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在月子中心被發現骨折
經查看監控視頻也無法找到骨折原因,雙方將繼續協商賠償等問題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程浩楠 實習生 蘇涵 文/圖
拍片可看出小毛的骨折情況。
2月8日,南寧市民阿蘭(化名)帶著出生3天的兒子,住進淡村路滿悅樂母嬰護理中心(下稱月子中心)。2月16日,嬰兒被發現左肱骨骨折。阿蘭說,2月15日晚,孩子在被抱去託管室之前,兩條胳膊都可以正常活動。她認為此事應該是護理人員護理不當造成的,要求月子中心承擔責任並賠償。2月18日,月子中心負責人表示,孩子是輕微骨裂(骨折),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較多。新生兒的輕微骨裂會在3周左右痊癒,下一步,月子中心會聘請專家進行診斷,查找問題的具體原因,並與阿蘭協商賠償問題。
事發
幼兒左胳膊被診斷為骨折
2月18日上午,南國早報記者來到滿悅樂月子中心,阿蘭躺在床上,她的孩子小毛(化名)在託管室。阿蘭說,她兒子是2月5日(即農曆正月初一)出生。「2月8日,我和孩子住進了這家月子中心,總費用為28天共1.4萬元」。
阿蘭表示,2月15日晚10時30分左右,小毛吃完奶之後,就由護理人員抱到託管室照看,「在抱去之前,一切都是正常的,他還手舞足蹈,兩隻手臂都可以揮舞」。但是,到了2月16日上午9時左右,護理人員告知她,小毛的左胳膊看上去有點問題,難以自由擺動了。一聽這話,阿蘭非常緊張,馬上和護理人員一起帶小毛到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檢查,結果發現小毛的左胳膊出現了骨折症狀。
記者看到,檢查通知單稱,「(小毛)無明顯誘因出現左上肢活動減少,左上肢無明顯腫脹;初步診斷為左肱骨骨折。」另外,醫院的檢查報告單也顯示,小毛的左肱骨中段及尺骨上段隱約見透亮線,橈骨上段局部骨皮質連續性欠佳,「未見明顯移位,關節未見脫位,周圍軟組織未見明顯腫脹」;診斷意見為「建議複查」。
檢查報告指出橈骨上段局部骨皮質連續性欠佳。
調查
查看監控未能找到骨折原因
阿蘭及家屬查看了2月15日當晚的部分監控錄像,未能找到小毛骨折的原因。由於時間問題,阿蘭沒有把整夜及第二天發現問題前的監控視頻都看完。
在月子中心的監控電腦上,記者看到,監控視頻顯示:2月16日上午6時50分時,小毛的左胳膊可以自然擺動,之後,護理人員將他抱起,讓他趴著睡。2分鐘後,小毛被抱入嬰兒車睡覺。2月16日上午7時30分許,一名護理人員檢查小毛後,交給另一名護理人員。這個時候,小毛的左胳膊看上去不像之前那樣靈活了。
對於為何讓小孩趴著睡的問題,滿悅樂月子中心負責人宋先生表示,之所以讓小毛趴著睡了一會兒,主要是因為當時小毛有些鬧騰,為緩解他的情緒,護理人員才將他翻過身,讓他趴著睡。另外,監控顯示,2月16日6時30分,護士給小毛戴好圍兜後,疑似拍小毛。宋先生認為,這是護士出於自己的習慣,出於對孩子的愛,輕輕地拍了一下小毛的臉部,並沒有碰到他的手臂。
進展
雙方將繼續協商賠償等問題
「我的寶寶出生才11天,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我非常難受,非常心痛。」阿蘭說,在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看過之後,他們又帶著小毛去了自治區人民醫院。「兩家醫院的醫生均表示,由於孩子年齡太小,不適合打石膏固定,只能讓他自行恢復,注意觀察,有什麼不適及時到醫院診治,我們就又回到了月子中心」。
宋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他也不知道事情的具體原因,孩子在月子中心接受護理、照顧期間,護理人員沒有暴力擊打的情況,也沒發生小孩掉落以及外力碰撞的情況,「新生兒發生骨折的原因很多,孕婦在生產時,產道擠壓也可能導致寶寶骨裂」。
月子中心接下來會如何處理此事?宋先生說,孩子太小,不適合打石膏,輕微骨裂三周左右時間就可以痊癒,因此,在這段時間,阿蘭及小毛繼續留在月子中心。對於一些護理行為被認為存在一定的問題,他們會加強管理,要求護理人員嚴格按照規範對孩子進行照看、護理。
對於阿蘭要求的賠償問題,宋先生說,由於導致小毛骨折的原因尚不明確,所以雙方在賠償問題上尚未達成一致。接下來,雙方還會繼續協商,月子中心也會聘請醫學專家對小毛進行檢查,希望能夠查出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並徵求各方面意見,以便確定合理的賠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