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18個月,畫了25幅爛草堆,其中一幅竟然拍出7.6億
藝術世界從來不缺乏讓人感到稀奇或驚訝甚至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一些我們完全看不懂的某些奇奇怪怪的畫作,動不動也賣出幾千萬甚至上億人民幣,這些畫家、藝術家,一般都是所在領域的偉大創新者,或者只專注某類題材、技藝高超的作者。當然不得不說,自從藝術品交易誕生的那天起,藝術品炒作也就應運而生,無數天價畫作,除了作品罕有的價值以及作者名氣之外,可能更多的因素都來自炒作。
大多數畫家,一生只擅長某幾種題材,甚至只畫某一兩種,達文西、畢卡索,最擅長人物相關的題材,齊白石最擅長蝦蟹花鳥,而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大畫家,相信喜歡繪畫的,或者從事繪畫工作的夥伴們,絕大多數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就是世界知名的大畫家莫奈,同時也是印象畫派的創始人。
他除了十分擅長人物畫之外,還特別擅長風景畫,比如著名的印象派畫作《日出·印象》、《睡蓮》等等,都出自莫奈筆下。
2019年5月14日,莫奈的一幅《乾草堆》,在多輪競拍中,最終以1.107億美元的價格成交,折合人民幣達到了7.6億,同時這幅畫也成為世界美術史上成交價格排名第九高的作品。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畫長什麼樣子:
眼前看到的這幅畫作,就是價值7.6億元的《乾草堆》了,如果大家以為僅僅憑著這堆乾草就可以賣出這麼高昂的價格,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僅從畫作的成本費來衡量作品價值,顯然是十分可笑的,很多人會想:「不就是畫了一個爛草堆嗎,居然就賣出幾億元,真扯」,而實際上,除了前文提到的作者名氣和商業炒作原因之外,很多畫家在世的時候,根本沒有得到多少報酬,有時甚至靠畫畫都難以維持生計,反而畫家不在人世之後,作品往往賣出匪夷所思的高價,梵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就以莫奈的《乾草堆》來說,我們只知道在他逝世後作品賣出天價,而又有幾人知道,當時為了研究色彩、光影,莫奈畫出一幅完美的乾草堆,所付出的思考和努力也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1890-1891年當中,莫奈為了研究色彩、光影、研究如何更好地運用藝術語言表達自己心中所想,對著很多乾草堆,一畫就是18個月!18個月當中,無論陰天晴天、早晨黃昏或者颳風下雨、鵝毛大雪,幾乎任何時候,人們都會看到莫奈永遠對著一堆乾草堆,不是在細心觀察、就是在潛心繪畫。
為了研究一天中不同光線條件下的乾草堆,莫奈常常天不亮就起床了,從日出開始畫到日落,一畫就是一整天,因為一天裡光線都在不斷地變化,所以莫奈的作畫速度也相當快,有時一天完成5、6幅作品。炎熱的夏天裡,要忍受高溫和蚊蟲的叮咬進行作畫,法國的冬天也相當寒冷,莫奈在零下十幾度的天氣中,常常手指都凍僵了,他就歇下來跺跺腳、搓搓手,繼續觀察繼續畫。整整18個月時間裡,莫奈畫了超過上百幅乾草堆,最後保留了自己覺得比較滿意的25幅作品。
我們要知道,一位畫家完成一幅好的作品,並不單單是因為一時的努力,而是經歷了半輩子甚至一生的藝術思考、探索和繪畫才能達到的!而在當時,全世界幾乎沒有任何一位藝術家像莫奈一樣,願意花費很長的時間去研究變幻莫測的光影、色彩。
在漫長的人類藝術發展史中,能夠載入史冊,並被人們所熟知的藝術家,從來不是靠簡單的模仿和傳承得到人們的敬仰,而是因為他們有著偉大的創新和開拓精神、並付出自己的一生為之探索。
作為印象派的創始人,莫奈最大的貢獻在於,他改變並創造出了全新的輪廓和光影畫法。幾乎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我們都很難觀察到物體明確的輪廓,而且他的作品中,光影給人的感覺更加朦朧而又唯美。而他對於色彩的運用,也非常地細膩豐富,在他的作品中,很難看到兩處完全相同的色彩。
其實莫奈怎麼可能知道,他為之付出無數辛苦努力的作品,會在100多年後賣出7.6億的天價,然而人們往往看到某位畫家、藝術家的作品拍出天價,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持懷疑甚至否定的態度,更有甚者,對很多享有很高名望的藝術家及其作品進行汙言穢語的謾罵和詆毀,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巨大的悲哀!當然,對於那些非常有名,但名不符實,純粹通過自行炒作或者被炒作而暴富的所謂藝術家,我們也輕易看得出來,他們只是為了斂財而從藝,我們只能說,這些人根本不配稱為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