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杯國足首戰0比6輸給威爾斯,三四名決賽1比4輸給捷克隊,兩場比賽丟掉10個球,一時之間國內對國足再起聲討之風。這一情況之前是一種常態,罵國足蠢豬都對不起豬,恨國足腳臭臭氣燻天。但是最近一年多裡,裡皮帶領國足打世界盃預選賽的比賽,還是讓人看到可喜的變化。
至少有一點被球迷所接受,中國足球沒有在世界盃預選賽階段被嚇倒,頂天立地地站著死了一回。——從裡皮接手球隊打比賽開始,他也因此被尊為神一樣的人物,「世界名帥就是世界名帥,豬在人手裡是豬,在神的手裡能被調教成大象」。裡皮真的提升了中國足球嗎?中國杯給了中國足球意想不到的答案。
在這個時候對裡皮落井下石有點不厚道,從結果推導初衷的不合理很容易做到,現在質疑裡皮的排兵布陣、戰術執行以及臨場指揮,很容易就能夠找到一些毛病。裡皮自己都承認,自己當初選人的時候就犯了錯誤,陣容的安排更是錯上加錯。他自己都這麼說了,你還去說三道四就沒啥意思了。
裡皮還是那個裡皮,中國足球也還是熟悉的中國足球,最關鍵的問題是裡皮沒有認清楚中國足球。裡皮在中國足球浸染多年,怎麼可能不了解中國足球呢?嗯,俱樂部跟國家隊的差別還是很大的。裡皮剛來的時候,當時給隊員注入了強心劑,球隊的表現也因此有了「進步」的表象。
可是別忘了,這只是一劑短期藥,不會一直起到效果。
于大寶
整整一年以前,國足世預賽十二強賽贏了韓國男足,當時裡皮獲得了鋪天蓋地的讚譽。
你能說在裡皮的帶領下球隊退步了嗎?球員還是那批球員,所不同的是球員的表現,當初像是打了雞血一般,每個人都認定自己就是「亞洲C羅」、「黃色伊布」、「中國拉莫斯」。但是你讓這些球員能夠一直相信自己?他們回去照照鏡子也能夠發現自己不是啊。
《人民日報》發表的文章寫道:
「球員代表國家隊出戰公然打小算盤,球員所屬俱樂部最該反思、也當為這種不當行為負主責。算小帳,球員代表國家隊比賽傷了就會影響俱樂部成績,就會讓花大價錢引進並花大價錢支付薪酬的球員難以發揮應有作用;算大帳,因為俱樂部球員代表國家隊出戰在賽場上狀態不對而導致的大比分輸球慘案,是一家俱樂部取得任何別的成就都難以挽回惡劣影響的缺憾。」
嗯,《人民日報》的評論可以總結為一句話——球員出工不出力。
裡皮的排兵布陣也許能夠說明一些事情,第二場對陣捷克隊的比賽,趙旭日和鄧涵文出現在首發陣容,並且打滿了全場。在首場對陣威爾斯隊的比賽裡,這兩位球員替補登場的拼勁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裡皮的排兵布陣從中能夠看出些許的無奈。他想要做的,跟他能夠做的,並不是一回事。
裡皮很重視這一次中國杯比賽,他希望通過比賽讓球員清楚看到跟歐美足球的差距,對於球隊的定位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事與願違,球員並不會重視這個機會,儘管他們口口聲聲地說著「能跟歐美強隊學習」,但是球員散漫的態度卻讓比賽失去了意義和存在價值。
這是中國杯的問題嗎?也許不是的,而是球員的功利心在作祟。
國足的表現,讓「自己人」都憤怒了,前國腳「大帝」李毅賽後就罵道:「真TM的想把電視機給砸了,中國杯的意義何在!」
瞧見沒有,「自己人」都對於球員的表現如此憤怒,以前還是球迷想砸電視,現在「自己人」都覺得不好意思了。也許在李毅看來,以前只是技不如人,現在沒有一樣能夠拿得出手的東西。
但是呢,誰也別激動,誰也別罵人。國足這些年就是這個德行,別以為請來裡皮就本質上改變了中國足球,踢球的畢竟還是球員而不是教練。裡皮曾經帶領球隊創造過不錯的成績,也在低谷中給了中國足球造夢的力量,這也並沒有讓中國足球綻放出自信的光芒。
只能說,裡皮對於中國足球認識還是不深。
(文/顏無鏘)
【重點推薦】
足協禁止球員紋身怪C羅?別鬧了!足記:以後球場儘是木乃伊
裡皮最擔憂的事情還是出現了 當年就為這事拒絕擔任國足主帥
日本國腳戀上性感名模,品味跟國足何其相似,比賽差距咋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