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市民羅某,最近在某APP上結識了一名自稱在國外擔任聯合國士兵的外國男子「李成」。對方連續幾天發信息稱希望與羅女士成為朋友。
「我在國外工作,現在國外環境比較複雜,隨時會有戰爭,我要將自己畢生積蓄寄回國內,但苦於國內沒有親人,希望能由你幫我保管……」羅某一開始不願意接受,但對方反覆請求,出於同情,羅某最終同意了,並將自己的地址與聯繫方式告知對方。
幾天後,羅某被告知包裹已寄出,並已到達中國境內,但由於物品貴重,務必要羅某親自拆開,隨後羅某收到對方推送的一個「物流公司工作人員」微信。羅某主動向其詢問快遞進展,「工作人員」稱包裹已到北京機場,現需要提供非檢查證書,不然則需繳納6萬元保證金。
▲「我身負重傷,無法轉帳,請你幫忙墊付,待回國後便歸還於你。」李成說。羅某信以為真,立即到銀行進行轉帳。
▲但13日上午,快遞公司又以包裹超重為由,再次與羅某聯繫,讓其補交11萬元保證金。
事有蹊蹺!民警及時勸阻
先以國外包裹被扣押需收取免檢費為由,要求轉帳6萬元,後又因貨物超重,需再轉11萬元……羅某連續兩天到銀行進行大額轉帳,銀行工作人員覺得事有蹊蹺,向瀏陽市公安局淮川派出所報警。
民警到達現場後,勸阻了羅某轉帳,並告知該情況涉嫌網絡詐騙。起初羅某還不相信,但經過民警近1個小時的溝通、講解,羅某最終清醒。「我輕信了陌生人,被對方可憐的身世蒙蔽了,幸好民警及時出現,不然自己的辛苦錢會被可惡的騙子一騙而光。」回想此次被騙,羅某仍心有餘悸。
詐騙手法揭秘:
騙子會主動添加女士QQ、微信、微博等網絡聊天工具,設置虛擬身份,發布虛假信息,假扮成功人士或土豪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和神秘感,取得受害人信任之後,以在國外郵寄包裹給受害人或請受害人代收海外包裹,需要各項費用為由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網絡交友存在虛擬性,切勿輕信陌生人,增強防範意識。交往中涉及金錢時,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旦發現自己被騙,不管被騙金額大小,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
(來源:長沙警事)
【來源:婁底網警巡查執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