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棗陽市太平鎮有這樣一名婦產科醫生,她覺得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就是每次在接生臺上接生時嬰兒的第一聲啼哭。她就是讓人感覺和藹可親,工作認真仔細。醫術高,醫德更高的太平鎮姚崗衛生院婦產科醫生袁靜。
記得有一位鄉村醫生,在他兒媳婦住院分娩前曾找到袁靜說:「袁醫生,說實話,因為我妻子當年難產差點把命丟了所以我一走進醫院產科就有心理陰影,你看我兒媳婦肚子這麼大,上次因為胎兒畸形引產過,這次懷孕早期又用過危險藥品,很懷疑她能不能在這兒安全生產,如果有問題,我們怎麼辦……!」怎麼辦?這是個難題,留下,就意味著承擔風險,轉上級醫院,就不用承擔任何責任,袁靜思慮再三,仔細回想,這個產婦孕期一直都是她在做產檢,情況比較了解,綜合她的宮高、腹圍、彩超報告、骨盆測量等結果,大致評估了一下,預測胎兒在7斤8兩至8斤2兩之間,是偏大,但產婦個子高,骨盆寬大,又做過引產手術,三維彩超排除了外觀畸形,應該能順產,就算產程中出現特殊情況,還可以剖宮產,而且姚崗衛生院的剖宮產手術技術相當成熟。袁靜又和產婦本人進行了溝通,產婦也想在這兒順產。於是她向老醫生承諾「您就放心好了,到時候我會親自給她接生」。到了產婦臨產那天夜裡一兩點鐘,老醫生給袁醫生打電話說:「快!袁醫生,兒媳婦要生,羊水已經破了,現在怎麼辦?」放下電話,袁靜立即聯繫了救護車把產婦接來醫院,並且親自守產程、安慰過度緊張的產婦、一遍遍不厭其煩地聽胎心音……經過婦產科醫生護士的共同努力,最終他的兒媳婦順利分娩了一個健康的8斤重的胖兒子,全家都樂壞了。
還有一位瘢痕子宮的產婦,因家庭經濟條件較差,強烈要求在姚崗衛生院剖腹產。袁醫生做好各種準備,為病人實施剖宮產手術,手術打開腹腔時才發現合併有隱性胎盤早剝,這是產科極為兇險的併發症,嚴重時可危及母親和孩子的生命安全,可是此時轉院已來不及。剖宮產生下來寶寶渾身蒼白,沒有任何反應。而在鄉鎮衛生院沒有呼吸機,沒有氣管插管,也沒有專業的新生兒科醫生來搶救,大家都在手術臺上,我們都知道,搶救生命是分秒必爭的事情,每遲疑一秒就意味著這個幼小而孱弱的生命即將與這個世界擦肩而過,只見袁靜說了聲「讓我來!」, 立即伏下身來,用嘴吸出新生兒嘴裡的胎糞及分泌物,直接對新生兒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心臟按壓,吸氧、保暖,注射急救藥品等,經過爭分奪秒,緊張而有序的搶救,半小時後復甦成功,聽著新生兒的啼哭,看著市一醫院新生兒科前來接診的醫生抱走了孩子,所有人才鬆了一口氣。
袁醫生顧不上擦洗臉上沾染的胎糞和鮮血,也顧不上有可能感染傳染病的危險,繼續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因為此時,產婦還躺在手術臺上,雖然縫好了手術切口,但因胎盤早剝引起產後大出血,危在旦夕。家屬早已經嚇傻了,只是喃喃重複著一句話「救救我們,救救我們……」身為婦產科主任袁靜沉著冷靜指揮搶救工,「按摩子宮,應用宮縮劑,建立雙靜脈通道,聯繫市醫院血庫準備輸血……」最終產婦轉危為安。當產婦生命體徵穩定的那一刻,袁醫生和大家都癱坐在椅子上,大家都累壞了!最後,袁醫生留一名護士和我繼續觀察病情 ,其他人就餐休息 。此時她才發覺,腿肚子酸痛不已,肚子也咕咕直叫,嘴裡的味道更是無法描述,胎糞和著血水早已乾涸在她的嘴角……但病人搶救成功的喜悅,已經衝淡了一切勞累和痛苦!
袁靜醫生和她的同事就是這樣一群人,她們沒有創造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奇蹟,但卻用青春書寫著生命的感動。用真摯的愛心,為患者拂去滿身的傷痛;她們將樸素的笑容綻放,為患者增添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她們將青春定格在燕尾帽下,用奉獻丈量著生命的長度……,就是這樣一群人,每天迎接著新生命的到來,體會著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