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下載的時候以為是個玩笑,現在 TikTok 已經成為了我的日常。」「所以你告訴我,美國封不掉3K黨和突擊步槍,卻要封掉 TikTok?」「如果 TikTok 在美國被禁,我餘生都會在床上哭泣度過…」
7月6日,美國國務卿邁克·彭培奧在 FOX 新聞臺上確認,正在考慮封殺包括 TikTok 在內的中國社交 app。
緊接著在周二,美國總統川普也做出了同樣的表態。「我們確實在關注(封殺 TikTok)。這是一家很大的公司,」川普在電視採訪中提到,並表示封殺 TikTok 將會是他考慮用來懲罰中國的多個選擇之一。
但對於 TikTok 美國的死忠用戶來說,任何理由都不能接受。
40萬粉絲的17歲用戶 Ashleigh Hunniford 表示,「如果 TikTok 被封禁,就等於讓我失去了一幫我最親密的朋友,失去我努力的所有結果。失去 TikTok 就像失去了一小塊我自己。」
在 TikTok 上坐擁110萬粉絲的21歲青年 Hootie Hurley 指出,TikTok 已經是自己的生計來源了,如果現在被禁,對於包括他在內的很多人來說,將會帶來非常嚴重的打擊,「TikTok 是我們隔離生活中無比重要的一部分,它正在幫助我們度過這場瘟疫。」
Hunniford 和 Hurley 不是個例。
自從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學校關門、社會停轉,人們被迫困在家裡,本來就頗為受歡迎的 TikTok 更是迎來了爆炸式增長。對於 Gen-Z(00後)、千禧一代(90後)為代表的年輕用戶來說, TikTok 成為了標配。
《紐約時報》評價,在這樣一個長時間社交隔離的時代,TikTok 已經成為了年輕人進行創意表達和保持人際交流的重要平臺。
對於這些手裡沒有選票的青少年來說,政治並不是他們很關心的話題。但是如果他們熱愛的東西被政治力量幹擾時,他們也不畏懼發聲。
眼看著川普的禁令將影響他們使用TikTok的自由,這群年輕人坐不住了,紛紛站起來反抗。
川普被 TikTok上 的年輕人「涮」了
由於隸屬於中國母公司,TikTok 已經被美國政府盯上相當長一段時間。但六月中旬的空座事件,更讓川普和 TikTok背後的年輕用戶直接結下了梁子。
6月22日,川普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 Tulsa 市 召開競選集會,結果出席的觀眾遠未達到預期,大批空座位讓愛吹噓的他一時淪為笑柄。
此後就有多家媒體報導稱,空座位大量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正是大批美國年輕網民參與了對他的惡搞活動,紛紛註冊(RSVP) 這場集會,但故意不出席。
事情最開始,是家住艾奧瓦州的用戶 Mary Jo Laupp,在集會開始前發布了一條視頻,呼籲那些想看到川普孤單身影出現在集會上的人們立即去領票。
Laupp 的倡議很快得到了大批 TikTok 用戶響應。很多用戶貼出了他們註冊成功的通知,並以其作為背景發布了各式各樣的視頻。
正是因為 TikTok 上流行趨勢的病毒傳播能力,這些視頻被更多的人看到,引發了他們的模仿——沒錯,很多參與者根本不在 Tulsa 本地,或者對競選政治毫無興趣,純粹因為跟風,直接導致了這場格外「叫座」的集會最後出席者寥寥。
很多人還在網上曬出了自己的「戰績」:
「我的16歲女兒和她在猶他州的朋友們搶到了上百張票。川普你被美國青少年涮了!」
繼續戰鬥:反抗 TikTok 禁令
在這一事件被媒體曝光後,川普政府開始變本加厲地地攻擊 TikTok。截至目前,包括彭培奧、白宮高級官員 Peter Navarro 和川普本人都公開威脅將會封禁 TikTok。
然而這種禁令威脅並未起到效果,反而激起了年輕用戶們繼續戰鬥的欲望。
「如果你不讓我們好過,我也不讓你好過,」19歲的 TikTok 用戶 Yori Blacc 在給川普的競選App 打了一星之後如是說。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目前川普的競選App Official Trump 2020 在蘋果應用商城獲得了26.2萬個評價,5分制綜合得分只有1.2分,其中一星評價佔絕大多數。可以斷定的是,絕大多數近期新增的一星評價,都來自對川普政府威脅封殺 TikTok 不滿的年輕用戶,其中一個證據就是,這些留言內容都有著相似的模板。
這些一星評價和留言,來自於一個在 TikTok 上自發形成的話題 #savetiktok。這個話題目前的總觀看量已經超過4億,裡面充斥著各異的面孔,用著在 TikTok 上流行的各式創意,傳達著一個主題:TikTok 很珍貴,讓我們發出聲音,別讓它被封掉
#savetiktok 最初的發起者是 TikTok 上有著超過3400萬粉絲、點讚數逼近9億的網絡紅人 Michael Le。
他在這條開啟了整個話題的短視頻裡表示,儘管 TikTok 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陷,但它對於人們在疫情艱難時刻繼續保持表達和積極的心態,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2020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不管你看視頻還是自己創作內容,TikTok 作為平臺,為我們帶來了最多的積極影響。它是有自己的缺陷,同時也以一己之力創造了一個巨大的社區,啟發著全球的年輕人。
TikTok 讓我可以養活家人,給我的粉絲帶來歡樂。甚至有人發信息告訴我,他們在抑鬱的時候都會看看我的視頻……現在我只需要你們做一件事,就是和我站在一起。如果我們的聲音足夠大,就一定會被人聽到。
他呼籲自己的粉絲們:為了我們的熱愛,去戰鬥吧!(Lets FIGHT for what we love.)
這條視頻已經發布了一周,觀看量超過250萬,有接近50萬人留言,並且不少人用 TikTok 的"duet"(同屏功能)轉發原視頻,參與了 #savetiktok 話題。
當然,也不是每一個用戶都選擇站在 TikTok 這邊。對於它是否真的像川普政府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國家安全威脅」,年輕群體也有不同的看法。
以著名遊戲主播 Ninja (Tyler Blevins) 為例,他在7月10日宣布自己已經在所有設備上刪除了 TikTok,並表示,「希望能有一家不來自中國、在數據收集上不那麼激進的公司,能夠合法地復刻出 TikTok 的概念,為人們繼續提供有趣的內容。」
這條推文得到超過12萬個點讚和1萬轉發。不過下方互動量最高的評論也對 Ninja 的表述提出了質疑。
有網友說,所有網際網路產品都收集大量數據,包括 Facebook、Google、Twitter 和 Zoom,而且他們收集數據的策略更加不透明,「為什麼你說 TikTok 是個問題?」也有網友回覆:「我的數據被中國搜集走了,又有什麼問題?」
但其實,TikTok 不止一次表示,自己的數據保存在美國和新加坡。根據 TikTok 此前發布的透明度報告,向它發起最多信息調取和刪帖請求的政府機構,第一名是印度,第二名是美國,中國甚至沒有出現在列表裡。
《華盛頓郵報》的技術專欄作家 Geoffrey Fowler 和數據隱私公司 Disconnect 合作對 TikTok 進行調查,發現 TikTok 確實收集大量用戶數據,並且有一些收集行為會進行遮蓋,策略可疑,不過總體上比 Facebook 等收集的少,並且也沒有任何向中國傳輸數據的證據。
就連歷來對在數據隱私話題上極為活躍的美國媒體Vice 旗下的 Motherboard,這次立場也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其一篇文章標題直接點明:封殺 TikTok 是一個人權問題。
文章基本採用了前面提到的很多 TikTok 年輕用戶的看法,指出這個應用是目前年輕人表達自己的幾乎唯一渠道,封殺它近似於剝奪這些年輕人的話語權,「這個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但是要封殺一個十億用戶表達自己的平臺,絕不應該貿然行動。」
文章指出了一個堅持 TikTok 威脅論的一方過度反應的實質:
TikTok 是第一家外國投資、並且在美國特別是年輕用戶群體中間極受歡迎的社交媒體公司。從競爭的角度,這讓它對 Facebook 和 YouTube 構成了實質威脅。目前針對 TikTok 的擔憂,有多少成分是美國保護主義,有多少是對於外國影響和監控的合法恐懼,有多少是排外主義——已經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