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詳情
ready.
直播名稱
博雅大家談系列:地理學為什麼重要?
直播時間
2021年1月8日 19:30-21:00
主講嘉賓
周尚意(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
劉志偉(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主辦方
北京大學出版社、北大博雅講壇、博庫、百度、騰訊、搜狐、微博
內容簡介
ready.
「地理」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4世紀成文的《易經·繫辭》「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地理」的英文「geography」則最早源自古希臘語,「geo」意指「大地」,「graphy」意指「書寫」。地理就是一門關於大地的學問,因為人類社會所發生的眾多事件都發生在大地上,而且許多事件中的決定性因素便是地理因素,也即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中的「地利」。
為什麼戰國的時候秦國能夠「據崤函之固以窺周室」?劉邦從漢中發兵,大將軍韓信何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為什麼說關羽失荊州基本就已宣告了諸葛亮「隆中對」中匡扶漢室理想的破滅,荊州為何如此重要?要回答這些問題,就不得不站在地理學的視角上尋找答案。
不僅如此,對於當下的世界,地理仍是解開眾多錯綜複雜的事件的一把鑰匙。
Q1: 為什麼傳統意義上蘇聯進攻阿富汗背後的觀點(取得印度洋出海口,將阿富汗納入加盟共和國等)的原因並不成立?
Q2: 如何理解查德湖急劇萎縮的背後人文和自然因素相互交織的過程?
Q3: 美蘇冷戰時期,美國人如何利用地理投影坐標系來給國民暗示前蘇聯的威脅?
Q4: 為什麼大多數人認為美國在中國東邊的觀點當年差一點釀成了中國開發北鬥衛星系統時的失誤?
北京大學出版社特邀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周尚意教授、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劉志偉教授做客北大博雅講壇直播間,為您講述地理學為什麼重要,地理學的思考又如何顛覆了我們傳統的認知。
主講嘉賓:周尚意教授
ready.
周尚意,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師大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所所長、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地名學會常務理事、亞洲文化景觀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務。研究方向為文化地理學。發表中英論文210餘篇,著作《中國文化地理學概說》《文化與地方發展》《文化地理學》《地方特性發掘方法》等20部。
主講嘉賓:劉志偉教授
ready.
劉志偉,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社會史學會副會長、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合作主持香港卓越學科領域計劃「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項目。曾受聘為臺灣大學、臺灣交通大學、臺灣暨南國際大學等校客座教授以及牛津大學、耶魯大學等大學訪問學人。研究方向為明清社會經濟史和傳統中國鄉村社會研究,主要著作有《在國家與社會之間——明清廣東地區裡甲賦役制度與鄉村社會》、《在歷史中尋找中國——關於區域史研究認識論的對話》。
主題圖書
《地理學為什麼這麼重要》
周尚意/序
地理學是人類認識自身所處的生活環境,應對糧食生產、交通障礙、資源匱乏、氣候變遷等一系列生存難題不可或缺的手段。今天,海平面上升、森林過度砍伐、物種滅絕、快速城市化和大規模移民等挑戰日益嚴峻,地理學的意義愈發凸顯。本書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地理學的研究主題、方法、學科意義和價值,梳理了地理學的發展歷程,為讀者打開了地理學的大門。
博雅講壇App的各位朋友,由於公眾號推送規則的改變,如果您沒有將我們設為星標或經常點擊在看,我們的推送會淹沒在你茫茫的訂閱列表中。
將博雅講壇App設為星標,持續關注博雅講壇App微信公眾平臺,直播講座活動信息不定時更新,或許下一場就是你的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