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拼命考上大學,可不只是為了畢業拿一個月5600塊工資

2020-08-28 毯叔盤錢


今天,高考剛剛結束。


雖然晚了一個月,這一天還是來了,這一天還是過去了。


每年這個日子,朋友圈總是人聲鼎沸。它雖然不是節日,卻被我們這一代人過成了一個集體懷舊日。畢竟對於大多數80後、90後來說,這是人生前18年唯一可被認證的總結,不管你是勝出者還是失敗者,你總一言難盡。


考上一所好大學究竟意味著什麼?


在我讀書的那個年代,它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它意味著你可以鯉魚跳龍門,意味著你成為了全村的驕傲,意味著你憑藉自我奮鬥完成了對父母,對老師,對周圍所有人殷切期待的一個完美交代。


它還意味著你會有好的工作,賺很多錢,在大城市從此紮根,過上只在電視劇裡才能看到的光鮮生活。


它意味著一切,所有你現在沒有的,一切。


所以我們在所不辭。


然而,最近一個月,我被一個熱詞「小鎮做題家」刷屏了。


什麼是小鎮做題家?


是指那些出身小城,埋頭苦讀,擅長應試,卻缺乏視野和資源的青年學子。


他們大多高考考得不錯,去了985/211大學,但到了大學,一切卻不一樣了。他們只會做題,不懂交際,沒有自己真正擅長的東西,畢業後僅憑自己也很難找到優越工作,只能陷入迷茫和困境。



老實說,在中國目前的城鄉人口比例和高考選拔制度下,「小鎮做題家」是你,是我,也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難怪豆瓣上專門聚集「小鎮做題家」的「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短短1個多月,已經聚集了超過5萬人。


而從「小鎮做題家」的實際籤約月薪來看,2019年,應屆生平均起薪是5610元。2020屆畢業生,籤約率和籤約月薪只會更低。


老實說,這個薪資一點都不高。十多年前我剛開始工作,起薪是5500,如今2020年了,M2貨幣量提高了4倍,房價漲了5倍,畢業生的工資卻依然停留在原點,沒有半點變化。


說好的書中自有黃金屋,現在大學生們畢業了,買不起黃金更別提屋。如果自費出國留學幾年,欠下的還有父母付出的幾百萬。


而與此同時,就業市場出現了另外一番景象,外賣小哥月薪一萬,滴滴司機月賺8000,直播網紅趕上風口月賺5萬不是夢。沒有學歷只靠技能的就業者迎來了春天。


那麼一個現實而扎心的問題來了:


現在這個年頭,985畢業都找不到工作,讀了大學也沒法賺大錢,那麼我們拼命考上大學再拼命學習4年,7年甚至更長時間還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合理性麼?



這個問題是一個典型的一元思維問題。


所謂一元思維,意味著你的思考都是線性的。你內心非常篤定地認為&34;,甚至天真地以為「存在一個清晰的路徑,可以讓我只要做了什麼就能達到什麼目的」。


在我這些年接觸過的邁出象牙塔步入社會的小鮮肉中,這種思維模式的人幾乎佔了90%。


當然,這並不能怪他們。


在學生時代,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分高者得」的既得利益者,無時無刻不被某種單一思維所裹挾:「只要你好好學習,就能夠得到一切」


等他們畢業了,他們理所當然地把「分高者得」的模式套用在了工作上。他們堅定地認為,一定會有另外一個非常清晰的評價體系,讓自己可以按照這個評價體系按部就班地努力,然後就可以得到一個好工作,加薪升職,越賺越多。


很可惜,如果只是如果,假象也終究只能是假象。


前18年你可以用線性思維解決一切,而進入社會,一切還那麼客觀合理的存在麼?


當然不。


成年人的世界中,需要面對的更多是「兩難問題」。


區別在哪裡?在於它沒有唯一正確的方向,在於它不會給你即時回饋。



幾年前,我招了一個實習生來我們公司實習,很優秀,也很努力。按照公司的規定,我告訴他如果表現的好畢業可以轉正,如果表現的不好就無法留下。聽完後,他表現出了極度的焦慮和糾結:


「那我可以轉正的機率是多大呢?」「如果我不能轉正怎麼辦呢?會不會到時候其它工作也找不到呢?」


最終我沒錄用他,哪怕他已經拿到了實習的offer。


他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人生的種種機遇本來就是一個個小概率事件,進入了成年社會,你所能做的和必須接受的就是選擇和被選擇。


而做好一個選擇,首先要放棄的,就是心中那份執念,對確定性無比瘋狂追求的執念。


我理解他。在如今這個殘酷的社會,整個社會瀰漫的焦慮感,讓我們巴不得任何付出都可以馬上變現。一點都不損失,一分鐘都不用等。最好今天來了公司實習,明天就通知你馬上錄用,然後接下來順利走上人生康莊,達成世人眼中的成功。


然而生活是這樣的麼?大概率不是的。


你問那些真正賺到了錢,達成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人,他們是靠什麼成功的。他們也許說靠堅持,也許說靠努力。但是相信我,他們不會說,或者很多人壓根沒有意識到,他們靠的是運氣。好的機遇,和機會來的時候孤注一擲的勇氣。


更別提,還有人靠的是老爸的幾百萬美金。




當你拋棄了一元思維,認同了上大學和賺大錢沒有線性關係,那麼又一個現實的問題來了:如果你的目標就是賺大錢,你還有沒有必要上大學呢?


今年參加高考的學生都是00後,今年畢業的大學生都是95後,對於這屆年輕人來說,世界是更加複雜多元的。他們的家境不同,起點不同,決定了他們對於讀書和上大學的意願天生不同。


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靠讀書來實現階級躍升的通路已經正在快速關閉,考上大學已經從改變命運的那根稻草淪落成了防止階級下滑的一個保險。你有了學歷,只能暫且保證你可以在岸上不被推入洪流而已。


但僅僅是在岸上,已經是很多人拼盡了幾代人的努力才可以達到的最優境地。



你花了幾年時間讀了大學,短期看,好像並沒有達成賺大錢的直接訴求,但是從長遠看,它是一筆ROI極高的投資:


首先,上大學極大提升了你的抗風險能力。


考上大學」這四個字本身並不重要,它背後的意義才深遠。它給你畫了一條生活的底線,在你不幸被生活拋下懸崖的時候能給你拉一張大網穩穩接住,不至於讓你摔成肉泥。


有一天即便你真的脫離了正常軌跡山窮水盡了,你從985、211的同學那裡能夠借到的錢都比從你的親戚鄰居那裡能夠借到的更多。因為,他們大概率平均水平會更有錢。


此外,上大學給了你更多的可能性。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探索人生的可能性。一個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重複他的爸爸,因為他只看到了一種生活方式,也只會這一種技能。而讀大學,給了你機會去看到更多元的生活,也助長了你的野心。甚至你還有可能有機會遇見你從來沒有想像過的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如果幸運,她可能會成為你的另一半,溫暖你的一生。


但是前提是,你得先進入這個大門,得到這個機會。



第三個現實問題:如果上大學不是,那麼到底什麼才是賺大錢的決定性因素呢?


從我個人觀察到的成功人士樣本來看,我發現了一個不可替換的素質,就是目標感


什麼是目標感呢,就是你到底有多想要,你願意為此付出多少。


你做事時有以達成目標為導向的思維意識,你遇到困難時,哪怕付出了代價時,仍然堅持衝刺目標的那種強烈的自我激勵能力。



這幾年,金融行業的進入門檻越來越高,我身邊的新同事有哈佛耶魯畢業的,也有北大清華的碩士博士。他們在硬體程度上足夠優秀,進入了最賺錢的行業和平臺,可是幾年過去了,泯然眾人矣。


我發現,唯一脫穎而出的是一個普通211碩士畢業的男生。他永遠業績排名第一,一次比一次好,絲毫不給第二名追趕的空間。


他是特別能吃苦麼?他是情商特別高麼?


都不是。


我發現,他只是在每次客戶拒絕的時候,都反覆研究對方的理由,並且根據對方給的理由以最快的時間優化反饋回去,再拒絕,再優化,一直到對方不再拒絕為止。


不自怨自艾,也不吐槽貧嘴,我不記得他曾有過什麼情緒,他只是把所有的精力都專注於事情的結果而已。


目標感有多強,決定了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給自己賦能。


而很多時候,人和人之間的差距,相比於」能「,更多都在這個「賦』字裡。



高考結束了。


我對高考又愛又恨,更多人也被今年不斷出現的陳春秀和苟晶事件背後的高考模式寒了心。但是我依然承認高考是這些年最適合中國絕大多數學生,相對而言也最公平的考試制度。


它第一次把摺疊的中國徹底展開,把不同階級的學生放在了同樣的起跑線。


它讓弱者有希望,也讓強者不乖張。



儘管在2020年的中國,讀大學已經變成了一個標準動作,也無法被賦予更多意義,甚至而言,四年大學後,畢業生6000的工資,遠遠無法回報他們為了學習本身所付出的那些精力和財力。


但是,它仍然是珍貴的,有價值的,獨一無二的。


它的存在,給人以底氣,自由和權利,這一切遠遠比賺錢更重要也更持久的東西。


當你長到了我這個年紀,就會知道這才是我們求而不得的人生奧義。


全文完,感謝你的耐心閱讀。

相關焦點

  • 大學本科畢業生,在一線城市只拿4000工資你會幹嗎?
    不過就像在一線大城市深圳,很多大學本科畢業生卻只拿著4000塊的工資,你願意幹嗎?剛大學本科畢業生,在一線城市只拿4000工資你會幹嗎?一個本科畢業生,在一線城市只拿著4000塊的工資,在人們看來是比較低的,這工資真的連在富士康打工都不如的,很多還沒有畢業的年輕人都覺得這個工資是不可思議的。不過做為過來人要告訴那些即將畢業要找工作的大學生們,在深圳這樣的情況是很正常的。
  • 一畢業,他就拿201萬年薪,看一看工資分界點,你算是低薪族嗎?
    這幾天,一畢業就拿201萬年薪的張霽,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雖然,他只是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畢業生,但針對現在「本科遍地走、碩士並不碩,博士也不博」的現象,人們早就司空見慣了。那張霽,是怎樣拿到了201萬年薪的呢?
  • 985大學研究生學歷,工資5000塊:為什麼高文憑帶不來高收入?
    ,作為一個畢業多年的學長,需要提醒你下。1.高學歷不一定意味著高工資,社會需要的是能幹的人,文憑不能當飯吃我剛畢業的時候,認識了一位蘭州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他那個時候在一家小公司做銷售,月收入還不到4000塊。
  • 為了夢想和前程,那些拼命考上研究生的同學,後來都怎麼樣了?
    作為在讀大學生的你們,身邊總會有各種聲音告訴你要考研、要考研,這個聲音有可能來自親朋好友,也有可能來自新聞資訊。周圍圍繞著「必須考研」的聲音,但似乎從沒有人告訴同學們,那些拼命考上研究生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考研上岸的那些人有沒有通過讀研改變自己的人生?當初考研時樹立的夢想實現了嗎?心心念念的更光明、更廣闊的前程實現了嗎?
  • 那些畢業後進工地工作的大學生,現在一個月拿多少工資?
    那些畢業後進工地工作的大學生,現在混得怎麼樣了?要說大學生非要跟工地上扯上關係的話,那可能就是到工地上幹什麼施工員,施工監理這樣的工作。這些人大都是在大學學著建築學這樣的專業,出來後也算是專業對口,直接就開始在工地上實習工作。
  • 研究生畢業後能拿多少工資?看過來人怎麼說?
    因此,很多大學生為了能在將來有一份好的工作,紛紛提高學歷,往往在大三就準備研究生考試,隨著研究生考生的增多,競爭也相當激烈。很多人表示疑惑,研究生畢業後工資很高嗎?為什麼這麼多人參加考研呢?我們看看過來人怎麼說?網友一:我是211本來畢業的,你知道現在在做什麼職業嗎?
  • 大學實習的時候一個月拿多少工資?網友:不僅倒貼錢還要上夜班
    大學實習的時候一個月拿多少工資?網友:不僅倒貼錢還要上夜班那麼大家實習的工作有沒有工資拿呢,一個月可以拿多少錢呢?雖說實習並非就是直接正式工作,就算是不給工資好像也可以,但是現在沒有工資的工作幹著也沒有意思的。我們聽聽網友怎麼說的吧。
  • 給我一個理由,你憑什麼拿高工資?
    但是大家慢慢發現,大多數大學生,其實還停留在一個「理想階層」,並不能承擔起一個企業合格成員的角色。也不難理解,大學始一開始,基本上大家便都幻想著畢業後自己能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月入五位數,二環內有房,再配輛差不多的車,在公司有話語權,西裝革履……等等等等,不屑於做一些聽起來不是很高大尚的工作,不是嫌累,就是嫌錢少——總的來說,眼高手低,像我剛出來時一樣。
  • 當年為了考上985,我選了個冷門專業,畢業三年之後真的好後悔
    這和大家今後大學的學習是息息相關的,有些同學由於成績不太好,但為了抓住985、211大學的尾巴,絲毫不顧自己是否了解或適合,只要能夠被錄取,什麼專業都上趕著報。這樣一來,考倒是考上了,但考上了大學之後呢?
  • 2018高考: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該怎麼辦?沒考上大學前途在哪裡?
    2018高考: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該怎麼辦?沒考上大學前途在哪裡?高考對於學生來說,就是一個人生的裡程碑。2018的高考早已落下了帷幕,有同學因為發揮失常,所以選擇復讀,而優秀成績的考生最近已經開始進入志願填報的環節了。
  • 每天休閒時間不足3小時,年輕人拼命上班,最終為了啥?
    這,當然只是一種幻想,但不得不說,這便算是普通人心中最大的夢想。很多時候,我們都被工作給壓彎了腰,甚至可以說我們有時候加班加點就為了那點工資而已,著實有些心酸。近日,某報告指出,2020年我國人均休閒時間每天不足3小時,說白了都是在拼命上班和加班,這著實讓人有些感覺不太合理。
  • 為了不吃媽媽做的恐怖便當,高中生拼命複習,考上了早稻田大學
    為了不吃媽媽做的恐怖便當,高中生拼命複習,考上了早稻田大學!不管是日本還是韓國還是中國,高考都是學生們最重要的人生一關,考上大學成為了高中的夢想。日本有個高中生,為了不再吃母親做的便當,從而發奮努力,拼命複習,最後成功考上了離家很遠的早稻田大學。這個高中生母親做的便當有點恐怖,一起來看看。一個嘴巴,旁邊就像是「嘔吐物」,這種便當誰吃得下去,如果我是高中生我也嫌棄,這個怎麼下得了口。
  • 畢業工資非常高的3所「二本大學」!考上就是「金飯碗」!
    讀名校是每一個人從小就被教育應該要有的夢想,家長、老師們告訴你要考一所名牌大學,於是你會暗自盤算以後到底去讀北大好還是去清華讀書好一些,後來發現你想的太多了。據權威數據監測機構發布的報告,以1995年的數據為樣本,調取該年出生的2100萬人口,普遍在2013年參加了高考,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兩校最終錄取了不到6000名本科生,意味著同齡人中,考上清北的比例大概在一萬分之三。
  • 985研究生畢業考上深圳公務員,曬出工資單,網友:太羨慕
    今天我們這期作品既談考公務員,也談工資待遇。對於很多想要考公務員的朋友來說,雖然說談錢有點俗,但是很現實很客觀,工資待遇問題也是大家特別感興趣的話題之一。能夠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考上一個工資待遇相對來說比較高的地方,成為很多朋友為之奮鬥的目標。
  • 農村父母傾其所有換來的卻是兒女大學畢業後的4、5千工資
    但我們也看到,大學畢業出來拿到低工資的人比比皆是:從各大城市的平均薪水來看,也就上海和北京在6000元以上,月薪拿4、5千的人更是一抓一大把。「我女兒讀二本4年,各種費用15萬,去年畢業北京工作月薪7千,上班才幾個月就談了個北京郊縣的朋友準備結婚。
  • 拼命考公務員,看著工資不高,為啥還去?
    很多人從大學畢業一直到工作的時間內都在考公務員,怎麼會這麼拼命的考公務員呢?也許在一個小公司每天拼命的工作,時不時還有加班的情況,放假時間也不穩定,得到的工資卻沒有公務員高,都覺得公務員考上岸,那就基本上就萬事大吉了。
  • 你一個男人一個月賺三千塊工資,你哪來資本在我面前耀武揚威
    我是Nina,情感諮詢師,溫一壺酒等你的故事網友故事,Nina整理發表,禁止轉載他賺的不多,我認識他的時候我就知道,一個月就指著那三千塊的工資過日子,當我覺得一個男人能力很重要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孩子都生出來了,沒辦法,為了養活孩子,我只能自己出去努力賺錢。指著他每個月三千塊的工資,剛剛夠一家人的生活費,他卻覺得我多此一舉,覺得反正夠花這不就行了,在家陪孩子多好。
  • 這3所大學稱為「公務員搖籃」,只要考上,畢業就有「鐵飯碗」
    尤其是像那些小企業,說堅持不下去就堅持不下去了,這就讓很多人都開始意識到,不要嫌棄自己現在的工資,只要有收入就可以了。而在很多人心中最踏實、最穩定的工作莫過於「公務員」了,公務員可是正正經經的國企,和國家籤訂的勞動合同,每個月由國家發放工資,最重要的是工作穩定,假期也很多,是很多家長以及踏實肯幹的人最理想的工作。
  • 為了高考你有多拼命?看完震驚了!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話題:為了高考你有多拼命?忍不住想回答一下,畢竟我的高考也不容易。雖然拼命談不上,但高三確實是我從小學到大學,最最努力的一年。當時兩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幾乎沒有假期、沒有周末,有的只是背不完的書,刷不完的題,還有做不完的卷子........我每天起早貪黑,5點起12點睡,一整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連休息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
  • 最適合男生就讀的5個大學專業,考上優勢大,畢業就拿高薪!
    最適合男生就讀的5個大學專業,考上優勢大,畢業就拿高薪!相信很多學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都是下了一番不小的功夫了的,選擇專業的糾結程度絲毫不遜色於高考的緊張程度,不同的是高考拼的是實力,而選擇專業拼的是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