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歷史名人——大宋五傑

2020-12-11 渭南青年網

公元960年,大宋王朝建立,唐末以來四分五裂的局面結束了。又經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四位皇帝的主政,百姓安居樂業,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文化繁榮,英才輩出。陝西合陽德驤公一門四輩五人此間先後入朝為仕,在北宋初百餘年間官居要位,馳騁政壇,文治武功,建勳卓著,為後世所樂道,是千餘年來合陽歷史名人中五位傑出的代表。

《宋史·雷德驤》記載北宋開國重臣雷德驤及子 有鄰、有終,孫 孝先,曾孫 簡夫的事跡。後人稱之為"四世五傑"。傳中還提到德驤孫 孝若、孝傑、孝緒、孝恭,及簡夫子 爵臣等。 雷德驤(918-992),五代後周太祖廣順三年(953)進士。宋初,拜殿中侍御史,改屯田員外郎,判大理寺。(大理寺是朝廷管刑獄的官署,為最高司法機構,雷德驤是掌斷天下奏獄的最高長官)。《宋史》載:曾犯顏直諫宰相趙普"擅增刑名",激怒太祖,被貶商州,流放靈武。時人譽為"諍臣"。數年後其子有鄰向皇帝擊鼓鳴冤,召回京師任秘書丞。俄分判御史臺三院事,又兼判吏部南曹。太宗趙光義繼位不久,受命依律處斬吃人惡魔國舅王繼勳。太平興國七年(982)遷右諫議大夫之職。雍熙二年(985)同知京朝官考課(皇帝直接管轄,負責考核京朝官員的功過與升遷,同知為副職之意。),專察吏行,諫惡弊之事,端拱初,遷戶部侍郎。任職期間士風大振,帝心大悅。太宗贊曰:"朕前日所患,不能周知群臣履行,今德驤錄京朝官履歷功過之狀,得擇才委任矣。"曾任陝西、河北、太原、兩浙等地轉運使(轉運使是宋朝為削弱節度使的權力而設的朝廷官員)等職。當時大詩人王禹偁有詩讚曰:"當年辭氣壓朱雲,老作皇家諫諍臣。章疏罷封無事日,朝廷猶指直言人。題詩野館光泉石,講易秋堂動鬼神。棘寺下僚叨末路,齋心唯願秉陶鈞"。他一生性格耿直,敢於直言,規勸太祖勤政,忠心為國。是北宋的愛國名臣。太宗淳化二年(991)因其孫孝先遭誣陷被株連,貶為感德軍行軍司馬。逝世後追復原官銜,並贈太師(正一品)銜。《宋史》《陝西通志》《合陽縣誌》等史、志有傳。當代著名學者黨晴梵先生稱其為"民族英雄"。

長子有鄰(?-975),曾授秘書省正字。《宋史》載:被其父流放所累,屢舉進士不第,為昭父冤廣搜趙普等人罪證,數年後,擊鼓鳴冤,案情大白,趙普被降職,調出京城,鎮守河陽(今河南孟縣一帶),附和作惡之人悉抵罪,處以降職、棄市、決肢、黥面,除籍沒收財產等刑罰。朝廷賜公服靴笏、銀鞍勒馬、絹百匹。不幸英年早逝,朝廷賜其父錢十萬治理喪事。

次子有終(947-1005),字道成,幼聰敏,蔭補入仕,宋初名將。亟詔大理寺丞,太平興國六年(981),遷殿中丞、知密州,徙淮南轉運副使,改太常博士。領江、淮、兩浙、荊湖、福建、廣南路茶鹽制置使,拜右諫議大夫。知益州、簡州、許州、并州,召拜宣徽北院使、檢校太保。二次受命入蜀,平定李順、王均之亂,授予雲麾將軍。贏得了北宋初期的長治久安。景德元年,契丹大舉南侵,宋真宗御駕親徵,調有終護駕,同行參戰。《宋史》載:"既日王超、桑贊逼撓無功,唯有終赴援,聲威甚震,河北列城,賴其雄張。"其戰功為北宋王朝在澶淵與契丹締結盟約奠定了基礎。澶淵結盟,護駕同行,真宗十分賞識。景德二年(1005)病逝於京城,真宗親往弔唁,追贈侍中(從一品)銜,敕葬合陽太柵村。

孫孝先,(生卒年不詳)字子思。舉進士,試秘書省校書郎,知天長縣、宛丘縣,多有建樹。《宋史》載:鹹平四年(1001),孝先隨叔父有終平定蜀亂,大戰升仙橋,首戰告捷,榮立頭功。朝廷出兵反擊攻陷靈州的李繼遷時,軍費在關中徵集。時關中大旱,他提議募商人輸粟邊塞,由朝廷補償商人鹽茶,得到朝廷採納。晚年知渭州,復知邠州,徙耀州。為右領軍衛大將軍、昭州刺史,分司西京。

曾孫簡夫(1001---1064)字太簡,自號"山長"。《宋史》載:早年隱居不仕,常戴鐵冠騎牛野遊。但聰悟過人,精通經史。宋仁宗時,經樞密使杜衍舉薦為秘書省校書郎。時三白渠(涇惠渠前身)毀壞已久,京兆府推薦簡夫治理。先前治理的人,每年用六縣民夫勞作四十天,用梢木幾百萬而水不足,簡夫調用民夫三十天,梢木減少三分之二而水有餘,治水有方。先後任坊州、閬州、雅州、虢州、同州知州,擢升尚書職方員外郎。隨其父孝先居耀州時,與在耀州為官的富言之子,即後來的宰相富弼,以及司馬池之子,也就是後來偉大的史學家司馬光,歌詠戲遊,詩酒酬籤,成為至交。耀州知府內的花園(稱雷園)供其讀書遊憩,作園居詩二十二首,後通判張逵曽刻石立碑紀念。簡夫知雅州時,幫當地茶農改良"蒙頂山茶",使其成為朝廷貢品。慧眼識才,力薦"三蘇"父子。時蘇洵年近五十,屢試不第,心灰意冷,聞簡夫能識才善舉,便攜軾、轍二子執師禮以拜之,並呈上所撰二十多篇"策論"。簡夫暫留父子三人於府中,充任幕僚,同時積極上書朝廷:一薦於成都太守張方平;二薦於當朝宰相韓琦;三薦於當朝翰林學士、文壇權威歐陽修,其言辭懇切,說理充分,滿含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在簡夫力薦下,歐陽修終於上書仁宗皇帝,帝大悅。嘉祐二年(1057)歐陽修任主考,宋仁宗親臨巡視,蘇軾、蘇轍兄弟二人同榜進士及第,轟動京師。父子三人才思橫溢,文章詞賦甲天下,名列"唐宋八大家",成為中國文壇一段佳話。三蘇父子的出名固然與他們的天賦和努力分不開,但沒有簡夫傾力推薦,恐怕真如舉薦書中所言:"蘇洵將成為幽谷一叟耳!"蘇軾、蘇轍兩兄弟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了。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雷簡夫,就沒有三蘇的出名。沒有雷簡夫,唐宋八大家也就成為五大家。雅安人民沒有忘記雷簡夫,在雅安的蒙頂山上"天蓋寺"內的茶神殿裡為雷簡夫塑像,作為清官,茶神供奉,千年香火不斷。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溪州土司政權的彭仕羲襲任溪州刺史,侵吞土地,擾境掠民,自號"如意大王",威脅宋王朝的安危。朝廷多次討伐無果。嘉祐二年(1057)冬季,朝延任命雷簡夫為"殿中丞充辰、灃、鼎州體量公事"前往。經過兩個多月的勘察備戰,於嘉祐三年(1058)二月,拉開了全面收復失地的戰鬥,官軍們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破山開路,遇水架橋,披荊斬棘,所向披靡,先取落鶴寨、後抵石馬崖,縮小包圍圈,直指喏溪,狠抓戰機,盡復故地。直殺得彭仕羲無處藏身,伏罪投降。湘西戰事平息,百姓安居樂業。為了褒揚將士,簡夫親自撰文,"勒於崖石,庶久其傳也。"即《明溪新寨題名記》。北宋嘉祐三年(1058)鐫刻於湖南省沅陵縣明溪口鎮酉水南岸石壁上。俗稱"紅字碑"。1955年被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簡夫薦三蘇歷朝歷代都有記載。北宋文學家邵博在其《邵氏聞見後錄》,明代文學家張和仲所撰《千百年眼》,上世紀三十年代,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旅美時用英文撰寫的《蘇東坡傳》也都記述了簡夫薦三蘇的故事。今天我們遊覽四川眉山市三蘇祠,進大門巨幅介紹牌上寫著:嘉祐初年,受成都太守張方平、雅州太守雷簡夫舉薦,蘇洵攜二子進京,進謁翰林學士歐陽修。三蘇父子從西南邊陲的農村,一躍成為全國文壇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對雷簡夫力薦之功的感激之情自不待言。在蘇洵受朝廷委派即將赴任時,給雷簡夫寫了一封感激知遇之恩傾吐肺腑之言的書信《答雷太簡書》,收在《嘉祐集》中。簡夫年長蘇洵九歲,蘇洵生卒年為1009—1066年,雷簡夫生卒年為1001年—1064年。簡夫去世後,蘇洵親撰墓銘:"嗚呼太簡,不顯祖考。不有不承,隱居南山。德積聲施,為取於人。不獻不求,既獲不用。有功不多,孔銘孔悲。"北宋文學家趙令疇評到:"有三代文章骨氣,為文之法也。"簡夫文名很高,政績卓著。他與富弼,司馬光,黃庶、黃庭堅父子,梅堯臣,王安石,範仲淹等人結交甚廣。梅堯臣在詩中讚揚雷簡夫:"太守立性豈諂貴,將贈故人唯義存。"看來,祖傳的剛正不阿,敢於直面人生和與邪惡作鬥爭的凜然正氣,從高祖德驤開始到曾孫簡夫,是世代相沿不斷發揚光大的了。

雷簡夫又是一位書法家,"聽江聲帖"聞名於世。曾任工部尚書的宋祁,得知"太簡嘗守雅州,聞江聲以悟書法,跡甚峻快,蜀中珍之,可謂至論"。作詩《贈雷簡夫》,"豪英出名胄,偃蹇倦宦遊。大言滿千牘,高氣橫九州"。蘇軾在《論書》中描述:"雷太簡乃雲聞江聲而筆法進"。其詩文與北宋王禹偁齊名。北宋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在《送雷太簡》詩中寫到"南山有白雲,應物任所適。欻來非有心,倏去還無跡。甘澤望沾浹,嘉生待蘇息。無為遽收卷,復入巖間石。"作者把雷太簡的惠政比為白雲,贊語連珠。可見太簡治才高人,仁風得人,惠澤及人。黃庭堅說:"餘聞雷太簡才氣高邁,觀此詩,信如所聞"。簡夫的存世真跡,有知雅州返京途中,路經興州,適逢轉運使李虞卿同郎中田諒等人,奏請朝廷撥銀開通白水路,請為之記。雷簡夫遂撰文並書丹、篆額,名曰:"新修白水路記",至今完好的保存在甘肅徽縣大河鎮的山崖上,當地群眾稱為"大石碑"。通往四川的青泥嶺路段正如唐代大詩人李白《蜀道難》一文中寫到:"青泥河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摩生長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新修白水路記》這篇摩崖記文是將通往四川的道路由青泥嶺路段改道白水江路段的歷史記錄,是徵服蜀道難的歷史見證。人們在了解這段歷史時對他的書法也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他善文、工書。明代楊慎《墨池瑣談》稱:雷簡夫善真、行書。即以此篇的書法而論,師承顏體,道勁端正,精整茂密,確有很深的書法造詣。還有在山西夏縣司馬光祠裡由王安石撰文,雷簡夫書丹的《司馬沂墓表》。

1994年元月,合陽縣人民政府在西安召開了由專家學者40餘人參加的"雷簡夫薦三蘇研討會"。會後由國務院學位評審委員會委員、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著名教授霍松林先生撰文並書丹的:"雷簡夫薦三蘇紀念碑"由合陽縣人民政府立於縣文廟北院尊經閣前。文化部原部長賀敬之撰寫了"薦才館",同時賦詩一首:"大道如青天,誰嘆不得出,三蘇夔門過,感拜雷簡夫。—雷簡夫薦三蘇千古佳話,引李白詩句感而詠之"。

渭南市人民政府2012年樹立雷簡夫為渭南市地方"歷史文化名人"。

歷史在變遷,社會在發展。我們應該緬懷那些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貢獻的先賢們,懷祖感恩,繼賢弘聖,讓那些可歌可泣的歷史人物故事,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我們去鑄造新的輝煌。

文/雷強民

二O一九年春(農曆己亥清明)

相關焦點

  • 《合陽歷史名人雷簡夫》首發式在縣體育館舉行
    2017年 元月2日下午2時,合陽縣政協在縣體育館舉行了合陽縣政協文史資料第24輯《合陽歷史名人雷簡夫》首發式。 縣政協副主席楊培民介紹了政協第八屆委員會在文史資料收集、整理方面所取得的成績,指出《合陽歷史名人雷簡夫》一書的出版是合陽文史資料工作的又一豐碩成果。他說對雷簡夫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不是僅對這樣一個人文化的追述,而是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一種挖掘和追述,他的佰樂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民族繼承並發揚光大。大會向所有與會來賓和政協委員們贈送了《合陽歷史名人雷簡夫》一書。
  • 周武王的舅家——合陽
    其實合陽與岐山之間,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上世紀80年代因工作需要,多次去過渭南(當時是)地區的蒲城、大荔一帶。開車的師傅說:「刁蒲城,野渭南,不講理的大荔縣。」傳說中的大荔、蒲城一代人有點刁蠻認生,不講道理。其實不然。原來是去那裡的人若是問路。當地人的回答不說有幾裡路,而是說還有一陣子,往前走你再問。
  • 合陽文史資料《合陽美食》和《爾朱逵與爾朱姓氏》 在政協九屆二次會議首發
    元月31日下午,合陽第二十五、第二十六輯文史資料《合陽美食》和《爾朱逵與爾朱姓氏》舉行首發式。參加縣政協九屆二次會議的委員們出席了首發式。    首發儀式由政協副主席範鵬主持。    縣政協文史學習祖國統一委員會主任王英民就《合陽美食》和《爾朱逵與爾朱姓氏》的成書過程做了簡要介紹。
  • 合陽文史資料「布衣詩人康乃心」「合陽方言探析」首發式
    經過一年來的艱辛努力,元月二日,合陽文史資料第二十七輯《布衣詩人康乃心》和第二十八輯《合陽方言探析》成冊出版發行。這是合陽縣九屆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又一成果,也是合陽文化事業繁榮的一大盛事。按照文史徵編規劃,今年以來合陽政協文史委以文史委員和文史愛好者為主體,積極開展調查研究,考察考證,編輯出版合陽文史資料第二十七輯《布衣詩人康乃心》和第二十八輯《合陽方言探析》,發揮了文史資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獨特作用。
  • 合陽名人黨憲宗——《武帝山碑記》
    合陽武帝山全貌武帝山,為梁山西峰也。奕奕梁山,維禹甸之,蜿蜒百裡,峰巒疊翠。首銜龍門,尾接黃陵,傍黃龍而呼風喚雨;極楚豫而吐聲走勢。叢山萬仞,接天連地,莽莽古莘,龍穴鳳巢。聳立合陽梁山之峰者為二十有四,其東為小飛峰,其西為仙龜峰。徐水源於東,金水源於西,猶兩乳育古城而自西北至東南,注之黃河,斷渾渾莘塬為三截也。
  • 合陽:合陽縣住房公積金貸款再創歷史新高
    2013年合陽公積金貸款再創歷史新高。截至前半年已超額完成全年貸款任務,使公積金貸款這一惠民政策得以充分發揮。合陽縣管理部自2012年開始,免除了所有貸款人員的資料工本費,同年3月份又為廣大貸款職工免除了公證這一項費用,讓職工享受低息貸款的同時,減免了各項不必要的開支。
  • 合陽人的踅面情結!
    踅面的歷史俗話講:不吃踅面不看線(戲),等於白來合陽縣。作為合陽獨特的地方美食,踅面源於西漢高祖三年(公元前 204 年),漢淮陰侯韓信在合陽黃河邊的夏陽渡用木罌渡軍活捉河東魏王豹時,為解決 10 萬軍士吃飯問題而發明此面。一提到踅面,對於年齡大點的在外合陽人而言,那比提到他愛人還興奮,為什麼合陽人對踅面一輩子都吃不膩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咱合陽人的踅面情結。
  • 他是香港流行音樂教父,粵語歌開山鼻祖,香港樂壇五傑之首
    1.他是香港的流行音樂教父,廣東歌也就是粵語歌的開山祖師爺,粵語流行歌壇的開創人,建立起粵語流行歌壇新潮流,他也是香港八十年代樂壇五傑之首,香港樂壇五傑:許冠傑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鄧麗君,香港歌神金字招牌的代表人物,他就是香港樂壇綜合實力第一的歌神:許冠傑。
  • 2020年開封大宋上元燈會為中外遊客再現大宋燈會繁華盛景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2020年1月17日,由開封市龍亭公園主辦的2020年大宋上元燈會絢麗開幕,燈會將持續一個月。龍亭景區作為歷年大宋上元燈會的主會場,會成為一個光耀夜空的酷炫燈海,為古城市民和中外遊客奉獻一道美不勝收的視覺盛宴,同時也為開封市春節期間的文化旅遊活動添新彩。
  • 合陽融媒體:我把「融媒」的2020講給你聽
    聯防聯控 合陽在行動3擁抱五一假期2020年五一前夕,中心精心製作了《發現合陽美好 擁抱五一假期》欄目,以四期節目宣傳介紹了中資國業牡丹園區、初心公園、南社鞦韆谷、洽川風景區等合陽縣域內主要景點。之---賞花開富貴尋為民初心蕩花樣鞦韆逛水秀洽川4《詩經合陽》《詩經合陽》欄目邀請到了合陽的文化名人、民俗專家、書畫名家、藝術達人、非遺傳承人等做客演播廳品詩經、談文化、謀發展、話未來;還深入校園、農村、街頭、廣場、工作室實地採訪、挖掘、發現詩經文化在合陽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楊六郎、耶律阿保機、蕭太后遼宋名人的故事起點
    古鎮歷史悠久,以泉水、集市、古建築及民俗文化而聞名。達到小鎮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先民在小小的暖泉鎮連修北官堡、西古堡、中小堡三個城堡,足見此鎮人居和軍事防禦的雙重地位。來到暖泉古鎮不僅可以看到歷史遺蹟,更可以了解到中國歷史進程中的精彩篇章。
  • 合陽打造渭北最美水鄉
    據了解,合陽水系建設布局於西禹高速合陽段西側,北至九龍大道,西至西環路,總佔地面積一萬餘畝;太姒湖位於太姒路以東,總投資3億餘元,佔地面積1000餘畝,其中水域面積、植被面積分別達到總面積的40%和30%。整個水系建設以我縣城市功能、文化內涵及自然資源為設計理念,集園林布局、生態旅遊及休閒娛樂等功能區域於一體。
  • 畢姓起源、歷史與名人
    畢姓即使從唐·垂拱年間(公元685 688年),河南偃師的憬公算起,至今也有2770多年歷史。從宋·乾德丁卯年(公元967年),畢氏婺源始祖文進公遷居嚴溪起,畢氏在婺源已生息了1035年。三、歷代名人1、畢宏——唐朝朝京光人,寓居於蜀。善畫山水,古松奇石,著名當世。杜甫《戲韋偃為雙松圖歌》中有「天下幾人畫古松?畢宏已會韋偃少」的詩句。
  • 合陽:一座城池背影裡的文化
    其實,我旅居的城市,與合陽不過百餘裡。但頭一回這麼近距離觀摩合陽,卻是在今年五月的中旬。那幾日,渭北高原的日頭格外毒辣,氣溫飆升到三十攝氏度以上。但在我的心裡,合陽永遠都是太陽熱烈,水波溫柔——在河之陽,關關洽川。合陽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 5大架空「宋朝」歷史小說,重塑一個不一樣的大宋!
    基於這樣的歷史背景宋朝是很多作者特別喜歡架空的一個朝代,重塑一個不一樣的大宋,5大架空「宋朝」網絡小說送上,給你一個不一樣的大宋!一 《大宋的智慧》孑與2當初被此書吸引的原因,是讀了孑與2的《唐磚》之後,閒著無事又把《大宋的智慧》給讀完了,可以說此書的風格對比《唐磚》來說,無論文筆,情節構建,都成熟了許多,少了許多YY,更多的是描寫的雲崢兩兄弟如何在宋仁宗時期如何生存,如何一步一步實現終極目標,收復燕雲十六州,重塑大宋的風骨。
  • 合陽縣人民政府縣長鄧寬社調研智慧合陽(大數據中心)建設情況
    8月11日,縣長鄧寬社在縣政府三樓會議室專題聽取智慧合陽(大數據中心)建設情況,座談調研當前項目建設進度,對下階段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振華,副縣長、公安局局長陳康,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信局、融媒體中心、廣電網絡公司等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座談調研。
  • 2020年「大宋上元燈會」在古都開封絢麗開幕
    2020年「大宋上元燈會」在古都開封絢麗開幕- 新華網河南頻道本次燈會為期一個月,現場共分為「福滿開封」、「穿越大宋」、「文化開封」三大主題區域。  新華網鄭州1月19日電(範作言)1月17日,2020年大宋上元燈會在開封龍亭景區絢麗開幕。
  • 南京十大歷史名人,你知道幾個?
    南京十大歷史名人,你知道幾個?歷史的創造離不開人,而南京文化的形成更離不開這些歷史名人。你知道南京著名歷史名人有哪些嗎?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南京十大歷史名人吧!盧郢生於金陵盧郢善文章、有勇力、好吹鐵笛。
  • 開封:2020大宋上元燈會在龍亭景區絢麗開幕
    1月17日晚,2020大宋上元燈會在龍亭景區絢麗開幕,市領導穆宏地、黃玉國和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戴繼田等出席開幕式。  為期一個月的2020年龍亭景區大宋上元燈會,以「東京夢華,福耀開封」為布展主題,著重體現傳統春節熱烈氣氛,共製作大中型精品燈組120餘組,大型創意彩燈上萬盞,僅龍亭景區展線就有2000多米。
  • 2018 合陽大事出來了
    合陽體育場萬眾幸福苑幸福苑配套幼兒園打服務牌、走創新路、全力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完善「縣中心、鎮大廳、村代辦」服務體系,實現了縣鎮村三級互聯互通;深入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工作,實施「3560」改革,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在全市率先成立「智慧合陽」集成管理指揮中心,精簡辦事程序,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