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客串」婦產科醫生「天使」沒有想像中那麼好當

2020-12-19 上遊新聞

人民網重慶4月23日電 一聲「天使」,讓人對護士這一職業充滿美好想像。只是當你零距離接觸,你會發現,光環背後是護士們日復一日的平凡與堅守。也唯有深入其中,你才能體會箇中滋味。4月22日下午,記者來到雲陽縣雙江人民醫院婦產科「客串」了一把婦產科醫生,並在體驗中感受了「天使」的艱辛和母愛的偉大。

呵護剛出生的小寶寶

李小蘭主任在詢問孕婦胎情

產房,一個誕生新生命並充滿神聖的地方

「馬上有一順產婦女臨盆,你要不要去看看?」。22日中午1點,辦公室副主任程豔告訴正在吃午飯的記者。「好呀,馬上去」。

等我們來到醫院,換上乾淨的工作服準備走進產房時,卻被告知產婦已經生了。記者難免有點失落。「沒事,來我們醫院生產的很多,有機會的。」一旁的婦產科主任李小蘭說。

下午2點45分,李小蘭告訴記者有一瘢痕子宮的女性需要行剖宮產手術。3點15分,記者跟隨李小蘭及主刀醫生傅關平、助手趙歡、助產士陳紅悄然走進手術室。

40餘平方米的手術間乾淨、整潔、明亮,無影燈及心電監護已開啟,而此時,孕婦在腰硬聯合麻醉下已安靜地躺在手術臺上,麻醉醫師何浪正在細心地詢問孕婦的感覺,一旁的器械護士和一助在悄然地進行著鋪巾。隨後器械和巡迴護士清點手術器械、止血紗的數量,「一、二、三……,一、二、三……」,簡潔而清脆的聲音反覆在手術間迴響。此時,簡單的數字卻代表著嚴謹和責任。

3點44分,待一切準備就緒,主刀醫生傅關平熟練地操起「柳葉刀」輕輕劃開了孕婦的肚皮,一絲血跡瞬間冒出,助手趙歡用鑷子夾起止血紗不停地擦拭著滲出的血跡。一層,皮膚劃開了;二層,脂肪劃開了;三層,前鞘劃開了……肌肉、腹膜、膀胱腹膜反折、子宮壁共七層被相繼劃開。而此時,耳邊不時傳來「血壓?正常」、「心率?正常」、「血飽和度?正常」之類的話語。

3點56分,一聲清脆的啼哭打破了手術室的寧靜,一個重3200g的健康男寶寶順利從媽媽的腹中取出。而此刻,除了讓記者感受到醫生嫻熟的技術外,更是感受了生命的來之不易和母愛的崇高與偉大。在此,替所有子女向天下的母親道一聲:媽媽,您辛苦了!

為孕婦縫合傷口

「天使」,有一雙不怕髒的手

一句「金眼科,銀外科,最髒最累婦產科」,無形中道出了婦產科護士工作的辛苦。下午4時14分許,護士長楚小紅巡視病房,說起話來溫和委婉的她能清楚地叫出每個病人的名字。給其中一名產婦換完藥水,走到睡在嬰兒床裡的寶寶旁邊看了看,用手輕輕地摸了摸寶寶臀部,「唉呀,寶寶拉糞啦。」楚小紅邊說邊打開紙尿褲,一旁的記者看著有點發膩,楚小紅卻一邊笑著一邊叫產婦家屬打來熱水,幫孩子認真擦洗起來。

「我們都習慣了,有一雙不怕髒的手。」楚小紅說,平常工作當中,經常有病人大小便失禁,大部分時候都需要護士來幫忙清理,所以「不怕髒」也是護士必須具備的素養之一。說話間,楚小紅帶著記者來到了嬰兒護理室。一個個剛剛降臨人世的小寶貝,在護士們輕柔的動作中感受著來自外界帶來的刺激。給寶貝護理技術要求太高,記者沒敢上前體驗,只能隔著玻璃觀望。為防止孩子在護理過程中感冒,嬰兒護理室必須保持適宜的溫溼度。夏天天熱,但空調不能開啟過低的溫度,到了冬天,除了開空調還要開取暖器。「本來冬天很冷,但我們的護士幫孩子護理完後,卻出了一身的汗,夏天就更不用說了。」楚小紅說,「一個寶寶護理一次大概需五六分鐘,忙的時候,一個護士一個上午就要護理20多個寶寶,工作量挺大的」。

為孕婦做體檢

成就感緣於新生命的安然落地

「每次看到新生命平安降臨,我們就很有成就感。但隨時要把控孕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突發情況,否則就會危及母親和寶寶的生命」,婦產科主任李小蘭平靜而欣慰地講述起曾經成功搶救的一名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羊水栓塞的孕婦,記者再次領略到了她的好記性。

2016年11月14日9時10分,一名妊娠38周的王姓孕婦因下腹陣發性疼痛2小時入院。「經檢查屬瘢痕子宮,且相對頭盆不稱,必須進行剖宮產手術」李小蘭說。在新生兒取出一分鐘後,產婦突然出現劇烈嗆咳。「羊水栓塞」,李小蘭頭腦裡瞬間閃現念頭,立即給予地塞米松10mg靜推,監測血壓70/17mmHg、氧飽和度75%,多巴胺2mg靜推,地塞米松20mg靜推……經過10多分鐘緊張有序的搶救,產婦生命體徵恢復正常,胎盤自剝,娩出完整,產婦轉危為安。「能夠成功搶救羊水栓塞產婦,讓鮮活的生命在我們手中延續,那個時候覺得太有成就感了!」。從莽莽撞撞的醫學生到經驗豐富的婦產科主治醫師再到把控婦產科全局的科室主任,在近15年的從業生涯中,李小蘭說她最大的成就感就來源於每個新生命的安然落地。

醫護人員陪同孕婦生產是很常見的事情。據李小蘭介紹,有一次,賴小勇作為值班醫生陪同一名孕婦生產。因難以忍受陣痛的產婦一度處於崩潰和失控的邊緣,她說她要剖宮產,賴小勇就勸她要加油不能放棄,給她鼓勵,最後產婦順利生產。「孩子出來的時候,她不停地說謝謝,當時感覺很滿足。說實話,我們的工作很平凡,沒有驚天動地、沒有盪氣迴腸,只有默默無聞、繁雜瑣碎,但又容不得出現任何差錯。」賴小勇當時覺得,作為一名醫務人員,一定要有「四心」(耐心、細心、愛心和責任心)。

「每次新生兒第一聲啼哭的時候,我們就覺得我們的職業太神聖了!每次看到新生兒出生的時候,我們都非常的感動,我們非常熱愛這份工作。目前,醫院鎮痛分娩的廣泛開展大大提高了自然分娩率。」李小蘭說,在她15年的從業生涯中共迎接了不下5000個寶寶的誕生。作為醫生的她,希望能夠繼續深造、交流,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和學習更多新的醫療技術。作為科主任的她,希望能夠培養更多的優秀婦產科醫護人員,帶出優秀的團隊。作為醫務科長的她,更希望為產婦和嬰兒提供更好的優質服務,為醫院的發展建設添磚加瓦。

體驗感悟:整個體驗過程,持續了近2個多小時。可以說,體驗很短,但感悟卻很長。每一種職業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辛苦與快樂。默默忙碌,對這些可愛的醫生護士來說,已成為一種習慣,並在一份平淡的堅守中用責任欣然迎接、度過平凡的每一天。

相關焦點

  • 菏澤「最美醫生」「最美白衣天使」出爐
    舞蹈《牡丹頌》表演  大眾網菏澤6月27日訊(記者王文文)今天下午,菏澤市「最美醫生、最美白衣天使」頒獎典禮舉行。市立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郭西文等十人獲得「最美醫生」稱號,單縣中心醫院神經外科護士閆冬梅等十人獲得「最美白衣天使」稱號,另有十位醫務人員分別獲得提名獎。菏澤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永江,菏澤市人大副主任湯建梅,菏澤市政協副主席付守明出席頒獎典禮。
  • 醫生跪病床上與死神「搶」孩子 網友:他們是天使
    網友:他們是天使截至1月15日,該篇稿件在上遊新聞閱讀量已經超過了1400萬。同時,人民日報微信客戶端、央視新聞紛紛以各種形式轉載了該稿件。對於重慶市中醫院的醫生和助產士,許多網友都表達了自己的讚揚之情。網友「黃惠鵬6256762925」在央視新聞針對此事的相關微博中感嘆,「任何盡職的醫護人員都是最美的。
  • 【三晉「好醫院 好醫生 好護士」】孕嬰平安是婦產科醫生最大的幸福
    (原標題:【三晉「好醫院 好醫生 好護士」】孕嬰平安是婦產科醫生最大的幸福)
  • 醫院遭遇"醫生荒" 兒科、婦產科醫生缺口最多
    可真正從醫以後卻發現自己的工作遠沒有那麼簡單,十年苦讀才換取體制內的一席之地遠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近乎冰點的醫患關係、以藥養醫、寫不完的論文、漫長的職稱評審……逼迫一些80後糾結著要不要「逃離」體制。  醫生荒,缺人成了各大醫院面臨的共同問題。近一個月的時間,市衛計委組織「島城媒體看醫院」的活動。談到醫護人員配備,無論是三甲大型綜合醫院還是二三級醫院都缺人。
  • 婦產科好醫生!鄭大一附院史惠蓉教授獲得林巧稚獎
    史惠蓉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通訊員 曹詠  8月13日,記者從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日前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醫師分會(COGA)主辦的「2019中國婦產科醫師大會」在南京召開,會上舉行了第八屆「婦產科好醫生-林巧稚杯」頒獎儀式,該院史惠蓉教授獲得表彰,全國共有21位醫師獲此殊榮。
  • 重醫附二院婦產科胡麗娜教授獲「婦產科好醫生-林巧稚杯」獎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婦產科主任胡麗娜教授榮獲「婦產科好醫生——林巧稚杯」殊榮8月9日~8月12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分會(COGA)主辦的「2018中國婦產科醫師大會」在天津召開,會上,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婦產科主任胡麗娜教授榮獲「婦產科好醫生——林巧稚杯」殊榮。
  • 乘客昏迷不醒,瀘州婦產科醫生緊急救人!
    新聞播出後,遠在四川瀘州的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醫生們發現,新聞中這名叫楊永強的乘客很眼熟,莫非就是中醫院的醫生?經證實,楊永強就是該院婦產科醫生。1月20日下午,楊永強從重慶出差回瀘途中,臨時「客串」了一回急診科醫生,及時挽救了患者生命。
  • 女性結紮真有那麼恐怖?婦產科醫生說出了實情,和你想得不一樣
    那麼,女性結紮真有那麼恐怖嗎?舅媽是我們縣城中心醫院的婦產科醫生,這方面的經驗還是很豐富的,之前也專門諮詢過她這個問題。舅媽笑著說出了實情,她表示這個手術的真相和很多人想得不一樣。不過婦產科醫生也表示,女性結紮雖說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恐怖,但是有些事項還是需要注意的。結紮時間要選對
  • 《愛的婦產科》開播 打造湖南衛視創新第一劇
    記者了解到,較於以往的螢屏作品,「青春星期天」的觀眾互動性更強,隨著《愛的婦產科》開播在即,朱丹、何晟銘、孫堅等主創也將輪番上陣,以「值班醫生」的身份在微博中與觀眾積極互動,解讀劇裡劇外的精彩話題。劇中人物「穿越」到現實生活中充當「劇小二」和觀眾互動,第一時間服務觀眾並將觀眾反響反饋到劇情中,這在國內電視劇創作尚屬首例。
  • 婦產科醫生:家在心深處
    (原標題:婦產科醫生:家在心深處)
  • 《愛的婦產科》今開播 打造湖南衛視創新第一劇
    記者了解到,較於以往的螢屏作品,「青春星期天」的觀眾互動性更強,隨著《愛的婦產科》開播在即,朱丹、何晟銘、孫堅等主創也將輪番上陣,以「值班醫生」的身份在微博中與觀眾積極互動,解讀劇裡劇外的精彩話題。劇中人物「穿越」到現實生活中充當「劇小二」和觀眾互動,第一時間服務觀眾並將觀眾反響反饋到劇情中,這在國內電視劇創作尚屬首例。
  • 焦點:一個婦產科醫生的夢
    焦點:一個婦產科醫生的夢 時間: 2013-03-29 16:05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阿邦 近日,CCTV《焦點訪談》欄目組走進和美醫院,對產科醫生高凌進行了專訪,帶觀眾朋友領略和美醫院環境的同時,分享了一個醫生的中國夢。
  • 「最美」婦產科醫生的執著追求
    她多次被評為「優秀工作者」「青年名醫」「院內名醫」……2020年,在河南省第二屆醫德醫風評選活動中,李樹雲榮獲全省「醫德醫風標兵」稱號。    不忘初心  夢想因「奮力追求」而最美    「我想當醫生,當醫生多好啊,可以幫助很多人!」    「進去產房一個人,出來產房兩口人,出院開開心心一家人!」
  • 看到男婦產科醫生別尷尬 其實他們更有優勢
    當時,一名男醫生隨女同事到婦產科查房,因患者家屬不滿其中的一位是男性,隨後襲擊了這名男醫生,導致他顱底骨折、腦震蕩、外傷性癲癇發作,被送往南京救治。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第一醫院了解到,這名男醫生在該院治療,目前病情平穩,但是鼻骨骨折還需要動手術。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事件背後暴露出婦產科男醫生所面臨的嚴重的「性別歧視」。
  • 婦產科醫生勸戒:濫用"雙胞胎秘方"將孕育災難
    昨天南方某報披露了一條生雙胞胎有「秘方」的消息,記者就此採訪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婦產科醫生。她們的回答是,確實有藥物能促使雙胞胎的形成,但如果違背用藥規律使用,帶來的後果將十分嚴重。  這條消息透露,被人們爭相購買的「雙胞胎秘方」價格非常昂貴,一支注射液已經賣到了幾百元。
  • 婦產科醫生平凡的一天
    而這喜悅的背後,是每一位婦產科醫生的辛勤付出。今天,我們走進蘄春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了解婦產科醫生平凡且忙碌的一天。早晨     由於職業關係,婦產科的醫生都是急性子。每天早早地起床,簡單洗漱,草草吃完早餐就提前來到醫院。    疫情期間,縣裡多家醫療機構被改造成新冠病房或者隔離觀察點,我們婦產科的病人較前明顯增多。
  • 北大醫院婦產科醫生被毆打 網友稱醫鬧者系首都師範大學學生
    北大醫院婦產科醫生被毆打 網友稱醫鬧者系首都師範大學學生  10月12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赫英東等三位醫生值班期間遭患者及其家屬毆打」視頻在微博和朋友圈內被大量轉發。剛剛,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公開發聲明稱,警方已經介入調查,該事件目前仍在處理中。
  • 【「疫」線傳真】一位婦產科醫生的「救命手機」
    有沒有什麼東西是你時刻帶在身邊,一秒鐘都不會離開你的?河南省鄲城縣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王皓的答案是:手機。 王皓的手機24小時不離身,一年四季從沒關過機,下廚房炒菜,手機也時刻裝在她的圍裙口袋裡。 路上,王皓通過手機向值班醫生了解了病人的情況。秋渠鄉產婦劉某,胎膜早破,入院時發熱、咳嗽,連夜從二院轉到縣人民醫院。劉某的家與一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家相距僅幾百米,這種情況被感染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為擔心放射線對胎兒不利,不便於做肺部CT,所以很難確診。況且,現在最要緊的是先搶救胎兒。
  • 網站推出婦產科醫生紅黑榜受熱捧
    新華網濟南11月15日電(「中國網事」記者 羅博、錢榮、許雪毅)最近,一份名為2010年版濟南醫生「紅黑榜」的帖子成為網民熱捧的「看病指南」,在網絡上及現實生活中引發不小反響。如何看待民間版醫生「紅黑榜」的是與非?通過網絡評價醫生的方式是否真如網友所期望的,堪當醫改「催化器」?
  • 據說婦產科醫生看一眼就知道了
    新生兒的降生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兒,有的孩子生下來就乖巧懂事,是上天恩賜的天使,但有的孩子剛生下就不讓人省心,被父母戲稱為「小討債鬼」。你的孩子是來報恩的還是來討債的呢?據說婦產科醫生在產房一眼就能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