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導讀

2021-02-20 第六黨支部思想匯

      日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舉辦第五講,圍繞「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這一主題,邀請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培永做客講堂,以「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為主題,導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回應了錯誤社會主義觀

陳培永談到,《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是一部對錯誤的社會主義觀進行回應的文獻。這篇文獻來源於另一本大部頭的著作,叫《反杜林論》。從書名可以看出,它批判的對手是杜林。杜林自命為社會主義信徒,以「社會主義改革家」的身份提出了自己的社會主義理論和改造社會的詳盡計劃,創造了一套包羅萬象的社會主義體系,提出了一整套的「新社會主義學說」,拼湊一套所謂「終極真理」和「最終形式」。

為了清除杜林主義的迷惑,避免社會主義的庸俗化,恩格斯毅然中斷了當時正在寫作的《自然辯證法》。從1876年到1878年,恩格斯用了兩年的時間寫作,他連續發表了一系列批判杜林的文章,刊登在德國社會民主黨機關報《前進報》上。1878年夏,恩格斯將這些文章以《歐根·杜林先生在科學中實行的變革》為名集印成書,即《反杜林論》。1880年,應法國革命家保爾·拉法格的請求,恩格斯把《反杜林論》中的三章(引論的第一章和第三編的第一章、第二章)改寫成一篇獨立、通俗的著作,並由拉法格譯成法文,以《空想社會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為題發表,後來以《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這個名稱載入史冊。

陳培永認為,這本書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馬克思稱其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入門」,列寧稱其為「概述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書、「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經典著作」,稱其和《共產黨宣言》一樣,是「每個覺悟工人必讀的書籍」。直到今天,我們也可以說,它是了解馬克思、恩格斯原初意義上的社會主義理論的必讀經典文獻,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具有極大的借鑑和啟發意義。

 科學社會主義不是憑空出現有兩大淵源

陳培永談到,作為一種思潮,一套學說,科學社會主義不是憑空出現,不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它有人類社會前期的理論成果的淵源。

第一個是啟蒙學說。恩格斯開篇指出,社會主義就其理論形式而言,起初表現為對啟蒙原則進一步的、似乎更徹底的發展。啟蒙思想是人類社會的精神財富,它與社會主義學說一樣,都表徵了思想家推動社會進步的努力。恩格斯高度評價啟蒙思想,把啟蒙學說當成社會主義的前身,對我們的啟示是:人類社會的文明,總在一定的傳承中發展。一種新的學說,不可能憑空建構,不可能毫無預兆地驟然降臨人間。把啟蒙思想當成資本主義的理念,武斷地將其與社會主義學說、與馬克思主義對立起來,不分青紅皂白地拒斥,是有問題的。追求社會主義理想,需要深刻理解啟蒙價值理念的歷史意義,肯定啟蒙思想家推動的啟蒙運動,使理性、正義、平等、人權、民主這些理念深入人心,推動了人類社會政治文明進程的作用。科學社會主義也需要吸收融合這些價值理念,充分借鑑它的積極價值。

第二個是空想社會主義。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共同點是,在啟蒙學說的基礎上,強調平等不僅是政治權利方面的平等,也應該是經濟社會地位的平等,不僅要消滅階級的特權,還有消滅階級差別本身。這當然是有進步意義的。但問題是,他們忽視了生產力的歷史發展,看不到社會關係的進步,陷入到平均主義甚至禁欲主義之中,逆歷史的潮流,開歷史的倒車。所以馬克思將其稱之為「粗陋的共產主義」,恩格斯稱之為「禁絕一切生活享受的共產主義」。

如何評價空想社會主義的空想性?首先,空想社會主義不是痴人說夢,不能簡單地將其看成胡思亂想的空談,將其完全拋棄。它對資產階級社會的批判及對未來社會的大膽預測,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理念提供了重要借鑑。第二,我們批判空想社會主義者,不代表就永遠不會成為空想社會主義者。進行社會主義實踐,過於強調社會主義的理想,急切地實現社會主義的目標,有可能陷入到對社會主義的空想之中。

 社會主義學說為何能從空想走向科學

在導讀中,陳培永講到,社會主義作為一種學說,要想真正改變世界,必須從空想走向科學,轉化成科學的理論,必須深深紮根在物質的經濟的事實中,對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作出科學的解釋。社會主義從空想走向科學的轉變,依靠的是唯物辯證法、唯物史觀、剩餘價值學說的創立。

首先,起著最根本性作用的是唯物辯證的思維方法。在恩格斯看來,思維方式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如果沒有思維方式的轉變,就不會形成科學的歷史觀,更不會生成科學的社會主義理論。只有以唯物辯證法為基礎,才能對人類歷史做出科學解釋。人類社會的發展有客觀的規律,作為理論形態的唯物辯證法其任務是找到客觀運動的規律。社會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階段,但它不可能是對之前社會形態,即資本主義社會的全盤否定,而是有所揚,有所棄。

第二,唯物主義歷史觀,揭示的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它是唯物主義的,體現在它反對從人的頭腦中,依靠所謂的永恆真理與普遍正義的認識,來尋找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人們的存在決定意識,而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存在。光靠一種理想社會的呼籲,光憑美麗社會的想像,是不能夠改變社會發展的進程的。推進社會發展,還是要腳踏實地。

第三,剩餘價值學說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科學揭示。它不僅說清了它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也講清了它剝削的、對抗的本質。恩格斯的態度是一方面要說明它與之前歷史的聯繫,它在特定歷史時期存在的必然性,另一方面要揭露它隱藏著的內在性質,揭穿它剝削的秘密。馬克思、恩格斯制服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這種制服是以揭穿一個秘密、看透其本質、辯證批評為前提的。這才是科學對待資本主義的態度。

 

科學理解社會主義社會到來的必然性

陳培永談到,社會主義必然實現,是人類社會基本矛盾所決定的。人類社會的發展證明,生產力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原有的生產方式,總是一開始適應其發展,但之後又因滯後而制約其發展。生產力的衝力,必將衝破原有的生產方式,促進新的生產方式的生成。資本主義所釋放的生產力,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生衝突,最終會葬送資本主義。

如何正確理解社會主義社會的必然性?陳培永談到,首先,要認識到,社會主義必然到來,不代表馬上就會到來。必然到來,必然出現,是歷史發展的總趨勢,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操之過急,只會增加自己頭腦中的困惑。

第二,社會主義是歷史的產物,社會主義必然到來,是客觀歷史進程推進的結果。不能人為地宣稱,進入到發達的社會主義,或者說跑步就能進入共產主義。這樣做,不會增強人們對社會主義必然實現的信心,反倒會讓人們產生對社會主義必然到來的質疑。只要談必然,就說明它是客觀的,不是你主觀宣稱就能實現的。這是歷史的邏輯,來不得半點兒戲。只要用心,我們就會看到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因素的增長。這是客觀必然性的體現。

第三,正確理解社會主義的必然性,不能只強調必然性,而忘記社會主義的實現,是客觀必然與主觀奮鬥的結合。一種錯誤的想法是,既然它必然會到來,我們就可以守株待兔,什麼都不用去幹了。這是過度強調必然的表現。社會主義的必然性,只是讓我們充滿希望,充滿自信,它還需要我們的切實努力。

最後,正確理解社會主義的必然性,也不能只籠統地得到一個結論,即資本主義因其內在矛盾無法解決,必然會被社會主義所代替。我們還要正視,當代中國因引入資本運行、發展市場經濟帶來經濟社會發展可能會出現的代價。要解決各種各樣的難題,找到解決衝突的方式和工具,如何操控資本,如何化解矛盾,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需要思考的問題。

 

未來理想社會圖景可從四大維度描繪

陳培永談到,恩格斯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預測絕不是遐想,而是在分析社會現實的基礎上的對症下藥。我們會有美好的想像,但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絕不是想像出來的,它是社會歷史進程演進的結果,是人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實現的。這個理想的未來社會,將可以這樣來描繪:

第一,有計劃生產的實現。消除生產力的資本屬性,走出生產的無政府狀態。未來理想社會,將真正實現生產力的社會佔有,進行有計劃的社會生產。人類社會新的生產形式出現了。就生產的目的而言,這種生產不再以「資」為本,而是以「社」為本,以社會中的人為本。不再是為了追求更豐厚的利潤,不再受資本邏輯的幕後操控,而是為了滿足社會總體,以及每個社會成員的需要而進行。

第二,生產力的充分發展。生產力擺脫資本屬性,實現社會本性,給生產力的加速發展掃清了障礙,有計劃的社會生產必然帶來的是生產力的充分發展。因為它不僅會消除資本主義無政府生產方式導致的對生產力和產品的有形的浪費和破壞,而且還會消除少數的統治階級及其政治代表的窮奢極欲的揮霍,從而節省出大量的生產資料和產品。這種生產力的充分發展,也保證了全社會成員都能享受富足的物質生活,而且也保證了他們體力的發展和智力的普遍提升。

第三,階級和國家的消亡。未來的理想社會,將不再有階級之分,將不再存在國家。那是階級和國家消亡的社會。階級的消亡,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那就是生產力的充分發展,社會財富的足夠豐富。需要一定的社會條件,那就是社會性的生產與佔有的真正實現,社會財富實現共享。如此的物質基礎,如此的社會條件,會使特殊階級對生產資料和產品的獨佔,成為不可能,最終使階級的存在變得不再可能。在階級不存在的情況下,國家或者說執政者,就無需再去選擇。它就從某個階級的代表,變成整個社會的代表。

第四,自由王國的最終到來。生產力的充分發展,生產資料的社會佔有,商品生產的消除,有計劃生產的實現,階級和國家的消亡,標誌著人類社會將迎來新的飛躍,將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了目標與道路的統一

陳培永講到,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能為我們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提供重要啟示,能夠為我們破除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誤解和質疑提供理論啟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了美好主觀願望與客觀歷史進程的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了目標與道路、立場與方法的統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新探索,是人類社會的新事物,與任何一個思想家所描述的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道路都不一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於對社會主義事業的重新思考,是在「什麼是社會主義」這個問題上解放思想的產物。在社會主義問題上解放思想,重新理解社會主義,沒有一定的勇氣,沒有一定的魄力是做不到的。但也正是堅持思想的解放,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才解決了社會主義向何處去的問題,走出了堅持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的獨特道路。

陳培永強調,「中國特色」是民族的,「社會主義」是世界的,中國特色體現的是實現社會主義道路的不同,它所追求的社會主義目標則具有共同性。兩者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不能離開社會主義的普遍性來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具有普遍性的,必須遵守社會主義的基本共同價值理念,如有計劃地進行生產的經濟主張,公平、共享的社會政治理想,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終極訴求等等。社會主義允許不同國家的實踐,來補充它的價值觀念和實現形式,探索出社會主義理想實現的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以說任重而道遠,它擔負著增強人們對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信念,讓世界各國找到擺脫資本邏輯困境的出路,推動整個人類社會走向更加美好未來的重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此應致力於讓中國特色走向世界,積極推進社會主義理想的現實呈現,努力開闢出具有世界意義的社會主義道路,為人類社會走出資本主義歷史階段探索出可供借鑑的經驗。 

 



相關焦點

  • 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導讀
    作為「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第五講(總132期),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培永,以「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 探尋人類解放的現實道路——重讀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140年前,為了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武裝新成立的法國工人黨,恩格斯發表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這部著作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代表作,曾被譯成1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傳播,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馬克思稱讚這本書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入門」,列寧說它是「每個覺悟工人必讀的書籍」。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而不能搞民主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
    60年前,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毛澤東同志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多少人熱淚盈眶,熱血沸騰……人們為新中國而歡呼,為必將到來的社會主義新時代而祝福!60年彈指一揮間,中國人民經歷了艱辛的起步,也經歷了成功和曲折,更是經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輝煌年代,在一窮二白的土地上創造了人間奇蹟,用鐵一樣的事實向全世界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與發展」的幾個熱點問題解析
    「人間正道是滄桑」,在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漫漫徵途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艱難曲折的探索,最終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一條充滿蓬勃生機和活力的光明之路。實踐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只有走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道路,走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最終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 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全部實踐和理論的主題,也是貫穿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的主題。他對這個問題講得很深刻、很精闢、很有針對性,為新形勢下我們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思想上政治上理論上提供了科學指導。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歷史貢獻
    有了科學社會主義在東方的傳播,才有了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也才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  科學社會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源頭、思想起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要堅持哪些原則,需要從科學社會主義說起。沒有科學社會主義,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薦書】《社會主義在世界和中國的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與國家社科基金2016年度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研究
  • 關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
    新華社記者黃敬文/攝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我們黨始終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就是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麼主義。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
    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富裕中國、強盛中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順利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不斷開闢中國發展進步的新天地。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_國內...
    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富裕中國、強盛中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順利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不斷開闢中國發展進步的新天地。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新聞...
    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富裕中國、強盛中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順利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不斷開闢中國發展進步的新天地。
  • 在解決現實經濟問題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原標題:在解決現實經濟問題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經濟學是致用之學,是在解決問題中發展的   解決當代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目的所在。只有在解決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的過程中,才能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 怎樣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中國共產黨人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從救國於危亡到今天朝著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奮進,取得今天這樣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就是對毛澤東「歷史之問」的最好回答。歷史之問,需要共產黨人不斷作答。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更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高度的歷史自覺和發展自信,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 堅持運用唯物史觀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所以,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立足唯物史觀,認識到文化不僅來源於人們現實的實踐活動,同時在實踐活動中不斷改變現實世界。正是源於對唯物史觀的自覺運用,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彰顯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理論底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 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主線。 一門新的學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走進公眾視野。
  • 民主社會主義及其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區別
    近幾年,民主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影響逐漸擴大。一些學者認為,民主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民主模式」、生產領域中的資本主義、分配領域中的社會主義,它比科學社會主義更先進、更優越,應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發展的方向和內涵。對此,我們有必要對民主社會主義作一全面的考察,特別是要搞清楚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差異和實踐區別。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
    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中華民族在強起來的道路上闊步前進,並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科學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 科學社會主義是指引人類創造美好生活的學說。從歷史上來看,在空想社會主義的原野上艱難跋涉300多年後,社會主義終於實現了從空想到科學的飛躍。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是這一飛躍的標誌。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鮮明特質和世界意義
    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徵有機結合起來,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一步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 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的有益探索
    自1516 年《烏託邦》發表以來,社會主義砥礪前行的 500 多年,是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從一國勝利到多國勝利的500 多年,也是勇立潮頭、引領潮流、在浪潮中搏擊弄潮、歷盡千辛百折不撓的 500 多年,更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大潮奔湧逐浪高」的 500 多年。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內涵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從五個維度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科學內涵,從歷史與現實相延續、目標與途徑相結合、國內與國際相聯繫的高度全面描繪了新時代中國的美好前景,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明確了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