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與哈佛、耶魯一起參與「打賭」項目?全球六個實驗室啟動意識...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編者按

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之間是什麼關係?是跑道上的競爭關係,還是龍舟上的攜手並進?

事實上,兩種都會存在,但合作關係,也許能讓事情走在更好的軌道上。今天,小北要介紹的正是一種獨特的科研合作方式。

2019年年底,關於意識研究的國際「打賭」項目在芝加哥正式啟動。該項目題為「加速意識研究:合作驗證GNW和IIT兩個意識理論的相抵預測」,試圖通過全新的思路和手段來合作加速對人類意識的理解。

這是一個為期三年的項目——GNW和IIT是當前意識研究的兩個主流理論,該項目組織兩個理論的提出者進行正面交鋒討論,對兩個理論在一定實驗下所產生的對抗預測進行確定。進而邀請世界六個實驗室用三種腦成像技術對其進行獨立驗證。

北京大學羅歡研究員受邀作為六個實驗室之一,和美國哈佛大學Gabriel Kreiman實驗室、美國耶魯大學Hal Blumenfeld實驗室,英國伯明罕大學Ole Jensen實驗室,荷蘭Donders研究所的Florisde Lange實驗室,德國馬普研究所的Lucia Melloni實驗室共同進行實驗和驗證。

那麼——

意識研究是什麼?

什麼是「打賭」項目?

這一跨國項目究竟如何施行?

下面為你一一揭秘

項目啟動會,2019年攝於芝加哥

「打賭」項目是什麼?

GNW(全局工作空間理論)和IIT(整合信息理論)是關於「意識是如何產生的」的兩個主流理論,其提出者分別是法國巴黎法蘭西學院的Stanislas Dehaene教授和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Giulio Tononi教授。

GNW理論認為,負責高階認知過程的腦區在意識產生中起著核心作用。進入大腦的各種信息在高級皮層被選擇和優先級排序,最終被選中的會在大腦中被進行全局廣播,激活多個認知系統,進而產生意識。

IIT理論則認為意識產生並不依賴於高級皮層的「決定」,甚至不依賴於感覺輸入,而是來自大腦網絡的相互聯結,是一種認知網絡的內在屬性。該理論提出,大腦後部負責感覺信息處理的腦區之間相互作用的複雜度(可以用phi參數刻畫)決定了意識水平。

而「打賭」項目,指的就是兩個理論提出者之間的一個「打賭」。他們會進行正面交鋒討論,對兩個理論在一定實驗下所產生的對抗預測進行確定。進而邀請世界六個實驗室用三種腦成像技術(功能磁共振、腦電圖腦磁圖、顱內腦電)對其進行獨立驗證。

六個受邀實驗室在這個過程中是作為第三方而存在的,他們將會對兩個主流理論進行實驗驗證。當然,兩個理論並不是非黑即白,它們之間會有很多交叉的東西。在過去討論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兩種理論都可以解釋某種實驗現象的情況,這種情況是長期共存的。

「打賭」項目的最終目的,並不是給出論斷來確定兩個理論誰是誰非,而是希望通過這樣平臺提升大家的共識和科學研究的透明性,推動意識研究的加速進展,鼓勵和引領一種全新的科研合作方式。

這個跨國項目將如何進行?

羅歡實驗室是受邀參加的六個實驗室之一,其他受邀實驗室則包括美國哈佛大學Gabriel Kreiman實驗室、美國耶魯大學Hal Blumenfeld實驗室,英國伯明罕大學Ole Jensen實驗室,荷蘭Donders研究所的Florisde Lange實驗室,德國馬普研究所的Lucia Melloni實驗室。

項目以open science(開放科學)方式進行,六個實驗室兩兩一組,採用共同的實驗設計和三種不同的技術,在實驗正式運行之前,項目組對研究假設,實驗範式,實驗數據分析,和實驗數據解讀進行預註冊,所有數據和分析工具都將在項目結束後向社會公開共享。

六個實驗室在項目進行過程中既有獨立性,也有合作性。六個實驗室各自收集數據,各自進行實驗,體現了實驗室的獨立性;合作則體現在他們需要共同協商實驗的方法,採用相同的評判標準以及相同的分析方法對現象進行驗證。

實驗將用三種最主流研究人類大腦的技術來收集數據,每一種技術由兩個獨立的實驗室採用。與羅歡研究員實驗室同一組的便是英國伯明罕大學的實驗室。兩個實驗室會採用完全同樣的技術去採集,並將數據上傳共享在一個雲平臺上,計算平臺進行混合,使得實驗室最後獲得的是雙方隨機匯合後的數據。這一舉措是防止偷看或者篡改實驗數據,也保證了第三方的公平公正。

項目中的「北大任務」

羅歡實驗室從事基礎認知神經科學方向的研究,近年來在多物體注意、序列記憶、整體局部加工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羅歡研究員近期也應邀擔任多個高影響力學術雜誌的編委,包括eLife、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談到緣何受邀參與該項目,羅歡表示,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實驗室在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方面有較多積累,能夠作為六個實驗室之一獨立進行假設驗證。其次,北大具有世界一流的腦成像平臺設施;最後,羅歡實驗室以往並沒有在意識領域開展很多研究,因此對意識理論沒有太多傾向性,反而更符合項目的要求。

羅歡研究員及部分實驗室成員

對於實驗室來說,該項目是一個非常新穎的開展研究的方式,也是一種全新嘗試,他們都十分期待項目的進一步展開。

羅歡表示,通過與世界上其他研究者的深入交流,必將使實驗室收穫良多。她也希望通過該項目進一步提高對人才的培養,會給學生更多機會參與研究和交流,讓學生學習一些新的知識、技能和角度,這也將是另一種促進科學發展的方式。

當然,隨著項目的展開,也許還會有相關的項目招募被試,屆時歡迎符合條件的北大師生參與,一同為人類的科學進步做貢獻哦~

羅歡,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麥戈文腦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北大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由從事不同研究方向的四個系構成,分別為:腦與認知科學、管理與社會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臨床與健康心理學。羅歡研究員屬於腦與認知科學系,實驗室從事基礎認知神經科學方向的研究,集中在採用認知心理學結合高時間解析度的人腦成像技術探索視聽覺認知過程(包括感知覺、注意、學習記憶等)中的動態結構和時間組織及其腦神經機制。

此外,羅歡研究員開設了「腦的節奏」課程,該課程屬於腦與認知科學領域。大腦裡的神經活動是快速變化的,包括幾十到幾百毫秒的變化,其中會產生不同尺度的節律行為。這門課實際上是從一個比較新穎的角度,即從時間動態的角度來探討大腦裡面這些動態的活動的產生機制及其和各種認知過程的關係。

人物簡介

原標題:《北大與哈佛、耶魯一起參與「打賭」項目?全球六個實驗室啟動意識研究理論驗證》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深度剖析:每年都錄哈佛耶魯的UWC,究竟憑什麼在世界名校吃香?
    有過留學經驗的朋友應該知道UWC,這是一所在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極高知名度和認可度的IB學校,來自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優秀學生在一起學習、生活,它的目標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社會服務精神的未來領袖。目前為止,UWC在全球已經建立了18個分校,而2015年創辦的常熟校區是其第15所。
  • 全球一流待遇挖角哈佛耶魯,阿里高P辭職讀AI
    本月迎來創辦後第一次開學的西湖大學,最近又低調奢華了一把,他們前往哈佛耶魯等全球名校的挖牆腳宣講會,條件之優越,待遇之厚重,在大洋彼岸迅速傳回,引爆了整個學界、產業界。別說哈佛耶魯,遑論清華北大,就是比起華為BAT,西湖大學的教職待遇都好出好幾個檔次。有誠意甸甸的重金,還有報效家國的情懷,既為學術大牛考慮到了眼前苟且,也沒有忘記遠方的詩歌和田野。
  • 哈佛耶魯網絡公開課走紅 清華北大優越感不再
    2005年以來,全球已經有150萬人次在YouTube上瀏覽過戴蒙德教授的網絡課程「綜合生物」。除了她以外,還有許多世界頂級學校的大師 ——比如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當代行為金融學主要創始人羅伯特·希勒、哈佛大學「積極心理學——幸福課」的講授者泰勒·本沙-哈爾、耶魯大學的哲學「大仙」雪萊·卡根等,都成了走出校園、走向世界的網絡新一代學術明星。「我看起來上鏡嗎?
  • 牛大勇:北京大學與耶魯大學博士研究生交流項目的緣起
    春季開學後,我向北大國際合作部和研究生院分別通報了這個消息。說實話,我對這個北大文科同世界一流大學保持了十幾年之久的博士生訪學項目,深感依依不捨。當初參與創建這個項目的國際合作部周曼麗副部長,也完全同感。她提議設法再從教育部的國際交流項目中設法維持這個合作關係,為此她積極地同教育部外事司和耶魯大學國際合作辦公室進行了聯繫。
  • 哈佛耶魯公開課緣何走紅?
    連冰玉:我知道了,這就是風靡中國高校學生、白領階層趨之若鶩的哈佛耶魯公開課。姚源:沒錯。目前啊,耶魯、哈佛、劍橋、牛津等歐美主流高校的公開課免費傳播儼然成了一種時尚,分門別類的講座錄像、教學大綱、課堂筆記就這樣大方地擺在各校的官網上,任人分享。連冰玉:如果我的授課老師來自這些世界一流名校,我當然不會逃課,即使是後半夜來講,我也會不吃晚飯就先過去佔座去。
  • 學人散記 | 牛大勇:北京大學與耶魯大學博士研究生交流項目梗概
    面試結束後,委員會把集體形成的推薦意見連同所有報名者提交的材料都發送給耶魯方面。耶魯方面一般是按照北大委員會的推薦意見來錄取交換生的,但有時也會根據耶魯大學教授和專業資源的情況,把北大委員會推薦的人選換成排名比較靠後、但研究方向更適於耶魯當年培養需要的報名者。這種情況一旦發生,金安平老師都會親自打電話給我解釋,我也會盡力給委員們解釋。
  • 網易上線哈佛耶魯等全球名校視頻公開課
    網易的名校精品課程本報訊 (記者張強)今天,網易「全球名校視頻公開課」正式上線,網友可通過網易免費觀看哈佛、耶魯、牛津、劍橋等英美頂級名校的課堂視頻,聆聽大師的傳道解惑。英美名校,盡收其中哈佛、耶魯、麻省理工、牛津、劍橋……在這些譽滿全球的大學裡,老師們究竟怎麼上課?——求知若渴的中國學子們非常好奇。但受阻於空間的阻隔,只有極少數有幸遠赴這些名校深造的留學生能夠親歷其中。但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打破了時空的阻隔,讓一切皆有可能。
  • 哈佛 VS 耶魯,誰才是更牛逼的常春藤?!
    回復【1】:領四六級詞彙/作文/翻譯提分資料回復【2】:領考研英語真題/詞彙資料回復【3】:領雅思機經/劍15/口語專項資料回復【4】:領託福機經/名師線上課資料哈佛和耶魯,都屬於常春藤聯盟,都是世界頂級名校!
  • 同樣是世界名校,在美國考哈佛耶魯比在中國考清華北大還難
    清華北大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大學,也是很多人遙不可及的世界名校。我們都知道,想要考進這兩所學校是很難的,那麼在美國,同樣優秀的哈佛耶魯,是不是也這麼難考呢?因為在中國,考清華北大的標準很簡單,你只能依靠自己,達到學校的招生標準,基本就是高考分數決定的。而美國呢,那哈佛大學來說,錄取標準非常的寬泛,較為複雜。除了要靠自己的努力以外,還要依靠家庭的幫助。也就是說,在美國,出身的好壞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 把六個孩子全送進哈佛、耶魯後,她說,絕不要為孩子犧牲自己
    這位被韓國媒體譽為「首席媽媽」的偉大母親,用自己的方式將六個子女,全部送進美國頂級名校:大女兒慶信,哈佛大學畢業後,又取得麻省理工學院理學博士,韓國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大兒子京柱,畢業於耶魯大學醫學院,曾任麻省衛生和公共服務部部長,現任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二兒子東柱,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和麻省理工學院哲學博士
  • 楠書房成為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項目基地
    人民日報1月3日,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在上海閔行區向楠書房授牌,後者成為 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項目基地。閔行區政府相關領導、多位相關學術專家學者、社會各界嘉賓以及媒體參與見證。眾所周知,哈佛大學是全球知名學府,哈佛中國藝術實驗室隸屬哈佛大學文理學院,由哈佛大學洛克菲勒亞洲藝術史終身教授汪悅進創立並領銜
  • 北大燕京學堂「中國學」項目首批錄取學子七成來自海外
    原標題:北大燕京學堂「中國學」項目首批錄取學子七成來自海外  新華網北京5月6日電(記者魏夢佳)記者從北京大學獲悉,北大燕京學堂中國學碩士研究生項目2015級招生錄取工作近日完成。來自全球一流高校的99位本科畢業生將於9月入學,學習中國歷史、文化、價值與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課程。
  • 韓國媽媽生六個娃全部上哈佛耶魯 是怎麼做到的
    她被譽為「韓國首席媽媽」,她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將6個子女全部培養成,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畢業後,他們分別擔任著名大學的教授、院長和美國白宮衛生部長助理等要職。《紐約時報》評論認為:「這個成功的家庭,可與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甘迺迪家族相媲美。」
  • 肯特州立大學這項排名竟趕超哈佛耶魯?!
    肯特州立的創客空間項目在八個校園系統中的數目達到25個以上!被評為俄亥俄州的頂級項目,並超過南加州大學,安娜堡大學,耶魯大學,密西根大學以及哈佛大學等學校的課程,進入前十。肯特校區有26個設計創新節點,每個節點都有專門的設備和創意焦點區域。DI Hub位於肯特校區,是一個大型的、開放的的環境,是協作和創新的加速器。將於2020年秋季開放。DI中心空間將包括DI孵化場、小型短期孵化空間、列印實驗室、雷射實驗室、黑盒子實驗室、星火實驗室、I-Cubed實驗室、創新教學廚房、DI多功能視聽廳等組成。
  • 全美殿堂級的6所法學院,耶魯只招3名中國學生,斯坦福最青睞北大
    LLM項目一年僅招生22-25人,大陸地區不超過3人,高度偏好具有中國頂級法學院的本科和碩士學位、有學術能力和志願經歷,並且在學習期間發表多篇文章的申請者,尤其青睞北大學生。其他院校的法碩希望渺茫,更不要提本科生了。
  • 哈佛將在2周內重新開放實驗室!藤校是如何應對疫情的?
    近日,哈佛大學教務長Alan M. Garber博士在學校官方網站表示,在保障實驗室及研究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哈佛大學將以最快的速度陸續恢復研究機構的使用,以確保科研活動的正常推進,保障科研生產力。有哈佛教職人員表示他們計劃兩周內重返實驗室開啟研究工作。後期,學校的博物館及圖書館也會陸續開放。
  • 【校慶專稿】120個關鍵詞解讀北大之五:對外交流篇
    北大英國校區的成功設立,是中國高校「走出去」的積極嘗試。正如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在北大英國校區啟動儀式上發表講話時說道:「北大在英國辦學,這是北大與英國深厚情誼發展的『一小步』,也是北大乃至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大步』。」
  • 夢校直擊——疫情下的耶魯課堂、實驗室和圖書館可以「玩出什麼花樣」?
    ——耶魯大學全球戰略副校長兼學術計劃副教務長Pericles Lewis自5月15日以來,耶魯大學Poorvu教學中心為近1200名教職工和學術研究人員提供了幫助,一起助力2020-2021學年的準備工作,共有2500餘人參與其中。在剛剛過去的夏天,該中心進行了一對一諮詢,解決了技術要求,並提供了多層式支持方案。
  • 哈佛耶魯選哪個?這是個問題
    南京外國語學校2018年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美國藤校的錄取達21人次,居全國第一!其中高三(1)班包攬了「哈耶普」。現代快報記者4月4日在南外與部分被美國一流名校錄取的南外學子面對面,分享他們的成長故事。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對學習有興趣、時間管理能力強,比起刷題更愛思考,是他們共同的特點。
  • 中國留學生告訴你:為什麼耶魯是耶魯,而北大只能是北大,差距在哪裡?
    可在這短短的時間裡,我已經感受到了世界一流大學與我們北大的差距。最直觀的一個例子是校園。耶魯沒有圍牆——一個學校怎麼可以沒有圍牆呢?我們北大不但有圍牆,還有門禁,進進出出要查學生證,沒證的要查身份證,免得有人背個炸藥包來炸食堂——從而極大地保護了同學們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