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了一篇帖子,有人提問:廣州和深圳是怎麼躋身「北上廣深」之列的?
一個答主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北京,政治文化中心;上海,經濟金融中心;廣州,商業貿易中心;深圳,科技創新中心。
廣州,商貿中心,是怎麼來的?因為廣州是商品批發之城啊!服裝、皮革、眼鏡、文具、箱包、電器、婚紗、玉器珠寶、精品玩具……
今天我就去越秀區海珠廣場、一德路、解放南路探訪了廣州商品批發的冰山一角。
海珠廣場是廣州舊城中心軸線與濱江景觀帶的交點,是廣州目前唯一的濱江廣場。 在海珠廣場附近分布了各類批發市場,如精品市場,玩具禮品市場,皮具,廣告印刷,燈具,服裝,鞋帽,零食……
從海珠廣場地鐵出來,便能看到老城區和新區不一樣的風貌,這邊以騎樓為主的建築鱗次櫛比。
隨便走走,就看到了幾個批發假花的店,人不多,看起來生意一般。也許是因為廣州人更喜歡新鮮花卉的原因吧,來這裡批發假花的多數都是外地的小商販。
繼續往巷子裡走,道路越來越窄舊,看起來就像個城中村,但是這裡卻隱藏著非常多的批發鞋子的小店鋪。
這類店鋪裡面鞋子品種非常多,擺放得密密麻麻,甚至在地板上也擺上了,應該就是為了充分展示店裡面款式,這和我們平時逛街看到的鞋店還真不一樣。
從鞋城裡面走出來,周圍還有賣燈籠、紅包、喜聯等這些東西的批發商鋪,到了準備過年的時候,這邊就很多商鋪把這些紅紅火火的商品擺出來。
不遠處就是廣州萬菱廣場玩具精品批發市場,地下一層是賣小禮品,特別是公仔的。琳琅滿目的小公仔,讓人目不暇接。
娃娃機裡面的娃娃估計也是來這裡批發的,會看到一些家長帶孩子過來挑選這些公仔,今天照樣不是很多人,單買的話沒多便宜。
我覺得,如果抓娃娃技術不好,不如帶女朋友來這裡挑娃娃,比去娃娃機裡抓娃娃更好玩一些。
一樓到六樓,啥都批發,你家有的這裡全部有,你家沒有的,這裡也全部都有。而且這個批發市場裡,外國商人特別多,看膚色有黑人,但感覺棕色人種更多,估計是印度或者中東那邊的?
逛累了,出來看到路邊有一個很小的糖水店,簡陋而樸實。老闆說,紅豆薏米粥祛溼。
萬菱廣場出來去一德路,一德路整條街都是騎樓,這裡主要經營海產品、乾果食品、雜貨等的批發。
食在廣州可不是開玩笑的,廣州的大街小巷,很多都是賣吃的。茶餐廳、腸粉、米線、餃子、川菜……
一德路上,有很多批發零食的商鋪,店裡顧客不算多,但是批發煲湯用料的店裡面人就多了不少,畢竟廣州師奶都喜歡煲湯嘛。一德路距離著名的步行街北京路和上下九也不算很遠,這一塊商圈其實都挨著。
我今天的收穫是幾個蛋黃酥。
一德路不遠就是聖心大教堂了,今天沒看到開門,我也沒有宗教信仰,所以不太懂做禮拜這種事情。
共享單車真是好東西,走累還可以騎車去沿江西路那邊,沿江西路就是珠江邊的道路,那裡建築風格除了騎樓,也看到了一些西洋風格的建築。其實再往前走,就是沙面了。只是天黑了,不想往那邊去了。
沙面島上有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築,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德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風格建築,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的歐洲建築群。
而沿江西路這邊,沿著江邊騎車,很快就能見到海珠橋,海珠橋可是許多老廣的最深記憶,建於1933年。當初海珠橋沒有拆,而是在90年代初,在不遠處建起了解放大橋。然而由於該橋位於海珠區的匝道接入路段並非交通要道,所以海珠橋依舊擁擠,解放大橋車流也不多。
沿江西路旁邊還有廣州民間金融街。廣州民間金融街毗鄰珠江北岸,全長約800餘米,有著"中國金融第一街"之美稱。
沿江西路的騎樓,古樹,騎樓,老廣,江水,遊船,碼頭,構成了廣州厚重的文化氛圍的一部分。茶餘飯後,在江邊走走,吹吹風,也蠻愜意的。
我覺得沿江西路更能代表廣州的濃鬱文化氛圍,而珠江新城的臨江大道更具有現代化的感覺。
江對岸,燈火通明
沿江騎行到盡頭,再到團一大廣場,回家去。
其實,今天逛的只是廣州非常小的一部分批發市場,但卻是最有特色的批發市場。因為它恰好是在老城區,橫縱街道都是騎樓。每天熙熙攘攘人來人去,每個人都忙著賺錢,生活,日子過得忙碌而又充實。
我以前說過北京路和上下九單純只是購物買東西,不如來天河城體育西路商圈,因為這裡更適合買東西。
但是如果你要了解廣州的文化底蘊,那你一定要去越秀區和荔灣區看看,那裡才最具有嶺南特色。
我認為雖然天河區是廣州最核心地帶,房價也最高,但是天河區沒有太深的文化底蘊,到處都充斥著城中村那種紅牆土磚的農民房。
天河區珠江新城和海珠區琶洲一帶,是廣州的現代化名片;而越秀區和荔灣區核心商圈,是廣州的歷史文化名片。幾個不同的區域,一起構成了既有現代化特徵又頗具嶺南特色的廣州。