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鈦媒體
作者:蘇建勳
在直懟微信的路上,支付寶從未放棄嘗試。
從「流量紅利」的狂熱躁動,到「場景有限」的無奈判斷,在這場由微信掀起的「小程序」熱潮中,同樣在中國網際網路佔據重要入口的支付寶,似乎一直處於「旁觀者」的角色。此前鈦媒體曾獨家爆料支付寶將在今年春節之後推出小程序,但轉眼已臨近初夏,卻依然未見「支付寶」牌小程序的蹤影。
近日,鈦媒體記者獨家獲悉,由於種種原因延期推出的支付寶小程序,即將在五月下旬正式公布,而不出意外的話(不排除再次延期可能性),即將與小程序共同露面的,還有支付寶磨鍊多時的另一套「殺手鐧」——「AR 開放平臺」。
「我們和支付寶負責 AR 的團隊從今年三月開始合作,他們調研了很多有 AR 識別功能的產品,最終選定了幾家,主動找過來,希望把 AR 這一場景日常化。」一位行業知情人士對鈦媒體稱。
也就是說,支付寶開始將自身的 AR 識別技術,封裝成一種可供開放的 API 接口,放在平臺上供 ISV(第三方軟體開放商)或者品牌廠商調用。但和小程序作為一種產品形態的定位不同,「掃一掃+AR 」只是一種平臺級的入口能力,在識別出產品、LOGO、甚至是任何一種實物之後,最終的實現場景與目標效果則可以由 ISV 自行發揮。
除了AR 開放平臺與小程序以外,該業內人士還向鈦媒體透露,曾因大尺度「白領日記」差點壽終正寢,進行內部整頓的「生活圈」,也將在支付寶小程序上線後配合實現一部分社區功能。「幾個團隊需要跨部門協同,所以正式推出時間會有所延遲」。
事實上,支付寶 AR 開放平臺已經有了實施案例——在近期熱播的綜藝節目《奇葩說 4》中,片頭中的一段海飛絲廣告,就鼓勵大家用支付寶掃一掃海飛絲 Logo,隨後會跳出一個廣告頁面,提醒你領取購買海飛絲產品的代金券。
《奇葩說 4 》選手艾力引導觀眾用支付寶掃一掃海飛絲的廣告片段。
在海飛絲的案例中,支付寶主要提供的就是 AR 開放平臺對「海飛絲Logo」的識別能力,而之後跳轉出的廣告頁面,包括廣告主想要實現的宣傳效果——是發紅包、H5、還是連接到支付寶小程序,就要看廠商或者軟體開發者自己的意願了。
為什麼是 AR ?
支付寶在 AR 領域並不是一個新手,當 Pokemon Go 在去年風靡全球的時候,支付寶也順勢推出一連串「AR+掃一掃」的功能:例如在去年中秋嘗試的支付寶掃月亮,以及春節重點推出的支付寶掃「福」字集五福活動,都是打開支付寶——用「掃一掃」功能掃指定物體——領取獎勵(優惠券、現金紅包)的固定玩法。
儘管支付寶在活動推行中出現不少 Bug,比如在實景紅包的活動中,用戶只需通過簡易的 PS 即可得到藏匿紅包的地點,或者可以直接用網上的圖片代替「掃一掃」指定物體,不用真的去掃描月亮或者字畫。但 AR 新奇的玩法與現實的交互體驗,依然讓不少用戶接受了一波教育——僅在今年春節期間通過「掃一掃」集齊五福的人數就達到 1. 68 億,而參與活動的人數顯然要高於這個數字。
去年 12 月份,支付寶率先推出了基於 LBS 地理位置的 AR 紅包功能。
通過遊戲化的運營方式,支付寶利用一年時間,不僅完成了對「AR+掃一掃」的市場普及,同時對底層技術形態不斷加以完善,這也促成了支付寶 AR 平臺將要實現的兩個目標,一種是「日常化」的產品形態,另一種是展現對商家的服務能力。
展開來講,當智慧型手機的用戶看到二維碼,就能條件反射般地「掃一掃」之後,支付寶想要把 AR 功能也發展成一種日常,它希望用戶對「掃一掃」的認知能延伸出去:不僅二維碼可以掃,萬事萬物皆可掃,這是支付寶想進一步成為高頻入口的關鍵環節。(後文會對此詳細分析)
另外,支付寶也在圍繞 AR 展現出對商家的服務能力。此前不論是實景紅包,還是掃「福」字集五福,支付寶都已經在品牌植入、發放優惠券、基於 LBS 的商家紅包等形式上作出嘗試,而在 AR 平臺上線之後,可以肯定這又會成為廣告商願意嘗試的營銷手段。
也就是說,支付寶的「AR 開放平臺」將承載著與螞蟻金服開放平臺相似的定位,後者是針對商家推出的支付、營銷、卡券等功能接口。畢竟對於大公司來說,與其在各個行業逐一推進,不如將基礎能力開放出來,用平臺的方式做大市場,支付如是,AR 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