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器在歷史文物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載體。金銀是貴重金屬,硬度適中,具有延展性,易錘打成形,又有亮麗的天然色澤,且不易氧化變色,是製作工藝品的良好材料。唐代是中國金銀器發展的繁榮鼎盛階段,這個時期,不僅金銀器數量劇增,而且品種豐富多彩,其器型與紋飾的風格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唐代金銀器的工藝技術也極其複雜、精細,當時已廣泛使用了錘擊、澆鑄、焊接、切削、拋光、鉚、鍍、鏨刻、鏤空等工藝。
此花口金碗,為一對。其一侈口,斜腹壁,平底,喇叭形圈足。器身滿飾珍珠地紋,腹部捶出仰蓮瓣,內壁呈蓮瓣狀凹陷。外壁蓮瓣紋凸起,鏨纏枝花卉紋;蓮瓣間隙上方分別鏨鴛鴦、鸚鵡、鴻雁、鸛翎、鹿、狐、獐、兔、鴨等珍禽異獸;碗內光素。圈足落款「大唐貞觀」。其二,花口,深腹,平底。碗一側置柄,器壁捶作出向外凸鼓的花瓣,碗內光素,碗外壁飾嬰戲紋,鏨刻纏枝花卉紋。底落「大唐貞觀」。造型別致,工藝精湛,富麗堂皇,為唐代金銀工藝的傑作。集裝飾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金銀製品一開始就以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品形式出現,而不像銅器和玉石等製品,在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後,才逐漸從具有功利目的性的生產工具中脫離出來,進入審美對象的範疇。唐代出現的金銀器具有極佳的使用價值。「物以稀為貴」的特性,使得人們賦予了金銀器以更多遠超於實用物品本身的意義。一件精美絕倫的金銀器,將大自然的創造與人類的智慧完美結合。此唐代花口金碗一對保存完好,實屬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