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丨服用降壓藥會增加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嗎?

2020-12-22 騰訊網

較真要點:

  • 1引起人體血壓升高、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惡性」結果的物質是Ang II(血管緊張素II),ACE2(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可以降解AngII,起到保護心血管和抑制炎症反應的作用。然而不幸的是,ACE2恰好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攻擊靶點和「入侵門戶」。由此也就引發了一些猜測——降壓藥會不會增加感染風險?
  • 2目前尚無證據證明降壓藥會增加高血壓患者感染病毒的風險。ACEI和ARB兩類降壓藥都可以增加ACE2在高血壓患者組織中的表達,理論上說,這會增加高血壓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機會。但目前發表的前期臨床觀察結果並未驗證以上推測。目前的觀點認為,ACE2的表達水平(含量)與病毒攻擊是不一致的,高表達未必受到攻擊,這提示病毒感染過程可能還需要其他受體或輔助因子的參與。高血壓患者無論用不用藥,都不是新冠肺炎的易感者。
  • 3降壓藥本身不會加重已感染新冠病毒的高血壓患者病情,反而對於減輕患者器官損傷有潛在的可能性。感染了新冠肺炎的高血壓患者病情更危重,死亡率更高的原因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後,ACE2被大量破壞,Ang II的活性進一步增強,對患者肺組織及心、腎、睪丸組織的損傷更嚴重。

查證者:李青丨天津市泰達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

此次傳染病疫情,一個核心詞就是「新」,冠狀病毒雖然是個「老」病毒,但變異的新型冠狀病毒卻是一個「新」病毒,其許多「表現」超出了醫學界對冠狀病毒一往的認知,也引起了許多爭議。

除了對病毒的來源存在爭議之外,還有一個爭議也在心血管專業悄悄展開,那就是降壓藥會不會增加高血壓患者感染病毒的風險?降壓藥會不會加重已感染病毒的高血壓患者病情?

既然提到高血壓和降壓藥,那我們就先從高血壓說起。

一、引起高血壓的罪魁禍首

有幾個生理系統調控著人體的血壓,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系統就是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簡稱RAAS系統。

腎臟分泌一種物質叫腎素,腎素是一種酶,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一扇「魔鬼之門」,放出了「一個魔鬼」。

腎素作用於肝臟內的血管緊張素原,使其分解成血管緊張素I(Ang I),Ang I進入血液循環,被位於肺組織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分解成血管緊張素II(Ang II),Ang II和分布於全身的血管緊張素受體結合後,便引起血管收縮、心率增快、血壓升高和醛固酮釋放增加。醛固酮也是一種激素,作用於腎臟等組織,使鈉和水保留而鉀排洩增加,結果也導致血壓升高。

Ang II不僅引起血壓升高,還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組織纖維化和加重炎症反應,導致的都是「惡性」結果

所以,將Ang II稱為「魔鬼」一點都不為過。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作用機制

二、「魔鬼」Ang II也有「天敵」

人體的奇妙就在於各器官、功能處於相互制約下的動態平衡中。

Ang II雖然「作惡」,但並不能為所欲為,制約它的還有另一套系統,這個系統的核心就是ACE的「本家兄弟」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

ACE2會將Ang II降解,引起人體血管擴張、血壓降低,同時抑制組織纖維化、保護血管內皮、抑制動脈粥樣化、抗炎,以及保護肺泡上皮細胞損傷等。和Ang II起完全相反的作用。

某種意義上說,ACE2的主要作用就是將「魔鬼」 Ang II「關進了籠子裡」

RAAS系統全貌及ACE與ACE2的作用途徑

不幸的是,ACE2正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攻擊靶點和「入侵門戶」。

急性肺損傷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調節的簡化示意圖

新冠病毒首先攻擊呼吸系統的ACE2,使其結構破壞,然後以此作為「門戶」侵入人體大量複製,新複製的病毒又繼續攻擊呼吸系統的ACE2及全身其他部位的ACE2。

除了呼吸系統外,腎臟、睪丸、心臟等器官也表達ACE2,而且這些器官的表達量比肺組織高得多,所以,理論上,新冠病毒損傷肺組織的同時,也會損傷腎臟、心臟、睪丸等器官組織。

不過根據2月28日公布的世界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遺體解剖報告,心肌及心外膜、腎臟、脾臟、消化道器官、腦部是否存在與病毒感染相關的損害表現有待進一步研究。

至於為什麼ACE2在肺組織的表達量並不是最高的,但肺損傷卻是最嚴重的,目前詳細的機制還不太明了。

三、我們常說的降壓藥有哪些?

高血壓的發生,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身體的平衡被打破,魔鬼持續作惡,那人類只好用藥理學的方法將魔鬼關進籠子裡。

第一類藥物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簡稱ACEI,因這一類藥物的藥名中都有「普利」二字,所以俗稱普利類降壓藥。ACEI通過抑制ACE的活性而減少Ang II的產生。

第二類藥物是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簡稱ARB,因這一類藥物的藥名中都有「沙坦」二字,所以俗稱沙坦類降壓藥。ARB雖然不能減少Ang II的產生,但能阻斷其與受體結合而阻斷其「作惡」。

降壓藥ARB的作用機制

還有兩類藥物,一類是腎素抑制劑阿利吉侖,直接抑制腎素的產生,似乎從源頭上抑制了RAS,但現實很骨感,此藥上市後因其引起血管神經性水腫和急性腎衰等副作用而受到警告,到目前也沒有廣泛使用。

另一類是醛固酮拮抗劑螺內酯及新一代的伊普利酮,這一類藥直接拮抗醛固酮的活性,具有降壓、利尿、排鈉、保鉀的作用,用於難治性高血壓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療。

四、降壓藥會不會增加高血壓患者感染病毒風險?

以往的研究已經發現,高血壓患者ACE2的表達量普遍降低,而ACEI和ARB都可以增加ACE2在組織中的表達。ACE2表達增加,會不會增加新冠病毒感染的機會?ACEI和ARB兩類降壓藥會不會加劇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

理論上說,有這個可能。

所以,就有學者建議輕型新冠肺炎合併高血壓患者,停用ACEI和ARB,改用鈣拮抗劑(CCB,地平類降壓藥);重型新冠肺炎合併高血壓患者立即停用ACEI和ARB,改用CCB和阿利吉侖。

但是,從目前發表的前期臨床觀察結果來看,並未驗證以上的理論推測

1、《柳葉刀》雜誌發表的99例新冠肺炎患者基線資料分析,新冠肺炎合併高血壓的患者佔15%,並不高於我國一般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尚沒有充足證據說明高血壓患者對新冠肺炎易感,但是,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合併高血壓的比例為60.9%。

2、另有一項對138例新冠肺炎患者的統計資料發現,新冠肺炎感染的非ICU(危重)患者,合併高血壓的比例是21.6%,也不高於一般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但是,ICU患者合併高血壓的比例是58.3%,明顯高於一般人群

3、2020年2月17日CDC發表的迄今規模最大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分析》顯示,12.8%的確診病例合併有高血壓,這部分患者的粗病死亡率約為6.0%,而整個確診病例的粗病死率為2.3%。

三項臨床研究的結論基本一致,高血壓患者無論用不用藥,都不是新冠肺炎的易感者但是,一旦感染了新冠肺炎,高血壓患者病情更危重,死亡率更高

目前的觀點認為,ACE2的表達水平(含量)與病毒攻擊是不一致的,高表達未必受到攻擊,這提示病毒感染過程可能還需要其他受體或輔助因子的參與。

新冠病毒感染後,ACE2大量破壞,Ang II失去制約,好比魔鬼出籠,開始作惡,導致肺組織大量破壞,炎症滲出增加,並引起心肌、腎和睪丸組織的破壞,多器官衰竭。

高血壓患者的ACE2表達本來就低,Ang II的活性相對佔優勢。新冠病毒感染後,Ang II的活性進一步增強,對肺組織及心、腎、睪丸組織的損傷更嚴重,所以病情更危重,死亡率更高。

這是高血壓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病情更危重、死亡率更高的主要原因。

五、降壓藥對病毒性肺炎有潛在的獲益

降壓藥本身不會加重已感染新冠病毒的高血壓患者病情,反而對於減輕患者器官損傷有潛在的可能性。理論上說,ACEI和ARB通過抑制Ang II的活性,促進ACE2的表達,可以減輕肺損傷和炎性滲出,並減輕病毒對心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傷

1、2008年發表的一篇回顧性研究發現,院內持續給予ACEI可以降低普通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死亡率和插管率。

2、另有研究顯示,長期服用ACEI類藥物培哚普利能夠顯著降低合併卒中高血壓患者肺炎風險,也能顯著降低老年高血壓患者肺炎風險,分析其作用機制就是ACEI抑制了RAS活性。

3、對細菌感染誘發的肺損傷小鼠,ARB類藥物氯沙坦可以延緩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的進展,可能通過抑制RAS活性和中性粒細胞活化而發揮作用。

4、對於盲腸結紮穿孔術建立的急性肺損傷小鼠,腎素抑制劑阿利吉侖可以降低AngⅡ水平,通過調節RAS系統來達到保護肺組織的療效。

從既往的研究結果看,ACEI和ARB在不同動物模型的肺損傷方面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在人群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治療結果。但這些研究,要麼是動物實驗,要麼是其他病毒導致的肺炎,ACEI和ARB對新冠病毒性肺炎是否有與動物實驗相似的效果,目前還沒有定論。

總而言之,高血壓也是身體健康的主要威脅,不能因為新冠病毒疫情而忽視高血壓的控制。

ACEI或ARB是中青年高血壓,以及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和心臟病的首選用藥,也是聯合治療方案的基礎用藥。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使用ACEI和ARB兩類降壓藥後,新冠病毒的感染機會增加,但有實驗證據表明二者對病毒性肺炎有潛在的獲益

目前的主流觀點這樣認為:

1、如果疫情前一直服用ACEI或ARB,血壓控制平穩達標者,請繼續服用,切忌隨意替換或者停藥;

2、如果疫情前一直服用ACEI或ARB,血壓控制未達標者,請加用CCB或者其他類型的降壓藥,儘快將血壓控制達標;

3、如果疫情前沒有高血壓,或者高血壓未服用藥物,疫情發生後降壓藥的選擇,可首選ARB或者CCB。鑑於部分患者使用ACEI有乾咳的副作用,為避免幹擾症狀判斷,可暫不選用ACEI。

本文編輯:ambergchen

想了解更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內容?微信搜索「騰訊較真闢謠」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權威醫學期刊:男性更易受新冠病毒攻擊 降壓藥不會增加風險
    不過這項研究早在新冠疾病流行前就已經開始,因此並沒有特別針對新冠患者。研究人員表示,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更易受到新冠病毒的攻擊,這與ACE2的表達增加有關。ACE2能增加心衰的風險,而男性患者體內,ACE2的表達要高於女性。這也可能解釋了為什麼男性重症患者和死亡的比例要遠高於女性。
  • 《歐洲心臟雜誌》:男性更易受新冠病毒攻擊 降壓藥不會增加風險
    不過這項研究早在新冠疾病流行前就已經開始,因此並沒有特別針對新冠患者。研究人員表示,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更易受到新冠病毒的攻擊,這與ACE2的表達增加有關。ACE2能增加心衰的風險,而男性患者體內,ACE2的表達要高於女性。這也可能解釋了為什麼男性重症患者和死亡的比例要遠高於女性。
  • 【反轉】ACE抑制劑可能增加新冠病毒感染風險
    ACE抑制劑(例如纈沙坦,厄貝沙坦)是維持血壓平穩,降低心腦血管及腎臟不良事件風險、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的基礎治療藥物。許多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在長期服用。疫情之下,有臨床建議提出對於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堅持服用ACE抑制劑的情況下甚至可以考慮增加劑量至足量。這樣的意見是否準確,ACE抑制劑到底是潛在的有效藥物還是危險因子?來自紐奧良公共衛生學院的詹姆斯·迪亞茲給出了與目前臨床意見相反的見解,ACE抑制劑有可能增加新冠病毒感染風險,這一假設發表在近日的Journal of Travel Medicine上。
  • 研究:一種消化反酸胃藥PPI或增加患上新冠風險,每天服用2次風險×3...
    一項針對超5萬人的研究表明,一些人們普遍服用的消化不良和反酸藥物,可能會增加患上新冠肺炎風險。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Cedars-Sinai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與不服用藥物的人相比,服用質子泵抑制劑的人(如Prilosec和Nexium等商標名)的患者,在他們的新冠檢測中呈現陽性的機率顯著提高。 而且,每天服用兩次而不是每天一次的美國人,患上新冠的風險更高。
  • 剛開始服用降壓藥的朋友都會問:降壓藥到底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
    其實說實話,降壓藥的服用,跟吃不吃飯沒有多大關係,最重要的是我們一定不要忘記吃藥就行。高血壓的晨峰現象,會著增加晨起時段高血壓患者的心腦血管事件風險。換句話說,晨起血壓控制不好的患者發生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的風險明顯高於血壓控制良好的人。所以,建議晨起服藥,餐前餐後不重要,根據自己的個人習慣,大多數患者可以早晨起來就把降壓藥吃了,再去幹別的事。重要的是吃完藥要繼續監測,要血壓達標!
  • 較真丨接種了卡介苗就可以無懼新冠病毒?別大意,該戴口罩還得戴
    卡介苗能不能抵禦新冠病毒尚在臨床試驗階段。即便試驗證明卡介苗有效,由於不是真正的新冠疫苗,接種者還是需要注意防護。 查證者:一節生薑 |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 最近,有媒體報導稱嬰兒期接種的卡介苗,也許能夠抵禦新冠病毒,這是真的嗎?
  • HPV、B肝和新冠病毒……感染這些病毒真的「無藥可治」嗎?
    「聽說大部分感冒都無藥可治,是真的嗎?」「是的,90%以上的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而對於病毒,目前還沒有特效藥。」「有一說一,我明明每次感冒吃點藥就好了啊。」病毒本身不是生物,它必須寄生在細胞內才能生存和繁殖。正是因為病毒實在太「苟」,挾細胞以令人類,導致任何殺死病毒的藥物必然殺死感染細胞、損壞正常細胞,這就是為什麼滅殺病毒始終是個懸而未決的難題。病毒感染真的「無藥可治」了嗎?針對病毒我們雖然沒有如抗生素之於細菌擁有生殺予奪權,但也有行之有效的禦敵方法,比如疫苗、部分「抗病毒藥物」(非直接殺死)。
  • 較真| 新冠患者又出現新症狀?這次是聽力下降?
    2實驗中雖然在中耳檢測到了新冠病毒,但並不能得出新冠病毒會感染中耳組織的結論。雖然此前也有個別新冠患者出現聽力下降症狀的報導,但是具體的原因仍不清楚,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查證者:韓越丨劍橋大學病毒學博士後 一、個別新冠患者出現的聽力下降症狀,具體原因仍不清楚 對於新冠病毒,我們現在已知的信息是,它可以在我們的呼吸道和消化道大量增殖,並主要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
  • 較真| 有研究從母乳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母乳餵養還能繼續嗎?
    較真要點: 1德國烏爾姆大學醫學中心從母乳中首次檢測出新冠病毒的RNA,但這僅是檢測出病毒片段,病毒片段未必能夠傳播疾病。據此尚不能得出母乳能傳播新冠病毒的結論。
  • 較真丨新冠病毒可以通過鞋底傳播4米?這樣拼接的標題太誤導人了!
    較真要點: 1《新冠病毒可通過鞋底傳播,傳播距離至少為4米》這一標題並不準確,首先在原論文中,研究者只是在醫護人員的鞋底檢測到了病毒,「鞋底攜帶病毒」並不代表「鞋底傳播病毒」。
  • 較真| 是時候放下對「新冠神藥」氯喹和羥氯喹的迷信了
    4月7日,美國CDC將該用藥指南撤下,並聲明稱FDA沒有批准任何藥物或其他療法來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且羥氯喹和氯喹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4月8日,頂級期刊,英國醫學雜誌BMJ稱:氯喹和羥氯喹的相關研究還不太成熟,且具有潛在風險。至此,關於氯喹和羥氯喹療效問題在大家心中有了答案:它們並不是特效藥,判斷其治療效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新冠病毒感染治癒後會有後遺症嗎?來看看本文怎麼說
    從醫學角度來評估一個疾病治癒後的後遺症,一般要在疾病痊癒後6個月以上才能開始評估,因此,從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爆發到現在的積極防控國內出現較好的形勢,時間總體上來算,也不超過3個月,而相關患者被治癒後出院,時間就更短一些了,因此,現在還無法準確評估新冠病毒感染者出院後是否會有後遺症的問題。
  • 孕產婦感染新冠病毒怎麼辦?新生兒如何護理?
    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數仍在上升,目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已報告1例出生後36小時咽拭子病毒核酸陽性的新生兒感染病例,其母親系新冠病毒感染確診病例,是否存在母嬰傳播尚不能確認。呼吸道病毒感染常規8項檢測陽性 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根據現有臨床案例,新冠肺炎患者可合併甲流病毒、乙流病毒、肺炎支原體等病原體感染。因此,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以及有相關密切接觸史者,即使呼吸道病毒感染常規8項檢測陽性,也建議及時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同時臨床發現新冠肺炎患者一次核酸檢測陽性率不能達到100%。
  • 長期吃降壓藥會有副作用嗎?
    長期吃降壓藥會有副作用嗎?既然需要常年服藥,很多患者就會問:「我常年吃這些藥會有副作用嗎?對身體有害嗎?」。目前臨床常用的降壓藥物都是非常安全的,發生副作用的可能性很小。高血壓危害巨大,是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梗死、腦出血、腎臟衰竭等嚴重疾病的重要原因,如果不予以有效控制,會出現嚴重後果。即便少數患者服用降壓藥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但這跟高血壓所帶來的危害相比,顯然是微不足道的。
  • 降壓藥什麼時候服用效果會最好?時間若是選對了,降壓效果會更好
    不同類型的降壓藥在服用的時候會起到不同的效果,那麼最佳的服用時間也會出現不同,那麼就讓我們看看不同的降壓藥我們應該怎麼服。服用降壓藥,我們應當這樣做每日一次的降壓藥,起床半小時之後服用效果會最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早上起床的時候大部分會在六點到十點之間,要是我們高血壓病人在這個時間段內起床的話,一般在半個小時後服用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 服用了降壓藥,血壓降下來後感覺頭暈是咋回事?是腦供血不足嗎?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有朋友問:我查出了高血壓,開始服用降壓藥,可血壓降下來了,總感覺頭暈是咋回事?是腦供血不足了嗎?對高血壓最基礎的治療就是把血壓降下來,但如何降血壓是有講究的,不然就可能會出現這位朋友提出的「吃了降壓藥,血壓降下來後頭有一點暈」等問題,為什麼呢?
  • 最新研究:降壓藥睡前吃,效果更好,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醫生也是根據目前大多數人的經驗,先建議早晨吃,如果效果不好,會建議根據具體情況修改,但是歐洲最新做了多項綜合分析研究,顯示81.6%的研究顯示睡前服用降壓藥更好。 一、最新研究,睡前服用降壓藥好
  • 身邊人咳嗽會感染新冠病毒嗎?幫你釋疑
    編者按:最近不少人開始上班,在上班路上、單位接觸的人也越來越多,身邊的人咳嗽幾下不免讓人心驚膽顫,我會因為這樣感染新冠病毒嗎?現在隨著氣溫的慢慢回升,蚊子也開始慢慢恢復活力,它會傳播新冠病毒嗎?  有人在身邊咳嗽,我會感染新冠病毒嗎?
  • 新冠病毒在皮膚上會保持多久?殺菌漱口水可以中和新冠病毒嗎?
    日本研究團隊從死亡大約一天的遺體解剖樣本中選取皮膚做測試,發現引發流感的病原體可在皮膚上保持活性大約1.8小時,而引發新冠的病毒株存活時間長達9小時。 「相比甲型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可在人體皮膚上存活9小時,這可能增加接觸傳播風險,進而加劇疫情擴散,」研究報告寫道,「但保持手部衛生可降低這一風險。」
  • 貓貓也會感染新冠病毒?病例持續增加的隱憂
    冠狀病毒家族有四大群體,分別稱為α、β、γ、δ,其中α屬和β屬主要感染哺乳動物,γ屬和δ屬主要感染鳥類和魚類,目前發現的貓狗冠狀病毒都是α屬,新冠病毒則是β屬。兩者之間不太可能交叉之前出現寵物狗之類的病例檢測陽性,是所謂機械性帶毒,即病毒只是附著到了動物的呼吸道黏膜,並未引發真正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