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學堂手工香包製作心得

2020-12-16 中國江蘇網

  財務管理191 劉菲菲

  手工製作豐富了我們的大學專業課,讓我們體會到了手工製作的樂趣,也讓我們學習到了新的知識。在製作過程中,感覺特別溫馨,每一針每一線,每一針都灌注了自己的心意和感情,完成後特別有成就感。手工製作可真是大大的提高了我的動手能力。在創作作,我選擇用針縫一個心形中國結。雖然過程中自己的手多次被劃傷,但是作品完成後還是覺得很值得。

  財務管理191 郭佳鑫

  通過今天的繡香包,我覺得可以陶冶情操,淨化心靈,有靈巧的雙手,有靈活的頭腦。在製作的過程中,多融入一些感情,多加些巧思,才是創作出好作品的關鍵。而且我們這些作品的材料都是老師用心去準備的,也是因為老師用心的指導,才讓我們做出了這些精美的作品。今天的作品都是我們自己一針一線縫出來的,我們在裡面注入了我們的感情,注入了我們的快樂,看似一個小小的香包,卻承載了許多的感情。在今後的生活裡,香包會一直伴隨我,它也會帶給我許多不一樣的感受。

  財務管理191袁豔楠

  做手工還是挺考驗一個人的耐心的,而且要細心,挺鍛鍊心靈手巧的。手工香包有悠久的歷史,我們接觸它不僅了解了歷史,而且也學會了一些手工,還可以培養和朋友之間的感情,一起做,一起討論,感覺特別有意義,感覺特別溫馨,每一針每一線都灌注了自己的心意和感情,繡成後特別有成就感。可以把它送給自己最重要的人

  財務管理191黃玉珍

  通過這次的手工製作香包,讓我感受到了通過自己完成手工之後的快樂;也學習到了香包的一些文化,學習了平針法等;老師很有耐心,也和藹可親,樂於傳授知識;今天的活動很有意義,即陶冶情操,也考驗人的耐心、細心;在生活中不止有想像,還需要行動。製作的過程中氣氛很溫馨、恰意,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拌嘴,為這安靜的九裡學院裡添加了不少活躍的氣氛;在這過程中的每一針每一線都有意義,完成後的喜悅是其他無法代替的;感謝老師們開展的這次活動,讓我們感受到了通過自己動手完成後的喜悅!

  工業機器人192陳朔

  自古以來,手工業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就佔有半壁江山,今天我們的香包製作活動也是體驗手工業的魅力,學習手工藝人的匠心精神。在新時代,大國重器成為時代標誌,而輕工業中的手工業逐漸被人遺忘,但是,新時代的今天,我們更注重匠心,何為匠心,即指能工巧匠的心思和具有創造性的構思,我們的大國重器也是由工匠們一點一點打造出來的。所以,在這次活動中,我感受到了手工業的辛苦,也非常佩服傳統手工藝人或者說他們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守護人與傳承人,希望我們能永存匠心,為傳統手工文化創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工業機器人192王浩博

  豐富了我們的大學生活,讓我們體會到了手工製作的樂趣,也讓我們學習到了新的知識。在製作過程中,感覺特別溫馨,每一針每一線,每一個心型都灌注了自己的心意和感情,完成後特別有成就感。手工製作可真是大大的提高了我的動手能力。讓我們一起動腦筋,動手做,一起進入廣闊的思維空間,使我們成為快樂天使吧。

  機電一體化193王碩

  這是我第一次做香包,雖然線腳縫得不是很平整,樣子不是特別美觀,但這是我親手做的,在我心中是最美的。它凝結了我的心血,寄託了我的美好願望。我要將它掛在我的床頭,每晚讓這迷人的芳香,伴我進入夢鄉……

  機電一體化193秦鵬浩

  今天是一個令我難忘的日子,在今天我在圖書館一樓的九裡書院中「信學堂」開展的傳統文化活動香包製作。在本次活動中我認識了我們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包」,並在老師的指導下製作了一個屬於我自己的香包。這給香包雖然不像老師製作的香包那麼精美,但是我覺得我們製作的香包都是非常棒的,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最完美的,是由大家一針一線通過自己的努力製作出來的。我相信這是給我們大家最好的回報。並且在這節課中我認識了好多新的朋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幾個特別有意思的小姐姐,雖然我並不知道他們叫啥。最後在這裡期待我們的再次相遇。

  我會一直把我這一下午的心血珍藏下去的,相信以後在看到這個香包的時候就會回憶起起今天這個令人難忘的下午。

  軟體技術193王志楠

  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刻的感受到了針線活的難度,也讓我了解到了一些關於香包的知識以及歷史。

  起初,在剛拿到製作香包的材料的時候,我簡直是無從下手,後來經過了老師的一系列講解在加上和同學們之間的相互討論,稍微理解了穿針的幾種方法。接下來就是塞棉花、放香料。最初我以為香料就是平常香水之類的味道,但當打開盒子的時候,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中草藥的清香。之後把他縫合成一個心形,香包的一部分就玩成遼。之後在縫另一半的時候明顯就比第一遍得心應手了,最後把兩個心形縫合在一起然後穿上中國結和幾個小珠子,一個完整點香包就大功告成遼。

  在剛看到這些材料的時候,我完全就沒有想到我也可以製作出來。那一刻,在面對眼前這一個小巧玲瓏,但有些醜醜的香包時,一種巨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湧入心田。

手工製作豐富了我們的大學專業課,讓我們體會到了手工製作的樂趣,也讓我們學習到了新的知識。在製作過程中,感覺特別溫馨,每一針每一線,每一針都灌注了自己的心意和感情,完成後特別有成就感。手工製作可真是大大的提高了我的動手能力。在創作作,我選擇用針縫一個心形中國結。雖然過程中自己的手多次被劃傷,但是作品完成後還是覺得很值得。

手工製作豐富了我們的大學專業課,讓我們體會到...

相關焦點

  • 手工DIY巧製作:香包的精緻做法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上面的藍色字體「幼兒創意小手工」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華府社區開展手工香包製作DIY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劉昌源 通訊員 潘思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為慶祝端午節,保留民俗傳統,2019年6月3日下午,在二七區婦聯主導下,鄭州市二七區人和路街道街道華府社區聯合比鄰社工開展一場以環保手工製作為主題的手工香包
  • 活動報名 | 端午迎安康,手工製作香包活動來啦~
    活動報名 | 端午迎安康,手工製作香包活動來啦~ 2020-06-20 03: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手工縫製30年 把香包變藝術
    手工縫製30年,把香包變藝術。(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5月31日訊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香包也是不可缺少的應景物品。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雲林縣北港鎮手工香包師吳昭惠,縫製香包30餘年,從早年的平面香包到現在的立體造型都難不倒她,其工藝精緻、巧思獨具,把香包變成藝術品,吸引人們爭著收藏。
  • 手工布藝簡單易學的香包製作!DIY方法詳細步驟圖解
    簡單易學的香包製作!需要準備的工具和材料:麻布0.5米、水消筆1、剪刀1、縫紉機、尺子、針線簡單易學的香包製作!步驟圖解:簡單易學的香包製作!做淨面的香包也很不錯,可以不用繡花的。簡單易學的香包製作!第4步:簡單易學的香包製作!第5步:簡單易學的香包製作!
  • 丹麻鎮舉辦首屆迎端午香包製作大賽
    為迎接2020年端午節,5月29日,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丹麻鎮舉行了「傳承民間工藝、振興鄉村文化」為主題的迎端午香包製作大賽活動。    當日,丹麻鎮17個村的85名繡娘攜帶1000件香包作品亮相比賽現場。香包種類繁多,造型各異,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有逼真可愛的十二生肖,有獅子滾繡球,還有傳統的石榴、荷葉造型等。
  • [布藝手工] 端午將至,自己動手用零碎布頭做香包,好看又實用
    端午節到了,每到這個時候大家除了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還要戴香包。在我國戴香囊有悠久的歷史,是古代留下來的習俗。大人孩子戴香包有不同的含義。特別是要給孩子戴香包,具有驅蚊蟲,提神醒腦等作用,還包含著盼望孩子健康平安的美好祝願。香包的做法有很多,好多刺繡的很費時間。我們就用零碎布頭做一種很容易上手的小香包。
  • 巧手做香包 濃情過端午
    近日,安徽省淮北市香包傳承人楊海玲在製作香包。端午節臨近,傳統手工香包需求量增加。近日,安徽省淮北市香包傳承人楊海玲加緊趕製香包。端午製作香囊、香包是我國傳統民俗,佩戴用艾草、香草等中草藥填充的香囊有助於安神、防蚊蟲叮咬。
  • 甘肅慶陽香包節手工民俗藝術品拍賣 刺繡有亮點
    甘肅慶陽香包節手工民俗藝術品拍賣 刺繡有亮點 2014-05-31 16:05:01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甘肅慶陽5月31日電(侯志雄 杜斌偉)記者今天從「中國·慶陽端午香包民俗文化節
  • 65歲農村老人製作香包40年,每天收入50元,有一件事讓她特別擔心
    「我沒有什麼愛好,就喜歡縫製香包,這些香包都是我一針一針縫出來的手工包。」在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白布大街,65歲田素華老人說,她在閒暇之餘,製作香包維持家庭開支。雖然每天賣出十幾個香包,收入在六七十元左右,讓她感到很知足。圖為田素華老人的店鋪前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香包供遊客們選擇。
  • 繡香包 陶冶性情——折橋鎮婦聯舉辦心靈錦囊香包製作培訓活動
    繡香包 陶冶性情——折橋鎮婦聯舉辦心靈錦囊香包製作培訓活動 2020-06-05 0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村六旬老人純手工縫製香包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朱久陽 文/圖/視頻 端午節有佩戴香包的習俗,佳節將至,手作一枚端午香囊,贈予孩童或友人,象徵福泰安康。
  • 做香包 民間老手藝還需「守藝人」
    【連網】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人們還有佩戴香包的習俗。然而,隨著工業化和商品化的快速發展,許多人在時代的潮流中淡忘了手工傳統,選擇批量生產的成品香包。但一針一線縫製出來的香包,蘊含著專注、記憶、創新和對完美的追求,也承載著長輩的關愛與生活的溫度,這門民間老手藝的傳承,還需更多年輕人參與進來,成為傳統文化的「守藝人」。
  • 蘆愛玲:匠心傳藝的「香包奶奶」
    在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蘆愛玲正在製作香包(6月2日攝)。  香包,是一種民間刺繡工藝品。今年63歲的蘆愛玲出身於香包世家,是河南省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包代表性傳承人。  蘆愛玲對民間技藝有著深厚的感情,繼承了奶奶的香包製作技藝,很注重造型的創新,製作出擺件、掛件等多種香包。  蘆愛玲說,手工並不是香包製作的關鍵,香包的「核心機密」是香料。蘆愛玲遍尋中藥店,經過多年經驗積累後拿捏出自己的獨特香料配方。很多購買者感嘆:「聞到小時候的味道,好久不見了!」  蘆愛玲最大的心願就是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 做香包 連雲港民間老手藝還需「守藝人」
    然而,隨著工業化和商品化的快速發展,許多人在時代的潮流中淡忘了手工傳統,選擇批量生產的成品香包。但一針一線縫製出來的香包,蘊含著專注、記憶、創新和對完美的追求,也承載著長輩的關愛與生活的溫度,這門民間老手藝的傳承,還需更多年輕人參與進來,成為傳統文化的「守藝人」。
  • 瓜州縣婦女手工「雙創」大賽參賽項目展示(二)小手工編織/香包刺繡
    瓜州縣婦女手工「雙創」大賽參賽項目展示(二)小手工編織/香包刺繡 2020-09-11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製作驅蚊香包送街坊
    ■尖東社區樓長製作驅蚊香包。 5月14日上午,在尖東社區利海花園小區裡,熟悉的樓長服務身影穿梭在小區樓道。原來,他們正在為居民送去驅蚊香包。 「你好,這是我們樓長製作的驅蚊香包,平時外出掛在身旁,防蚊蟲效果可好呢!」「謝謝樓長呀,這個可實用了,你們想得真周到呀!」在居民的歡聲笑語中,一幅幅社區和諧友好的畫面由此定格。 據悉,在流動巡查服務準備前期,尖東社區黨支部了解到居民的防蚊需求,於是聯動樓長開展防蚊香包製作活動。
  • 暑假「最後一課」:社區小朋友自己動手做驅蚊香包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殷晗 記者 徐夢雲)自己動手做驅蚊香包,既健康環保,又鍛鍊動手能力。8月28日,南京秦淮區秦虹街道喬虹苑社區、街道婦聯、四月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一起開展了「聞香識道,手手相傳」活動,帶領孩子們手工製作驅蚊香包,暢想童趣,實現奇思妙想,體驗匠心手作的溫暖。
  • 純手工香包:把一塊布頭變成可愛的葫蘆,讓這個端午節充滿溫情
    端午節快到了,端午節有佩戴香包這一說發是避邪,一說是為討吉利。傳說屈原投江時正值夏天,蚊蟲四飛,民眾唯恐屈原遺體遭叮咬,紛紛用艾草點燃,以煙燻蟲,後有人建義,何不以布包檀香。後來,人們用針線縫好香包後,再串以布繩,緊掛頸間,人人一串,蚊蟲汙物不敢近,相傳下來,端午做香包就成了中國傳統習俗。早期的香包作法簡單,造型單調,小小一方布能包住檀香末即可。後來為了美化,開始講究布料及造型,由最具涵意的粽子形狀發展成各式動物,葫蘆等等造型。
  • 以匠心守初心 淮陽香包手藝人倪莉:素手拈五色 潛心制香包
    淮陽是農耕文化的發祥地,從《詩經》的記載可知,淮陽香包的製作與佩戴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民間一直盛行佩帶香袋,以驅毒蟲、散濁氣、寓吉祥、保平安。倪莉是淮陽一帶有名的香包手藝人,她深愛中華傳統文化與淮陽的風土人情,致力於挖掘和傳承本土傳統的藥香精髓,故而打造了「中國香氣 淮陽好禮」——河南素廬文創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