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參:再製造工程及其基本科學技術問題(組圖)

2020-12-12 第一工程機械網
  摘要:2010年9月14日-18日,工程機械維修分會2010年年會在成都怡東國際酒店舉行。2010年年會將與首屆工程機械服務總監/經理高層論壇、首屆再製造發展論壇聯合舉辦。
    本屆會議以「工程機械故障診斷檢測技術——工程機械技術服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工程機械再製造——工程機械技術服務企業的未來」、「工程機械售後服務——走向標準化、專業化、品牌化」為主題,來自協會、企業的各級領導專家參與論壇,並積極討論。

演講主題:再製造工程及其基本科學技術問題

主講嘉賓:裝備再製造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裝甲兵工程學院前院長、教授 劉世參

劉世參:再製造工程及其基本科學技術問題

引言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已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國策。

200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開始實施;

2009年12月8日溫家寶總理對發展再製造產業作出重要批示;

2010年5月13日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局聯名下達了《關於推進再製造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0年6月11日,國家發改委和中國工程院聯合組織召開了《再製造技術現場經驗交流會》。

國家一系列舉措表明:推動再製造產業發展已成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環節之一。

報告主要介紹什麼是再製造?為什麼再製造?如何再製造(包括關鍵技術和相關政策)?

 

1 再製造工程的內涵及特點

1.1  再製造工程的定義

再製造工程的定義

再製造工程是指以設備全壽命周期理論為指導,以廢舊設備實現跨越式提升為目標,以優質、高效、節能、節材、環保為準則,以先進技術和產業化生產為手段,進行修復、改造廢舊設備的一系列技術措施或工程活動的總稱。

1.2  再製造的分類

      1)恢復性再製造。主要針對達到物理壽命和經濟壽命的設備,把有剩餘壽命的廢舊零部件作為再製造毛坯,採用表面工程等先進技術進行加工,使其尺寸和性能得以恢復。

      2)改造升級性再製造。主要針對已達到技術壽命的設備,通過技術改造、局部更新,特別是通過使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等,改善和提升設備技術性能、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減少環境汙染。

      1.3  再製造在設備全壽命周期中的位置

      傳統的設備全壽命周期是「研製-使用-報廢」,其物流是一個開環系統;而再製造啟動了設備新的壽命周期,即「研製-使用-報廢-再使用」,其物流是一個閉環系統。這是對全壽命周期理論的深化和發展。

再製造在設備全壽命周期中的位置

      1.4  再製造不同於維修

設備再製造與設備維修的主要區別

 

 維  修

 再製造

 對象不同

 運行中的設備

 到壽命或技術落後的設備

 內容不同

 具有隨機性、原位性、應急性

 全面恢復性能

 執行的標準不同

 執行修理標準

 執行新機標準並進行性能提升

      金標準:再製造產品的性能和保質期不低於原型機新品。
      維修與再製造都是恢復設備性能的技術手段,都可對節能、環保做出貢獻。

1.5  再製造的主要特點
      以報廢或落後的設備為對象;以尺寸、性能恢復和技術改造為內容;再製造後性能和保修期不低於原型機新品;成本低於新品的50%;與新機製造相比節能60%;與新機製造相比節材70%;與新機製造相比環保效益突出;充分吸納高新技術;採用正規化、規模化的生產方式

1.6  中國特色的再製造
      外國再製造廣泛使用維修尺寸法和更換新品法。

中國積極開發表面技術、攻克剩餘壽命評估技術,著力提升舊件利用率,對節能、節材、保護環境的貢獻更大。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維修分會2010年會專題直播報導」

相關焦點

  • 劉世參:工程機械代理商與再製造
    本次大會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次打通營銷與後市場產業鏈條,讓製造商、代理商、技術服務商和用戶跨界互聯、無礙交流,匯聚各方資源優勢、思維優勢,以期實現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中國工程機械第十二屆營銷高峰論壇、2014 中國工程機械後市場發展論壇、2014 中國工程機械代理商年會及2014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維修及再製造分會年會於同期舉行。
  • 劉世參:維修產品再製造中常用表面技術(圖)
    主要內容包括:適應新形式,推進再製造。梳理行業脈絡,推進行業發展。搭建再製造產業模型,提升技術與管理,探討售後服務戰略,迎接服務新階段。本次會議暨論壇根據主題設置三個分論壇:第二屆工程機械再製造發展論壇,第五屆工程機械技術服務市場發展論壇,第二屆工程機械服務總監論壇,與會代表在現場共同討論行業熱點話題,敬請關注本網後續報導。
  • 天工院50周年慶典暨新址奠基儀式舉行(組圖)
    天工院50周年慶典暨新址奠基儀式舉行(組圖)2011/05/20 15:54來源:第一工程機械網作者:戴娟輝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徐濱士院士為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50周年慶典暨新址奠基儀式發來賀電,並託請裝甲兵工程學院劉世參教授現場宣讀。
  • 徐濱士 劉世參 王海鬥:大力發展再製造產業
    通過再製造工程對機器的局部損傷進行修復,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廢舊機電產品中蘊含的附加值,達到節省資金、節能、節材和保護環境的效果。    對廢舊機電產品進行再製造是節約資源的最優途徑    再製造是指以機電產品全壽命周期設計和管理為指導,以廢舊機電產品實現性能跨越式提升為目標,以優質、高效、節能、節材、環保為準則,以先進技術和產業化生產為手段,對廢舊機電產品進行修復和改造的一系列技術措施或工程活動的總稱
  • 共享成就共襄未來 行業專家齊聚BICES 2015再製造展區
    23日,裝甲兵工程學院劉世參教授、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質量管理司相關領導,以及數十位業內專家參觀了「工程機械再製造展區」,並就我國當前再製造產業、產品、技術等問題與參展企業進行了深入溝通與探討。
  • 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入選題目簡介
    8月15日,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重磅發布了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受到科技界的廣泛關注。據了解,此次徵集發布活動共徵集到103家全國學會、學會聯合體、企業科協提交的490個問題難題,1.88萬餘名院士、專家、一線科技工作者參與評選。經過網絡初評投票、覆審評議和終審評議,最終選出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和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
  • 中國科協發布2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新聞—科學網
    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 10個前沿科學問題為: 冠狀病毒跨種傳播的生態學機制是什麼? 引力波將如何揭示宇宙奧秘? 地球物質是如何演化與循環的? 第五代核能系統會是什麼樣子? 特種能場輔助製造的科學原理是什麼? 數字交通基礎設施如何推動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發展?
  • 中科協發布今年2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2019年2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對技術和產業創新具有關鍵作用的前沿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據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名譽主席韓啟德介紹,所發布的這些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既和當下的國計民生息息相關,又有面向未來的戰略意義。他認為從這些問題和難題中可以看出,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正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轉變、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轉變。他表示,期待未來能見證這些問題和難題的突破。
  • 2019年2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發布
    科技日報哈爾濱6月30日電 (實習記者代小佩)30日,在第二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發布了2019年2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對技術和產業創新具有關鍵作用的前沿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20個難題如下:暗物質是種能探測到的基本粒子嗎?
  • 2019考研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本文為大家介紹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與製造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製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 ...教育部|數學與應用數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科學與...
    天津大學:首批19個專業全部獲批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天津大學申報的教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工程力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材料科學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船舶與海洋工程、環境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生物工程、工程管理等19個專業全部獲批,打響了學校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的第一炮
  • 上海電機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基本掌握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集成的實施、設備應用與維護、試驗研究、應用設計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電力系統方向) 培養目標 本專業注重電氣工程學科知識和電力系統領域知識的有機結合,採用校企合作共建模式,培養學生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領域具備工程技術應用、工程技術開發、工程技術管理的能力;具備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產生以及電力系統的傳輸、調配與應用的技術基礎,具備電氣工程科學與工程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解析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具備能源工程、傳熱學、流體力學、動力機械、動力工程等基礎知識,掌握新能源轉換與利用原理、新能源裝置及系統運行技術、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方面的新能源科學領域專業知識,能在國家新能源科學與工程領域開展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 工程力學:工程科學和技術的基礎
    「力學位於工程、材料科學、地球物理以及寬廣的應用科學和技術方面教育和研究活動的軸心。」——中國力學學會年度報告 我國的近代力學事業始於20世紀50年代,既是具有傳統優勢的學科之一,也是一門獨立的重要學科。工程力學以工程和自然界的真實介質和系統為研究對象,成為眾多門需要精細化、機理化描述的應用科學和工程技術基礎。
  • 中國科協發布2019年2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6月30日,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發布了2019年2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對技術和產業創新具有關鍵作用的前沿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哪些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需要優先攻破?這些問題的發布能起到技術引領作用,有助於社會各界、一線科技工作者及企業家預判世界科技發展方向,集中精力攻克,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形成新的產業和業態。」
  • 江西工程學院智能製造工程學院簡介與專業介紹
    學院現開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工業設計和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四個本科專業;工業機器人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3D列印)、機電一體化技術、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技術、鐵道交通運營管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六個專科專業,其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2017年被評為校級重點專業,該教學團隊被評為校級優秀教學團隊。目前在校生1000餘人,畢業生就業率達100%。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排名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提高,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的專業水平會越來越高,國家對這一類的人才需求也在日益的增加,而且企業給這一類型人才的待遇也非常的好。尤其是我們航空工業的發展,對這一領域的發展更是起到了帶動的作用,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的星空,對我國的科學事業的發展是一個重大的裡程碑。
  • 專業篇丨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和「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讓電子產品更加便攜、節省空間,計算速度更快,也是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研究的方向。因此,電子科學與技術和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基本來說算是同一個專業。例如華為、小米、步步高等手機廠商,世界排名第一的無人機公司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還有AOC等顯示器製造廠商都需要大量研究電子硬體的人才。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說在前面: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而不是電器工程及其自動化!我們不是修電器的,也不是電工,我們更不會爬電線桿拉電線。你最想看的來了 大的定義: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涉及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電機電器技術,信息與網絡控制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等諸多領域,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哪個更熱門?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三個專業都屬於IT行業,它們之間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 1.電子信息工程是集現代電學技術、信息技術、通訊技術於一體的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主要是學習基本電路知識,並掌握用計算機等處理信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