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就業形勢的激烈,為了更好的應對壓力日益增大的就業情況。眾多學生把就業目標轉向了考事業單位與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公務員與私企單位相比很有優勢,被辭退的風險小。私企最看重的是公司的經濟效益,一旦效益不好員工就會被辭退,又會讓自己陷入失業的風險。每年考公務員的人數都在增加,加上公務員考試都有極其嚴格的制度,必須要經過層層篩選。通過筆試進入面試,每一關都通過以後才能有資格成為一名合格的公務員。如今公務員的錄取率在不斷降低,有些人從大學畢業時就開始備考,考了好幾年都沒有考上,但是卻一直都在堅持備考,從未想過放棄。在考公務員的群體中,有3類人是最容易考上公務員的。一起來看看這些容易考上公務員的人到底具備哪些特質?
1.專業與招聘崗位對口
一個崗位對於專業有要求,有一些專業太過冷門和偏門,所以能選擇的崗位數量較少,而且那些崗位招收的人數也很少。如果學習了這些專業的同學,要想去考公務員無疑增大了難度,而有些專業適合的崗位較多,可選擇範圍較廣,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競爭程度。其實也會存在一定的運氣成分,如果你報考的那個崗位恰恰參加考試的人數少,你的競爭對手就少了很多,從而很容易就取得好成績。
2.大學生村官
大學生村官的考試內容與公務員的考試內容相似,都需要考行測和申論。再去考公務員時,對一切流程都輕車熟路,對於考試內容也有一定的熟悉度。另外國家給予大學生村官有一定的政策傾斜,可以在公務員考試中享受加分。據研究統計,大學生村官考上公務員的概率要比普通大學生的概率高60%。而且國家在2015年頒發了與村官報考公務員的政策。公務員會定期招錄村官,而且對村官的招錄比例會達到公務員錄用計劃的15%。也是最容易考上公務員的一類人。
3.有基層服務工作經驗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考試中,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人更被錄取的機率較大。有些崗位都明確表示要招收有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因為基層工作者條件很艱苦,一般的孩子都不願意去基層崗位就職,所以能在基層崗位工作幾年的人,證明他在吃苦能力與工作能力上都高於一般人。一般來說,大學生村官,參與西部志願計劃的大學生,三支一扶這類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人更具有優勢。
雖然以上這3種類型的人在考公務員時會比其他普通大學生更佔有優勢,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考公務員就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競爭尤其激烈。稍微一不注意,就很可能在競爭中敗下陣,所以自己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