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醫院感染病科黃燕:衝鋒在抗「疫」最前線的女將

2021-01-11 紅網

黃燕與同事在武漢抗「疫」前線

紅網時刻2月23日訊(通訊員 嚴麗 武海亮)「從1月23日至今,我和很多感染病科的同事們,已經保持了近一個月的『戰鬥狀態』,希望這場阻擊戰早點結束」,2月20日,正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湘雅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黃燕教授說道。

1月23日,是湖南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時間。

其實,早在1月23日前,黃燕便進入了「戰鬥狀態」。

打響湘雅醫院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槍」

元旦前後,一則「武漢陸續出現不明肺炎病例,國家衛健委專家組已經抵達武漢」的新聞,便引起了黃燕的警覺和關注,「每天通過新聞、湖北業界同行間不斷了解病情進展」。

隨著更多關於新冠肺炎疫情新聞的陸續曝光,這位在感染病學領域奮戰了21年的專家,愈發感到「害怕」。「作為一名感染病科的醫生,我不是害怕疾病本身,而是擔心疫情的發展」。

在全國多個省份陸續出現相關患者的同時,黃燕和感染病科的同事們開始著手進行了相關準備。「當時全國對這個病毒還是知之甚少,我們主要做的工作,就是結合疾病的臨床特點升級了醫護人員的防護級別、加強了醫院感染控制工作、對感染病科全科醫護人員進行了相關培訓」。在湘雅醫院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黃燕和她的同事們打響了「第一槍」。

隨著病情發展,感染病科的做法,也迅速升級為醫院層面的部署行動。黃燕被選入湘雅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專家組,參與制定各項應急措施和工作方案,開展人員培訓,迅速落實防控措施,為疫情阻擊戰做好了充分準備。

1月20日,鍾南山院士宣布新型肺炎人傳人。1月2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確認湖南省長沙市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月22日,由黃燕參與制定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和《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方案》便以醫院文件形式下發。同時,醫院全面加強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的力量配置,規範開展對可疑病例的監測、篩查、診斷治療和處置工作。

由於提前研判、舉措得當,湘雅醫院院內疫情防控阻擊戰開局良好。

湘雅醫院「新冠樓」裡的白衣戰士

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堅戰,必須萬眾一心,必須眾志成城。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湘雅醫院感染病科全員動員、全員參與,全員衝鋒在抗擊疫情最前沿。

1月23日,醫院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全面啟動。在外地的黃燕,聞訊後立即趕回醫院待命。

「感染病科全體醫護人員主動取消休假,全員備戰,這是一支了不起的隊伍。黃燕教授作為感染病學黨支部委員、感染病科副主任,主動提前結束年假,加入到抗疫隊伍中,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湘雅醫院第一黨總支書記韓笑如是表示。

由於疑似病例逐漸增多,發熱門診及感染病房70病室已經全部滿員,因此,醫院決定將感染病科病房進行轉移,建設留觀病房,以做好全面應對。在醫院統一調度下,感染病科關閉肝病病房66病室和67病室,將肝病病人轉移至消化科繼續治療。黃燕和其他科室負責人一道,帶領全科人員加班加點,對騰空後的66病室和67病室進行及時清潔、消毒,最終在當晚順利開放,為迎接未來可能更多的留觀患者做好了充足準備。

1月25日,醫院決定成立新冠排查區、普通發熱門診區、發熱留觀區。湘雅紅樓成為「新冠樓」,在特殊時期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而黃燕作為感染病科的學科帶頭人之一,不僅要參與起草全院新冠肺炎防控流程的制定,還肩負著全院疑難病例的會診,甚至參與「新冠樓」的功能分區設置。

在黃燕等專家的建議下,醫院全面加強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的力量配置,規範開展對可疑病例的監測、篩查、診斷治療和處置工作,有條不紊、有力有序。

在「新冠樓」裡,黃燕和感染病科全體同事無懼生死、日夜堅守在發熱門診第一線,根據門診量實時更新班次,從一開始的2班到3班,再到後來的6個班次,確保所有來院患者能得到最及時的診治,不遺漏任何一名疑似患者。

自醫院啟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很多在一線的同事沒有回過家,沒有好好休息過。值班的一線護士,每人要穿上嚴密的防護服,外加隔離衣,戴上口罩、面罩、眼罩等,4個小時輪班下來,全身都溼了。「工作的時候沒感覺,但是出來坐下之後,就感覺自己像泡在水裡面一樣。而為了節約防護用品,大家甚至連水都不敢多喝,有的甚至戴上了尿不溼」。

衝鋒在武漢抗「疫」最前線的女將

2月7日,黃燕的「戰場」從長沙轉到了武漢。當聽到支援湖北的調令後,黃燕第一時間主動請纓,於2月7日作為骨幹專家隨湘雅醫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國家醫療隊北上赴鄂。「我是一個感染病科的老兵,曾經赴非洲參加過抗擊伊波拉疫情,有經驗。支援武漢,我必須先上」。

黃燕表示,新冠肺炎病毒是一個全新的病毒,任何人都沒有抵抗免疫力。作為感染病科醫生,黃燕在提醒大家加強安全防護的同時,和醫療隊的專家進行廣泛深入討論,大家達成一致意見:在國家治療指南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優化、深化、細化,實行精準化治療,提高治癒率。

2月14日,42歲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曾女士從武漢協和西院湘雅病房康復出院。這是湘雅醫院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在武漢治癒的第一位患者。而此時,離武漢協和西院湘雅病房開放僅僅過去6天。

6天時間,湘雅人幫助曾女士跑贏了死神。

曾女士的救命恩人,是一個黃燕所帶領的團隊。

「曾女士的快速治癒,得益於湘雅醫護團隊的精心診治和護理,更與咱們實行的湘雅特色的病區管理模式是分不開的」。據黃燕介紹,湘雅醫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國家醫療隊接管的有兩個病區,一個是以湘雅醫生為主的湘雅病房;另一個是協和、湘雅、中山的聯合病房。在湘雅病房,實行病區主任、醫療組分級管理制度,設立四個醫生組,每組分管固定床位數。各組醫生負責其所屬床位患者的每日診療。診療方案調整由病區主任與診療組長討論決定。每周四進行疑難病例討論,增加臨時疑難危重病例討論。

「病人管理責任到人,病人從入院到出院都是由一個固定的醫生組包幹,這樣醫生能夠更清晰地掌握患者病情,實現個體化的精準治療」。作為湘雅病房的醫生組組長之一的黃燕對此深有體會,「比如這位曾女士,她的症狀表現不太重,但是CT影像顯示雙肺都有明顯的病毒性感染的病灶,而且不排除有細菌感染。如果不及時診治,很有可能會迅速加重,危及生命」。

針對曾女士的情況,黃燕教授、馬新華副教授、彭捷副教授等專家為她進行了給氧治療、抗病毒治療、抗生素治療、免疫調節治療等。「3天之後,曾女士的症狀就慢慢消失了,複查CT也有了明顯好轉,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並最終順利出院」。

湘雅特色的病區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國家衛生健康委的充分肯定。2月1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刊發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醫療救治醫務工作簡報》(第4期),特別點讚了武漢協和西院區湘雅病區的醫療組分級管理制度。

相關焦點

  • 抗「疫」群英譜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病科:全員衝鋒在抗疫最前線
    全員衝鋒在抗疫最前線——記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病科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嚴曉博 12月2日上午,寒風凜冽,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發熱門診的預檢分診處,身穿防護服的護士長蔡小芳和護士張翠紅正在為就診患者測量體溫並仔細登記相關信息;
  • 「抗「疫」群英譜」全員衝鋒在抗疫最前線——記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全員衝鋒在抗疫最前線——記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病科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嚴曉博12月2日上午,寒風凜冽,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發熱門診的預檢分診處,身穿防護服的護士長蔡小芳和護士張翠紅正在為就診患者測量體溫並仔細登記相關信息;旁邊的小型核酸檢測實驗室內,檢驗科人員嚴陣以待,核酸採樣標本可在這間實驗室內快速完成檢測。
  • 吹響湘雅青年文明號號角:站好抗疫前線「先鋒崗」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團委認真貫徹落實醫院黨委和上級團組織工作部署,發揮組織優勢、凝聚青年力量,多措並舉、多點發力,組織各基層團總支、青年文明號、青年突擊隊等青年集體積極響應醫院號召,迅速行動起來,衝鋒在前,在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用實際行動詮釋當代湘雅青年的責任擔當。
  • 南充市中心醫院感染病科被命名為「四川省青年文明號」
    近日,共青團四川省委等十八部委聯合發文《關於命名2018-2019年度四川省青年文明號的通知》,南充市中心醫院感染病科被命名為「四川省青年文明號」,成為醫院第一個被命名為省級青年文明號的科室。市中心醫院感染病科現有醫務人員28人,35周歲以下的青年佔71.4%,其中有中共黨員8人,共青團員12人,是一支朝氣蓬勃,團結向上,有才能、能吃苦、講服務的青年隊伍。在科主任任崇松教授的帶領下,科室全體人員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服務群眾、奉獻社會。曾獲共青團南充市委授予「優秀青年突擊隊」、醫院授予「文明科室」等榮譽稱號。
  • 戰「疫」前線日記|媽媽跟著我去抗「疫」
    記錄人: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康復科主管護師、湘雅醫院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 石琳時間:2020年2月17日晚今天是2月17日,天氣晴,是我和我們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第三批醫療隊伍弛緩武漢的第11天,出於保護的需要,我們醫院的每一位戰友被安排在酒店單間入住,我住的房間在走廊盡頭而且靠近兩條大馬路,如果以前住在這樣的房間,我肯定會擔心靠馬路邊的房間太吵會影響休息,但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反而每天都十分期盼能聽到外面那份久違的車水馬龍的喧囂,因為那代表著「戰疫」勝利的號角!
  • 身患絕症,妻子被感染,金銀潭醫院院長仍奮戰抗疫最前線!
    武漢金銀潭醫院是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戰鬥最先打響的地方,也是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眾人皆知的一個標誌性地點,更是一個離「敵人」最近,離「炮火」最近,抗擊疫情的最前線!1月27日晚,張定宇在等待危重病人轉運時接到病人心跳停止的緊急電話,抓緊聯繫協調處理。
  • 【抗「疫」群英譜】戰鬥堡壘聚人心 白衣執甲逆風行——記中南大學...
    經歷過SARS防控的感染科醫生劉振國負責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工作,他42個日日夜夜吃住在病房,即使愛人帶著兒女來探望,也只是站在隔離病房外,遠遠地看上一眼。全院上下,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後勤保障、醫院管理人員都迅速返崗,嚴格落實醫院黨委提出的「上下聯動、左右協調、監管有力、行動高效」防控要求,實現了醫院職工零感染,院內發熱門診確診40餘例病例,在非定點醫院中確診病例數最多。
  • 我們在一起:中南大學湘雅醫院136名出徵武漢隊友的大後方援軍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黨委書記張欣、院長雷光華上門慰問第一批支援武漢的專家吳安華教授家屬(湘雅醫院眼科副主任技師李鳳雲)紅網時刻2月10日訊(通訊員 嚴麗 王潔)「你們衝鋒一線,據悉,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自1月21日、1月27日、2月7日先後三批派出3批共計136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以來,啟動關愛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家屬工程,為奮戰在前線的最美逆行者解決「後顧之憂」。
  • 【地評線】荔枝網評:抗「疫」前線致青春 亮出擔當底色奮鬥風採
    抗疫前線致青春,亮出青年擔當底色。生於1998年的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護士、共產黨員胡佩,連續數日忙碌在隔離病房裡,她在家書裡寫下「我做好了隨時被隔離的準備」;1999年出生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ICU護士梁順,得知疫情嚴重後隨即從老家「逆行」:回去,是自己應盡的職責
  • 青年突擊隊⑩|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重症醫學科:「摘冠突擊隊,我們在...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重症醫學科建科30年來,在2003 年非典抗擊戰、2008 年汶川地震抗震、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2014年援非抗擊伊波拉、2018新疆反恐救援、2019衡陽6·29重大車禍事件救援等各類國際、國內重大事件中都有湘雅重症人前線奮戰的身影。
  • 萬基藥用鋁箔馳援抗疫前線
    該批鋁箔作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物資,被火速運往江蘇某藥用包裝企業進行加工後,對下遊客戶生產的連花清瘟膠囊等抗疫藥品進行包裝,及時交付醫院和患者使用。春節期間,萬基鋁加工鋁箔廠幹部員工24小時加班加點,爭分奪秒趕製抗擊疫藥用鋁箔90餘噸,並多方協調解決了運輸、配送問題,確保產品在第一時間發往浙江、四川、河北、江蘇等地,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萬基的力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019年12月份以來,全國各地深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
  • 中山醫院胡必傑:感染病科故事多,你看到結局卻猜不到原因
    小夥子到了中山醫院胸外科,接診的醫生一看,這病,歸感染病科啊!很快就聯繫潘珏教授,把小夥子轉走了。胡必傑教授說,這名小夥子其實是過敏性支氣管肺麴黴病,這種病在教科書上都沒有介紹,很多醫生不會診斷。而他20多年前就診斷出了這樣的病人,現在已經屬於中山醫院感染病科的「常見病」了。
  • ...保國安——記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控制中心名譽主任、教授吳安華
    ——題記全國一半以上省級院感質控中心主任、全國一半以上醫院感染控制中心學科帶頭人都曾師從於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國家衛健委從全國抽調的10位支援武漢院感防控專家,其中7位也曾師從於他……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控制中心教授吳安華,是名副其實的全國醫院感染控制培訓「第一人」。
  • ...譜丨戰鬥堡壘聚人心 白衣執甲逆風行——記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
    回望今年初艱苦卓絕的抗「疫」之路,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發揮醫院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全院上下齊心協力堅守「主陣地」,並派出133名醫療隊員馳援武漢,24位專家擔任省級專家組專家奔赴14個市州,2位專家遠赴非洲抗疫,黨旗始終在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 當特殊的戰鬥打響——記奮戰在抗「疫」前線的全國退役軍人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 題:當特殊的戰鬥打響——記奮戰在抗「疫」前線的全國退役軍人  在2020年開年以來的這場全民抗「疫」戰鬥中,全國廣大退役軍人堅決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最危險的地方去,成為疫情防控中的一支「硬核力量」。  聞令而動,向戰而行——  「一日來當兵,終生聽黨話。」
  • 新冠當下,敏飛來守護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
    2月9日,廣州中山三院再次臨危受命,需要奔赴前線。敏飛的產品相關負責人立即聯繫醫院,並連夜調集就近的物資!(敏飛是90多年歷史的老品牌斧標驅風油旗下研發的產品,專業針對敏感、乾燥肌膚人群而研製的個人護理的敏飛品牌) 本次捐贈了累計近幾萬價值的產品,連夜贈與醫院,一起奔赴抗「疫」前線。疫情當前,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守護醫護人員的雙手!
  • 跨越南北半球 看湖南這個專家組「非」一般的抗疫路
    近1個月來,專家組在非洲大陸馳行3600公裡,走訪72家機構和單位,指導醫院和防疫機構改善分診流程、優化診療方案;他們開展救治和防控培訓24場,服務華人華僑、中資機構;在電視臺錄製抗疫科普節目,在電臺、網絡講述抗疫故事,聽眾和觀眾逾360萬人次……分享了中國抗疫經驗和湖南救治特色,和非洲人民攜手抗疫,受到當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讚譽。
  • 抗「疫」戰爭中,珍貴的人物事跡,可作素材
    防護服、戴口罩、護目鏡,不見你的容顏,只見你衝鋒的身影。本文整理了抗「疫」戰爭中,珍貴的人物事跡,可作素材。為了避免交叉感染,縮短穿防護服的時間,把寶貴時間投入到一線緊急的救助工作中,她毅然決然剃光了及腰長發,為這位90後媽媽節約時間、顧念他人、愛崗敬業的精神點讚。
  • 專訪上海兒科醫院徐虹:抗疫那些事
    黨組織在兒科醫院戰「疫」中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在疫情期間,經歷了嚴防死守、統籌防疫與復工復產、外防輸入和常態化防控等各個階段,患兒都能得到妥善救治,醫院復工復產順利推進,醫務人員和就診人員零感染,醫院的疫情防治工作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衛健委和復旦大學的肯定。
  • 戰「疫」前線,這些北大醫者面向黨旗莊嚴宣誓
    自1月26日(大年初二)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人民醫院、第三醫院3家綜合醫院先後選派三批醫療隊馳援武漢,目前共有406名醫護和管理人員奮戰在援鄂抗疫第一線。醫療隊中共有中共黨員143名,入黨積極分子及發展對象2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