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告訴你,疫情之下,最難一屆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2020-08-18 魚芄小姐

前兩天,這篇文章寫到一半,我就想放棄了。因為我在工作以外還是想發一些輕鬆一點的話題。

但是我的第一篇文章《大學老師告訴你,考編制難不難》發出來以後,真的有一名今年的畢業生私信我,向我傾訴了他的困惑,問我該怎麼辦,於是我又把這篇寫了一半的文章撿起來,希望能給困惑的畢業生一些啟發。

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很多企業單位受到影響,導致經濟下滑、裁員節流,很多微小企業和個體甚至已經面臨破產。儘管政府對大小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復產幫扶政策,但大環境經濟不景氣,對於剛畢業的學生生來說,無疑是一次不小的考驗。

今年的畢業生趕上了這次的「風口浪尖」,註定變成了很難的一屆畢業生。特別是新疆,又面臨著疫情的二次復發,還沒有工作的畢業生又只能在家呆呆地觀望。

2003年的非典,短短幾個月就宣布結束了,可今年的疫情顯然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國外的情況綿延不絕,那國內也不會是一片淨土。

最難的這一屆大學生,該何去何從呢?

1.就業?

2020年,不僅受疫情影響,同時近年與國外(某國)的貿易摩擦升級,出國留學和出國工作的人也大幅度減少,就業壓力緊張是肯定的。如果大學期間表現優秀,專業技能掌握的不錯,那麼在參加社會招聘中可能還是會比較穩定的,可以找到一份相對滿意的工作。

今年大型招聘會都改為線上招聘,某招聘網站因求職人數過多,導致伺服器崩潰,這樣的局面讓人緊張,你有沒有準備好一份讓人眼前一亮的簡歷,讓你不必在初審過程中就被淘汰?

選擇就業的學生要認識社會,認清現實,有些學生盲目自大,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有些學生妄自菲薄,認為疫情之下,無所適從。這些情緒直接影響到你對待工作的態度,目前的形勢,大家要先就業,再擇業是最好的選擇。


2.考研?

就一般情況來說,現在學歷已經開始迅速貶值,大學生和研究生越來越普遍,所以提高學歷,永遠沒有壞處。

針對疫情情況,今年教育部對於研究生的招生數量會相應擴大,對於考研的學生來說是一次機遇,今年選擇考研不但是提高學歷的選擇,也避開了就業形勢的壓力。


3.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考?

今年的情況,許多學生到現在還未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這個時候一些畢業生開始重新規劃,把求職方向瞄準了公務員、事業單位的招考。封閉在家的學生,在家備考成為了目前最好的選擇,但這條路上也越發變得擁擠。我的上一篇文章也許會給備考的你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4.創業?

今年的形勢來說,實體創業一定更難。起步階段需要人流量和貨流量的支撐,但顯然今年不合適。但是換一個思路,實體創業很難的情況下,線上的創業也許是一個機會,並且隨著5G的發展,也會給線上工作者一個發展的春天。硬幣總是兩面的,疫情給你封閉的一扇門,也會給你打開另一扇窗,抓住這個機遇,說不定你會順勢成功。


5.靈活就業?

大多數人對於就業理念還處於傳統的穩定就業,但是社會的發展告訴我們,目前已經湧現出越來越多的靈活就業工作者,許多靈活就業的人比穩定就業的收入更高。比如:寫作、翻譯、主播、博主等等。如果你有所特長和愛好,是否考慮過這些職業呢?如果你偏激地認為不能夠接受,也許你正和時事的發展背道而馳。


這次的疫情,也讓我反省自己,如果我失業了,我該靠什麼養活自己?我是一名在編教師,其實不必太過擔心,但每個人都應該居安思危,給自己一個後路。我想這次的疫情,給了我們一次警示,都該想想自己擁有什麼本領,可以讓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至於處於尷尬的境地。

人這一輩子不能只有一種收入來源。

所以我也在不斷地想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能幹什麼?我在不斷地嘗試,寫作、拍攝、學技能,就是為了給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多種可能。

面對未知,走下去才有驚喜。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847萬畢業生就業難:流動的2020,該何去何從?
    他們把所有關於2020年的可能性都琢磨了一遍,就業、考教師、考公務員、考研、出國……但他們還是迷茫焦慮,不知道何去何從。 2020年,847萬畢業生的發展軌跡,註定要和往年不太一樣,甚至完全改變。
  • 疫情寒冬-今年的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疫情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面方面。有這麼一群人,面對疫情的寒冬,他們茫然不知道何去何從。回不去學校,找不到工作,雲畢業還得在家養老。——這只是一部分人的現狀。那麼,今天和大家聊聊,為什麼說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嚴峻?
  • 看大學畢業生如何攻克 「最難畢業季」
    原標題:看大學畢業生如何攻克 「最難畢業季」 遼寧大學2020屆畢業生春季視頻雙選會。張文魁攝   疫情之下畢業季   最難畢業季,最難忘的畢業季。   2020年畢業季,被稱為疫情之下最難畢業季。許多大學畢業生沒能拍一張畢業大合照,也沒有了畢業旅行和「散夥飯」。更為艱難的是,就業形勢從未像今年這樣困難重重。即日起,本報開設「疫情之下畢業季」欄目,通過關注沈城各大高校那些充滿感動與勵志的畢業季,展現畢業生們面對困難和挑戰,不曾退卻、攻堅克難的決心與努力。
  • 美國400萬大學生可能畢業即失業,疫情之下,沒有哪一屆比今年難
    中國教育部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比去年增長40萬,加上今年受疫情衝擊的影響,線下春招全部取消,線上春招仍處於探索階段,不少應屆生紛紛感概,「畢業難、就業難、生存難……2020年大學畢業生,還有啥不難的嗎?!」
  • 疫情之下,殘酷的就業形勢,2020的875萬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2020.一場疫情席捲華夏大地。而現在接近875萬大學畢業生畢業後,大部分同學對自己的未來還比較迷茫,為了使廣大畢業生找到正確的方向,所以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大學畢業生的幾種出路。試想一個985的畢業生去端茶倒水,上了年紀一天打下手。上升空間有限,升的慢,少。40多歲的科員級別的大有人在。想要賺大錢,上升到高產階級,就別想了。也有人會說公務員有灰色收入,且不說國家對這一塊整治力度極大,再者,你一個科員級別的辦事員,就算你想收,別人也不一定會送。
  • 今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土木專業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今年有874萬高校畢業生,大學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加上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畢業生就業壓力更大,土木專業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 疫情之下,被擾亂計劃的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2020年的給人的記憶仿佛是一片空白,疫情讓超過70%的生產停滯,損失無法估計;每個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被影響,計劃和腳步也被打亂。對於留學生而言,準留學生因為語言考試取消申請被中斷、拿到offer的學生卻因疫情而被迫gap;在讀留學生課業轉為線上、回國之路一波三折、盼星星盼月亮等待一張機票,畢業生因市場崗位減少陷入「求職難」的困境...
  • 疫情下的1000萬高三考生:「這幾乎是最難的一屆。」
    圖/賈再興 最近,什麼時候可以開學,成了廣大學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鍾南山院士表示,估計全球疫情發展至少延續到 6月份。有一個特殊群體遭受到了更大的挑戰,那就是要在 6月迎來高考的1000萬高三畢業生。
  • 疫情之下,手工DIY店該何去何從?(下)
    沒人上街,不代表沒人逛街疫情下的全民直播,開啟全新「雲」時代懷揣對夢想的憧憬>滿載對生活的追求直播,佔據時代潮頭之席位造就經典,執筆未來蹲下,是為了更好的起跳——全民直播--雲時代疫情期間受影響嚴重的零售業
  • 原創 | 疫情之下,考研黨與保研黨該何去何從?
    『運籌OR帷幄』原創/本文預覽/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考研黨與保研黨該何去何從?各種壓力和困難隨之而來,我們的未來不知何去何從。我作為一名身處「前線」的大三學生,同樣有很多的感慨和迷茫。在這條奔赴夢想的道路上,我周圍有很多同學會選擇考研,抑或是保研,其次選擇是出國和就業,但無論是哪一個選擇,我們都需要理清自己的思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 疫情之下,預備留學的你該何去何從
    入學第一年在正大南京浦江管理學院上課,2021年根據疫情變化,再到泰國本土繼續後面的三年(或兩年)的課程。 高校簡介·強強聯合南京工業大學簡稱南工,位於「六朝古都」——江蘇南京,具有百年辦學歷史,是首批入選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的14所高校之一。
  • 2500個問題告訴你!大學,如何讓選擇大於努力?
    在某乎搜索「大學四年該怎麼過」話題榜下有2500個相關問題其中也不乏一些精選回答這大概是每一個新生都會問的問題剛剛進入大學校園的你是否在期待、憧憬的同時也感到對未來的迷茫和無措?是否曾想過:大學生活該怎麼安排?學生組織、社團該不該加入?學習和社團活動如何平衡?
  • 今年恐為最難畢業季!前有狼,後有虎,疫情之下畢業生的租房之難
    8月12日,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聯合蛋殼公寓等共同發布的《2020大學畢業生租住數據藍皮書》,而透過這份藍皮書,折射出疫情之下,畢業生的掙扎與抉擇。而隨著新一線城市走入人們的視野、新一線優厚的人才政策、更還有疫情之下,更多的人並不將遠行工作作為自己的主要考慮方向。在這三者的影響下,據數據顯示,大學畢業生選擇去一線城市的佔比從去年的78.62%下降至今年的50%,而去往新一線城市的畢業生也從去年的不足19.98%大幅增長至今年的40%。
  • 那今年874萬大學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而在這個874萬大群體裡,211大學畢業生的佔比約3.11%,985大學畢業生佔比只有約1.66%。但根據BOSS直聘對中國人才市場端的剖析顯示,白領就業市場上,僱主普遍要求求職者畢業於985/211 雙一流高校,並且是統招本科。那麼,那些非985/211 的本科畢業生,甚至三本、大專畢業的學生,在當下被疫情影響的嚴峻就業環境裡,又該何去何從?
  • 大學畢業生遺憾意難平,輔導員自掏腰包送學士服,學生大呼暖心!
    都說今年的高考生是史上最難的一屆,高校畢業生又何嘗不難呢?大四下學期進入寫論文階段,不能和指導老師面對面的交流論文中出現的問題,使論文修改難度加大,論文答辯被迫在線上進行,高校畢業生也可以說是史上最難的一屆。馬上要畢業了,不能穿學士服拍畢業照成為畢業生心中的最意難平的事情。
  • 2020年畢業生,其實是史上最燃的一屆
    2020畢業生正在經歷的畢業季,或許更該說是史上最特別也最燃的一次。 有畢業生打造了一場網遊版畢業典禮,在像素風的校園,老師和同學都變成了遊戲小人,被cue到的老師會跳起來「蹦一蹦」,學生們還能在紅毯上「飛來飛去」,霍格沃茲的畢業季也莫過如此。
  • 疫情之下 藝術專業畢業生將何去何從?
    「你這個作品成本高嗎?有人會買嗎?多少錢?」「你學的是什麼專業?這作品看不懂啊,怎麼養活自己啊?」每一年,應屆藝術畢業生都會被問到類似的問題。而今年,因為疫情,應屆藝術畢業生遭遇「雲畢業」,全球大部分藝術與設計院校未能如期舉行畢業作品展,讓他們經歷了真正的「靈魂拷問」。在這樣的特殊情況下,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上,特別開設了「2020海內外應屆中國畢業生展」,我們來聽聽這一屆藝術畢業生如何回答。
  • 疫情之下,暑期沒實習的你該怎麼辦?
    ,經濟放緩,各類行業巨頭也紛紛裁員,一個平日裡就很彌足珍貴的實習崗位在這種環境下就更難找尋了。將要申請美研的學生這個暑假該何去何從?我們擇由的資深顧問Zita老師就此分情況給出詳盡的分析和建議。2月至今,世界疫情格局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而美本學生也將課堂遷移至網絡,幾經波折的網課生活好不容易要拉下帷幕,暑假的問題又接踵而來。疫情打亂了美本學生原先的暑假節奏。以前可以考慮去歐洲度假、實習、校內讀暑期課程,或者回國學學車,享受一下美食,和家人團聚。
  • 畢業季又到了,地質學碩士、博士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又到高校畢業季,找工作又成為所有畢業生的重頭戲,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們究竟何去何從?畢竟他們不是找礦的主力軍,吸收的專業地質畢業生相對較少。而且,這些單位各自都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即使公開招聘畢業生,也會優先在系統內挑選。所以,真正能進這些單位的畢業生很少。
  • 應屆大學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2019年11月,由於疫情影響,各行業都不景氣,經濟形勢低迷,很多企業面臨經營窄巷,也有不少面臨破產,有不少人會面臨重新擇業。而2019-2020年畢業的大學生,他們剛剛大學畢業,沒有社會經驗,工作經驗,除了學歷和精力充沛,在社會工作中優勢不明顯。而今年這種就業環境下,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國家今年對大學生就業提供了不少事業單位崗位,公務員崗位,或者三支一扶等,這些單位的招聘人數比之前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