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冰箱是奢侈品,一般家庭買都買不起。十年之前,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全世界的家電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全世界的冰箱格局也發生了重大改變。08年之前,美國生產的惠而浦冰箱一直都在全球售量的老大,而08年的時候,海爾冰箱通過超2倍的市場份額從惠而浦手裡奪下了世界NO.1。
在2017年的時候市場份額已經是美系冰箱品牌的4倍了,08年到17年,海爾獲得了10次世界冠軍,成為世界冠軍釘子戶。許多國家在推薦冰箱品牌時,不再是惠而浦,而是海爾冰箱。
這說明中國的自主研發實力,不再依賴外國品牌,可以自主創新,自創名牌,這是中國的目標和發展潛力,中國製造在崛起。國人在自我品牌上已經可以挺起腰板。
然而時過境遷,海爾作為是中國第一個在美國落戶的企業,如今也大不如前。被許多國內外品牌趕超,產品上也不斷地被爆料出質量等問題。比如之前有關部門就公布過兩名女童「洗衣機死亡事件」的調查結果 ,爆出生產商海爾洗衣機存在質量問題,然而海爾卻選擇集體沉默。做法卻令人難以理解,從公關策略而言,海爾公司或許寧願被動等待對肇事洗衣機的質量檢測,也不願意在還有一線僥倖的情況下主動承認事故責任。抑或海爾公司已經在與女童親屬做私下的補償談判,以圖用「私了」代替訴訟,掩蓋本該公開的質量事故,以求把此次事故的負面影響減到最小。
如今海爾已經被格力美的拉開差距,不再處於第一梯隊,這不單單是經營的問題,即使一直都做得很對,也不一定能趕上格力美的,因為經濟形勢變化很快,背後也是山東和廣東的差距。當年山東走上重工業為主的路子既是不得已,也沒有回頭路。這麼多年下來在消費和收入方面的差距,造成兩個地區吸收人才能力方面的差距,以及企業創新能力的差距,家電行業也不是當初技術模仿加初級服務加規模擴張就能做大的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