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小米,我們就想到那個靦腆的大男孩---雷軍同學。
雷軍,69年生人,湖北仙桃人,畢業於武漢大學。雷軍曾擔任金山、YY、獵豹移動等上市公司董事長,後創辦小米公司並帶領團隊成功上市,創辦小米的時候,雷總已經40歲且實現了財富自由的情況下。
這是一個引子,也許就是這種不會錢發愁的情況下,雷總心裡更清楚的是,下沉市場的巨大潛力,又能有多少人這輩子做到所謂的財富自由?為了老百姓做出來的產品才是真產品!也許這才是雷總為小米打出了性價比的強悍標籤的初衷!
大家看到了,是性價比,而不是低價!
而如今,這麼單純的初衷如今卻被扭曲了,那麼坊間及近期瘋傳的小米低價誤國觀點能站得住腳嗎?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小事,你不知道,雷總在已經實現財富自由的時候,2011年出差海外,他們在美國Costco(好市多,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兩個新秀麗牌子的大箱子,國內大概賣9000人民幣,Costco只賣150美元,折合人民幣900元。
這對雷總的觸動很大。
要知道小米定價低也源於人家高效的公司運營,小米的運營費用率在8-10個點,不謙虛的說,這算得上全球範圍內運營效率最高的企業了,成本控制住了,雷總並沒有把過多的利潤裝進自己的腰包,而是讓利於消費者。
低價和低價又保證產品質量是兩個概念,全球最大的代加工在哪裡?在中國!那麼中國幹了幾十年的代加工生產,為什麼就沒有做出一個自己的品牌呢?
因為中國人太聰明了,企業是逐利的,利潤最大化是他們的追求更是投資人的追求,一味追求利潤的背後是什麼?無非是嚴控成本和終端消費者買單。嚴控成本與中國人太聰明聯繫到一起,市場上也就出現了假冒偽劣產品,消費者買單也就出現了10倍於國外的新秀麗大箱子出現。
小米沒動誰的奶酪,起碼沒有動老百姓的,動的是友商的嗎?大家猜一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