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上市,技術成為京東的新起點

2020-12-13 瀟湘晨報

6月18日上午9:30 整,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京東集團」)正式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為9618。

在北京舉行的「雲敲鑼」儀式上,此前備受期待的劉強東並未出現,而是由目前時任京東集團CEO的徐雷等高管、6名京東員工以及客戶代表一起敲響赴港上市鑼聲。在儀式上,京東集團戰略執行委員會(SEC)成員首次集體亮相,包括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財務長許冉、前財務長黃宣德、首席戰略官廖建文、首席合規官李婭雲、首席人力資源官餘睿、京東物流CEO王振輝、京東數科CEO陳生強、京東技術委員會主席周伯文等。

按照發行價每股226港元計算,京東通過此次香港上市全球發售募集資金淨額約為297.71億港元,成為2020年港股最大的新股發行項目。6月18日,京東開盤漲5.75%,盤中最高報價239港元/股。發行價為226港元。按開盤價計算,京東總市值達7068.12億港元。截至下午收盤,京東每股234港元,目前總市值7231.47億港元。

至此,京東成為港交所第四家「同股不同權」的網際網路公司,也是繼阿里、網易後第三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企業。回歸港股的京東帶著什麼新的故事,重新出發?

供應鏈的升級轉變

三年前,劉強東向外界喊出京東的未來只有三件事:「技術!技術!技術!」這次二次上市,京東方面也表示這次所募集的300億港元資金全部投向技術。

在港交所披露的招股書中,京東換了新的定位:「一家領先的技術驅動電商公司,並正轉型為領先的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可見,京東的戰略模式由此前的「以零售為基礎的技術服務」變成了「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服務」模式。業內人士分析稱,從新定義中不難看出,京東不滿足於守住自營電商基本盤,更要將自身多年積累的物流、倉儲、配送的能力對外輸出,從電商平臺的前端,滲透到商業世界的底層。

京東的首席戰略分析官廖建文曾在京東集團召開的戰略分析會上也發表過看法。據廖建文介紹,整個網際網路行業正在發生變化,現在已由消費網際網路變為產業網際網路。消費網際網路的時代,技術主要用於提升面向消費者的用戶體驗,而產業網際網路時代,技術主要用於幫助產業合作夥伴實現數位化、智能化升級。廖建文表示,希望京東在這下半場裡,能夠基於前期零售所沉澱下來的數據資源和技術資源,去改變其他相關產業的成本效率提升。

廖建文說,京東倉配送所沉澱下來的供應鏈,包括選品能力等,未來都將會轉到C2M。通過這邊來影響上遊的品牌商,這樣從整個供應鏈能力來講,不再是選品的問題、需求預測的問題,而是如何做反向定製的問題。(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用戶直連製造的縮寫,是一種新型的工業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又被稱為「短路經濟」。據了解,該電商模式最早由必要商城創始人及CEO畢勝提出並率先在國內進行實踐,2020年05月 C2M概念再度引起關注,還反映了在因疫情影響,線下經濟恢復尚存不確定的大背景下,傳統企業的突圍自救努力。)

那為什麼說要以供應鏈為基礎?廖建文表示,因為通過供應鏈定位,未來在供應鏈產業中態裡面,會搭建很多京東認為相關的其他垂直行業,而零售只是其中一個京東已經深耕的垂直供應鏈。這是兩個階段性的變化,而這個階段性變化是非常符合京東對未來產業終局的判斷,也符合京東目前的產業DNA。

據京東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京東平臺每年要支持2萬多億的交易額,服務近4億消費者,在全國運營730多個倉庫,管理數百萬的海量SKU,擁有業界價值鏈最長、最優質的大數據。在618、11.11這樣的大促高峰期仍能保持高效、流暢的購物體驗,這些供應鏈服務強勢滲透的背後,其實是大數據、人工智慧、自動化等新技術能力的支撐。

可見,掌握數據、技術的公司,將會成為新一代供應鏈服務的新主角。這與京東「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的戰略定位是高度吻合的。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認為,多年來京東依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不斷升級「智能供應鏈和智能物流」等核心能力。未來,京東將以二次上市為契機,持續圍繞供應鏈開展技術創新。

線上+線下融合下沉

眾所周知,此前阿里巴巴和京東的「廝殺」戰場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因為拼多多的出現,使得阿里和京東意識到普通縣城的市場容量具有無限發展潛力。於是,京東開始展開新布局,線上線下融合下沉。

2019年9月份,京東拼購被升級成「京喜APP」上線,並在10月底接入了微信一級入口,成為京東攻略下沉市場的一張王牌。

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雙十一期間,京喜的日活躍用戶達到了6839萬元,而在京喜APP的新裝用戶中,來自三線以下的低線城市用戶佔比達到63.5%。在最新公布的2020年京東618全民年中購物街的戰報中,作為首次參戰的「京喜」創造的成績也十分可觀。數據顯示,2020年6月1日-7日期間,京喜日均訂單量超過700萬單,京喜APP日均活躍用戶環比增長超2倍,5成商品通過APP售出,在京喜的下單量環比增長近6倍。京喜也注重「社交屬性」,在618期間推出超60種社交玩法,10億人次參與。

除了線上發力,在線下京東也發展迅速。從京東公布的618數據可以看到,線下門店的戰績再創新高,電腦數碼專賣店通過「滿天星」計劃合作商家超250個;作為京東服務場景最多、消費鏈路最長、服務需求最多元的業務體系之一,京東超市「物競天擇」6月1日至15日累計銷售增長環比4月同期增長40倍,京東生活服務618期間為消費者量身打造的「商品+服務」全流程一站式體驗場景。

可見,京東通過京東主站、「京喜」、「京東極速版」等項目,從平臺活躍買家、加速增長、以及銷售情況等來看,京東線上+線下融合的下沉策略卓有成效。

但是,在直播電商日益火爆的今天,京東在前端流量上並沒有明顯優勢。對此,廖建平也曾公開表示,京東對社交玩法,新的創新玩法,短視頻直播確實很弱,因此稱京東就是要連接快手,互利共贏。

對於京東和快手此次的合作,市場上有聲音稱:這兩家公司在目標客戶和調性上的定位差別略大,這會成為雙方合作發展的一個阻礙。

對此,網際網路分析師丁道師在接受瀟湘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是在早些年還這麼理解是正確的,但現在快手早已像上層市場來發力,快手也擁有海量的一二線城市的入戶。」,丁道師稱,京東自身也急需做下層市場,擁抱廣闊的三到六線區域的用戶群體。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戰略性的一個互補。京東在快手站內開設直接來購物連結,無跳轉的方式,這進一步提升了用戶購買的體消費體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一種合作方式。各取所需,互利共贏。

關於所謂調性不統一,丁道師表示,任何一家企業,無論規模多大,調性和屬性都不會說是局限於某一個群體,某一地域。而都是呈現全方位、全民性、多地域的特性。「簡單來說,任何企業或者產品,不是說永遠專注一二線,或者說精英消費、年輕用戶的單一模式,要想發展長遠,它必須是一個全民級別的產品。」

據了解,京東快手合作後的首場直播帶貨專場銷售額達14.2億。

回歸港股之際,這次京東的「618」表現戰績如何?

眾所周知,今年的618購物節和以往不同,這次的618被稱為「實體經濟回血之戰」,成為拉動經濟的新動能。據京東官方披露數據顯示,2020年京東 618年中購物節從6月1日0點到6月18日下午兩點,累計下單金額達到2392億元。

據了解,6月18日,開場前10分鐘,京東超市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500%,超2000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100%,而民生必需品商品出現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618開場的前5分鐘內,京東超市米麵糧油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12倍,飲用水成交額同比增長10倍,其中大米、牛奶,嬰幼兒奶粉、蛋類、蔬菜、肉類、水果、消毒類產品等多項日常生活用品都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交易額同比去年大增。在用戶方面,今年618期間3-6線城市的年輕用戶增長最為迅猛,高線城市則體現在中老年用戶大幅增長,其中線上生鮮消費的拉動最為明顯。

從京東公布的618數據,可以看出,後疫情時代,消費者明顯更為注重提升居家生活的品質,無論是智能家居、家電還是日常飲食,線下消費習慣明顯轉向線上。

除了吃好之外,今年的消費者還希望享受更智能的生活。數據顯示,零點剛過,京東平臺上的家電銷售就一路升高。像海爾只用了1分鐘就成為首個破億元的家電品牌;華為品牌、Apple、榮耀等科技品牌都是大眾消費列表裡的重點領域。可見,隨著最新科技的成熟和國產化進程,這個618已經成為5G產品普及的高速路。

2020年5月底,著名的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曾透露,種種數據表明,隨著經濟持續恢復和復工復產的推進,中國消費規模擴大和結構升級的大趨勢沒有改變。

此外,與往年最為不同的一點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現在健康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已經形成了「買健康」的消費趨勢。據京東公布的數據顯示,618開場5分鐘,京東平臺上的營養保健成交額破千萬;湯臣倍健、 Swisse、健力多等保健品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買健康服務也是其中的重要場景之一。開場10分鐘,在線問診同比增長近6倍,環比昨天增長11倍;30分鐘內,體檢服務套餐成交額同比增長近10倍。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曾評價說,京東618短期內會促進消費快速回暖,長期來說,618也會從消費能力上、從產業復甦的角度去夯實消費增長的基礎。

瀟湘晨報記者姚方媛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京東健康赴港上市,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雙概念的完美布局
    京東集團於9月2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旗下子公司京東健康正式啟動赴港上市工作,未來將成為京東集團旗下第四家IPO公司。據傳,京東健康此次計劃募資高達20億美元,力壓阿里健康的10億美元目標。對於未來京東健康的發展,CEO辛利軍信心十足地表示,京東雖然起步晚,但不代表做得慢,做得晚更能看清楚這個市場的格局和痛點。投帥以為,可以京東集團對京東健康的發展前景和上市預期,主要來自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是良好的業績支撐。
  • 京東回港二次上市,內地投資者賺錢機會有多大?
    此次京東回到香港實現二次上市,未來它有可能被納入指數股,也有可能被納入滬深港通,這給了內地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持有它的機會。有投資者關注,京東在美國市場的相對估值已經不低,近期動態市盈率達到38倍,高於美國市場平均值。如今京東回港二次上市,內地投資者還能通過持有京東賺到錢嗎? 綜合多次權威投資機構的分析,壓倒性的共識答案是:能。
  • 京東赴港上市背後:市值被拼多多超越 未來會破發嗎
    按照此前確定的香港公開發售每股最高236.00港元計算,京東集團此次香港公開發售將凍結資金達到2807.6億港元,這一金額將超出2018年以來赴港上市的小米、阿里巴巴及網易的凍結資金規模。京東公開發售部分獲39.7萬散戶入飛追捧,已經超越一周前上市的網易,是今年最多人認購的新股王。
  • 赴港記丨疫情之下,一家物業公司的赴港上市之路
    所以,燁星集團並未暫緩提交上市申請,儘管當時武漢已經封城7天了。一切,都超出了他的預料。線上路演不是不行:只要商業模式清晰,估值合適2月8日香港封關消息出來後,燁星集團即將啟動的管理層赴港上市路演不得不暫停。趙偉豪及管理團隊隨即與承銷團的投行們做了電話溝通,計劃線上路演。這對於燁星集團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 艾德一站通:京東最快6月赴港IPO?中概股回歸迎來港股打新良機
    京東(JD.US)計劃赴港IPO。這也是今年繼百度(BIDU.US)之後,又一個重磅中概股。艾德一站通觀察到,3月16日早間消息,據《香港信報》報導,阿里巴巴(09988.HK)在港上市後的優異表現,加快了中概股回歸的進程。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京東(JD.US)已與包括瑞銀及美銀在內的投行接洽探討在港二次上市,料會協助處理相關回流事宜,最快在今年上半年向港交所提出申請。
  • 京東證實將分拆京東健康赴港上市;袁隆平入駐快手;暴風集團進入...
    每日報導地球村最新資訊歡迎各位關注、轉發今日看點京東集團證實將分拆京東健康赴港上市,具體時間取決市場情況「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入駐快手,9月22日開啟豐收直播前程無憂成立特別委員會,評估此前收到的非約束性收購議案達達集團與雀巢深化戰略合作,共創即時零售商業模式
  • 京東(JD.US)赴港,看點幾何?
    新股 京東(JD.US)赴港,看點幾何? 2020年5月18日 11:12:20 安信國際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安信國際」。
  • 京東回港上市有何好處?網際網路企業會否引領中概股回歸潮?
    今天中午,參與京東赴港上市的消息人士向媒體確認了這一消息,稱京東目前正在安排赴港上市事宜,並且已經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文件,但對於市場傳言的募資額度則表示尚未確定:「我們今天早上正在討論該事件,市場傳言的募資額都還沒確定,至於上市的SIZE(規模)要視乎市場環境而定,希望疫情好轉之後募資額會更高一點。」
  • 消息稱B站明年赴港二次上市 最多融資15億美元
    北京時間10月6日晚間消息,兩位知情人士今日稱,已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視頻平臺「嗶哩嗶哩」(Nasdaq:BILI,以下簡稱「B站」)正在推進其二次上市計劃,有望於明年赴香港上市,最多融資15億美元。這兩位知情人士稱,B站已聘請瑞銀、摩根大通、高盛和摩根史坦利安排此次股票發售事宜。
  • 赴港二次上市之後的百度,未來還有希望重回BAT陣營嗎?
    文|牛科技1月7日消息,來自彭博社的報導,百度據悉最快將於2021年上半年在港上市,至少募資35億美元。據悉百度目前已經聘用了CLSA和高盛協助其香港上市事宜。二次上市傳聞已久自2018年港交所修改上市條例,允許內地企業以第二上市形式在港掛牌之後,原先在紐交所和納斯達克上市的不少中國企業紛紛有了登陸港股的欲望。
  • 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的法律問題分析
    在6月28日舉行的「2002年滬港技術與資本聯動研討會」上,科技部、香港聯交所官員均表示,內地企業赴港上市要提速。與此同時,香港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也稱,鼓勵內地企業到香港市場融資。內地企業赴香港上市包括到香港主板和創業板上市。
  • 京東二次上市定在「618」?在港券商已開始攬客打新
    「618」大戰剛拉開序幕,京東二次上市就傳來消息,在港券商已開始攬客打新 來源:券商中國618的「檔口」,京東又傳出了在港二次上市的消息。5月15日,據騰訊報導,京東將於5月28日由上市委員會審查其港交所上市材料;這就意味著,京東最快將於5月31日在港交所掛出招股書,並於6月4日左右開始招股。
  • 經濟變革下京東多個獨角獸上市的意義
    不僅如此,近年來還能發現一個扎堆上市的現象,所謂的扎堆即一個行業內企業在一個短的時間跨度內相繼上市,有意見認為這是由於當時資金面緊張,加速上市可以避開資本寒冬,但在筆者看來,扎堆上市實際上也代表了新興產業的成熟,展現了行業內中心企業上市的帶動作用。今年,京東到家在美成功上市,日前,京東數科也提交了上市招股書,傳言京東健康近日也將提交了招股說明書。
  • "小米們"為何在2018年扎堆赴港上市?
    在業績發布會上,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透露,截至8月8日,今年赴港上市企業融資規模已達1870億港元,超過去年全年。 眾人拾柴火焰高,內地企業在今年扎堆赴港上市「功不可沒」。
  • 大公司要聞速覽|貝殼提交IPO招股書;京東回應京東健康赴港上市
    今日科技要聞必讀貝殼提交IPO招股書,擬募資10億美元;京東健康擬赴港上市,京東:不予置評;孟晚舟律師申請中止執行美國引渡程序;富士康開始印度生產iPhone 11;蔚來宣布EC6售價36.8萬元起;Facebook拿6.5億美元和解訴訟。
  • 傳京東下周在港尋求上市聆訊,預期於6月18日掛牌
    如若成功上市,京東將成為第二支在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 媒體報導稱,京東將於下周在港尋求通過上市聆訊,倘若成功,最快6月初招股,預期於6月18日掛牌,集資約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
  • 京東二次上市是什麼意思?京東為什麼香港上市?(附全文)
    「6.18購物節」當天,京東集團在香港二次上市,股票代碼HK9618,該次IPO共計發行1.33億股,每股發行價定為226港元,全球發售募集資金淨額近300億港元,京東此次在港二次上市成為港交所今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新股發行
  • 快手被曝有意赴港上市 估值500億美元
    (原標題:快手被曝有意赴港上市,估值500億美元)
  • IPO簡報|傳京東(JD.US)將在下周尋求通過香港上市聆訊 最快6月18日...
    來源:丫丫港股圈網際網路巨頭京東赴港上市傳聞一直不斷,而這次京東想為今年的6·18大促送上一份大禮: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敲鐘。今日據香港媒體報導,京東(JD.US)香港二次上市進程已臨近,或將於下周尋求通過上市聆訊,最快於6月初啟動招股,預計6月18日掛牌。
  • 京東(JD.US)秘密提交文件,擬在香港二次上市
    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據IFR知情人士稱,京東(JD.US)秘密提交上市文件,擬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京東可能出售至多約5%的股份,預計最早在6月上市。早在今年3月,媒體就曾報導,阿里巴巴(09988)回流香港上市後,交投及股價表現理想,令不少中概股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