他。他邊參觀邊思考,開封是一座具有豐厚成語典故資源的城市,「杞人憂天」、「才高八鬥」、「五十步笑百步」、「開卷有益」、「抱薪救火」等成語典故均發生在開封,為什麼開封不能申報「中國成語典故名城」呢?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內有1500多條成語典故,你絕對知道
    「紙上談兵」「毛遂自薦」「背水一戰」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但你知道這些成語典故的來源嗎?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個城市,它以成語出名,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到成語典故,這個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從邊塞到中原,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多種多樣,應有盡有。
  • 淮南市全力做好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迎檢準備
    &nbsp&nbsp&nbsp&nbsp中安在線訊據淮南網報導,4月18日下午,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迎檢調度會在市政務中心召開。副市長陸晞出席會議並講話。&nbsp&nbsp&nbsp&nbsp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專家評審組將於4月26日至28日赴我市考察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工作。會議宣讀並討論了考察工作方案及任務分解方案。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鳴鑼比武
    成語典故文化是淮南文化脈系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塞翁失馬」「風聲鶴唳」「一葉知秋」「時 苗 留 犢」「臨 淵 羨 魚」等許多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和淮南有密切關係的成語有1000多條,還有眾多的成語典故遺址景觀,淮南因此成為了「中國成語典故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