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物卡喉,慎用土方法,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2020-12-12 科學家庭育兒

我們大人平常在吃東西的時候,都免不了被卡住,更不用說小孩子了。


儘管我們平常會把小孩吃的東西,過濾再過濾,但是難免有「漏網之魚」。


一旦出現這樣的緊急情況,我們應該如何在第一時間採取拯救措施呢?


寶寶15個月,我去洗手,讓寶寶自己玩會兒,回來發現一根香菸的菸蒂不見了,再看寶寶嘴裡已經什麼都沒有了,問他是不是吃了,他說,嗯,看網上有人說會隨大便排出,有人說要催吐出來,到底怎麼辦,要不要去醫院啊?

遇到孩子進食異物,包括不該吃的藥物,家長第一反應就是催吐。


用手指、勺柄、筷子等刺激孩子咽部催吐。儘可能吐出誤服異物。


若誤服刺激性液體或藥物,比如清潔劑等,在家催吐後,應將孩子送到醫院進行洗胃等治療。


對較安全的異物可在家觀察。菸蒂應屬較安全異物。家庭安全不容忽視!


根據專家提醒,兒童因卡入異物致死率佔2%~3%,家長一定要防範。


在兒童醫院舉行的兒童氣道、食道異物展上,蠟筆、拉鏈頭、圍棋、電池、發卡、硬幣等從兒童體內取出的異物擺放在一起,讓人觸目驚心。


下面,我們將就孩子支氣管嗆入異物後如何處置,進行詳細的支招!



兒童氣管異物雖不屬於高發問題,但時有發生,這與平時生活習慣有極大關係。


小塊狀食物或其他物品被吸入氣管出現的急症常發生於 1-3 歲以內嬰幼兒。


這階段的嬰兒咀嚼能力不強,又非常喜歡將任何物品放入口內、喜歡啃咬硬物。


當孩子因哭、笑、跑、跳等情緒激動大吸氣時,很有可能將小塊狀食物或物品吸入氣管內,造成支氣管異物。


因此,給這個階段的孩子餵食,一定要注意食物的性狀,例如不要給 3 歲以內的嬰幼兒吃果凍、口香糖等膠樣食物,以免出現窒息,同時要儘量避免在孩子情緒激動時餵食。


同時也不建議給2-3歲以下嬰幼兒直接進食原型乾果(花生、瓜子)和葡萄乾等,並不是因其中的營養,而是因為性狀。


一歲後寶寶沒有不能吃的食物,只有不能吃的食物性狀。魚刺卡喉,及時就醫,避免感染和二次傷害。


懷疑卡了魚刺,應儘快帶孩子到耳鼻喉科就診,藉助專業器械取出魚刺,如果拖久了可能會引起感染。


對一歲以後的嬰幼兒來說,餵養應遵循的原則之一是「沒有不能吃的食物,只有不能吃的食物性狀」。


根據磨牙和咀嚼情況考慮食物性狀;還要注意避免意外,包括豆腐、果凍、乾果、帶刺的魚等。給嬰幼兒選擇深海的大魚,可輕易避免了卡魚刺的可能。


關於魚刺卡喉的一些傳統做法,並不靠譜:


給孩子吞飯、吞饅頭:可能會把位置很淺的刺推得更深、更難取出。

給孩子喝醋:魚刺即使是泡在醋裡也要很長時間才能軟化,喝醋是沒有用的。相反,喝醋還可能會刺激甚至灼傷孩子已經受傷的食管黏膜。



如誤吸或懷疑誤吸食物或物品進入氣管時,應重點觀察孩子的狀況。


如異物處於氣管內,孩子會出現呼吸費力,這時候需立即將孩子置於頭低腳高位,大人叩擊孩子的背部。每5次叩擊為一組,可連續進行3-5組。


大多數小塊狀物體吸入氣管,會進入一側支氣管,導致劇烈咳嗽,若呼吸困難,應帶孩子去醫院。


懷疑有異物嗆入氣管應立即接受醫生推薦的檢查。如能確診,支氣管鏡可取出異物。


取出異物過程需要麻醉,孩子不會感到痛苦。


家長到醫院後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安排,不要以孩子「會不舒服、哭鬧」拒絕醫生!


*   DrKing科學育兒王牌團隊原創   *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

我是Dr.King,與百名育兒王牌專家一起

專注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係處理 



相關焦點

  • 深圳|男子吃雞沒想到被雞骨頭卡喉嚨,把土方法都試了一遍,差點悲劇...
    近日,深圳一男子因為,雞骨頭卡喉嚨,沒及時就醫,差點危及生命……所以啊,朋友們,土方法慎用,被骨頭卡喉嚨了一定要就醫然而,這些「土方法」不僅往往效果不佳,還可能給患者帶來二次傷害,嚴重的還可能危及生命。 最近,深圳一男子就因誤吞雞骨頭後處理不當,差點送命。
  •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避免孩子出現異物卡喉的注意事項
    同時,這幾起事故也提醒我們,0到4歲的孩子是兒童發生異物卡喉的高危高發人群,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致命傷害之一,而且每年的寒暑假是兒童異物的高發期。所以,暑假中,作為家長和孩子為了減少並避免身邊這樣的悲劇事故發生,有關異物卡喉的急救方法和注意事項我們都應該事先了解並熟知。
  • 孩子異物卡喉?這個教科書式的急救方法,每個家長都該掌握
    孩子被異物卡喉的事件時有發生,部分孩子因為得不到正確的應急處理而喪命,讓家長痛心不已。當孩子異物卡喉,以下這個教科書式的急救方法能救孩子的命,每個家長都該學會。1、對於1歲以下的寶寶如果是1歲以下的寶寶異物卡喉,大人可以跪坐在地,之後抱起寶寶,使寶寶面部朝下、身子靠在膝蓋上;緊接著一隻手支撐寶寶的頭頸部,另一隻手用力拍或按壓背部5次;隨後將寶寶翻過來正面朝上,用食指、中指按壓寶寶胸骨下半段5次。這個過程需要不斷重複,直到寶寶吐出異物為止。
  • 寶寶異物卡喉,家長不要再胡亂餵水餵醋了!
    生活中,像上文所說的事件很少,但寶貝們經常會遇見的危險是——異物卡喉。異物卡喉多發生在剛學會走路的兩歲間的孩子,當食物或異物卡在喉嚨或落入氣管後,就會造成孩子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嬰幼兒氣管異物發生率較高,且一旦發生風險較高,家長一定要小心再小心!當食物或異物卡在喉嚨或落入氣管後,就會造成孩子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寶寶的大腦若是缺氧5-8分鐘,造成的損傷是非常大且不可逆的。而時不時我們在新聞app,都會看到嬰幼兒因為氣管異物而導致的悲劇。
  • 異物卡喉別拍背,應採取海姆立克急救法!
    「遇到異物卡喉,很多人都會喝水、拍背、揉頸,但這種做法其實都是不對的。」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神經內二科主任鍾水生提醒大家,遇到異物卡喉應及時採取正確的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半個月前,蔡某因腦梗死被家人送醫進行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他的病情明顯好轉。昨天吃完飯後,他又吃了點水果補充維生素,但在吃的過程中不小心竟被一大塊柚子卡住了氣管。
  • 處理食道卡異物 「土方法」反成致命「殺手」
    核心提示:卡喉以後吞饅頭、吃香蕉、用手扣喉、喝醋等「土方法」只會引起異物從咽喉落入食道;在食道卡異物時如果未能儘早就診,容易引起病人食道感染、侵蝕臨近血管,甚至在短時間內死亡,因此不能輕視。   食道異物是耳鼻喉科常見的急診,常見卡在食道的異物主要有魚刺、魚骨、雞骨、假牙、硬幣、針釘等。
  • 孩子異物卡喉,別拍背!學會海姆立克急救法,緊急時刻能救孩子命
    近日一名3歲男童因為在家裡,邊玩耍邊吃桂圓,導致異物卡喉,孩子送到醫院的時候面色發青,呼吸困難,護士見狀,立刻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僅用了20秒就將男童喉中異物取出,是一顆完整的桂圓!此次事件的曝光後,讓許多家長震驚,平常吃的東西,竟然能引起這麼嚴重的後果。
  • 孩子異物卡喉怎麼辦?急救法在這裡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越秀院區醫務人員根據兒童高發的傷害事件,如異物梗阻、摔傷,撞淤,燙傷等應急事件,綜合採用了講授,演練,案例聯繫的教學方法,利用PPT,視頻和模型等新媒體載體,推出急救微課題系列科普文章、視頻,希望幫助家長和公眾掌握正確的急救、自救方法。下面就跟著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醫務人員學習海姆利克急救法。
  • 異物卡喉別拍背,應及時採取這個急救法!趕緊學起來
    當時,神經內二科的男護士董勝旺正在病房為其他患者做護理,他看見蔡某的臉和嘴唇在逐漸發紫,趕緊上前了解情況。他得知蔡某是吃了柚子噎住了,趕緊從背後抱住蔡某,以手握拳按著蔡某的腹部往上頂。很快,蔡某吐出了卡喉的柚子,轉危為安。神經內二科主任鍾水生介紹,董勝旺採用的正是異物卡喉時正確的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 幼童飛機上異物卡喉,空姐馬上施救:我只想救活小孩
    筆者聽兒童醫院的一名醫生說過,小孩如果遇到異物卡喉,急救的「黃金時間」也就幾分鐘,可能沒到醫院,人就不行了。事件二:護士施救若異物沒有咳出來,馬上把嬰兒調整為頭部朝下的倒立姿態,施救者面對嬰兒,並放在大腿之上,一隻手固定其頭部與頸部,伸出另一隻手的食、中指,對嬰兒胸部中間迅速施加壓力,此運作重複五次。
  • 發生異物卡喉,學會海姆立克急救法,能救人一命!
    近年來因為異物卡喉致死的案例屢見不鮮,觸目驚心。 2019年3月湖南瀏陽幼兒園發生四歲小男孩異物卡喉身亡的慘劇。 2019年5月上海某郊區1歲女童因異物卡喉致死,讓父母悲痛不已。 …………
  • 每周急救話題:異物卡喉怎麼做?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4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每周急救話題:異物卡喉怎麼做?》。在北京120接診被幼兒吞入的異物中,有小而圓的物品,如硬幣、玻璃球、紐扣等;有些是帶尖刺的,如別針、鐵絲等;還有些液體或者有毒物質,如洗滌靈或者電池。就算吞下的異物萬幸沒有卡在氣道造成窒息,但是仍有可能會刮傷食管壁,造成消化道穿孔等危急情況,需密切觀察幼兒情況,及時就醫。如果不幸異物卡在氣道,則需要馬上急救,否則幼兒會因窒息威脅生命。海姆立克法是日常非常有效的急救方法,建議家長也能學習掌握。
  • 異物卡喉,如何挽救孩子生命?
    幾乎每年,我們都會聽到一些幼兒誤食異物事件發生。7月11日,江西南昌。4歲孩子被異物卡喉生命危在旦夕,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
  • 寶寶異物卡喉怎麼辦?——海姆立克急救法了解一下
    接診醫生立即一隻手託住孩子下巴,讓其面部朝下,一隻手叩其背部.....一陣暴風操作後,孩子終於將異物吐出,轉危為安。這是某醫院急診室真實發生的一幕,要不是急診醫生施救及時,結果不堪設想。 現在嬰幼兒被異物卡住的新聞屢見不鮮,因為嬰幼兒的咳嗽反射及喉頭保護性反射還未發育成熟,一個不小心就會被異物卡住,那麼不小心卡到後,應該怎樣快速施救呢?
  • 兒童異物卡喉的急救方法
    今天由東平縣第一人民醫院兒科醫生盧剛給大家分享一下兒童異物卡喉的急救方法,關鍵時刻能救命。孩子在進食的過程中,由於大哭或者大笑,很有可能使食物誤吸入氣道,引起梗阻窒息,這個時候如果處理不及時,會危及生命的。怎麼辦?如果是不能站立的小寶寶。
  • 異物卡喉怎麼做?惠州市一院醫師推薦海姆立克急救法
    面對這種異物卡喉的情況,你會怎麼做呢?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內科副主任醫師羅國標認為,老師跟家長們可以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法,簡單有效。據羅國標介紹,孩子大腦缺氧的黃金救援時間是4分鐘,4-6分鐘後可能出現大腦不可逆損傷,甚至死亡。對此,建議家長們可以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法,這個方法在搶救時非常有效。
  • 吃蘋果被噎的孩子已經出院遇到異物卡喉,可以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什麼是海姆立克急救法日常生活中,異物卡喉是比較常見的現象,而喝醋、吞咽、拍背等「傳統」急救法,都是不對的,如果遇見異物卡喉,應該怎麼做?「據說,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海姆立克利用一隻狗反覆進行實驗,針對異物卡喉找到最佳的方法,然後應用到人的身上。」李富巖介紹,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世界搶救氣管異物患者的標準方法,該方法是利用衝擊腹部———膈肌下軟組織所產生的向上的壓力,壓迫兩肺下部,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這股帶有衝擊性、方向性的長驅直入於氣管的氣流,就能將堵住氣管、喉部的食物硬塊等異物驅除,使人獲救。
  • 1歲內寶寶被異物卡喉,立即採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新手爸媽提前學
    每天因為寶寶誤食異物或被異物卡住喉嚨的案例非常多,從孩子食道、胃裡取出最多的異物是硬幣、發卡、電池、紐扣、筆帽、拉鏈頭等物件,家長在給寶寶玩玩具時,一定要注意遠離這些容易吞咽或卡喉的東西。寶寶吞入異物有什麼表現嗎?
  • 真可怕 小螃蟹殼卡喉竟將食道穿透 別大意 吃飯細嚼慢咽才能避免傷害
    鏡下顯示:一團裹挾著菜葉的異物卡在食道第一狹窄下方,異物已經穿透了食道壁,依稀可見傷口及鮮血流出。醫生立即通過食道鏡小心地取出異物。扒開菜葉發現,裡面竟然是一隻完整的成人拇指蓋兒大小的螃蟹殼。小姜的母親回憶,有可能是蝦皮兒裡混進的小螃蟹。由於異物造成的食道損傷,小姜只能先留置胃管,待損傷的食道恢復後才能繼續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