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餅是我們平常經常食用的主食之一,在我國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食用肉餅的習慣,其特點它以色澤金黃、層次鮮明、外酥裡嫩、香酥適口、油而不膩,香飄四溢而受廣食客喜歡,因地域和習慣所致,各地的肉餅也各具特色,下面就來看看我國最好吃的10大肉餅,有沒有你家鄉特產,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1、浙江東陽南馬肉餅
南馬肉餅是浙江東陽著名的傳統小吃,最早出現於明朝。東陽是教育之鄉,很多文人雅士進京趕考,南方人又不喜歡吃饅頭,帶的乾糧很少,常常路上餓著。相傳有一家兒子要上京趕考,老母親正好在和面做餅吃,正好家裡殺了豬,就把一塊豬肉剁碎了包在面裡面,這樣就好像帶了菜了。第二天兒子出發了,同行的還有一些考生。走到一半,大家都餓了,只能幹啃饅頭,很渴。但是只有他吃得津津有味的,大家就覺得奇怪,要了一些吃了,覺得很美味。因為那戶人家住在南馬,所以就給它取名叫南馬肉餅,一直延續至今。
2、廣東佛山平洲福肉餅
平洲福肉餅是廣東省佛山市著名的特色小吃,屬於粵菜系。相信佛山很少人知道有這個特產。其實它出現的時間比盲公餅要早,一直是家庭和小作坊式製作,與中山的杏仁餅相似。此小吃捏在手裡,軟綿綿的,放到嘴裡,甜而不膩,柔韌而不粘牙,嚼之散發出淡淡的玫瑰花香,和著絲絲陳皮的特殊香氣。
3、北京門丁肉餅
門丁肉餅又叫門釘肉餅,是一種老北京的特色小吃之一,焦黃的麵皮、鮮美的肉餡,香濃的湯汁,牛肉大蔥餡,是非常有名的老北京回民小吃。一般餡餅是扁平的,而門釘肉餅是高約3釐米的圓柱體,因其形似古代宮廷紅門的上的門釘而得名。門釘肉餅的皮薄餡多、外焦裡嫩、汁多鹹鮮、清香潤口,風味可算獨特。
4、河北香河肉餅
香河肉餅是河北省香河縣特色小吃,其特點是面少,肉多,一張大餅是用一斤面、二斤肉、一斤大蔥烙成的,直徑二尺左右,紙樣的麵皮兒被油浸成半透明狀,幾見肉餡,出鍋後,就成了顏色焦黃、外酥裡嫩、油而不膩、香醇可口。據考證,在明初,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時,就有大批回族人被遷移到北京東部河北香河一帶,隨之帶來了肉餅的做法,流傳至今。
5、浙江金華永康肉麥餅
永康肉麥餅又稱永康肉餅,外省稱永康食果,是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的一種傳統特色小吃,永康農家在豐收喜慶季節向有製作肉麥餅作為佐餐的傳統。"永康肉麥餅"厚實而粗糙,雖然相貌不佳。但大家常說,人不可相貌,它與平時小吃店常見的麵餅還是有區別的,餡更厚實,皮更有韌勁,一咬,就能覺出差別來。其特點是製作簡便,配料講究,做工考究,價廉物美,別具風味而聞名。因價廉物美,經濟實惠甚得人們所喜愛。
6、北京京東肉餅
京東肉餅是地道的北方風味,京式傳統麵食,以牛羊肉豬肉為餡,京東肉餅是和南方風格不同的,皮薄,肉厚。發源於京東三河、大廠一帶,是很早以前就有的大眾食品。為北京以東夏墊鎮(屬今大廠回族自治縣)楊景祿所創製。據傳1770年乾隆皇帝路過此地,曾品嘗過這種肉餅,對其色香味讚不絕口。從此京東肉餅生意大振,至今仍為很多北京人喜愛。
7、安徽淮北裡脊肉餅
裡脊肉餅是一種傳統的安徽小吃,起源於安徽省淮北市,和傳統的肉餅不同的是,安徽的裡脊肉餅是用整塊的雞大胸經過炸制,夾入餅裡食用,特點是外酥內嫩,肉香而不膩,好吃而又不貴,簡單說,為圓形麵餅在油鍋裡炸過以後夾上過過油的裡脊肉,吃起來香嫩可口。
8、廣東梅菜肉餅
梅菜肉餅,是非常經典普通的廣東地區特色傳統菜餚,屬於粵菜系。和傳統的烙制肉餅不同,梅菜肉餅是蒸出來的,所以所需時間較長。操作起來卻很簡單。口味稍鹹,適合口味比較重的人。梅菜是客家人流傳千年的祖傳風味菜餚,主要盛產於惠州,因此又被稱為惠州梅菜。惠州梅菜又名富貴菜,其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曾被歷代皇朝列為宮廷貢品。
9、浙江義烏東河肉餅
東河肉餅是浙江義烏傳統小吃,始於清朝嘉慶年間,義烏城區開著幾家東河肉餅店,生意不錯。不過要吃正宗的東河肉餅,不少人還是願意多跑些路去東河吃。因為據說當年東河人都會做餅,而只要有東河人出入的地方,就一定有東河肉餅。好的師傅做出來的餅,不僅中心如薄紙,邊緣也是薄薄一層。
10、北京千層肉餅
千層肉餅是一道麵食小吃。擁有獨特的由十幾種香辛料秘制的調料配方,其面晶瑩透亮,肉餡色澤鮮嫩。它以色澤金黃、層次鮮明、外酥裡嫩、香酥適口、香飄四溢,早年間是宮廷的美食,時過境遷,這種獨特的宮廷御膳又流傳到民間被稱為:"千層肉餅",並歷經千年,流傳至今。如今北京人幾乎都知道的"宮廷香酥牛肉餅"就是這種"千層香 肉餅"。
我國這最好吃的10大肉餅你吃過哪些呢?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2020年好運連連必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