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齒寒典故的由來,為此竟付出了亡國的代價!
每個人都有嘴,每個人也都有牙齒。嘴唇,包在牙齒的外面,保護著牙齒。沒有嘴唇的保護,牙齒就暴露在外,也就任人「侵犯」了。可就這麼漸顯的道理,竟還有人付出亡國的代價才明白呢!
在春秋時代,晉國十分強大。晉國南邊,有兩個小國:虞和虢。在地理位置上,虞國正在晉和虢的中間。晉國對這兩個小國,常存著吞併的野心。但,兩個小國合起來,也就不容輕視,所以一直維持著表面相安無事的局面。
於是晉國的大夫荀息,就向晉獻公獻計:「虞公是個貪得無厭的人,而虢公是個好色的人。我們先送美女給虢公,讓他沉迷酒色,不問政事。再把我們的國寶送給虞公,向他借道,攻打虢國,他一定會答應的。先滅了虢國,再來看虞國,還怕不是主君的囊中物嗎?」晉獻公聽了之後覺得不錯,就接受了荀息的建議,把晉國的國寶送給虞公;反正只等於寄放一下,樂得大方。
看到晉國送來的國寶,虞公的眼睛都笑眯了,虞國的大夫宮之奇說:「晉國強大,虞國弱小,以大國來討好小國,絕無好意!我們絕不能收!他也絕不會無緣無故的送禮;他送的禮越大,我們越要小心;他所要求的,一定比送的禮更大,我們會付出可怕的代價的!」虞公想想也有道理,又捨不得這些國寶,便問使者,晉獻公有何要求。使者答:「我的主公,只是想和虞公交朋友,向虞公借個路,讓我們去攻打虢國。」
虞公心想:借個路,我一點損失都沒有,就可以得到這些國寶,就想答應。宮之奇一聽晉候的要求,就知道其中一定有陰謀,極力勸阻:「虞國和虢國,是唇齒相依的盟邦;沒有了嘴唇,牙齒還能保得住不受寒風侵襲嗎?這件事萬萬不可!晉國滅了虢國,一定會回兵把虞國滅了的!」虞公一心想得晉國的國寶,就說:「晉和我們是同姓之國,都姓姬,怎會害我們呢?」
宮之奇回道:「若論同姓,虢國和晉的血緣,比我們還近呢!他能滅虢,怎會對虞留情?」虞公財迷心竅,說:「虢公得罪了晉公,我又沒得罪他;他還送我珍寶,來表示善意呢。再說,我每年都用最豐盛的祭品祭祀神明和祖先,他們也會保佑我們呀!」
看虞公如此執迷不悟,宮之奇不再說話,只帶著全族的人,離開虞國,說:「今年冬天,虞國就不用祭祀祖先了。晉國都不用再度發兵來打虞國,只要滅了虢國之後,回頭就順便解決了!」
果然,晉兵在滅了虢國之後,回頭就消滅了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