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分725,語文146,這神仙分數讓今年的湖北高考理科狀元唐楚玥成為了關注和討論的焦點人物,後來討論的焦點轉移到了她的作文上。
唐楚玥的同學在某平臺上貼出了幾篇她平時的滿分作文,這些作文都是議論文,都是手寫體的。有人質疑說文章模板化,於是由此引發一波熱議。現在這個同學已經刪除了這些作文。
市面上出售的高考滿分作文是真實的,只不過真正的滿分很少,當然也都是高分的,其中就有很多是所謂的「模板化」作文。
老師和學生喜歡所謂的「模板化」作文嗎?
事實上,老師也不大喜歡,畢竟一次要改作文幾十到一百多篇,高三寫作文的頻率又高,而且,一篇篇貌似老練的文章,一個個似乎深邃的靈魂,讓文章不夠個性化,確實讓人頭疼;學生也不喜歡作文模式化,他們說這樣很機械,而且這要求那要求的限制讓他們找不到寫作的靈感。
誰都知道,很多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幾篇同樣被認為是「模板化」作文的水平也有低有高,而很多沒有「模板化」的作文在廣度和深度上還不如有些「模板化」的。所以,作文是否模板化,不是評分最重要的標準。有很多「模板化」的高考滿分作文,也是差中選優、優中選更優選出來的。
這篇江蘇卷作文《融合他人建議,成就最好自己》是否模板化呢?
當然,這個問題永遠都不會有統一的看法,那就看看唐楚玥同學在高一時寫的這篇優秀敘事散文《自得一處桃花源》吧。
首先,人物類型各異。
三個故事三個畫面,有個人,有群像,人物身份也不盡相同,選材很典型。第一個故事中,主角胡老闆是小店的生意人,生活閒適自得,對人熱心快腸;第二個故事中,主角是企業老總,在慢節奏中享受生活;第三個故事中,主角是小區的多位居民,大家和諧共處,其樂融融。
其次,細節描寫精彩。
第一個畫面像工筆畫,描寫細緻,寫老胡在店前「搭個露天桌球桌,後又備一副象棋」,這一「搭」一「備」的細節,生動地說明了他開店之意不在「店」,在乎提供休閒之場所也。第二、三個畫面更像是簡筆畫,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人物的樣子。
再者,語言生活化,有靈氣。
文章寫的是「市井常人」,語言就特別接地氣。「你可別提了」「你說怪不怪」等,不管是人物的語言,還是敘述性的語言,都是嘮嗑式的,內容和文字的風格一致得很。
還有,文章形散而神不散,三個美好的畫面都表現了一個主題,小區如一個桃花源,人們性情平和,生活和樂;敘述、議論完美融合,前面大篇幅地講故事,後面自然而然地升華;「你說怪不怪」一句話出現了三次,既是懸念,引人思索,也串聯了故事,讓文章上下幾部分有了內在和外在的聯繫;語言質樸,卻有很強的畫面感,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這篇文章,文筆輕盈,思想靈動,看到它,會想起武漢作家池莉筆下的漢正街和那些市民的生活。
這是唐楚玥高一時的作文,人在成長,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肯定會更強,思想也會更加成熟,如果她寫記敘性質的文章,相信也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