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
誰也不想在關鍵時刻失手
——考生
市面上大量的滿分作文,以《赤兔之死》《車中窺人》《青春萬歲》等一些超群拔類作文的標準來看,平庸者居多。
但每一篇滿分,自有在當時的情境下得滿分的理由,絕大部分能得到幾位閱卷者的一致認可,像《生活在樹上》《懷想天空》這樣有爭議的畢竟是少數。
言歸正傳。
本文圖片中的幾篇被印發給其他學生的作文,有很鮮明的「唐楚玥」風格,基本屬於一個模式。
考試作文,是限時作文,是應試作文。學生在高強度的訓練中形成自己的風格無可厚非,這樣可以避免在高考的考場上浪費時間、影響正常發揮。
唐楚玥的高考語文為146分,錯了一個選擇題,她的高考作文就是我們常說的「滿分作文」。
在經歷了「唐楚玥作文」「生活在樹上」的幾番紛紛擾擾後,可能到現在,還在受影響的就是新高三學生。他們終將回到課堂、回到考場,來思考自己該如何把作文寫得又快又好。對於他們,而不是對於已經高中畢業了的成年人,或許,唐楚玥的作文模式會有借鑑之處。
第一,文體為議論文。
一個小時,構思一篇嶄新的記敘類的文章,其實不難,但要出彩很難。而議論文是實用文,本來就有一定的模式可以依循,「引、議、聯、結」就是議論文最基本的模式,分論點式、遞進式都可以成模式。這種文體寫起來相對簡單,通過訓練可得高分。
第二,標題為對稱短語。
唐楚玥這些作文的標題有兩個特點:為中心論點,是對稱短語。比如《鑑他言,從我心》《以樂怡情,以樂育人》等,有一篇《讓科學之光燭照神州大地》不是對稱式標題,但也明確了中心論點。
擬題對學生來說,就是一個難點。能用短短的上十個字表達清楚觀點、再講究一點技巧的學生,真的是鳳毛麟角。
第三,開頭三步法。
第一步引用別人的話,像「生命是本厚重的大書,需要用心寫就」,像「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等等;第二步設置觀點出場的場景,第三步表明核心觀點。
她有自己的節奏,這是獨屬於考場作文的節奏。
第四、全文八自然段。
就像建造單元房一樣,她的文章的架構都很相似,客廳、廚房、臥室、衛生間都各在其位、各司其職:
第一段,明確觀點;
第二段, 列舉生活現象並闡述看法;
第三段 ,為第一個分論點;
第四段 ,論證分論點;
第五段 ,為第二個分論點;
第六段 ,論證分論點;
第七段 ,結合時代特徵展開論述;
第八段, 總結全文,暢想未來。
是的,一般是八段。
有人說,它像八股文,不值滿分,那是因為沒有看到太多平平無奇還可能四不像的文章,也可能是因為看慣了網絡爽文。
上圖中的滿分文章《生活凝智慧,千秋猶生香》是唐楚玥同學的,和唐楚玥的文章如出一轍,唐楚玥說,她經常學習同學的文章。
那是不是說,模式化的作文就可以得高分。當然不是。
唐楚玥的作文是模式化了些,但她並不是靠模式得分的。她的文筆不錯,邏輯清晰嚴謹,積累豐富,文章有一定深度,這些綜合起來,就是她得滿分的原因。
所以,不能用「模式化」否定了一個人的努力,就像不能用「生僻詞」否定了《生活在樹上》一樣。 這個「模式化」,借鑑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