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四小龍中,其中兩個經濟體來自於我國,除了中國香港之外,另一個則是中國臺灣。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到上世紀末期,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引領亞洲其他國家,從而成為國際公認的發達國家和地區。
上世紀90年代,臺灣經濟迎來鼎盛時期,GDP總量一度超過中國大陸GDP的三分之一。不過進入新世紀以來,臺灣的經濟發展速度開始減緩。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8年,臺灣省GDP總量約為3.9萬億元人民幣(約為4萬億元人民幣),約佔全國經濟總量(90.03萬億元)的4.3%,在全國省份中名列第八。
雖然最近幾年臺灣的經濟處於低迷狀態,但在亞洲範圍內,臺灣依舊是個發達的經濟體。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8年,臺灣省人均GDP約為16.54萬元,比全國人均GDP64520.7元高出10萬元左右。我國大陸人均GDP最高的江蘇省,2018年人均GDP為11.53萬元,同樣低於臺灣人均GDP。
眾所周知,歐洲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大洲,那麼如果把中國臺灣放在歐洲,處於什麼水平呢?
人口和面積
臺灣省面積約為3.6萬平方公裡,截至2018年,臺灣常住人口為2358萬人。臺灣省的面積和荷蘭(4.15萬平方公裡)、瑞士(4.13萬平方公裡)較為接近;人口總數則接近於羅馬尼亞(1958萬人)。
目前,歐洲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均是俄羅斯,分別達到1.44億人、1709.82萬平方公裡。除了俄羅斯以外,歐洲面積超過臺灣的國家有31個,人口超過臺灣的國家有8個。
GDP
臺灣的經濟總量在歐洲處於什麼水平?
2018年,歐洲GDP最高的國家是德國,總量達到4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6.47萬億元,臺灣GDP相當於德國GDP的14.7%。在歐洲國家中,經濟體量和臺灣省較為接近的國家是波蘭,2018年,波蘭GDP為5857.8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38758億元。
人均GDP方面,在歐洲有將近一半的國家屬於發達國家,世界上人均GDP排名前十的國家大都集中在歐洲。臺灣省人均GDP折合成美元約為2.5萬美元,放在歐洲的話,和葡萄牙人均GDP(2.31萬美元)較為接近,在歐洲處於中遊水平,和德國(4.82萬美元)、英國(4.25萬美元)、法國(4.15萬美元)等經濟強國還有不小的差距。
企業規模
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發達程度,企業規模是其中重要的標準。和臺灣的經濟發展進程一樣,臺灣的企業也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大規模發展,而如今臺灣最具代表性的產業是電子科技產業。臺灣的電子科技產業水平不僅排在全國前列,即使在世界範圍內也處於頂尖水平。
今年,臺灣一共有10家企業入選《財富》評選的世界500強,它們分別是鴻海精密集團、和碩、廣達電腦、臺積電、仁寶電腦、國泰人壽、臺灣中油、富邦金融、臺塑集團、緯創集團。其中,鴻海精密集團以1756億美元營收排名世界第23位。
臺灣的世界500強數量在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當中排在第11位,在歐洲範圍內落後於法國(31家)、德國(29家)、英國(16.5家)、瑞士(14家)、荷蘭(12.5家)等國,可以排到第六。
綜合來看,亞洲四小龍之一的中國臺灣,和歐洲的發達國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人均GDP在歐洲只能排在中下遊的位置。不過臺灣的企業規模在歐洲處於頂尖水平,世界500強數量也位居前列。
本文由商事奇談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