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成效明顯 優秀率58%

2021-01-09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1月7日消息(記者吳善陽)2017年下半年起,在實施五輪郊區義務教育學校委託管理的基礎上,上海實施了「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由原來的2年變為3年,既有學校全方位提升的精準委託管理,又有聚焦單個關鍵項目的互助成長項目。日前,第一輪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已全面完成,第二輪正式啟動。根據上海市教育評估院的評估結果,42個精準託管項目和34個互助成長項目合格率達到100%,其中評為「優秀」的有44個,優秀率達到58%,76所郊區學校在學生發展、教師成長和學校辦學方面都取得了進步,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面。

  服務新城新校,實現高起點辦學

  奉賢區金水苑中學位於奉賢新城核心區,開辦於2015年9月,青年教師比例較高,教師隊伍培養和學校文化凝聚都是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2017年9月以來,接受了晉元高級中學的精準委託管理後,學校文化建設和綜合辦學水平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逐漸成長為奉賢新城內辦學質量較好的學校。

  在全面進行初態評估的基礎上,雙方研製了工作重點,包括凝練辦學理念、編制三年發展規劃、構建學校課程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內容。

  首先,釐清辦學理念,確定了「讓每一個孩子自然、自主、自信地陽光成長」的理念,並濃縮為「自教育」的典型特徵。接著,雙方著眼於促進辦學理念與學校課程之間的一致性,優化了學校課程結構,形成《「自教育金水課程」方案》,構建了「金系列」和「水系列」兩個課程板塊。

  在「自教育」辦學理念的引領下,金水苑中學以「小先生」(核心為「我學、我做、我說、我教」)教學模式為重點創新課堂教學,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效落實了「人文課堂,有效教學」。在此過程中,晉元高級中學組建了由20位初、高中骨幹教師組成的教師指導團隊和以普陀區教育學院教研員為主體的10人專家團隊,對學校「小先生」課堂教學進行全面指導。

  在這一期間,還針對青年教師、骨幹教師和班主任,針對性地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對於青年教師,充分利用晉元高中優質師資培訓資源,通過「定項目、定方案、定時間、定內容」,進行有效指導。對於骨幹教師,實施「金水苑中學學科帶頭人培養項目」,邀請普陀區教研員和晉元高級中學附屬學校骨幹教師帶教青年骨幹教師,加強骨幹梯隊建設。對於班主任隊伍,建立學校班主任工作坊,聘請晉元高級中學的市優秀班主任、普陀區德育工作室領銜人為導師開展工作坊活動,提高班主任的專業素養。

  三年來,藉助優質的託管資源,金水苑中學在文化建設、學校管理、師資隊伍、教學質量、學生發展等方面都獲得了明顯的提高,社會關注度和榮譽度不斷提高,比如高級教師從最初建校時的2名增加到本學年9人,產生區名教師1人、區骨幹教師1人、區優秀青年教師4人;學生學業成績明顯提高,學生升學路徑更加寬廣;學校獲得區教學質量一等獎、奉賢區教育系統和潤特色獎等榮譽。

  近年來,通過城鄉學校攜手方式提高新城新開辦學校辦學起點的做法得到廣泛認可,除了金水苑中學以外,奉賢區金水苑小學、奉賢區待問中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附屬松江實驗學校、松江區中山第二小學等一批近年來新開辦學校加入了第二輪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

  助力小規模學校,促進「小而優」

  崇明區建設小學位於崇明島建設鎮白鑰村,現有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60人,是一所地地道道的鄉村小規模學校。由於地處偏遠,規模較小,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在崗教師和學生的流動性一度比較大,學校發展面臨現實困境。經過認真細緻地匹配,虹口區第二中心小學與建設小學成功牽手,實施精準託管,逐步使建設小學「小而優」「小而美」。

  為切實幫助建設小學提高教質量,虹口區第二中心小學組織三支支援團隊。一是常駐管理團隊,由校長、黨支部書記、領銜專家和2名中層幹部、若干名資深教師組成,每周至少輪流到建設小學2天,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和指導。二是優秀教師團隊,以語文、數學、英語、德育(班主任)教師為主,每周1-2支團隊到校指導或交流,兩校年級組、學科組緊密對接,對初露頭角的優秀教師實行跨校結對發展。三是專家團隊,由虹口區教育學院資深專家領銜,教研員、資深教師等組成,保證每月一次講座或項目研究,指導建設小學開展教學研討,對一線教師進行手把手、面批指導。三年來,兩校教師共上研究課147節、聆聽專家報告19次、接受學科教研員面對面指導33次。

  虹口區第二中心小學還幫助建設小學做精特色課程,開闢「百草園」「休憩園」「蔬果園」三個生態教育實踐基地,所有植物都源自各學科教材,按季節由師生共同種植、培育,成為學生喜歡的探究樂園。虹二小學把傳統的茶藝課程移植進入建設小學,專門闢出茶藝教室,系統地傳授茶道。建設小學在2019年上海國際茶文化旅遊節中小學生茶藝交流展示活動中獲最佳茶韻茶席。虹二小學又把篆刻引入建設小學,期望這一融「石材、書法、繪畫、筆法、篆刻、雕刻」於一體的印文化也能像茶藝一樣逐步受到建設小學學生的喜愛。

  針對建設小學部分學習困難學生,兩校確立了《農村小學學有困難學生教育破題之策的研究》科研項目,對學生、家長一對一詳細詢問,撰寫「學生學業品格研究個案」,從課前預習、新課導入、知識傳遞、教學反饋、知識梳理、個別輔導等方面,找到適合學有困難學生的教與學方法,出版了《農村小型小學均衡優質發展對策研究》成果,受到多方面積極肯定。

  從2019年度「綠色指標」評價結果看,建設小學在許多指標上都有了令人可喜的進步,睡眠指數由2級升為7級,作業指數由5級升到7級,教師教學方式由8級升到9級,學生在豐富多樣的探究活動中表現出了勇於實踐、樂意探究、敢於創新等素養,學校正在申報全國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

  像建設小學這樣的鄉村小規模學校通過城鄉學校攜手計劃走向優、美的故事,還在崇明不斷上演……

  服務大居配套學校,促進安居樂業

  寶山區羅店二中創辦於2017年9月,位於上海最北部的羅店大居內,居民以楊浦等動遷戶為主,兼有部分經適房和本地農村拆遷戶。如何為大居百姓提供優質公平的教育服務,是寶山、楊浦兩區教育部門共同關心的大事。該校從創辦起,就接受了新優質學校——楊浦區三門中學的精準委託管理,實現了規範辦學並走上品質發展之路,贏得了百姓的認可與讚譽。

  面對新校,三門中學首先從建章立制開始,將嘔心瀝血、多年研究的成果——學校精細化管理策略,毫無保留地貢獻出來,並結合羅店二中實際,編制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形成了三年發展規劃、課程建設實施規劃等一系列工作計劃,使學校各項工作迅速步入有序、規範的軌道。

  針對新教師、青年教師、骨幹教師,三門中學實施了針對性的培養計劃。對於羅店二中擬招錄的新教師,全部放在三門中學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職前見習,使新教師一入職就可勝任崗位;對於青年教師進行定點培養,通過點對點的師徒結對、聯合教研、浸潤式培訓等方式,加快青年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有22位羅店二中教師拜三門中學骨幹教師為師,開展校際教學研討活動,相互間聽評課100餘節;對於骨幹教師,通過請專家、拜名師、搭平臺等多種方式,開展針對性的個性化培育。羅店二中教師開始頻頻在市、區教師基本功大賽、課堂教學評優活動中獲獎。

  在抓緊師資建設的同時,著力抓好基礎型課程建設,狠抓備課、上課、作業、輔導和評價五環節,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每月定期開展「思維培育」為主題的教研組、備課組活動,在備課時關注滲透思維策略的教學設計,在課堂上關注追問,在布置作業時設計「支架」,支撐學生完成有思維量的任務,在輔導學生時通過設計項目讓學生能自己提出問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三門中學還整合專家力量,幫助羅店二中開發特色校本課程,目前已開發9門校本課程,形成15個興趣社團,健美操社團、田徑隊、舞蹈社團、籃球社團、廣播操隊開始在區域嶄露頭角。

  像羅店二中一樣,浦東周浦實驗學校、浦東航城實驗小學、閔行匯秀小學、寶山樂之中學、寶山美羅家園一小、嘉定金鶴小學、松江泗涇二小、松江泗涇三小、奉賢思言小學等一大批大型居住社區配套學校在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中獲得高品位發展。

  目前,上海市教委已經啟動實施第二輪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涉及郊區學校66所,向五大新城、大型居住社區傾斜,其中五大新城所在區涉及學校40所。第二輪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將把將近年來國家和本市出臺的義務教育重要改革政策的學習和貫徹落實作為工作導向和重點內容,增強時代性和實效性。聚焦抓好受援校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建設以教學質量為核心的評估體系、做精做細過程管理和指導三項重點,不斷提高實施效果,構建城鄉義務教育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上海市教委強調,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是本市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制度性創新,各區要從優質均衡發展區創建的高度予以充分重視,將其作為各區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創建的重要內容;從謀劃「十四五」教育發展的高度予以統籌考慮,作為各區和有關學校「十四五」改革和發展規劃的重要方面;要從創新教育治理體系的深度予以創新發展,優化精準委託管理中的辦學權階段性調整機制,深化城鄉學校在互助成長中取長補短,不斷總結提煉城鄉學校合作發展的制度性成果,不斷提高鄉村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相關焦點

  • 助力郊區教育 上海市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成效明顯
    2017年下半年起,在實施五輪郊區義務教育學校委託管理的基礎上,上海實施了「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內容上,既有學校全方位提升的精準委託管理,又有聚焦單個關鍵項目的互助成長項目;時間上,由原來的2年變為3年。日前,第一輪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已全面完成,第二輪已正式啟動。
  • 上海順利完成第一輪「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8月3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2017年起,上海實施三年一輪的「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旨在持續縮小城鄉學校辦學水平差距,辦出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讓鄉村學生享受優質教育。記者今天從上海市教委獲悉,到2020年上半年,第一輪攜手共進計劃已順利完成,76所郊區學校辦學水平均得到提升。
  • 上海優質教育資源輻射郊區學生 城鄉學校攜手推進教育均衡發展
    上海探索實施「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致力以市區優質教育資源帶動郊區學校的發展,讓更多學生受益。上海市教委7日披露,第一輪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已全面完成。中心城區的優質教育資源讓76所郊區學校在學生發展、教師成長和學校辦學方面都取得了進步。
  • 贛州:城鄉學校建設三年行動成效明顯
    城鄉學校建設三年行動成效明顯全市建成新學校155所 新增學位20.9萬個12月16日,記者從市教育局召開的相關新聞發布會獲悉,截至今年11月底,在全市城鄉學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全市累計完成投入117.1
  • 上海150餘萬中小學生迎來開學 辦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
    今天,上海市150餘萬中小學生將迎來新學期,開啟新徵程。勞動報記者昨天從上海市教委獲悉,今年下半年,市教委將採取多項舉措,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辦出更多市民「家門口的好學校」。學生學業合格率100%一所老校煥發新生2017年起,上海實施三年一輪的「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持續縮小城鄉學校辦學水平差距,辦出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讓學生享受優質教育。到2020年上半年,第一輪攜手共進計劃順利完成,76所郊區學校辦學水平均得到提升。
  • 上海150餘萬中小學生迎來開學 辦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
    學生學業合格率100% 一所老校煥發新生 2017年起,上海實施三年一輪的「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持續縮小城鄉學校辦學水平差距,辦出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讓學生享受優質教育。
  • 家校攜手,和諧共進
    家校攜手,和諧共進 潮州市潮安區金石中學 潮州市潮安區金石中學微信號 gh_92d2497c4f74 功能介紹 學校簡介、活動照片等 收錄於話題家校攜手,和諧共進----金石中學九年級家長會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庭的交流,促進家校溝通,實現家校共育,攜手家長同心協力。
  • 幫扶交流共成長 城鄉攜手促均衡
    為落實區教發〔2020〕633號《關於繼續推進學前教育片區管理和巡迴支教幫扶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據《崆峒區實驗幼兒園片區管理巡迴支教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崆峒區實驗幼兒園片區管理巡迴支教幫扶工作計劃》及《崆峒區實驗幼兒園片區管理巡迴支教幫扶工作行事曆》安排,2020年11月24日下午
  • 本市新辦61所中小幼學校 超半數為幼兒園
    新辦33所幼兒園  2017年秋季開學,本市共有61所中小幼學校新開辦,總計投入經費58億元,新增學校建築面積89萬平方米,新增土地面積128萬平方米,擴充班級規模1446個。為應對人口出生高峰和「全面兩孩」政策帶來的適齡幼兒的增加,市教委加大幼兒園校舍新建和擴建力度,補充幼兒園教師。
  • ...攜手共研 智慧分享-舉行上海市提升課程領導力行動研究項目研修...
    [閔行]田園外語實驗小學:課程引領 攜手共研 智慧分享-舉行上海市提升課程領導力行動研究項目研修活動時間:2021/1/7 22:52:57 來源:上海市閔行區田園外語實驗小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陳士琪 2020年1月7日下午,上海市提升中小學課程領導力行動研究(第三輪)項目小學段課程計劃方案編制小組研修活動在上海市閔行區田園外語實驗小學金都校區如期舉行
  • 「民族團結心連心,城鄉攜手共進步」
    活動開始,和龍市第二幼園園長於桂萍和頭道鎮幼兒園園長崔香花針對「民族團結友誼園結對」活動做了表態發言,籤訂了《民族團結友誼園結對認親連心卡》,關工委霍主任為兩所幼兒園頒發了「民族團結友誼園」牌匾,兩位園長表示「民族團結心連心,城鄉攜手共進步」,是我們城鄉朝漢兩所幼兒園民族聯誼的永恆主題,相信在教育局關工委的統一領導下,兩所幼兒園將把民族團結聯誼工作開展得更加豐富多彩,將民族團結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
  •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與新區共成長」 京津冀優質學校援建...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舒飛】12月14日,環球網記者隨「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團隊先後走訪了北京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和北京市六一幼兒院雄安院區,了解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給新區教育帶來的變化。北京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的前身是始建於1988年的雄縣第二小學,於2018年3月正式掛牌,成為第一批入駐雄安的學校。
  • 互聯互通 攜手共進 ——教體系統紮實推進「網際網路+義務教育」工作...
    作為省「網際網路+義務教育」實驗區,我區努力使之成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新引擎,在認真總結2018年省「城鄉攜手、同步課堂」兩對試點學校經驗的基礎上,2019年4月區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下發《結對幫扶工作方案》,全力推進全區結對幫扶工作。
  • 城鄉少年話成長 牽手互助共進步
    連日來,瑞安市壹諾義工服務站志願者攜手瑞安中學國際部學生、家長志願者,走進荊谷學校、桐浦中心小學,開展以「城鄉少年話成長·牽手互助共進步」為主題的系列志願者服務活動。在荊谷學校兒童之家活動室內,市壹諾義工服務站創始人孫麗雲,為該校貧困留守兒童上了一堂《快樂牽手·幸福成長》主題心理拓展輔導活動課。
  • 「與新區共成長」 京津冀優質學校援建雄安初顯成效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舒飛】12月14日,環球網記者隨「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團隊先後走訪了北京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和北京市六一幼兒院雄安院區,了解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給新區教育帶來的變化
  • 情系幫扶小學,攜手共進創未來
    為了貫穿國家精準扶貧工作精神,為了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實現城鄉資源互補,進一步推動課堂教育教學改革,增進對口學校之間的友誼,2020年7月3日,延職創新實驗小學四位骨幹教師,在黨支部書記侯旭的帶領下,再一次走進安塞區化子坪中心小學,進行對口幫扶送教活動。
  • 「鼓樓小學」攜手共進,青藍同輝——師徒結對儀式
    為充分發揮學校骨幹教師的引領、示範作用,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進一步打造學校優質教師團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9月11日上午,鼓樓小學舉行了新一屆「攜手共進·青藍同輝」——師徒結對儀式。首先,由鄭虹校長宣讀師徒結對名單,隨後新教師深深鞠躬,對師傅行拜師之禮。在這個短暫的儀式之後,一對對師徒將結伴走過一段相對漫長的工作歷程,在互勉共進中結下深厚的情誼!
  • 「鼓樓小學」攜手共進 青藍同輝——師徒結對儀式
    為充分發揮學校骨幹教師的引領、示範作用,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進一步打造學校優質教師團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9月11日上午,鼓樓小學舉行了新一屆「攜手共進·青藍同輝」——師徒結對儀式。首先,由鄭虹校長宣讀師徒結對名單,隨後新教師深深鞠躬,對師傅行拜師之禮。在這個短暫的儀式之後,一對對師徒將結伴走過一段相對漫長的工作歷程,在互勉共進中結下深厚的情誼!
  •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與新區共成長」 京津冀優質學校援建雄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舒飛】12月14日,環球網記者隨「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團隊先後走訪了北京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和北京市六一幼兒院雄安院區,了解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給新區教育帶來的變化。
  • 師道傳承,攜手共進——興東實驗學校師徒結對活動
    9月11日下午,興東實驗學校舉行了「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儀式。校領導和全體教師參與了本次活動,共同見證11對師徒籤約的莊嚴時刻。此次活動的舉辦是為了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傳、幫、帶」作用,助力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成長,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