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君瑤:我穿越半個世紀,終於找到你

2020-12-20 澎湃新聞

茅君瑤 上海老底子

茅君瑤,1933年出生,曾就讀於國立藝專油畫系。內戰爆發後,她輟學前往上海尋找戀人餘其濂,未果。1949年11月,考入華東革命委員會第二文工團,即後來的上海人民藝術劇院。1952年5月,調到華東人民藝術劇院歌劇團,直至退休。1993年,茅君瑤獨自前往美國尋找初戀,箇中經歷,堪比一部史詩級電影大片……

年輕時的茅君瑤

留在美國找他

1993年,我的婆婆和丈夫病了十多年後相繼病逝,我也終於可以歇口氣了。丈夫的妹妹一定要邀請我去美國散散心。說實話,我很不想去。這大半輩子,一直在苦難中歌唱,仿佛已經活過了好幾個世紀,感覺心氣耗盡了。

我剛剛重新撿起畫筆,每周都要去學畫。這是他替我選的志向,我要把它繼續。我已經準備好了,如果籤證被拒籤,我就待在上海,好好喘口氣。

沒想到,籤證特別順利。出發之前,我又去了杭州,再次登上葛嶺。

這是我和他分別後,第六次來葛嶺了。四十七年前的往事就像在昨天:葛嶺薔薇滿坡,綠樹蔥蘢,我和初戀情人餘其濂在這裡情定終身。

1993年,我已是個六十歲的老人,形單影隻。而他,不知是生是死,身在何處……

年輕時的餘其濂

1946年認識他的時候,我才13歲多一點,他24歲。我現在一閉眼,腦子裡都是他當年的樣子,瘦瘦高高的,穿筆挺的空軍制服,笑起來很儒雅。一開口,很好聽的國語男中音,真的會迷死很多女孩子。

我們戀愛了三年。在西湖邊他給我講故事,念詩詞,我們到靈隱寺許願,在葛嶺定情,在初陽臺上立下婚約……他握著我的手認真地發誓:讓西湖的山山水水為我們作證,等我1952年8月藝專畢業他就娶我。

規劃得很好的人生,卻遭逢亂世。1949年,時局動亂,我們失散了。他去了臺灣,我留在杭州。這輩子可能再也見不到了,但我就是忘不了他。一刻也忘不了。

中國有句古話說,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我只想知道他還在不在,在哪裡?

我決定留在美國找他。

魂牽夢繞的聲音出現了

打定主意留在美國找他,我就開始找工作。很快就找到了,到華人家裡做管家。我一邊打工一邊想辦法四處打聽他的消息。人家說藝高人膽大,我是無知人膽大,哪裡有一點線索,就跑去哪裡找,用幾個可憐的英文單詞和人比比劃劃。

找了他一年多,一點進展都沒有。我的日記本裡密密麻麻記滿了各條線索,尋找的過程,以及失望的原因。託人去臺灣打聽,查到的資料是「不知人在何處」。

我反覆琢磨這幾個字的意思,最後得出結論:他應該還活著,只是不知道去了哪裡。這個結論讓我興奮得睡不著覺。我每天奔走在美國的街頭,尋找一切關於他的蛛絲馬跡。

到了1995年底,終於有朋友反饋消息說餘其濂還活著,在加拿大。放下電話,我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場。

整整十天,我都精神恍惚。

我來美國已經兩年了,籤證也早就超期了。我沒有去辦延期手續,我只有一個信念:找到他我就回中國,以後也不會再來美國了。

等了兩個月,卻沒有更多的消息。我想起當年我們失散前的那三個月,見不到他,不知生死,每一天都是煎熬。

幾十年後,我依然在經歷這種煎熬。我白天找他,晚上想他。這種蝕骨的煎熬和思念,真的是太折磨人了。

兒子有個同學在溫哥華,我馬上給她寫了封長信,告訴她我和餘其濂的故事,希望她能理解並幫助我。

1996年2月7日下午兩點鐘,我正在畫畫,電話鈴響了。對方一口好聽的普通話,自報家門是餘其濂,問有沒有一位叫茅君瑤的女士。聽到他的聲音,我整個人都在發抖,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扶著牆壁號啕大哭。

五十年啊,人生能有幾個五十年?

半個世紀的思念和著淚水傾瀉而下,哭得我肝腸寸斷。和他分開的幾十年,我已經不會流淚了,即使文革被批鬥,父母離世,我也沒這麼哭過。

電話那頭,他也在痛哭,他一邊哭一邊說:小瑤不要哭,聽話,小瑤不要哭。

他的聲音還是那麼好聽,說話的語氣,語調還和五十年前一樣溫柔。

我覺得自己又變回了那個十三歲的小女孩,聽到他的聲音,看到他的眼神都能頃刻間融化。

他說他一直在後悔,為什麼當初那麼食古不化,堅持要我回杭州去要一封託孤信。他對不起我。我說是我不好,當時為了勸父母留在杭州,耽誤了去上海的時間。我們說說哭哭,哭哭說說,說了整整兩個小時。

放下電話,我滿腦子都是他的聲音「小瑤,不要哭。」多熟悉的話啊。五十年前,我一哭,他只要這樣哄我,我就會伏在他的懷裡慢慢停止哭泣。

這次,我忍不住了,放下電話,我繼續放聲大哭……

一眼定情

我生於1933年,四歲就隨父母逃難,一逃就逃了八年。我父親是生意人,也是當時杭州很有名的書法家,平湖秋月柳浪聞鶯,西湖邊好幾個地方都有他寫的楹聯。我母親長得很美,喜歡交際。我們住在英士街(平海路),我家就在現在友好飯店的位置。

抗戰結束後我們全家回到杭州,以為從此可以過安穩日子了,父親忙做生意,母親忙交際,老外婆整天抱著個收音機聽越劇。我哥哥性格內向,整天埋頭練琴,對什麼都不關心。姐姐熱衷時事,經常帶很多同學到家裡高談闊論。

我和他們都不同,十三歲個子已經滿高了,但還是野小子一樣,只知道玩。

第一次見他很有意思。我剛從西湖邊回來,一進門就看到房間裡坐得滿滿的,我床上也坐了個人,在翻我的速寫本。我氣得衝過去就是一陣拳打腳踢。他力氣很大,捉住我的手我就動不了了。

他笑著說了句:呵,好厲害!

看我狼狽的樣子,大家哈哈大笑。為了解嘲,我也跟著哈哈大笑。聽到我的笑聲,他就像被魔法定住了一樣,直勾勾地盯著我看。我也傻了,就像在哪裡見過他一樣,那雙霧蒙蒙的眼睛好熟悉。

筧橋航校

他叫餘其濂,是筧橋航校二十四期學員,入伍前是金陵大學二年級的學生。

他在北京出生,八歲隨外交官父親到南京,抗戰時又到了四川。

餘其濂從金陵大學退學投筆從戎,1944年12月在昆明入伍,然後到印度拉哈爾受訓。剛到印度,日本就投降了。

在印度受訓完畢,受命回杭州筧橋重建航校。

我說我好像在哪裡見過你。他說,我在南京鼓樓小學和印度拉哈爾都聽到過你的笑聲。大家起鬨,說只有他還沒女朋友,叫他趕緊追我。

關於我的笑聲,他後來又認真對我說過。好多年來,無論是在南京還是在印度,他老聽到有個小女孩在耳邊笑,那笑聲讓他一直很困惑。

那天我一笑,他就驚呆了,原來他一直聽到的就是這個笑聲。所以,他總認為遇見我,是老天刻意安排,冥冥中註定的。

他的愛為我

創造了一個新世界

自從那次來過我家後,餘其濂周日便常常來找我玩,帶我去逛書店。

1947年,我讀馮氏女中,是一所英國人辦的教會學校。每到周末,我們在豐樂橋下的「杭州第一店」吃碗雪菜面,再沿著當時還叫「膺白路」的南山路,一直走到柳浪聞鶯。

他喜歡念詩詞給我聽,有古人寫的,也有他自己寫的。他的聲音飽含深情,眼睛霧蒙蒙地看著我,好像都是為我寫的一樣。我對他是又崇拜又依戀。

航校演話劇,他扮演《雷雨》裡的周衝。演出結束後,他在西湖邊背臺詞給我聽。周衝一心想衝破封建家庭的枷鎖,去尋找一個自由光明的世界。這些臺詞完全就是我當時心情的寫照。

那時候,他從不說熱烈的話,總叫我好好讀書,他會慢慢陪著我,耐心地等我長大。

我非常努力,初中最後一年,我的成績提高很快。他說你考國立藝專吧,你的素描挺有靈氣的。

就他一句話,那個暑假我參加藝專的兩期補習班,沒日沒夜地畫石膏像,每天都畫得汗流浹背。誰勸我休息,我都不聽。

我特別喜歡陰雨天的西湖。每次陰雨天沒有飛行任務,他就會從上海趕到杭州看我。

考上藝專以後,我和餘其濂的關係更親密了,每次見面都有說不完的話。我們手牽手逛遍了西湖的山山水水。我們在初陽臺定情,商量好,等我一畢業我們就結婚。我真巴不得時間過得快一點,明天就能長大。

我一定要嫁給他

1949年初,國共打得很厲害,一會兒說開始和談了,以為談好了,又打起來了。學校裡亂鬨鬨的,都不上課,鬧革命去了。我姐姐也離家出走到四明山參加遊擊隊去了。

1949年4月3號,我又跑去找他。去找他的時候我就已經想清楚了,我一定要和他結婚,他走到哪裡我就跟到哪裡。要死也要死在一起。他要求和我一起回杭州,鄭重地向我父母提親。因為父親對軍人一直有成見,我堅決不同意他和我一起回去。

最後,他想了一個變通的辦法,讓我回杭州去請父母寫一封親筆委託信。我還未成年,有了這封信,他帶著我就有禮有節,對雙方父母和家庭都好交待。

餘家三兄弟和姐姐,前排中間為餘其濂

4月6號,上海火車站已經全是逃難的人了,亂糟糟,擠得要命。好不容易才找到一趟開往杭州的火車。擠到門都打不開,裡面的人拉,他在外面推,我才從窗戶爬進去。他反覆叮囑我拿到信就馬上回來,又從口袋裡拿出一個小布包交給我,裡面是銀元,給我做回來的路費。

火車開動了,他還跟著火車跑了很久,一直喊著讓我早點回來。我哪裡想得到那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從此生死兩茫茫啊,唉……知道的話,我死也不會回杭州了。

要到委託信,

卻再也回不去了

1949年4月6號,我從上海回到杭州,發現父母準備去香港了。東西已經整理打包好了,放在客廳,就等我回家。我突然想起之前姐姐從四明山託人帶來一封信,說如果發現父母要離開杭州,讓我想盡辦法留住他們。

這件事情太突然了,我趕緊騎自行車去藝專找姐姐的好朋友曲庸。曲庸花了三天時間去找到一張共產黨對民族資本家的政策:要保護、團結和發展,是朋友,不是敵人。

我姐姐大概也希望我父親這樣的資本家能留下來,為新中國效力吧。我把政策給了父親,勸說父親留下來。

4月17號晚上,父母經過幾天幾夜的考慮,終於決定留下來不走了。18號早上,我請求外婆幫我向父親討那封委託信。父親開始的時候還很溫和地向媽媽了解餘其濂的情況,一聽到是個空軍,就從沙發上跳起來了。他說他發過誓,決不讓自己的女兒嫁給軍人。

4月20號,廣播突然播發消息說,國共和談破裂了。一聽到這個消息我就傻了,我知道餘其濂在上海肯定也要瘋了。他對和談一直抱有很大的幻想。我急得直哭,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媽媽和外婆也說不動父親。

23號,我決定自己去求父親,就算被他打死我也一定要去上海找餘其濂。父親正在小客廳裡收聽廣播,我衝進去跪在他面前大哭,求他成全我們。媽媽也跪下來求他。外婆也說如果父親再不同意,我們祖孫三個就死在他面前。父親看我這麼堅決,流著淚衝上樓去。

父親寫完那封委託信就出門去了。他讓母親轉告我,不要再見他了。這封信我到死都不會忘記:「其濂賢侄:我將小女君瑤託付給你,望你善自待她,望至愛至深,白頭偕老。茅仲復重託於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拿到信後,我淚如雨下。我知道從此一別,此生再難相見。我堅持要等父親回家和他告別後再走。

父親兩天都沒回來。

我知道他是故意躲我。26號,我背了個小背包趕緊出發,裡面是我和餘其濂三年的通信和日記,還有父親的委託信。

火車站人聲鼎沸,亂作一團。售票臺前的小門上貼著張紙條:滬杭線暫停,請勿再敲門。

看到這十個字,我腿都軟了,人直往下蹲。我在站臺等了一個小時,不死心,又沿著鐵路路基往前走。路基上都是拖家帶口,帶著大包小包逃難的人,他們都往杭州方向逃,只有我一個人往北走。

一直走到天快黑了,還是沒看到有去上海的車。我實在走不動了,絕望地蹲在路基上痛哭。如果我早點問父親要那封信,或者一拿到信就出發,本來可以到上海的。

路過的人勸我說,小姑娘,快回去吧,沒有火車了,解放軍已經到餘杭了。

我失魂落魄地往回走,跌跌撞撞,臉色蒼白,像一個遊魂一樣。等我走回家的時候天已經快亮了,雙腳全是泡。我敲開門就倒下去了。

離開杭州去找他

我大病一場。我開始絕食,不想活了。病好後,我去辦理了退學。我的西畫老師莊子曼教授勸我,說你不要退學,以後你會成為一名很棒的畫家。

我說,我不要做畫家。此生我一定要找到他。我相信他有一天還會飛回上海。

1949年11月22日晚上,沒有留給父母一句話,和同學告別後,我悄悄去了火車站。我什麼都沒帶,只帶上了三年來他給我寫的信,三大本裝訂好的藍色信箋。杭州實在太小了,從「平湖秋月」到火車站,三輪車也只花了四十五分鐘。

可是,這短短四十五分鐘的路程,我用盡一生的時間都再也走不回來了。

我終於登上了杭州開往上海的火車,只是那頭再也沒有他在等我了。我的心已經痛到沒有知覺,火車開動的時候,我一滴淚都沒有掉。

到了上海,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我考入話劇院,後來又調到歌劇院。人家六點半起床練功,我四點半就起來了,很快就擔任主演了。

1952年,去歌劇院前,我不得不將我們三年的通信,整整三大本全部燒掉。我邊燒邊哭。感覺自己的魂也一起被燒掉了,那個天不怕地不怕、被寵愛的小女孩在這一刻死了。

剩下的人生路,荊棘密布:被我苦勸留下來的父親和母親,結局很悲慘。我覺得很對不起父母。後來我也成了被批鬥的對象,等幾番運動都結束了,婆婆和丈夫又病了。

那些日子真不知道是怎麼熬過來的,我要管孩子,又要忙工作,還要照顧婆婆和丈夫,兩個醫院分頭跑。

婆婆癱瘓在床,碗口大的褥瘡我都給她護理好了。婆婆的病友,包括她的女兒都說,從來沒見過我這麼好的兒媳婦,比女兒都做得好。所以,她們一定要我去美國散心。

這也是善報吧,不然我怎麼找得到我的濂哥。

我把我的照片寄給他。看到我其中一張照片,骨瘦如柴,頭髮都快掉光了。他抱著那張照片痛哭,說他的小瑤受苦了,是他沒照顧好我。

那十多年,我整個人都熬幹了,形容枯槁。

這一生,我都是獨自在給最親的人送終,我的父母,我的外婆,我的婆婆,我的丈夫。等到給丈夫和婆婆都送了終,我已經是六十歲的老人了,大半輩子都過去了。

老了,我的人生終於可以自己支配了。我把少年時候丟了的畫重新撿起來,這是他當年對我的期望。

還有一個願望,就是找到他。現在找到了,我這輩子沒有任何遺憾了。

他娶了一個

長得像我的人

為了證明對我的愛,餘其濂給我寄來了1949年的飛行記錄。上面詳細記錄了他每天飛往的目的地和時間。還寄來一張1976年他到杭州找我的地圖,上面我家的幾處住址,他都畫了圈。

原來,我回杭州後,他以為我要到委託信就會馬上返回。他每天都到火車站去等,一天一天過去我都沒來。他還給我寫過一封信,卻一直沒有等到我的回信。他拜託同事到我家查看,卻說沒有什麼事。他百思不得其解,我為什麼遲遲不去上海?正打算親自到杭州來接我,突然接到飛行任務。

1949年4月底,他被派往臺灣新竹駐防,從此再也回不來了。除了一個隨身的小包,他什麼都沒帶。我的照片,我們的通信,他的日記,全都留在了上海江灣空軍基地。

後來,他還飛過很多次大陸,就是再也沒有飛到過杭州上空。

他對我也是日益思念,曾整日整夜地對著大海,對天長嘆,期盼有一天能夠跨過這生死茫茫一水之隔,再回杭州找我。

一等就等了五年,返回大陸找我的夢徹底破滅了。在一次舞會上,他看見一個黑衣少女背影很像我。1954年,他33歲,娶了那個長得像我的臺灣護士。

我很開心,因為我比他晚一年結婚。我和丈夫是同行,在工作上有很多共同語言。餘其濂說,在兩岸隔離的當時,想回大陸只有一種辦法,就是「借他鄉回故鄉」。

為了找我,他做了很多周密的計劃。先是從空軍退役到民航,再從民航跳槽到企業。

1974年,他移民加拿大溫哥華。1976年,他回國過一次,專程到杭州找我。他去了英士街、板橋路、保淑路……他去派出所查,說這家人早就散了,搬走幾十年了。他又不敢登報找,怕害了我。濛濛細雨中,餘其濂對著西湖大喊了幾聲我的名字,大哭了一場,帶著遺憾回了加拿大。

分開的那些年,他用詩歌寄託對我的思念,那些詩他都寄到美國給我看。每一首都有一個明顯的「小瑤」。他還給我寄來了從小學到現在,不同時期的幾十張照片,說他的一生都毫無保留地交給我了。

他中風過,腿腳不方便,走路要用拐杖,還滿溫哥華去找藍色的信箋給我寫信。他當年是空軍,最喜歡蔚藍天空的顏色。他說他現在的生活就是每天圍著我轉。他說:天會老,地會荒,你永遠是我心中的小瑤。

人到暮年,

合著《西湖夢》

他堅持要來紐約看我。他說他找了我五十年,現在終於找到了,他要彌補對我的愛。他要我幸福,要再聽到我小時候一般無憂無慮的笑聲。

他說他74歲了,我63歲了,再也禁不起等待和分別了,他要馬上看到我,要緊緊地擁抱我。我受了太多苦,他的餘生,要用來保護我。他已經在和家人商量了,看由誰陪他來見我。

我堅決不同意。我們都那麼大年紀了,能知道對方還活著,曾經那三年刻骨的愛是真的就夠了。

他身體不好,經不起長途勞頓了。我們都老了,我希望留住的都是最美好的回憶,我已經63歲了,再也不是當年那個13歲青春爛漫的小女孩了。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太太真的太好太好了,居然能理解我們,支持他每天給我打電話,寫信。

我兒子也提醒我,媽媽你能找到餘伯伯是好事,但千萬注意不要傷害到別的人。

他在電話裡大哭,說我太殘忍了。說他很多空軍同事都戰死了,能活到七十歲的沒幾個。這是老天給我們的眷顧,讓我們還能活著重逢,為什麼不見他?他讓我不要擔心,他一定會把這個事情處理得合情合理,合天合地,反正我們是不能再分開了。

我說,不行,堅決不見,見了面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那麼大年紀,誰都禁不起再折騰了。你太太照顧你大半輩子了,我很感激她,她也愛你,我們不能傷害她。他考慮了幾天,寫信來,希望一起把我們的故事寫出來,以此來圓我們的夢。

一個星期後,我收到他寄來的提綱,密密麻麻兩萬多字,大事記注釋也有五千多字。那三年重要的日子,我們說過的重要的話,他都記得一清二楚。

22張16開的提綱,他一頁頁用膠水仔細粘起來,打開有好幾米長。我把提綱貼在胸口,淚流滿面。我再也不懷疑他對我的愛了。

那三個月,他說內心翻江倒海,天天哭,眼睛也哭壞了。現在不敢太激動,一激動就頭暈。提綱他是用放大鏡趴在桌上寫的,邊寫邊哭。

他囑咐我,這是他晚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名字就叫《西湖夢》,是我們兩個人的夢,也是很多當時被迫離散的中國人的夢。失散了那麼多年,我們都能找到對方,分開的兩岸遲早也會統一的。我們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是歷史的悲劇。

《西湖夢》

他還給我寄來幾十本資料書,用得到的歷史資料,他都用紅筆圈出來。

算了,寫吧,反正這輩子我註定要聽他的話,他叫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

我繼續留在美國,打算寫完這本書就回國。我告訴他,這就當是我們沒有婚禮的結婚禮物吧。他也慢慢冷靜下來了,說從現在開始,我給你的信會減到一周兩封,電話也是。等你回國,我不可能再給你打電話了,我要讓你慢慢習慣。

為寫這本書,又是十多年過去了。2008年,我把第一次自印本寄給他。從郵局給他寄書出來,剛走到門口,我就心絞痛蹲地下了。心裡一個大石頭終於放下了一樣。真的,為他死我都願意。他收到書馬上就來信了。他剛剛大病了一場,但還是認真地拿著放大鏡仔細地改了幾個地方。

2019年,他98歲了,我也87歲了,無論經歷多少磨難,他給我的愛已經足夠溫暖我這坎坷的一生了。我們即使不能聯繫了,也能明白彼此的心意,希望來世我們再也不分開,可以白頭偕老。

來世,無論他在哪裡,變成什麼樣,我相信我依然能找到他。

來源:各界雜誌2020年第1期

作者:口述 / 茅君瑤 撰稿 / 醜醜

轉自:各界導報

上海老底子

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啟未來

原標題:《【傳奇故事】茅君瑤:我穿越半個世紀,終於找到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讀史】林徽因穿越半個多世紀的悲壯之情
    林徽因去世約半個世紀後,北京城開始復建中軸線上的永定門,以恢復古都風貌,據稱每年投資1.2億。拆掉的永定門又重新建起來了,但在某種程度上,也許正如林徽因所說,「充其量這也只是假古董」。以前我喜愛李清照,因為她既寫得出「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也寫得了「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林徽因同樣如此,既有」人間四月天」的婉約,也有「哭三弟桓」的悲壯之情,尤其是最後一句,穿越半個多世紀的風雨,仍會盪氣迴腸。
  • ...落實抗美援朝紀念章」報導有意外後續:引來半個世紀後的「戰友...
    50餘年前並肩奮戰,時隔半個世紀久別重逢,一聲戰友,一世情。
  • 跨越半個世紀的相見 大慶民警幫助退伍老兵找到失散的親人
    這天上午,於洪傑收到齊齊哈爾市退伍軍人張全智的求助簡訊,張老的戰友——遼寧省北票市的李秀文老人與自己的大伯父李香普失散了45年之久,多年來家人費盡周折,僅了解到李香普老人曾經的住址是在林甸縣,所以他們幾經周折找到於洪傑所長,希望於所長能夠為李秀文老人帶來好消息。
  • 穿越半個世紀的歐洲頂尖英語課堂!姆明英語正式走進中國!
    穿越半個世紀的歐洲頂尖英語課堂!姆明英語正式走進中國!在世界教育界範圍內,北歐芬蘭的先進教育方式與理念一直以來都廣受全世界專家與學生的推崇。而今天你看到的這種全新的課堂形式,對於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說,都是一種陌生的、新奇的、也足夠可靠的教學形態。MOOMIN少兒英語學校,即將在中國正式開始招生了!
  • 外媒:中俄找到突破口,統治世界近半個世紀的石油美元或即將隕落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世界經濟;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住了整個世界。」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的這句話正是道出了貨幣的信用、債務和原油對一個國家經濟命運的重要性。事實上,在川普之前的美國都在主動推動經濟全球化和石油美元,在本質就是要滿足自身的能源戰略需求。
  • 史上「最接近神」的人,如果沒有第2位,科技至少推遲半個世紀!
    史上「最接近神」的人,如果沒有第2位,科技至少推遲半個世紀!世界上真的有神嗎?神到底是什麼?第2位,達文西,達文西的一生可以說是超神的一生,他無論是在天文學,氣象學,醫學,生物學,又或者是地質地理,甚至是土木工程等一些領域當中,都有非常明顯的成就,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達文西,科技至少再過半個世紀才會出現。
  • 枕頭這樣設計,穿越半個地球也想睡你!
    只要你想睡,你都可以睡它。枕頭能變換出多種形態。要是到了酒店,對枕頭的衛生問題不放心,One Travel Pillow也可以變身一整片寬大的枕頭,讓你墊著睡覺。在辦公室午睡會露營休息的時候,則可以把它疊起來,厚度和鬆軟度都足夠讓你好好睡。
  • 重生文:二十一世紀的金牌殺手,一朝穿越為紈絝無能的廢物少爺
    重生文:二十一世紀的金牌殺手,一朝穿越為紈絝無能的廢物少爺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一個喜歡看書的小編喲,今天給大家帶來小夥伴們沒有可選擇的小說的福了,現在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看的小說,如果這五篇小說沒有幫到你,你可以在下方留言,說出你喜歡的類型,小編就可以給你更多的選擇了喲
  • 海賊王984話:感動又心酸,貝基家族橫跨半個世紀,一家人團聚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海賊王984話的扉頁故事,這裡還是講述了關於貝基和戚風的事情,他們的家族可以說迎來了曙光,更是迎來了各種驚喜,因為他們也找到了羅拉以及自己的父親,帕溫德。從表面上來看,羅拉和戚風並不知道眼前的這個男人就是自己的父親,這扉頁故事應該還沒結束,估計會告知我們羅拉是如何被大媽給拋棄的,其實這結局,我既感動又心酸,他們經歷了太多的磨練了,下面一起來分析下吧。
  • 如果能夠穿越到19世紀的法國,你想帶點什麼過去?
    讓我們來做一個白日夢:你現在有機會能夠穿越回到19世紀的法國,而且還可以用一個背包裝一些現代的東西帶過去。那麼問題來了,你會選擇帶點什麼過去呢?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會帶這樣一種東西去19世紀的法國,保證可以如魚得水,飛黃騰達。這就是——鋁。對,就是現代社會中最常見,而且非常廉價的一種金屬材料——鋁。
  • 今晚報:跨越半個世紀的團聚
    20世紀50年代以後,我頭腦中的父親,越來越成為填寫履歷表中的「難言之隱」。而對於同父異母的哥哥姐姐,幾乎毫無認知。  叔叔帶來臺灣親人信息  20世紀70年代末,大陸開始改革開放,臺灣到大陸尋親之風興起。忽然一天,在天津財經大學任教的辛毓興叔叔找到我,我才得知自己在臺灣還有姐姐和哥哥。初見毓興叔叔時,我心頭一震,當即便認定他是我家族的人。
  • 穿越文:21世紀特種兵因意外魂穿古代,剛穿越就懷孕還被趕出家門
    誰知,沒派上用場——片段賞析:這日子真無聊,除了吃喝就是睡,一覺睡到晚,連個叫我起床的都沒有。正想著,耳邊突然傳來清冽的聲音,是本公主不讓她們叫你,焰王妃,起床了。蕭沐月腦袋一抬,正對上北宮青鸞的清眸:是你?你怎麼會在這裡。北宮青鸞看她一眼,隨後移開眼,道:本公主聽說,今日是七巧節,京都定然熱鬧非凡,不知王妃有沒有空,逛逛燈會?
  • 終於找到你!我要謝謝你~
    西安一名孕婦羊水破裂急需前往醫院好心的哥一路疾馳及時送醫沒有留名就默默離開半年後孕婦終於輾轉找到了這名的哥他趕緊停車後,孕婦著急地說:「我羊水破了。」王師傅聽說後,趕緊讓孕婦上車。在車上,孕婦的羊水已經流出很多,情況非常危急。當時正趕上高峰期,王師傅一邊安慰孕婦一邊給122打電話,請求交警幫助。當車開到和平門時,交警的巡邏車趕到。隨後,在交警幫助下,王師傅將孕婦及時送到了西安市第四醫院。
  • 20世紀著名女飛行員,穿越太平洋時離奇失蹤,她最後的話成謎
    在20世紀,就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女飛行員名叫阿米尼亞·伊爾哈特,她一頭短髮,英姿颯爽,而且飛行的技藝非常高超,絲毫不輸給王牌飛行員。在當時,環球飛行是一項技術極限,能完成這一項挑戰是每一個飛行員的夢想,阿米尼亞·伊爾哈特自然也想去嘗試一下。
  • 穿越半個地球回家
    一切妥當,搭載3000多名員工的巨型郵輪行駛到美國靠港邁阿密,準備穿越大西洋過直布羅陀海峽到地中海,在義大利補給,送歐洲船員回家之後靠岸希臘。再過蘇伊士運河,穿過紅海、亞丁灣到印度,送印度船員回家。之後橫跨印度洋到馬六甲海峽,在新加坡補給,最後到達菲律賓馬尼拉。預計到達時間為7月中旬。
  • 重慶到上海的船票指南,一次穿越半個中國的長江遊船旅行
    大家好,我是小潘去旅行,聽說前世100次回眸才能換來今生一個粉絲。歡迎大家隨時在這兒留下你想要了解的l旅遊困惑哦!大家都知道,從重慶出發坐船遊三峽的大都是到達宜昌,時間約2-4天,最近有粉絲給我留言,問重慶到上海的船票需要幾天,有重慶直達上海的船票嗎?
  • 今日好書推薦:馥兒,我找遍了天下,終於找到你了。
    他說:馥兒,我找遍了天下,終於找到你了。她笑笑:這位爺目無焦距,舌苔過赤,想來身有隱疾,然,認錯人了。傳說這一大家子,兄弟不合,妯娌相爭,姐妹翻臉,妾室爭寵……古言家鬥第一文,看現代女子杜若錦穿越到古代富足的高家,如何用善良和計謀,操縱一個家族的愛怨情仇!
  • 沈從文叩開巴金的家,半個世紀的「老友記」終於再接續
    多少年後,面對著兩個人的書信,看他們從壯年時龍飛鳳舞到老年時顫顫巍巍的字跡,想著他們半個世紀交往的點點滴滴,這友情如同聖潔的水在淘洗我的靈魂,這是一段關於友情的傳奇,又有著很多不可解的謎。無論出身、經歷,還是對藝術的見解,兩個人都大不相同。
  • 50年前欠下的20元錢終於還上了!淳安九旬老人尋覓半個世紀只為...
    近日,淳安91歲老人江榮坤在政府部門和紅十字會的幫助下,終於找到當年借給他20元錢的朋友的家人,還清了一張寫在自己心裡半個世紀的「欠條」。1964年,江榮坤攜妻兒在文昌鎮文昌村經營一家染布作坊,技術過硬的他聰明又勤快,一方面開動腦筋自己設計,將原始染坊改裝成半機械化,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購入加重自行車,走街串巷收購和送貨,生意十分紅火。
  • 穿越時空:回到過去的旅行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提出了三種理論上可行的回到過去時間的方式:蟲洞、黑洞、超過光速,然而目前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要回到過去的時間,或者說穿越到另一個時空,也有另一種可能的方式,就是像哈利波特那樣找到一個九又四分之三月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