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世界裡,只要心中充滿希望,苦難的日子也有閃亮的記憶

2020-12-19 高分文案

電影《重返二十歲》是一部喜劇,講的是七十歲的老奶奶吳末順突然回到了二十歲,重拾舞臺夢想。看完有幾分感動,給母親打電話,是父親接的,說母親跳廣場舞去了。

母親已七十歲了。少女時代的母親能歌善舞,二十歲的她,也應該在舞臺上。

母親讀完小學就參加勞動自食其力,那個年代對於他們那一代人來說都是艱難歲月。母親最先從事的工作就是「擔腳」,一根扁擔幫人挑運。從吳灘至油溪30裡路,現在路況好了也就20分鐘的車程,但對於弱小的母親,擔上百十斤的物資行走,就是在一步一步的丈量生活的艱辛。

只要心中充滿希望,苦難的日子也有閃亮的記憶。母親天性樂觀,愛唱歌。雖然日子艱苦,母親還是省下錢拍了不少的照片,有個人的,也有和同學的、家人的,在那個年代這算是奢侈的消費。經過歲月的洗禮,母親的老照片成了一家人的珍藏。照片上的母親端莊美麗,每次翻開相冊兩個孫女都要讚嘆一番。

「擔腳」之後,母親還從事過包廣柑、修公路等各種工作,探索著自己的人生。談起過往,母親總會講起如何挑選出最好的江津廣柑供出口,講起四面山裡美不勝收的飛泉流瀑,還有孔二小姐在深山裡的故居。就在修公路的工作中,母親被選入了單位文工團,開始了她的舞臺生涯。年輕的母親展現著她的努力和天賦,綻放著青春的美好,享受著舞臺的燦爛。講起演出現場的熱烈氣氛,講起觀眾高喊「再來一個」,母親的眼睛都會情不自禁地閃亮。

歲月蹉跎,在時代的洪流中,個人的努力顯得微不足道。母親最終沒能留在舞臺上,也沒能轉正留在單位。結婚後,她隨父親遷入涼山,在成昆線上的普雄站開始了新的生活。

白手起家,兩個孩子,開門七件事,件件都具體而實在。母親參加了鐵路職工家屬組成的「五七」連,算是有了份工作。打預製板、下車皮、種樹等等,工作辛苦,工資還低。為了讓生活過得好些,母親一邊工作,一邊又自學了裁縫,擠休息時間為別人做衣服,補貼家用。

後來經濟好一點,鐵路大院裡的小孩子也越來越多,要成立幼兒園,解決職工的後顧之憂。母親在文工團學會了彈風琴,又心細、善良,就當上了幼兒園阿姨,教音樂,但身份依然是家屬。母親全心投入新的工作。她總說,看見孩子們的笑臉,什麼煩惱都沒有了。曾見過母親的幼教筆記,是她到其他幼兒園參觀學習後整理的,寫得非常工整。每年「六一」節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也是母親最忙的時候。為了排好一臺節目要費不少心思,她和阿姨們考慮著舞臺上的每一個細節,為孩子們的夢想插上飛翔的翅膀。

日子一天天重複,兒女一天天長大,母親也告別年輕也一天天步入了中年。在幼兒園工作十多年後,單位進行用工改革,由正式職工擔任阿姨。雖有不舍,母親還是離開了幼兒園。這時兒子已經工作了,家裡少了壓力,母親也就閒賦在家成為真正的「家屬」,偶爾幫熟人做件衣服。

幾年後,母親又重新「上崗」,帶孫女、外孫女,這一晃又是近二十年。孫女外出讀大學了,母親也已七十歲了。如今的母親依然樂觀,走路挺拔,遠遠看背影,還像個小姑娘一樣。她白天保健按摩,晚上廣場舞,把自己安排得滿滿的。

如果真能重返二十歲,母親會過一個怎樣的人生?也許有無數的選擇,也許在歷史的軌跡中又別無選擇。就像影片最後女主角為了家人而毅然放棄了青春和美麗。

母親含辛茹苦把兒女撫養成人,又不辭辛勞照顧了兒女的兒女,為家庭付出的不僅是青春,而是整整一生!母親錯過了年輕的夢想舞臺,但在人生的舞臺上,母親永遠是美麗、自立、堅韌、勇敢、溫暖的主角!

相關焦點

  • 19941130(日記):最苦最冷的日子,只要心中有愛,心中就充滿了陽光.
    19941130(日記):最苦最冷的日子,只要心中有愛,心中就充滿了陽光。 1994黃色封套日記。
  • 肖宇梁—一個竭力在生命裡的每一個日子裡起舞的少年
    他的那些日子啊,我們都只能在話語、文字裡稍作遐想,文字再怎麼刻畫,在真實的苦難面前也顯得像是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誰也不能去切實地體會他所受的苦,他曾奮力掙扎,他曾敏感地自我懷疑,在人們看不見的黑夜裡,或許他也被打碎過,然後又在不為人知的地方把自己一片片地拼湊起來(純屬猜測),我們誰也無法去切實地體會另一個人所受的苦。
  • 楊春香 | 陪伴母親的日子裡
    今年七十六歲的母親,在我記憶裡生過兩次大病,但身體一直都還算硬朗,一年四季,家裡兩個小菜園的各種時令蔬菜,總是惹人喜愛,路過的鄉親朋友們,都「嘖嘖」稱讚,村莊上的小媳婦,常來向母親討要菜秧,也順便從母親那討學一些栽種技術。母親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說給她們聽。母親小時候,家裡也兄弟姐妹七個,外婆在母親8歲那年就病逝了。我的兩舅舅,一個行醫,一個經商,應該讀過一點書。
  • 《悲慘世界》——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
    小時候,看的是《悲慘世界》小人書。印象中有,冉阿讓偷了一個麵包;芳汀剪去美麗的秀髮,敲掉兩顆漂亮的牙齒;善良的主教;威風凜凜的沙威等等。少年時讀《悲慘世界》,被波瀾壯闊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哀嘆冉阿讓的苦難,同情芳汀的遭遇。苦難中的人性掙扎,使年少的內心感到壓抑。
  • 中外歌手同唱《讓世界充滿愛》傳遞戰疫信心與希望
    為鼓舞國際社會團結協作,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邀請郭峰、婁藝瀟和六名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友人共同參與《讓世界充滿愛》音樂視頻的拍攝,並分別用本國語言表達世界各國人民心相通、意相連,希望用愛去撫慰彼此的創傷,用團結合作來戰勝疫情的強烈願望,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 2020央視元旦跨年晚會,眾明星齊聚,閃亮中國,精彩不容錯過
    央視跨年有幸福的暢想,有難忘的回憶,有充滿朝氣的青春,有最溫暖的故事,也有最動聽的旋律。青春,永遠任魯豫與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涼山支隊西昌大隊消防員代表進行了一次訪談,致敬火災中犧牲的英雄們;韓雪和消防隊員們一起演繹一首《追光者》,溫暖感人;宋軼、許魏洲滿懷《我們都是追夢人》的激昂,奮勇奔向天地跑道;大張偉帶來歌曲串燒,胡夏、張雪迎演唱歌曲《閃亮的日子》,愛情公寓全體成員共同演唱歌曲
  • 母親的縫紉機:腳踩踏板發出的「嗒嗒」聲,成了一種滄桑的記憶
    在我們全家人心目中,它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物品,它是母親記憶中的重要情結,它也記載著我家發生的巨大變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家裡兄妹較多,父親雖然每月有著幾十元的工資,日子仍過得比較拮据。為減輕母親的負擔,我們每到做衣服的時候都到舅舅家讓舅媽來做,因為舅舅家有一臺縫紉機。但舅媽也是個農村人,也有一大堆家務要做,我們也不好意思經常去麻煩她,再說,我們到舅媽家也有一大段路程,每做衣服都到她家也不方便。全家人多麼希望能有一臺縫紉機啊。
  • 繼抽菸風波後,王源獻歌《閃亮的日子》致敬長徵
    作為一名公眾人物,我今後一定會更加注重自身的言行,希望大家不要效仿我的錯誤行為。再次向大家道歉,我一定會以此為鑑,成為更好的大人。」在沉寂了18天後,今天有網友拍到王源現身江西於都,參加央視舉辦的《雄關漫道—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的主題宣傳活動。屆時,王源將帶領20名大學生,領唱歌曲《閃亮的日子》,致敬紅軍,致敬長徵!
  • 立秋了,花的妖嬈,閃亮了我的眼,溫柔了我素箋的日子
    立秋了,花的妖嬈,閃亮了我的眼,溫柔了我素箋的日子立秋已至,歲月靜好,形形色色的花依舊燦爛嫵媚,它們的妖嬈婀娜,風姿綽約,閃亮了我的眼,溫柔了我素箋的日子……時光真的如流水,倏忽間已經在頭條寫了幾十篇有關花的文章,今日閒暇,把以往文章重新翻閱了一遍,又觀賞了自己上傳的花的圖片,瞬間仿佛奼紫嫣紅的花再次在心頭開放,心扉深處也有暖流暗湧,仿佛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有了花的芬芳
  • 《肖申克的救贖》:讓每一個人心中充滿希望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肖申克的救贖》:讓每一個人心中充滿希望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看了這部電影,在心中不由得記起了「希望」這二字。在這部影片中安迪對於自由的追求是最讓人感到激動的,他有希望也有夢想。這部電影也警醒了我們,一個人無論所處的環境有多糟糕,都不能放棄希望,哪怕心裡承受著極大的壓力,也不能去放棄我們的夢想,不能丟棄我們的希望,只要我們的希望還在,我們就可以繼續向前,我們的未來也依舊還在。通過劇中的各種小細節,也讓我感受到一個人對希望追隨的毅力有多大,縱使面臨著重重困難,但依舊不能停下我們追隨希望的腳步。
  •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只要心中有希望,就沒有到不了的遠方
    我們總是試著找出經典之所以經典的原因,會發現,這像極了我們的人生旅途,從被困的無助,到被希望重新點燃,直至重獲自由。每個觀影的人在看完影片後,內心都是把自己的處境套進去過了一遍,發現跟自己的處境是如此的契合,一種充滿希望的興奮便湧上心間。一、播撒:內心充滿希望的人,就算被束縛也要播撒希望的種子。
  • 莫言:我的母親
    儲存在我腦海裡的記憶,都是這樣的有聲音、有顏色、有氣味、有形狀的立體記憶,活生生的綜合性形象。這種感受生活和記憶事物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我小說的面貌和特質。這個記憶的畫面中更讓我難以忘卻的是,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地勞作時,嘴裡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當時,在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中,勞作最辛苦的是母親,飢餓最嚴重的也是母親。
  • 【重讀經典】 | 母親(莫言)
    一年又一年,每年春節家裡最忙的那個人必定是母親,裡裡外外都是母親忙碌的身影!娘在,家就在!今天「重讀經典」帶來的是莫言的《母親》。此文在《人民日報》2008-01-14第16版上刊登,莫言以樸實無華的語言,為大家呈現出一個偉大的母親形象。
  • 《平凡的世界》:路遙六年創作,為何生活總充滿苦難,如何克服?
    這三年時間來,隨著我年齡和閱歷的不斷增加,知道了人生本來就充滿著苦難,面對苦難的辦法是什麼?不是逃避,而是只有面對它,正面與它對抗,我們才能夠戰勝苦難。在《平凡的世界》中,給出了我們如何戰勝苦難的方法,堅持勞動,是戰勝苦難的最好方法。01 苦難是人生的常態,也是溫暖人心的開始在這本書的開頭,所描述的情節,就是孫少平穿著破破爛爛,到飯堂裡撿剩下的飯菜。
  • 散文《在未來的日子裡,呵護我走過更遠的路》
    我的父親,曾經是一位軍人,我不知道他在部隊裡幹過多長時間,平常他也很少說起有關這段日子的事情,因而對於父親的戎馬生涯,我真的無從談起。從部隊復原之後,我的父親成了人民警察隊伍中的一員。最初他是在開封工作,這段日子我也沒有任何的記憶,還不如我的哥哥姐姐,他們多少有些零星的印象。由於離家較遠,後來他就調回了我們這座小城,從此之後,我才算與父親生活在了一起。
  • 只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心中希望成為富人,便有希望變成富人
    其實,每個人都有成為富翁的機會,只不過那些沒有成功和獲得財富的人在消極的陷阱裡耗費了太多的精力,結果財富離他們遠去。所以說,持有積極態度的人,才能成功地開啟財富之門。有「世界巨富」之稱的福勒據說出生於一個貧窮的黑人家庭。因為生活過於貧困,福勒年僅5歲的時候就不得不參加勞動。
  • 【我和我的家鄉】——閃亮的日子
    記憶中的日子,總是閃亮。     味覺常常裹挾著記憶的千萬個瞬間,總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刻突然闖出,一碗熱湯、一碟小菜,甚至一杯奶茶便能觸發舌尖,牽動味蕾上的酸甜苦辣編織出與家鄉互連共通的故事網,惦記起那些,曾因習以為常而不知珍惜的味道。
  • 晨讀丨那些閃亮的日子
    記憶尤深。我跟蔣老師的女兒是同桌。老師博愛,視眾生如兒女,對兒女如眾生。讓人想起陳亢和伯魚的故事,陳亢問孔子的兒子伯魚:子亦有異聞乎?伯魚說沒有,父親只是說了不學詩無以立,不學禮無以言。於是陳亢聞一知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現在想來,那就是老師平淡而珍貴的仁愛之心。蔣老師來橫店,我不知深淺,塗鴉了「無量壽」條幅給老師。應該是母不嫌子醜吧,老師很開心,還裱了掛在家裡。
  • 讓理想信念的明燈永遠在心中閃亮
    讓理想信念的明燈永遠在心中閃亮 發表時間:2015-03-02   來源:哈爾濱文明網我們要在全黨全社會持續深入開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高揚主旋律,唱響正氣歌,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讓理想信念的明燈永遠在全國各族人民心中閃亮。(新華網2月28日)    理想信念是人們追求奮鬥的目標,也是堅韌不拔、執著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有了理想信念,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有了前進的方向,人們的精神上就不缺鈣,就能凝聚起全體人民共同為美好未來而奮鬥。
  • 母親節裡憶母親(王補平老師原創!)
    一個年輕的女孩子,河水對她是多麼刺骨……     這還不算什麼,等到談婚論嫁時,她的苦難日子才開始了:我姥姥家是工人家庭,我奶奶是農村戶口,把我母親娶進門是要當主要勞力,要下地幹活掙工分的。母親沒辦法抗拒家庭的安排,隻身來到了我奶奶家。開始了她苦難的生活。據我母親說:她和父親結婚的時候,他們只有兩副碗筷,兩床被褥(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