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2020年9月19日),有網友在滴滴打車回家時,發現接單司機滿身酒氣,說話已經達到吐字不清的地步,而且對乘客罵罵咧咧,被網友拍成視頻發到網上了……
滴滴司機醉駕接單載客
醉酒司機胡言亂語
今天下午(2020年9月19日),有網友私信爆料提供視頻,在使用滴滴打車打車回家時,接單前往的滴滴師傅滿身酒氣,說話已經達到吐字不清的地步,下車後連站都站不穩在該司機先前的一通電話中,乘客聽到司機自稱喝了一斤半白酒!
司機堅持稱自己並未喝酒
乘客為確保自身安全,勸說司機師傅不要醉酒駕車,錄製視頻留存證據,最後卻被滴滴司機師傅搶奪手機。為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乘客撥打110報警。後續發展如何不得而知。
據說創城檢查小組剛走離開泰安,路上的志願者和值班同志們都回家休息了,檢查組走了所以一切恢復原樣了,連滴滴司機醉駕接單都出現了?簡直是細思極恐……
探訪得知,司機並未酒駕
據網友探訪@泰山交警 得知,滴滴司機並未飲酒駕駛,而是具有血栓手術後遺症,那麼請問@滴滴出行 ,如果沒喝酒都可以達到視頻中站都站不穩的地步,還能開車?還能做滴滴司機嗎?
醉酒開車的危害
安全行車要牢記
1
降低駕駛人的視線功能
駕駛人在行車中,大多數信息都是靠視覺獲得的,而駕駛人飲酒後,視線模糊,尤其是對色彩感覺功能降低,直接影響了駕駛人對有顏色的信息選擇反應中識別功能,使識別過程的時間延長,失誤增多,對駕駛人反應的及時性、準確性產生不利的影響。
2
降低識別能力
駕駛人飲酒後尚能駕車情況下,反應有兩個不一樣,一是駕駛人會出現遠視,視近為遠,二是視物的立體感上發生誤差,視大為小。所以,許多酒後駕車者發生撞電桿或與前方車追尾相撞,就是這個原因。
3
降低注意力
酒精對腦組織的親和力較強,飲酒後對人的中樞神經起麻醉抑制作用。因此導致駕駛人注意力渙散,反應能力下降,思維遲緩,技術操作的精確度減退,由此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4
降低駕駛人駕駛能力
駕駛人在沒有飲酒的情況下行車,發現前方危險情況,從視覺感知到踩制動踏板的動作中間反應時間一般為0.75秒。而當飲酒駕駛人體內酒精濃度達到0.3%時,駕駛能力就有所下降;濃度達到100毫克時,下降35%,達到150毫克時,下降50%。致使駕駛人在行車過程中上動作失調,手腳靈敏性降低,不能及時準確處置危險情況,極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來源:泰安播報、圈友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