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梅、洋洋和我是高中同學,非常難得的是,大學畢業到現在,我們之間沒有溝通的斷層,一直保持聯繫,從工作、各自戀愛到婚育,大家每年都能聚幾次。所以,我們在一起很舒適。
那天,梅梅和洋洋因為互相羨慕聊起來。
梅梅說洋洋:你多幸福啊,你老公那麼能掙,完全不像我,還要自己掙錢買花戴。
洋洋說梅梅:我還覺得你幸福呢,你老公天天在家陪你,而我老公是能掙,可是整天不在家,即使在家,也是天天和他那幫狐朋狗友談事廝混,哪有時間陪我和孩子?
我順著這個點思考下去,竟有驚人的發現,我所有認識的女朋友的老公隊伍裡,凡是性格內向孤僻、我行我素、不善交際的,發展最好的就是安分守己做個學問搞個科研的,能發大財的很少。而那些特能折騰、朋友遍天下、整天不著家的,除了極個別不務正業的傢伙,大多數都有相當身價。
假如你是女人,你總嫌你家老公掙的比別人少,那你有沒有想到,是不是你平時管的太嚴,不放他出去應酬、社交、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抑或是你老公本就是個不善交際喜歡單打獨鬥的獨行俠?
若是這樣,下面這份數據有可能震驚你。
近90%的收入來自圈子,而不是知識
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報告,結論指出: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
在臺灣證券投資界,楊耀宇是將人脈競爭力發揮到極致的個案。他曾是統一投資顧問的副總,一年前退出職場,為朋友擔任財務顧問,並擔任五家電子公司的董事。根據推算,他的身價應該近億。為什麼憑他一個從臺灣南部北上打拼的鄉下小孩,能夠快速積累財富?「有時候,一通電話抵得上十份研究報告。」楊耀宇說,「我的人脈網絡遍及各個領域,上千、上萬條,數也數不清。」
「人脈競爭力」就是掘金能力
在你的「人生存摺」中,除了金錢、專業知識,你還需要儲存人脈。「人脈競爭力」就是掘金能力。
許多人以為,只有保險、業務員、記者等行業,才需要重視人脈,但在21世紀,無論是在科技、證券或金融等哪個領域,人脈競爭力都是一個日漸重要的課題。
在好萊塢,流行一句話:「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是在於你認識誰。」美國老牌影星寇克·道格拉斯(麥克·道格拉斯之父)年輕時十分落魄潦倒,有一回,他搭火車時,與旁邊的一位女士攀談起來,沒想到這一聊,聊出了他人生的轉折點。沒過幾天,他就被邀請至製片廠報到——那位女士是知名的製片人。這個故事的重點在於,即使寇克的本質是一匹千裡馬,也要遇到伯樂才能美夢成真。
到底什麼是「人脈競爭力」?相對於專業知識的競爭力,一個人在人際關係、人脈網絡上的優勢,就是我們定義的人脈競爭力。哈佛大學為了解人際能力在一個人的成就中所扮演的角色,曾經針對貝爾實驗室的頂尖研究員做過調查。他們發現,被大家認同的傑出人才,專業能力往往不是重點,關鍵在於「頂尖人才會採用不同的人際策略,這些人會多花時間與那些在關鍵時刻可能有幫助的人培養良好關係,在面臨問題或危機時便容易化險為夷」。
哈佛學者分析,當一位表現平平的人遇到棘手問題時,會努力去請教專家,之後卻往往因苦候但沒有回音而白白浪費時間;頂尖人才則很少碰到這種問題,這是因為他們在平時還用不到的時候,就已經建立豐富的資源網,一旦有事請教立刻便能得到答案。
拓展人脈的三大法寶
(1)培養自信與溝通能力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套積累人脈的方式,但是,如何才能有效率地提升人脈競爭力?黑幼龍指出,要提升人脈競爭力有許多技巧,但是,前提是必須具備「自信與溝通能力」。以自信心來說,「你的舒適圈(comfort zone,在不同場合中感覺到自在的程度)有多大?」一個沒有自信的人,舒適圈很小,總是怕被拒絕,因此不願主動走出去與人交往,更不用說拓展人脈了。
在雞尾酒會或婚宴場合,西方人出發前都會先吃點東西,並提早到現場。因為那是他們認識更多陌生人的機會。但是,華人社會裡,大家對這種場合都有些害羞,不但會遲到,還盡力找認識的人交談,甚至好朋友約好坐一桌,以免碰到陌生人。因此,儘管許多機會就在你身邊,但我們總是平白讓它流失。
其次,溝通能力,這其實就是了解別人的能力,包括了解別人的需要、渴望、能力與動機,並給予適當的反應。如何了解?傾聽是了解別人最妙的方式。
高陽描述「紅頂商人」胡雪巖時,就曾經這樣寫:「其實胡雪巖的手腕也很簡單,胡雪巖會說話,更會聽話,不管那人是如何言語無味,他能一本正經,兩眼注視,仿佛聽得極感興味似的。同時,他也真的是在聽,緊要關頭補充一兩語,引申一兩義,使得滔滔不絕者,有莫逆於心之快,自然覺得投機而成至交。」
(2)學習適時讚美他人的能力
適時讚美別人也是溝通妙法。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在1921年付出一百萬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請一位執行長夏布。許多記者訪問卡耐基時問:「為什麼是他?」卡耐基說:「因為他最會讚美別人,這也是他最值錢的本事。」甚至,卡耐基為自己寫的墓志銘是這樣的——這裡躺著一個人,他懂得如何讓比他聰明的人更開心。
「人類本質裡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說。想想,你的老闆多久沒有讚美你了?你又有多久沒有讚美你身邊的同事、朋友或家人了?
(3)把握每一個幫助別人的機會
花旗銀行副總裁程耀輝一直秉持這個信念,不管往來者的職位高低,他總是儘量幫助別人,所以大家總是知道:「有事找Roman就對了。」當你發自內心地幫助他人的時候,你會發現:越給予,越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