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重慶4月23日電 一聲「天使」,讓人對護士這一職業充滿美好想像。只是當你零距離接觸,你會發現,光環背後是護士們日復一日的平凡與堅守。也唯有深入其中,你才能體會箇中滋味。4月22日下午,記者來到雲陽縣雙江人民醫院婦產科「客串」了一把婦產科醫生,並在體驗中感受了「天使」的艱辛和母愛的偉大。
呵護剛出生的小寶寶
李小蘭主任在詢問孕婦胎情
產房,一個誕生新生命並充滿神聖的地方
「馬上有一順產婦女臨盆,你要不要去看看?」。22日中午1點,辦公室副主任程豔告訴正在吃午飯的記者。「好呀,馬上去」。
等我們來到醫院,換上乾淨的工作服準備走進產房時,卻被告知產婦已經生了。記者難免有點失落。「沒事,來我們醫院生產的很多,有機會的。」一旁的婦產科主任李小蘭說。
下午2點45分,李小蘭告訴記者有一瘢痕子宮的女性需要行剖宮產手術。3點15分,記者跟隨李小蘭及主刀醫生傅關平、助手趙歡、助產士陳紅悄然走進手術室。
40餘平方米的手術間乾淨、整潔、明亮,無影燈及心電監護已開啟,而此時,孕婦在腰硬聯合麻醉下已安靜地躺在手術臺上,麻醉醫師何浪正在細心地詢問孕婦的感覺,一旁的器械護士和一助在悄然地進行著鋪巾。隨後器械和巡迴護士清點手術器械、止血紗的數量,「一、二、三……,一、二、三……」,簡潔而清脆的聲音反覆在手術間迴響。此時,簡單的數字卻代表著嚴謹和責任。
3點44分,待一切準備就緒,主刀醫生傅關平熟練地操起「柳葉刀」輕輕劃開了孕婦的肚皮,一絲血跡瞬間冒出,助手趙歡用鑷子夾起止血紗不停地擦拭著滲出的血跡。一層,皮膚劃開了;二層,脂肪劃開了;三層,前鞘劃開了……肌肉、腹膜、膀胱腹膜反折、子宮壁共七層被相繼劃開。而此時,耳邊不時傳來「血壓?正常」、「心率?正常」、「血飽和度?正常」之類的話語。
3點56分,一聲清脆的啼哭打破了手術室的寧靜,一個重3200g的健康男寶寶順利從媽媽的腹中取出。而此刻,除了讓記者感受到醫生嫻熟的技術外,更是感受了生命的來之不易和母愛的崇高與偉大。在此,替所有子女向天下的母親道一聲:媽媽,您辛苦了!
為孕婦縫合傷口
「天使」,有一雙不怕髒的手
一句「金眼科,銀外科,最髒最累婦產科」,無形中道出了婦產科護士工作的辛苦。下午4時14分許,護士長楚小紅巡視病房,說起話來溫和委婉的她能清楚地叫出每個病人的名字。給其中一名產婦換完藥水,走到睡在嬰兒床裡的寶寶旁邊看了看,用手輕輕地摸了摸寶寶臀部,「唉呀,寶寶拉糞啦。」楚小紅邊說邊打開紙尿褲,一旁的記者看著有點發膩,楚小紅卻一邊笑著一邊叫產婦家屬打來熱水,幫孩子認真擦洗起來。
「我們都習慣了,有一雙不怕髒的手。」楚小紅說,平常工作當中,經常有病人大小便失禁,大部分時候都需要護士來幫忙清理,所以「不怕髒」也是護士必須具備的素養之一。說話間,楚小紅帶著記者來到了嬰兒護理室。一個個剛剛降臨人世的小寶貝,在護士們輕柔的動作中感受著來自外界帶來的刺激。給寶貝護理技術要求太高,記者沒敢上前體驗,只能隔著玻璃觀望。為防止孩子在護理過程中感冒,嬰兒護理室必須保持適宜的溫溼度。夏天天熱,但空調不能開啟過低的溫度,到了冬天,除了開空調還要開取暖器。「本來冬天很冷,但我們的護士幫孩子護理完後,卻出了一身的汗,夏天就更不用說了。」楚小紅說,「一個寶寶護理一次大概需五六分鐘,忙的時候,一個護士一個上午就要護理20多個寶寶,工作量挺大的」。
為孕婦做體檢
成就感緣於新生命的安然落地
「每次看到新生命平安降臨,我們就很有成就感。但隨時要把控孕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突發情況,否則就會危及母親和寶寶的生命」,婦產科主任李小蘭平靜而欣慰地講述起曾經成功搶救的一名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羊水栓塞的孕婦,記者再次領略到了她的好記性。
2016年11月14日9時10分,一名妊娠38周的王姓孕婦因下腹陣發性疼痛2小時入院。「經檢查屬瘢痕子宮,且相對頭盆不稱,必須進行剖宮產手術」李小蘭說。在新生兒取出一分鐘後,產婦突然出現劇烈嗆咳。「羊水栓塞」,李小蘭頭腦裡瞬間閃現念頭,立即給予地塞米松10mg靜推,監測血壓70/17mmHg、氧飽和度75%,多巴胺2mg靜推,地塞米松20mg靜推……經過10多分鐘緊張有序的搶救,產婦生命體徵恢復正常,胎盤自剝,娩出完整,產婦轉危為安。「能夠成功搶救羊水栓塞產婦,讓鮮活的生命在我們手中延續,那個時候覺得太有成就感了!」。從莽莽撞撞的醫學生到經驗豐富的婦產科主治醫師再到把控婦產科全局的科室主任,在近15年的從業生涯中,李小蘭說她最大的成就感就來源於每個新生命的安然落地。
醫護人員陪同孕婦生產是很常見的事情。據李小蘭介紹,有一次,賴小勇作為值班醫生陪同一名孕婦生產。因難以忍受陣痛的產婦一度處於崩潰和失控的邊緣,她說她要剖宮產,賴小勇就勸她要加油不能放棄,給她鼓勵,最後產婦順利生產。「孩子出來的時候,她不停地說謝謝,當時感覺很滿足。說實話,我們的工作很平凡,沒有驚天動地、沒有盪氣迴腸,只有默默無聞、繁雜瑣碎,但又容不得出現任何差錯。」賴小勇當時覺得,作為一名醫務人員,一定要有「四心」(耐心、細心、愛心和責任心)。
「每次新生兒第一聲啼哭的時候,我們就覺得我們的職業太神聖了!每次看到新生兒出生的時候,我們都非常的感動,我們非常熱愛這份工作。目前,醫院鎮痛分娩的廣泛開展大大提高了自然分娩率。」李小蘭說,在她15年的從業生涯中共迎接了不下5000個寶寶的誕生。作為醫生的她,希望能夠繼續深造、交流,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和學習更多新的醫療技術。作為科主任的她,希望能夠培養更多的優秀婦產科醫護人員,帶出優秀的團隊。作為醫務科長的她,更希望為產婦和嬰兒提供更好的優質服務,為醫院的發展建設添磚加瓦。
體驗感悟:整個體驗過程,持續了近2個多小時。可以說,體驗很短,但感悟卻很長。每一種職業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辛苦與快樂。默默忙碌,對這些可愛的醫生護士來說,已成為一種習慣,並在一份平淡的堅守中用責任欣然迎接、度過平凡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