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交友已經十分普遍。但是在網絡的另一端,你所認為的「朋友」,說不定就是騙子。
真實案例
9月6日,胡某報警稱:對方在快手上發私信稱是澳大利亞人,想和其交個朋友,後加QQ聯繫。對方稱要來中國,先將一包裹寄到蘭州來,裡面是美元、房產證等。後與快遞公司通過郵件聯繫,以包裹需要海關手續、反恐證書等為由,根據提示,通過手機銀行給對方銀行卡轉帳16795元、32000元、20000元、30000元、46856元、15000元、15000元,總計175651元,後發現被騙,遂報警。
案例分析
第一步:此類詐騙騙子往往自稱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外籍人士以騙取受害人的信任。
第二步:騙子往往會在短期接觸後即表達想來國內投資、生活,並與受害人長期保持密切聯繫。
第三步:騙子自稱遇到困難,如需要繳納海關罰款、機票無法付款、要辦理國內信用卡、行賄當地政府官員等,如不立即解決後果非常嚴重,但他自己無法付款需要受害人幫助。
第四步:騙子提供他人名下的國內或港澳銀行的個人帳戶指導受害人打款。
警方提醒
1.騙子自稱歐美國籍人員,但英語水平有限,使用詞彙簡單,句子語病較多,有些情況下是團夥多名成員輪流聯繫,語言風格變化明顯。
2.交友時,一定要及時、認真核實對方身份。大多數受害者都是被詐騙分子的花言巧語與表面行為所迷惑,並未認真核實其真實身份。
3.在涉及錢財問題時,不要輕信對方的任何藉口、說辭。騙子大多是以「高回報」「高額利益」等藉口誘導受害者「投資」「充值」「繳納手續費」,網上交友一定要認真核實真實情況,並與身邊親友多溝通、多詢問,防止落入騙子的圈套。
4.不論是海關、銀行、航空公司等單位都可以在官方網站上查到準確的辦事流程並且絕不會要求向個人銀行帳戶內匯款。
為免上當受騙,在網上交友時一定要慎之又慎,增強防範意識。不要輕信陌生人,也不要過多透露個人信息。交往中涉及金錢時,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旦發現自己被騙,不管被騙金額大小,都要第一時間撥打96110報案。
圖文來源:蘭州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
圖文發布:蘭州市公安局新聞辦
圖文編輯:小陶
蘭州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