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劉曉林 王國信 在近兩個月時間內,比亞迪在海外市場收穫頗豐。12月1日,比亞迪純電動巴士車隊(K9)正式在日本衝繩投入運營,開創衝繩公交電動化的先河,成為衝繩歷史上首支純電動巴士車隊。這次比亞迪向衝繩Ships Agency有限公司交付了10輛大巴,衝繩Ships Agency公司是比亞迪K9車隊在當地的重要合作夥伴。
「與比亞迪合作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未來,我們還有繼續與比亞迪開展更大規模合作的計劃。」衝繩Ships Agency執行會長松田美貴在接受經濟觀察報等媒體採訪時候表示。按照計劃,在2020前,比亞迪將向衝繩Ships Agency再提供80臺電動大巴,分布在宮古島和衝繩本島使用。而在此前的2015年初,日本Princess line公司購入的比亞迪K9車隊在京都站八條口至京都女子大學路段運行。這是中國車企第一次打入日本市場。
松田美貴介紹說,衝繩由於是旅遊地區對環境保護要求特別高,他們為此特地通過日本瑞穗銀行聯繫到比亞迪,希望能採購一批產品。在目前,比亞迪的大巴產品無論是在環保性、安全性還是經濟效應上,在全球都是領先的。這對於衝繩本地擺渡旅客來說是十分便利的。同時,比亞迪還將售後服務帶到了衝繩,與本地企業聯手,使得運營方免除後顧之憂。
日本汽車市場一直以來技術壁壘非常高、對產品要求非常嚴苛。比亞迪在日本不同的城市交付電動巴士車隊,這對於比亞迪後續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獲取新能源車訂單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除了電動大巴,比亞迪在日本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業務。
2010年3月,比亞迪與荻原正式籤約,收購60餘年歷史的館林工廠。工廠位於東京近郊的群馬縣,是荻原在日本的四個工廠之一。該工廠模具客戶包括:奔馳、捷豹、通用等,合作的代表車型包括:捷豹XJL、奔馳W212等。這也是中國汽車行業第一次跨國收購日本汽車行業企業。而比亞迪電動叉車在日本的推廣情況也非常不錯。
另外,比亞迪在日本不僅僅是提供某一種產品,而是提供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包括能源的獲取(太陽能電站)、存儲(儲能電站),以及應用(新能源車、叉車等)。太陽能和儲能領域:業界普遍認為日本市場技術壁壘非常高,比亞迪通過了比TUV等更嚴格的JET認證,在太陽能和儲能領域,比亞迪在日本佔據重要一席。
全球攻佔市場
據介紹,比亞迪在電動車領域的大規模商業運營經驗要追溯到2011年。彼時,800輛比亞迪電動巴士在深圳陸續投入運營。隨後,電動化浪潮席捲全球,比亞迪成為重要參與者。目前,各式各樣比亞迪電動車穿梭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街頭。截至11月,比亞迪今年的新能源車銷量達到83000臺,全國市場佔有率達到22%,全國覆蓋的城市超過兩百個。而在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公司的市場佔有率更是達到80%左右。
在剛過去的10月,比亞迪收穫不少國際大單。10月,首批比亞迪純電動巴士正式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投入運營,這是當地公共運輸歷史上首次採用純電動巴士。到2018年,該城市還將有90輛電動巴士投入運行。10月23日,有21架新款中巴車被荷蘭巴士公司Connexxion訂購。它們將於明年夏季付運。而11月初,比亞迪4輛9米純電動大巴成功駛入美國密蘇裡州堪薩斯城國際機場。
在美國市場,比亞迪發展更加迅速。今年10月6日,比亞迪蘭卡斯特工廠竣工,這個年產1500臺的工廠成為北美地區最大電動大巴工廠。而截至目前,比亞迪已佔領美國純電動大巴80%以上的市場份額,客戶包括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長灘運輸署和洛杉磯郡大都會交通局等,其純電動大巴已遍布全美東西兩岸超過30個州。
當然,電動汽車的環保和經濟型成為電動大巴在國外市場獲得熱捧的重要原因,而加之比亞迪在技術上最為成熟,這使得其訂單不斷。智利當地的運營商表示,與傳統的柴油巴士相比,比亞迪純電動巴士的運營成本減少了70%。而這也是衝繩Ships Agency選擇比亞迪大巴的原因之一。而出於對比亞迪的信任,在選擇比亞迪之前,衝繩Ships Agency甚至沒有進行試運營。
「此前比亞迪在京都的運營十分良好。」比亞迪亞太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劉學亮表示。「現在我們在亞太市場的增長十分迅速,並且已經進入了美譽度提升階段。」劉學亮向記者表示,中國汽車品牌出口海外市場,初期基本以「負分」呈現,一些地方只要聽說是中國產品,就直接剔除出選項單,但經過幾年的攻堅之後,比亞迪憑藉過硬的技術和質量,贏得是了市場口碑。「我們已經走過了負分數的階段,現在要走向正加分的階段了。」
不久之前,比亞迪已經宣布公司新能源汽車提前兩個月完成年度銷量目標,而2018年全年新能源車銷量目標20萬輛。在電動大巴上,比亞迪2016年純電動大巴的銷量大約在13300臺左右,而公司今年前10個月的純電動大巴銷量突破了8400臺,市場佔有率提升到15%。同時,銷售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從去年國內20多個城市,增長到今年國內40多個城市,銷售城市數量實現翻番。
進入轉型期
除了電動大巴,比亞迪的雲軌在海外市場也獲得好評,並且開始市場層面的熱銷。10月23日報導,埃及最大的海港城市——亞歷山大市與比亞迪籤訂雲軌合作協議。這是繼菲律賓之後,埃及成為比亞迪在海外籤訂雲軌合作協議的第二個國家。該雲軌線路也將成為整個非洲大陸上的第一條跨座式單軌。
比亞迪雲軌去年10月發布,短短一年時間已在銀川市建成通車。雲軌已接受了全球100多個城市的調研,並與銀川、桂林、汕頭、廣安、蚌埠等城市達成合作。明年,預計建設雲軌的城市將增至20個。「我們有7+4的業務布局,是唯一以能夠系統提供全部新能源汽車方案的企業。」劉學亮認為,這是比亞迪最大的優勢。「選擇我們一家就足夠了,省去了很多麻煩。」
2015年4月,比亞迪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7+4」全市場戰略,「7」代表七大常規領域,即私家車、城市公交、計程車、道路客運、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築物流、環衛車;「4」代表四大特殊領域,即在倉儲、礦山、機場、港口領域推出一批專用車產品。
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戰鬥力,目前,比亞迪正在進行一次大轉型。今年11月18日,在比亞迪成立23周年之際,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公司高管會議上提出了比亞迪未來一段時間的中長期規劃。按照計劃,比亞迪將在內部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組織結構改革,其意義將突破對比亞迪單個企業的影響範疇。
根據王傳福的規劃,比亞迪將按照業務劃分,打造「事業群 事業部」的組織架構,讓各團隊發揮協同發展和專業專攻的優勢,找到新的盈利點,培育新的增長點。這打通了各產業、事業部間界限,提升比亞迪的組織運作效率和市場反應速度。不過,目前比亞迪在海外戰略上並沒有成型戰略目標和路徑,劉學亮表示將隨著市場的逐步開拓再研究海外市場的戰略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