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這篇文章寫到一半,我就想放棄了。因為我在工作以外還是想發一些輕鬆一點的話題。
但是我的第一篇文章《大學老師告訴你,考編制難不難》發出來以後,真的有一名今年的畢業生私信我,向我傾訴了他的困惑,問我該怎麼辦,於是我又把這篇寫了一半的文章撿起來,希望能給困惑的畢業生一些啟發。
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很多企業單位受到影響,導致經濟下滑、裁員節流,很多微小企業和個體甚至已經面臨破產。儘管政府對大小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復產幫扶政策,但大環境經濟不景氣,對於剛畢業的學生生來說,無疑是一次不小的考驗。
今年的畢業生趕上了這次的「風口浪尖」,註定變成了很難的一屆畢業生。特別是新疆,又面臨著疫情的二次復發,還沒有工作的畢業生又只能在家呆呆地觀望。
2003年的非典,短短幾個月就宣布結束了,可今年的疫情顯然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國外的情況綿延不絕,那國內也不會是一片淨土。
最難的這一屆大學生,該何去何從呢?
2020年,不僅受疫情影響,同時近年與國外(某國)的貿易摩擦升級,出國留學和出國工作的人也大幅度減少,就業壓力緊張是肯定的。如果大學期間表現優秀,專業技能掌握的不錯,那麼在參加社會招聘中可能還是會比較穩定的,可以找到一份相對滿意的工作。
今年大型招聘會都改為線上招聘,某招聘網站因求職人數過多,導致伺服器崩潰,這樣的局面讓人緊張,你有沒有準備好一份讓人眼前一亮的簡歷,讓你不必在初審過程中就被淘汰?
選擇就業的學生要認識社會,認清現實,有些學生盲目自大,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有些學生妄自菲薄,認為疫情之下,無所適從。這些情緒直接影響到你對待工作的態度,目前的形勢,大家要先就業,再擇業是最好的選擇。
就一般情況來說,現在學歷已經開始迅速貶值,大學生和研究生越來越普遍,所以提高學歷,永遠沒有壞處。
針對疫情情況,今年教育部對於研究生的招生數量會相應擴大,對於考研的學生來說是一次機遇,今年選擇考研不但是提高學歷的選擇,也避開了就業形勢的壓力。
今年的情況,許多學生到現在還未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這個時候一些畢業生開始重新規劃,把求職方向瞄準了公務員、事業單位的招考。封閉在家的學生,在家備考成為了目前最好的選擇,但這條路上也越發變得擁擠。我的上一篇文章也許會給備考的你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今年的形勢來說,實體創業一定更難。起步階段需要人流量和貨流量的支撐,但顯然今年不合適。但是換一個思路,實體創業很難的情況下,線上的創業也許是一個機會,並且隨著5G的發展,也會給線上工作者一個發展的春天。硬幣總是兩面的,疫情給你封閉的一扇門,也會給你打開另一扇窗,抓住這個機遇,說不定你會順勢成功。
大多數人對於就業理念還處於傳統的穩定就業,但是社會的發展告訴我們,目前已經湧現出越來越多的靈活就業工作者,許多靈活就業的人比穩定就業的收入更高。比如:寫作、翻譯、主播、博主等等。如果你有所特長和愛好,是否考慮過這些職業呢?如果你偏激地認為不能夠接受,也許你正和時事的發展背道而馳。
這次的疫情,也讓我反省自己,如果我失業了,我該靠什麼養活自己?我是一名在編教師,其實不必太過擔心,但每個人都應該居安思危,給自己一個後路。我想這次的疫情,給了我們一次警示,都該想想自己擁有什麼本領,可以讓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至於處於尷尬的境地。
人這一輩子不能只有一種收入來源。
所以我也在不斷地想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能幹什麼?我在不斷地嘗試,寫作、拍攝、學技能,就是為了給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多種可能。
面對未知,走下去才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