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之下的Tiktok, 何去何從?

2020-12-25 西西弗評論

文/老C

這篇是今天和幾個朋友聊到Tiktok時,想到的一些內容,有點不吐不快。屬於旁觀者站著說話不腰疼。

所以Bytedance的朋友如果看到了,就一笑了之吧。

1、

美國政府會像印度一樣,徹底封殺tiktok的傳言已經廣為流傳。

7月22日和23日,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國土安全和政府事務委員會,分別通過了一項法案,禁止聯邦政府僱員在政府設備上使用tiktok。《金融時報》報導,白宮考慮,將TikTok直接列入「實體清單」。此舉將使得美國公司為 TikTok 提供技術變得格外艱難。這一限制涵蓋了軟體,意味著蘋果和其他應用商店將無法通過他們的平臺提供 TikTok 更新。

美國政府還在考慮引用1977 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把 TikTok 視為美國國家或經濟安全的一個 「不尋常和特別威脅」。

有媒體報導,風險投資人在催促Tiktok的母公司字節將Tiktok的多數股權出售給美資背景的投資者,字節跳動後續作為tiktok的小股東。放棄管理權。

我在去年,曾寫過一篇關於文化霸權的文章。

《文化霸權之路- 從美國說起》

裡面寫道:

「抖音 (Tiktok) 和快手的短視頻,也讓每個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讓普通人都可以自己拍攝,成為藝術家。直播平臺也打造了自己的明星,他們的影響力和收入,已經可以與電影和電視明星相媲美。

所以21世紀的,新的文化的大變革,很可能是生產者層面的變革。文化的生產者從少數精英變成人民大眾。網際網路使有才能的文化創造者,可以把他們的內容傳遞給數以億計的用戶。這種變革,是傳統由精英向大眾傳遞的文化,變成從大眾與大眾互動的文化。二十世紀前文化,是精英小圈子之間的,精英對精英文化。二十世紀的文化,是精英引導大眾的文化,而二十一世紀的文化,也許就是大眾與大眾之間的文化。」

Tiktok代表一種新的文化形式的變革,是一個大眾與大眾互動的文化形態。同時,Tiktok又是中國目前所有網際網路產品,乃至所有面向消費者的產品中,第一個建立了全球影響力的品牌和平臺。

如果有一天,字節跳動真的被逼無奈,放棄了Tiktok,這是字節跳動的悲劇,是中國網際網路業的悲劇。

從我的角度,從感情和理性上,我認為字節跳動都不應該放棄Tiktok。

2、

先感性的聊聊。

今日頭條是2012年創立的。抖音是2016年上線的。在2014-16年那段時間,網際網路世界的主題是騰訊阿里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美蘇爭霸,以及各個領域的「代理人戰爭」。網際網路創業者聊得都是「站隊」。當時,很多人認為,在兩個超級大國下面,新的創業公司已經很難冒出來挑戰這兩個霸主了。

燒錢,站隊,打不死對手就合併成了創業的主旋律。兩個馬爸爸,基本上創業企業總得投靠一個才能活下來。因為企業文化的不同,騰訊和阿里的投資風格差別很大,騰訊一般給企業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也就形成了今天龐大無比的騰訊系。香港科創指數30家企業幾乎三分之一與騰訊有關。

新興的網際網路巨頭中,頭條在裡面是個另類,始終沒有站隊。同時直接挑戰的是巨頭的最核心市場,搶奪用戶使用時長和流量。騰訊強大的地方,並不僅僅是用戶數量,而是用戶使用時長。

創業者,在被現實打得灰頭土臉之前,都多少是有一點夢想的。

張一鳴2012年創辦頭條,一開始就與行業巨頭在核心流量市場中拼殺。在中國的消費網際網路市場,騰訊是一個比美國政府強大得多的對手(笑)。當年,張一鳴騰訊都敢正面挑戰的。(笑)

在今天,在一個建立一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網際網路平臺這個夢想面前,我不相信他會因為美國政府的壓力,就放棄這個夢想。

失敗了就如何了?敗給全世界最強大國家的政府,雖敗猶榮。

為什麼不再努力一下呢?我相信張一鳴不會甘心把Tiktok賣掉。我也相信,頭條走到今天,碰到的艱難關頭不知有多少,美國政府的可能封殺,絕不會最難過的一關。

3、

再從理性角度的聊聊。

Tiktok在美國,我個人認為還是存在很大的騰挪餘地的。

首先,言論自由是美國的法律體系中是相當被重視的。美國政府禁止聯邦僱員在政府設備上使用是一回事;像印度一樣,在全國範圍內禁止訪問Tiktok,是另外一回事。這個決策,在美國司法體系中並不容易做出。

目前媒體報導中提到的,美國可能的對Tiktok的處罰,一個點是把字節跳動加入到實體清單,用這個來禁止Appstore 和 Googleplay 提供Tiktok的下載。這個情況下,目前的Tiktok的用戶理論上還是可以登錄。另一個點是找當時字節跳動收購 music.ly併購案中的毛病。這兩點其實都還是側面迂迴,而不是直接封殺。

找到一條法律,來支持美國直接拔網線封殺Tiktok,並不容易。同時,字節跳動也完全可以針對這個封殺起訴美國政府。

2017年,美國國土安全部要求禁止聯邦機構使用俄羅斯網絡安全廠商卡巴斯基實驗室(Kaspersky Lab)的產品。這個還不是全國範圍的禁令,只是美國政府禁止採購。接近於這次美國禁止聯邦政府僱員在政府設備上使用抖音。但隨後卡巴斯基就起訴了美國政府,雖然在2018年11月,美國政府最終勝訴。

但法院判政府勝訴的理由是:美國並沒有「全面禁止」卡巴斯基在美國的應用,僅僅是「政府機關」不能採用,甚至連獨立於政府的軍隊機構也能用卡巴斯基。通俗點講——我並沒有禁止其他人買你的產品,僅僅是自己不買違法嗎?這條理由說服了法官,卡巴斯基敗訴。另外,判決書還寫了一些卡巴斯基把數據傳回到俄羅斯的證據。

禁止所有美國人使用Tiktok的意義和禁止聯邦僱員在政府設備上使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美國實施全面禁止,這個問題如果打起官司,美國法院並不一定會判政府贏。企業起訴政府,在美國是個很常見的事情。

針對學生籤證問題,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向波士頓地方法院起訴美國國土安全部、美國入境及海關執法局,並最終讓美國政府撤回了原先的指令。

對於海洋法系的國家,每一個判例,都可能成為未來無數判例的依據。對於涉及言論自由,美國公民在手機上自由安裝APP的權利,這樣的敏感問題,美國法院判決是很謹慎的。

對於禁止美國公民在自己購買的手機上安裝APP,這個涉及到公民自由的問題老實說都有可能可以違憲的理由一直打到最高法院。

美國政府,經常使用威脅恫嚇的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2014年8月30日出版的《經濟學家》雜誌上一篇題為《美國的公司庭外和解:構陷企業違法犯罪之路》(Corporate settle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criminalisation of American business)給出了一個不為常人所知的判斷和結論:

「是誰在運營世界上獲利最多的敲詐勒索生意?義大利黑手黨?還是克裡姆林宮的竊國者?如果你是一個大企業,所有這些傢伙都不如美國監管體系貪得無厭。他們的套路非常簡單:找到一家可能有(或者可能沒有)不當行為的企業;威脅其管理層讓其公司無法經營,最好輔以刑事指控;強迫這家公司用股東的錢交付巨額罰款,以達成旨在最終撤銷這些指控的秘密庭外和解(沒人能知道和解的細節)。然後,再尋找下一個目標。「

這個手法的核心就是,運用暫緩起訴協議(Deferred Prosecution Agreement, 「DPA」)和不起訴協議(Non-Prosecution Agreement, 「NPA」),讓企業在進入司法程序前,就妥協認慫,認罪交罰款。

通過DPA和NPA與調查對象達成和解,基本上不需要經過法官的審查。一些專家認為,很多以DPA和NPA方式了結的案件如果經過法庭的司法審判程序,無論是證據還是法律依據都存在較多有待商榷之處。如果走正式的司法程序,在證據和審理過程正規透明的情況下,不一定公司會輸。

企業清楚自身不存在被指控的問題,為什麼還要接受和解,而不是通過法庭抗爭?這裡原因很多。被DPA/NPA 勒索的最多的案例是銀行。銀行的生意建立在信用和名譽的基礎上。司法流程會導致大量內部信息曝光,影響銀行的信譽。

大銀行擔心正規司法審理過程,會讓內部的很多機密信息,和黑箱操作曝光。同時,銀行的業務需要執照,一旦執照被吊銷,就會猝死。當面臨失去執照的威脅時,銀行只能選擇「和解」或「死亡」。因此,銀行「除交罰金外別無選擇」。

當年的安達信案件,安達信選擇了不妥協上法庭。兩年後,雖然美國最高法院最後認為證據不足而駁回公訴人起訴,但是,作為五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卻仍因市場、客戶和員工的流失而遭受重創,從此銷聲匿跡,退出歷史舞臺。

此外,美國政府經常用追究高管刑事責任來恐嚇威脅。銀行交罰款是股東的事,刑事責任就是高管本人的事了。所以銀行高管有動力犧牲股東利益來保住自己。

然而,對Tiktok來說,很多銀行的不利因素並不存在。Tiktok歷史不長,應該沒有太多的所謂的黑幕。Tiktok不像銀行,需要政府牌照。Tiktok和美國政府打官司,也不會影響Tiktok的品牌形象(和美國政府打官司,說不定是正面的,在年輕人心目中建立一個對抗惡棍政府的形象)。頭條目前還是創業者本人說了算。

最重要的是,美國政府收拾Tiktok,是要徹底封殺,而不是像對付銀行,就是敲詐勒索一筆錢。因此,Tiktok也沒什麼妥協餘地。

如果卡巴斯基因為聯邦政府禁用,都願意去起訴走司法程序,Tiktok如果被全面封殺,為何不去試試呢?反正,也沒什麼可顧慮的。

4、

美國封殺Tiktok,有很多不同的程度。禁止政府設備安裝,是最輕的。

可能是禁止Appstore 和 Google play提供下載,但現有用戶可以繼續使用。但至少安卓手機,還是有繞過Google Play安裝的辦法。

如果採用類似拔網線的方法,要求ISP層面禁止訪問Tiktok,這個是最重的。但是,其實這個也是有辦法繞過的。

如果美國政府強行禁止全民使用Tiktok,就必須要和美國政府打官司了。這會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特別是如果打違憲的官司,可能持續幾年。

打官司不一定是壞事。和美國的司法訴訟對Tiktok全球品牌以及中國業務(抖音)的影響,很可能是正面的。

在全球,這個官司一定是全球商業界和網際網路界關注的焦點。Tiktok的品牌不斷曝光,會成為全球最知名的品牌之一。一家公司對抗美國政府,如同大衛對抗歌利亞一樣,會爭取到很多的同情和關注。

在中國,對抖音和頭條的其他業務,都會有正面效應。孟晚舟事件和後續的制裁,對華為在中國國內的銷量,絕對起了正面效果。

Tiktok的主要用戶是年青人,年青人對權威天生反感。

Tiktok vs. U.S.A 這麼一場官司,對全球,甚至美國年輕人來說,說不定都是個很正面的事情。

5、

現在,離美國總統大選,只有三個多月了。

雖然我認為,無論兩黨誰上臺,繼續反華,打壓中國的基調不會變,但具體的情緒,應該會有所緩解。會變成一個相對更理智一點的反華。

但對Tiktok來說,如果能挺過這三個月,形勢會發生變化的。Tiktok在美國已經有大量用戶基礎了,封殺Tiktok,會得罪這批人的。

現在,民主黨是樂於看到Trump嚴厲的對付Tiktok的。因為,如果Trump封殺Tiktok,會讓大量Tiktok的用戶(主要是支持民主黨的年輕人)感到憤怒和不滿,增加民主黨的投票率。

對Trump來說,反正Tiktok的用戶基本都是我的反對者,我說說狠話也不怕得罪他們,反正他們也不會投我的票。

如果拜登當選了再封殺Tiktok,這些憤怒和不滿,就會轉移到民主黨身上。我相信站在民主黨的角度,一旦上臺,就不會採取禁止訪問這種激烈的措施。是有可能和字節跳動在Tiktok問題上達成一個妥協的。比如數據安全,伺服器要放在美國,接受一定的監管之類的。

即使Trump連任,我相信形勢也會緩解。因為連任了,Trump就不需要用煽動反華情緒來推卸抗疫不力責任去爭取選票了。那時,反華還是會繼續反,但是煽動情緒這些事情會少很多。

Tiktok是一個已經有大量粉絲的平臺,已經有相當影響力。美國政客在動tiktok的同時,也會考慮到對自己選票的影響。

7月22日,眾院通過禁止政府僱員在政府設備安裝Tiktok的議案中的表決是 336-71。有71張反對派。看上去反對票不多。但美國現在反華議案經常都是全票通過。比如最近關於香港國安法的對華制裁議案就是全票通過。

禁止政府僱員用Tiktok的議案有71張反對票,如果是全面封殺議案的反對票肯定更多。

6、

目前,做為局外人,我的感覺是,美國政府馬上採用」拔網線」的方式封殺Tiktok的可能性並沒有外界想像的這麼大。無論是具體執行方法,還是後續會碰到的司法起訴流程,都沒有那麼容易。

崑崙萬維在美國的壓力之下,被迫出售Grindr給美國投資者。但畢竟Grindr是一個小眾市場。而Tiktok代表著字節跳動乃至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全球化的希望。

至少在美國大選前應該還是穩住陣腳,不要急於做決策,不要在壓力之下現在就放棄。

現在應該在美國找一個優秀的律師團隊,如果美國真的用「拔網線」的方式封殺,就打官司唄,先申請禁止令,然後打個三年五年。這個過程,對字節跳動不一定是壞事。

在美國做生意,得學會有事就打官司。

另外,卡巴斯基起訴美國政府的判決書有三十幾頁,我沒時間仔細看。讀者有法律背景的同學,可以研究一下這個案例,應該能看到不少有趣的發現。

地址:

https://cases.justia.com/federal/appellate-courts/cadc/18-5176/18-5176-2018-11-30.pdf?ts=1543591852

相關焦點

  • 《教束》:在教規和領導的雙重壓力之下,教學方向應該何去何從?
    《教束》:在教規和領導的雙重壓力之下,教學方向應該何去何從?
  • tiktok是什麼?美國通過tiktok禁令,兩國關係的臨界點到哪?
    tiktok就是國外版的抖音tiktok一般指Tik Tok,Tik Tok是抖音短視頻國際版。tiktok的艱難路程:之前傳出Tik Tok會被紅杉資本收購,而字節跳動還要保留少數股權;現在的傳言又是將被微軟收購,字節跳動不持有股權。川建國同志給這個交易設定時限:在9月15號完成。
  • 外國抖音tiktok免費下載
    外國抖音tiktok不僅有海量金髮碧眼的海外小哥哥小姐姐,還為你帶來各種生活妙招、美食做法、旅行攻略、科技知識、新聞時事、同城資訊,你需要的實用內容都在外國抖音tiktok!
  • tiktok是什麼意思 tiktok和抖音的區別
    , 以上就是18183小編給大家帶來的tiktok是什麼意思 tiktok和抖音的區別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tiktok是哪國的軟體 tiktok和抖音是一個公司嗎
    tiktok是哪國的軟體 tiktok和抖音是一個公司嗎 短視頻軟體Tiktok也被稱作是抖音海外版,於是不少人在問TikTok
  • 抖音在國外為啥叫TikTok?其實原因在這裡!
    (順帶說一句,手機的「震動」也叫做vibrate)不過,大概是因為vibrating sound這個說法比較奇怪,不利於在國外傳播,因此,抖音在進入國外市場時選了另一個名字:關於tiktok的含義,並沒有任何來自官方的解釋。不過,我們可以推測,這個詞來源於英語詞彙ticktock ['tɪk,tɑk],指「鐘錶發出滴答聲」。
  • TikTok在美國被「封殺」 數十位千萬級流量網紅將何去何從?
    這些大V又將何去何從?公開信說:「與tiktok上充滿歡樂和詼諧的短視頻相比,推特上充斥著仇恨的虛擬世界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 tiktok國際版使用教程
    1、下載一個抖音軟體,打開「抖音高級設置」,你可以看到全球其他150多個國家盡在其中;2、選擇想要切換的國家點擊「確定」之後打開「tiktok」就能觀看來自某國的短視頻了。
  • 疫情之下,手工DIY店該何去何從?(下)
    其銷售額相較往年提高了4、5倍在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2020我們不僅可以通過網絡來提高銷售額填補因疫情導致的損失還在同時提高了自身品牌的知名度為之後的實體運營奠下基礎疫情之下,手工DIY店該何去何從DIY的市場行情,想必應該不需要小U再次贅述。
  • 大學老師告訴你,疫情之下,最難一屆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最難的這一屆大學生,該何去何從呢?2020年,不僅受疫情影響,同時近年與國外(某國)的貿易摩擦升級,出國留學和出國工作的人也大幅度減少,就業壓力緊張是肯定的。如果大學期間表現優秀,專業技能掌握的不錯,那麼在參加社會招聘中可能還是會比較穩定的,可以找到一份相對滿意的工作。
  • Tiktok出售期限已到,總統大選曲線救字節?
    TikTok 命運仍充滿不確定性在美國政府的壓力之下,字節跳動為敲定與沃爾瑪(Walmart)和甲骨文(Oracle)的交易、推動 TikTok 美國業務轉入新的實體中,已經進行了幾個月的談判。但距離拜登 1 月 20 日就職還有一段時間,在這期間,理論上川普仍可以繼續對 TikTok 施加壓力甚至可能強令其退出美國市場。
  • 華為有核心技術被米國封禁,字節跳動tiktok有什麼?
    華為有如此厲害的實力才被美國忌憚,那麼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有什麼實力讓米國不惜撕破老臉,用破壞市場規則的下三濫手段來封殺它?通過輿論霸權,米國甚至可以不費一槍一彈來贏得一場戰爭,可想而知,輿論霸權對美國有多重要了,這也是其打壓tiktok最大的原因之一。
  • 抖音海外版Tiktok可能賣不了了
    1 在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加劇的大格局下,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一點,華為,tiktok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家,假設幾百億美金體量的tiktok突然被美國政府強制賣出,那麼理論上任何一家出海的中國公司都有可能被強制賣出。
  • 電影何去何從劇情介紹
    電影《何去何從》由關晶執導,中泉英雄、漆子美、李嫿、王曦等主演。何去何從劇情講述了日本士兵石橋在經受了殘酷戰爭的洗禮後,成為了唯一的一名倖存者,身負重傷而被一名中國村婦所救,並被誤認為是抗日英雄,由此而引發的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故事。
  • 原創 | 疫情之下,考研黨與保研黨該何去何從?
    『運籌OR帷幄』原創/本文預覽/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考研黨與保研黨該何去何從?各種壓力和困難隨之而來,我們的未來不知何去何從。我作為一名身處「前線」的大三學生,同樣有很多的感慨和迷茫。在這條奔赴夢想的道路上,我周圍有很多同學會選擇考研,抑或是保研,其次選擇是出國和就業,但無論是哪一個選擇,我們都需要理清自己的思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 Facebook正式推出Reel,TikTok將何去何從?
    Facebook被指惡性競爭,雙方矛盾再升級Facebook之所以選擇在此時推廣Reel,正是因為TikTok此刻正面臨著巨大的政治壓力,扎克伯格在國會聽證會時直接指責TikTok會「威脅國家安全」,便是在試圖加大這一政治壓力。
  • 由tiktok與閩南語踢投說起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人說:國外的抖音tiktok的發音跟閩南語出去玩(踢投)的發音一樣。的確如此,tiktok的創始人張一鳴也是福建龍巖人,龍巖人是不是說閩南話,我沒有考究,但是有人說他所在的那個鄉是說閩南話的。所以tiktok的發音確實跟閩南語的去玩(踢投)是一樣的發音。
  • TikTok流量紅利期|TikTok暴利操作模式!
    看了這麼多,那麼 跨境公司是否要布局tiktok呢? 創業者是否要入行tiktok項目掘金呢? 我認為,網際網路創業要密切關注tiktok,保持信息的更新速度。
  • TikTok 發展史(下)
    https://kr-asia.com/a-closer-look-at-tik-toks-expansion-overseas/[7] YouTube competitor TikTok plans to get ticking in Vietnam: https://e.vnexpress.net/news/business/companies/youtube-competitor-tiktok-plans-to-get-ticking-in-vietnam
  • 疫情寒冬-今年的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有這麼一群人,面對疫情的寒冬,他們茫然不知道何去何從。回不去學校,找不到工作,雲畢業還得在家養老。——這只是一部分人的現狀。那麼,今天和大家聊聊,為什麼說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嚴峻?當下進入高校畢業季,202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874萬,同比增加40萬,綜合考慮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疊加影響,今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其次,很多社會人在拿了年終獎之後離職找新工作;還有年前辭職想跳板更好職位的社會人也在找工作。最後,是眾多公司因為疫情經濟的影響都不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