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名字講究得很多,為了取一個好的名字,必須查閱典籍,思考五行,研究字義,還不能太過流行,容易撞名。古代人為了這一目的發明了許多命名的方法,其中有一個很有趣的方法,就是取名字時用「連姓」。若不懂什麼叫「連姓為義」,看這個例子就明白了:
傳永樂皇帝朱棣在位時,有個福建才子來京趕考,碰巧朱棣微服出巡,問他的姓名。天才回答:江中立。「既是江中行(你們人都站在江水裡),朱棣聽了,不料才子反應很快:」赤日當頭,身幹何事難?「赤日」當然就是朱棣了,朱棣搶了侄兒的皇位,最喜歡別人歌頌自己是正統,一聽就高興,把這個巧嘴才子欽點為狀元。
那當然是傳說了,方便大家理解「連姓為義」。其實這個名字取得很早,明清時期比較流行,山東大學創始人王壽彭是清末狀元,高中時才27歲,民間傳說是因為他的名字寓意美好,才得到慈禧太后的青睞:王,指皇家;壽,指高壽;彭字寓意美好,讓人想起活了800年的壽星彭祖!
如此懂了之後再一次讀下去,多好的名字!姓氏與姓氏連在一起,代表著一種極好的寓意,這就是「姓氏與姓氏同義」姓氏的精髓。為何說「連姓為義」?這一方法在現代已經衰落了,不過現代通俗文學——武俠小說中也有,比如金庸的作品。
金庸寫歷史武俠小說,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古典文學的底子,而他為書中人物取的名字很多都有「連姓為義」的情況,要再找其他字替代,恐怕金庸自己也無法超越。
任我行,《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的教主,在男主角令狐衝面前是個江湖前輩,加上日月神教在江湖上的影響,被定義為教主的人,一是有氣場,二是有思想,三是不要太小家子氣,四是要有江湖風範,如果叫任有德,你還覺得他是教主嗎?我想他一定是個地主!
又配以姓「任」的意思,名「任」,天下之大任我行往來,自如縱橫,那種豪邁與狂傲,不用多餘筆墨,便躍然紙上,而任我行這個角色,不單是傲氣與武功,內心還隱藏著權謀、安排精巧、狡猾詭計,這個名字又是另一層意思,也暗喻了任我行的自利設謀機變。
《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中和人物,與郭靖的「正」也不一樣,與楊過的「反」也不一樣,張無忌從小受環境的影響,性格中有一種自然淳樸,不笨,很聰明,這種聰明不是世俗的精明,而是覺得自己該怎麼做,就算上了圈套,明白了道理,還是要為大義跳出來的真正赤子。
而且角色的姓「張」,本身就帶有弦安放在弓上,與「弛」相對的意思,「弛」是文武之道,「弦安放」是自制力,不越界,但名字取成「無忌」,與姓反義,既張又弛表現出這個人物融合了矛盾,赤子之心很理想,性格卻接近我們現實中的普通人,他並非真的橫行霸道,有絕世武功之稱,卻行俠仗義,暗合名字的矛盾寓意。
俠客世界是一個虛構的世界,除了主角之外,沒有別的配角可以襯託出身懷絕世武功,卻隱藏不搶風頭。掃地僧就是這樣,《笑傲江湖》裡的另一個武俠配角——風清揚依然如此。風清揚當年也曾威震江湖,任我行對他頗有敬意,如此一個隱居後肯傳給令狐衝的劍法,是因為令狐衝身上的那種至情無拘無束的性格和他自己相似。
人名設得高雅,閒適而不落俗套,名亦必無爭而自在飛揚,有一種不受束縛,來去自如的感覺,風這個姓已經給人飄揚不羈的意念,風清揚,完美地表現了他的個性,清字更含蓄,清風不肯深陷爭鬥,隱逸飛揚不問世事,這個名註定落在隱士的頭上,旁人無法承受。
金庸人物各有千秋,名字也不是隨便取來的,對比如今滿街撞名,古典文學中的名字設計得很精巧,令人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