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態底色鋪滿白山大地——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

2020-12-19 騰訊網

長白山,巍峨雄奇

三江源,造化鍾靈

地處長白山腹心地帶的白山市,地球同一緯度帶原始狀況保持最好、生物物種最多的自然生物圈和物種基因庫,是國家首個全幅員森林旅遊區、重點生態功能區和中國十大生態屏障之一。高達84.1%、全國最高的森林覆蓋率,造就了真正的生態天堂;齊備的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繪就了「春觀山花、夏登天池、秋賞紅葉、冬遊冰雪」的壯美畫卷。龍興福地,物華天寶,參、蛙、菌、藥、菜、牧、果、蜂、漁獨具特色,硅藻土、礦泉水享譽世界。

綠色是白山最亮眼的底色

生態是白山最寶貴的財富

——

如何用好天賜厚禮,擺脫「因林而生、因礦而興」而又「礦竭城衰」的「資源詛咒」,走出一條綠色轉型全面振興高質量發展新路,成為擺在130萬白山人面前的最大難題。

審時度勢,順勢而為,白山市委、市政府提出堅持生態立市、產業強市、特色興市不動搖,全面建設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的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之路,城鄉一體化發展之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之路,向生態要效益,向綠色求發展。

谷中有城、城在谷中,

谷城聯動、相得益彰。

嚴格執行林地佔補平衡,舉全市之力植樹造林,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積極發展森林康養、林下經濟和特色小鎮;大力實施農藥化肥「雙減半」和土壤修復行動,使白山成為一片零農藥、零化肥、零汙染的生態淨土;全力實施城鄉環境提升工程,構建五高速、兩高鐵、三機場的大交通體系。讓白山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環境更優美、生活更便利,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綠色有機谷。

加快發展以硅藻土為代表的礦產新材料產業,以礦泉水、長白山特產為代表的綠色食品產業,以中醫藥、康養為代表的醫藥健康產業,以生態遊、冰雪遊為代表的旅遊產業,以服務於人流、物流大進大出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打造大生態、大健康、大旅遊、大服務、大文化深度融合發展的綠色產業體系。讓白山的「綠水青山」、「冰天雪地」真正變成「金山銀山」,成為馳名中外的長白山森林食藥城。

如今的白山大地,一幅氣勢磅礴的綠色生態長卷正在徐徐展開。建設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已成為全市上下的「集體思維」,化為萬眾一心的「整體行動」,讓萬頃沃土生金,讓萬千百姓歡笑。

這是一部恢弘巨著,這是一曲華麗樂章,這是一顆璀璨明珠,這是一幅雄偉藍圖,這裡是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

來源:白山發布

相關焦點

  • 王冰:白山市奮力描繪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白山市全面啟動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建設,做好「林」「水」「土」「氣」大文章,打好六張牌,走出一條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新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以綠色為發展動能,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新五樣」為主打方向的發展方式為白山指明了出路。城在谷中,谷中有城,谷城聯動,相得益彰白山的發展目標是以生態立市、產業強市、特色興市。如何實現?
  • 做大「有機谷」做強「食藥城」特色產業帶富大石人
    水果玉米、有機蔬菜、坡地草莓、藥材花海......白山市江源區大石人鎮的夏天是五彩斑斕、是果香四溢、是一派歡聲笑語,這裡的「有機谷」和「食藥城」建設生機勃勃、相得益彰,這裡的綠水青山正逐步轉化為金山銀山。
  • 白山渾江:壯大綠色產業 擦亮美麗底色
    近年來,白山市渾江區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依託長白山腹地中心城區的獨特優勢,全面建設「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先行區,通過壯大綠色產業體系,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加快城鄉融合發展,農村美、農民富、農業強的態勢逐步顯現。寒冬時節,驅車穿行在渾江的山水之間,田園美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到處是一片繁榮興旺的景象。
  • 創建有機產業品牌 打造生態轉化「撫松模式」
    白山市撫松縣積極探索「生態+綠色」發展模式,以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不斷厚植旅遊、人參和礦泉水三大綠色健康產業發展根基,延伸拓展醫藥、綠色食品和大健康等產業鏈條,緊跟產業建設步伐,全力創建有機產業品牌,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打造生態轉化「撫松模式」  一是重點推進特色資源產業化。
  • 最是一年秋好處 ——白山市加快綠色轉型全面振興紀實
    豔陽照白山連日來,記者來到白山市各縣市區,進工地、訪農村、觀景點,強烈感受到一股股蓬勃強勁的發展氣息撲面而來——一棟棟現代化的新廠房拔地而起,一片片五彩斑斕的山林召喚著八方遊人的到來,一股股清泉通過管道引進工業園區,一塊塊綠色有機農田迎來豐收的喜悅……白山市在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把生態作為立市之本,將綠色作為發展底色,堅持「生態立市
  • 用生態「底色」描繪發展「綠色」 蜀山區生態文明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十三五」以來,合肥蜀山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及關於生態文明重要論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厚植綠色發展優勢,激活發掘綠色環保產業新動能,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一副生態「高顏值」、發展「好氣質」、居住更「養眼」的大美蜀山畫卷正徐徐展開。
  • 生態中國·白山松水育吉地
    吉林省作為生態資源大省,近年來積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通過黑土地保護、天然林保護、河湖連通等措施,努力讓生態「綠色」成為發展「底色」。  吉林省吉林市地處長白山脈與松嫩平原交會腹地,是中國唯一一座省市同名的城市。
  • 生態旅遊的「池北」版——長白山保護生態和發展旅遊紀實之二
    綠色和白色,是長白山的底色。 然而,長白山旅遊經濟的長足發展,絕非單純依賴生態資源。 不斷求索的創新實踐成為當地邁向全域生態休閒度假經濟的「法寶」。 金秋的長白山,紅葉滿山,甚是好看。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 | 繪就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最美底色!我州生態文明建設回眸
    彌勒市黨委、政府引進企業,克服重重困難在荒山荒坡上墾殖綠化、鋪路引水、移木造屋,一點點、一片片恢復著太平湖的大地生態,創造出如今身披綠裝、繁花似錦的太平湖森林公園,成為人們紛至沓來的旅遊目的地。省委書記陳豪在深入紅河調研時提出的4個發展思路之一,就是堅持「綠色生態靚州」。「必須保護優先,堅決守住生態底線!」州委、州政府在全盤掌握生態「家底」和環境「痼疾」的基礎上,明晰了一個既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又高度契合紅河州發展實際的工作思路——「保護優先、發展優化、治汙有效」。其中,保護優先放在了綠色生態靚州建設的首要位置。
  • 委員尹相美:將刺五加葉等藥食同源植物列入新資源食品目錄
    攝影 劉怡彤在政協聯組討論中,政協委員臨江市副市長尹相美建議將刺五加葉等藥食同源植物列入新資源食品目錄。據了解,刺五加是生長在長白山的天然野生植物,據《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記載,刺五加無毒無害,根和根狀莖可入藥,醫療價值很高。生活在長白山的人們春天採摘嫩芽將它當做綠色山菜食用,是藥食同源的保健佳品。目前刺五加葉在藥品和食品目錄上都沒有明示,它既不是藥和保健品應用植物,也不是食品的應用植物。
  • 長相廝守到白頭——長白山
    午餐12:30-13:30途中城鎮,自理餐食車程13:30-14:10我們乘車出發前往「中國朝鮮族第一村」——【百花谷朝鮮百年部落】,全村建築風格均為青瓦白牆,屋頂兩頭翹立的朝鮮族標誌民居,村民以種植水稻和林下參為主要收入來源。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白山的故事
    肥沃的土地、豐富的森林、礦產、山珍土特產和旅遊資源給白山帶來了廣闊的開發前景。 全市有林地面積14761平方公裡,境內森林覆蓋率達83%,人均森林蓄積量167立方米,相當於全國人均森林蓄積量的19倍,是中國的主要木材產區之一。 聯合國「人與生物圈」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有60%的面積在白山市。
  • 「白山之冬」很「火熱」!
    那麼去白山就對啦!03長白山國際狩獵度假區地處長白山主峰西北麓,距長白山北景區60公裡,西景區90公裡,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森林氧吧和國家林草局吉林培訓基地,是一處集生態觀光、休閒度假、會議培訓、拓展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型度假區。
  • 喜看新綠萬千重——白山市綠色轉型發展掠影
    從長春驅車300餘公裡,進入長白山西麓。  北方的春意,總是來得晚一些。時令雖已過春分,但車窗外的山林,仍是黑、白、灰三色交雜。  不過,我們此行卻是為了探訪白山的「綠」。  白山之「綠」,「綠」在轉型,「綠」在發展,「綠」在持續。  過去的白山憑藉煤、林、鐵「老三樣」衣食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